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1924年首次采用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后,开放手术成为腕管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各种手术方式运用而生,从经典的单一掌腕前臂切开松解术到腕、掌部的双切开松解减压术。近十年来,腕管综合征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逐渐兴起,其术式包括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技术。开放手术与内窥镜手术各有利弊,各有适应证,为满足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需求,采用小针刀或结合内镜的微型松解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1924年首次采用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获得良好疗效后,开放手术成为腕管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各种手术方式运用而生,从经典的单一掌腕前臂切开松解术到腕、掌部的双切开松解减压术。近十年来,腕管综合征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逐渐兴起,其术式包括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技术。开放手术与内窥镜手术各有利弊,各有适应证,为满足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需求,采用小针刀或结合内镜的微型松解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腱鞘结核所致的腕管综合征临床表现,观察手术疗效。方法对5例术前不能明确病因的腕管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广泛切除腱鞘滑膜病变组织,经病检确诊为结核性腱鞘滑膜炎,术后行抗痨治疗。通过随访观察症状的改善、神经肌电图的变化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所有病历于术后麻醉消失后,患者即感手部症状改善;于1个月后,患者麻木明显改善,手指活动度较术前灵活;18个月,麻木基本消失,手指灵活度恢复同健侧,肌力正常,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无损伤改变。结论不明病因腕管综合征,且伴腕部肿块,考虑结核性腱鞘滑膜炎,如伴前臂、腕及手掌肿胀,更高度怀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4.
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临床行腕管内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用局部解剖法在50侧上肢标本上观察并测量腕管、腕横韧带、正中神经和腕管内容物等解剖参数。结果:腕管的左右径、腕横韧带的长度、正中神经距腕横韧带的垂直距离、腕管及内容物的横断面积以及面积比等均是近侧端大过远侧端,而腕管的前后径、正中神经的径线、腕横韧带的厚度等则为近侧端小于远侧端。结论:腕管是一个缺乏伸展性的骨-韧带管道,任何因素卡压正中神经均可导致腕管综合征。在对患者做正中神经松解治疗时,保守注射疗法一般应在掌长肌腱内侧讲针.手术治疗时府在腕横韧带远侧端切开。 相似文献
5.
6.
耿丽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5,(2):84-85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分别记录感觉传导速度(SCV),远端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环指潜伏期(Lat)差值比较法,肌电图(EMG)各项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有2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诱发电位,21例正中神经SCV减慢,异常率92%,20例正中神经DML延长,异常率80%,2例正中神经MCV减慢,25例Lat差值均大于0.4 ms,异常率100%,5例拇短展肌见失神经电位和(或)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呈神经源性损害,异常率20%,尺神经传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肌电图检查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从而进一步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翁超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0,19(5):307-309,312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1],是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所致.腕管内增高的压力可导致正中神经缺血,从而出现神经传导受损并伴随麻木、疼痛.CTS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自被普遍认识50多年来,其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多数治疗方法还没有证据或者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针极肌电图的检测。结果:22例患者中,10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诱发波形消失,14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神经异常率为96%;伴有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19条,运动神经异常率为76%。11块拇短展肌可见失神经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延长19块。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有重要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比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的异常率高,增加掌心一腕的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可有效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腕管综合征(CTS)是最常见的一种嵌压性神经病变,多见于长期、频繁用手或手腕作业的人群。在日常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发现妊娠晚期的孕妇及产后妇女也可见到CTS。现对12例孕产妇腕管综合征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高龄患者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关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7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比较两组患者Constant评分、后期再次手术治疗率及治疗并发症。提取相关数据输入Rev 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英文文献,经改良Jadad评分判定文献研究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MD值为2.99,95%置信区间[-1.64,7.61],=0.2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后24个月以上Constant评分(MD值为-1.04,95%置信区间[-7.59,5.51],=0.76),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及24个月以上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肱骨头坏死、骨不连、骨关节炎、肩峰撞击及关节僵硬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在再手术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据Meta分析的结果,高龄患者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在疗效、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非手术治疗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高龄患者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入路及手术方法,为手掌侧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6例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腕管及手掌的相关解剖结构。选取6例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模拟手术,镜视下切开屈肌支持带并进行神经外膜松解。结果手术入路点为拇指呈最大外展位,沿掌指关节尺侧取一平行线,与中、环指间的长轴线交叉点处向尺侧1cm处,操作层面为浅筋膜层与掌腱膜间的腔隙。结论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安全可行的,在镜视下可彻底切开屈肌支持带并进行神经外膜松解,有利于术者进行操作及减轻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13.
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6侧(男4,女12)成人新鲜上肢标本上,对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及其分支、掌浅弓、尺神经和尺动脉在腕掌部的位置和走行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发现手掌部第三指蹼与掌长肌腱尺侧缘的连线上,掌浅弓与屈肌支持带下缘之间存在一个能避开重要结构进入腕管的安全区域,设计了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临床应用52例,效果满意。结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4.
腕管综合征(CTS)的电生理诊断要点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汤晓芙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12(1):55-56
美国 196 1年至 196 5年腕管综合征 (CTS)的发病率为 88/ 10万 ,到 1988年下降为 5 1/ 10万 ,其中4 7%与手工操作劳动有关。中国尚未见流行病学研究 ,目前中国手工操作劳动人口仍是大量的 ,故CTS的发病率不会少 ,当属电生理室的重点病种[1,2 ] 。据1999年我们对 6 1对北方妇女病例一对一对照的研究[3 ] 发现手工洗衣以及揉面之类的工作与CTS发生是明显相关的 (P <0 0 1)。CTS只根据临床主诉、Tinel征或Phalon征或肌无力诊断有时是不充分的。因为正常人有 2 0 %出现Tinel征或Phalon征 ,肌无力又可有主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25例(33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1例,按照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分型,Ⅱ型21例29腕,Ⅲ型4例4腕。取腕部小切口,长约1.5 cm~2.0 cm切口,切断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比较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波斯顿腕管问卷(症状/功能)评分,示指末节两点辨别觉和腕部正中神经肌电图潜伏期的变化,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手术平均时间(10±1.97)分钟。随访时间16~60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完全缓解23例(31腕),有2例(2腕)患者仍残留部分手指麻木症状,没有切口瘢痕痛的发生。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波斯顿问卷(症状/功能)评分,两点辨别觉和正中神经肌电图的潜伏期,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安全,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由Colles骨折、月骨损伤、脱位、退变等多种因素引起腕管内压力升高而导致正中神经被挤压的一系列症状,是临床上手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类周围神经卡压症.为了快捷、无创又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确诊是远远不够的,而具有直观的影像学资料的超声技术就能更准确地诊断腕管综合征.本研究收集17例腕管综合征病例,通过比较超声测量与术中测量的结果,探讨超声测量在诊断腕管综合征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1):27-27
2003年1月至12月我科对临床有双手或单手麻木疼痛,重手无力伴大鱼际肌萎缩的30例患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挠神经的节段性运动和感觉传导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腕管综合征(CTS)在神经卡压性疾病中是最常见的,也是转诊到肌电图室行电诊断检查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电诊断检查对于CTS的诊断、预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术后评估等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把电诊断技术应用于腕管综合征诊疗过程中,现将近年来电诊断技术在CTS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在腕管综合征(CT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2例CT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治疗;硫辛酸组:在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的同时联合应用α-硫辛酸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硫辛酸组总有效率为91%,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经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均有提高,但硫辛酸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更明显.两组对复合肌动作电位波幅改变均不明显.结论:CTS早期应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腺组织异常并发腕管综合征(CT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7例2型糖尿病(T,DM)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电生理检测结果,选择CTS组(n=122)及非CTS组(NCTS组,n=175),比较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并发CTS的危险因素.结果 CTS组中,男性31例,女性91例,男女之比为1:2.9;两组间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 h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 =0.001)、病程(P=0.043)、HbA1c(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病程长、HbA1c水平高是糖尿病并发CT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