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用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首先抽取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进行入组前测评,然后实施中西医结合身心干预,即治疗性心理沟通+特效穴位灸疗按摩。干预3个月后,用上述量表重复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t=9.020,7.502)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身心干预对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抑郁症家属的心里健康状况,探讨心里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干预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心里干预后分值比干预前下降,干预后家属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结论采用恰当的心里干预措施,可以解决家属诸多的心里问题,明显改善家属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心理干预前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是一种改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 第2次评定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以夫妻为中心心理干预在缓解先兆早产孕妇负面情绪、提高保胎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先兆早产孕妇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夫妻为中心心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分娩时孕周≥37周孕妇数量,计算孕妇保胎成功率;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程度、使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程度;采用由THOMAS等人编制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95.67%,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85.0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27)。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40.28±6.33)分、(42.06±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25±6.82)分、(52.24±6.36)分,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94,8.253;P0.001)。实验组患者总体总体满意度为55例(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70.0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0,P=0.003)。结论:以夫妻为中心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先兆早产孕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被试对象100例,均于血液透析治疗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入组测评。然后按照步骤、方法和内容三部分实施协同护理。协同护理实施结束,再次采用上述两种量表重复测试,比较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对前后2次测评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协同护理实施后,患者焦虑、抑郁测评得分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显著(t=5.785,4.987,均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对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具有良好地改善或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其中对实验组给以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实验组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可使患者深入了解糖尿病,减少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辅助音乐治疗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MECT)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8例接受MEC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音乐治疗。结果 MECT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715和2.971,P均<0.01),两组患者对MECT治疗的依从性亦存在显著性差异(U=3.151,P<0.01)。结论辅助音乐治疗能明显改善接受MECT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PSQI总均分为10.86±5.10;SAS总分为41.03±8.89,焦虑症状的出现率为22.51;SDS总分为39.51±8.87,抑郁症状的出现率为20.85。焦虑抑郁症并存11例,占15.49。SAS与SDS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934,P<0.01)。PSQI总分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6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8W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正常值,心理干预8周末,两组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lt;0.01或P&lt;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lt;0.01或P&lt;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增强神经症患者的自信心,消除不良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其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压力(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0,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0,-6.050;P0.05)。结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焦虑抑郁,心理压力大,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首发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家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家属SAS、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精神科常规干预,给予观察组实施心理康复干预,主要措施有健康知识的宣导、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参与社会活动等,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5,t=-10.8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00,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5,17.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血压明显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9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入组前测评。然后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3个方面。4周后,采用SAS和SDS重复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使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明显降低,较社会支持前差异显著(t=8.973,9.010;均P0.001)。结论给予心肌梗死后患者社会支持,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 ( ACV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 64例 ACV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 SDS) ,评价两组病人入院时和研究结束时的焦虑、抑郁症状。结果  64例 ACVD病人出现焦虑和抑郁者分别为 43 .75 %和 40 .63 % ;心理护理后 ,研究组 SAS及 SD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减少 ,t检验 ,P<0 .0 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 ACVD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自护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83例,对照组患者在所患疾病临床治疗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其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1)研究组干预后其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4.976,6.155,6.454;P0.001);(2)研究组干预后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0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3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χ~2=9.035,P=0.003)。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且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作为青光眼手术治疗首选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提高抑郁症病人心身康复质量。方法 对照组 44例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 6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两组病人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抑郁自评量表 ( SD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 NOSIE)评定。结果 观察组 SAS、SDS、NOSIE评分均明显显效 ,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与极显著性意义 ( P<0 .0 5 ,P<0 .0 1 )。结论 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讨论手术室路径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家属状态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6年9月间择期手术的121例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0月间择期手术的125例患者家属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路径式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估手术室患者家属状态焦虑和抑郁情绪。根据自行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CES-D、SAI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10.57,16.714,5.37,7.493;P0.01);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CES-D为(12.28±6.73)分、SAI评分为(40.24±9.33),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7.15)分、(51.38±10.56)分,t=5.604,8.775;P0.01];观察组家属对手术时护理的满意度为93.60%、满意度评分(22.18±2.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12%,(18.02±1.83)分,χ~2=4.673,t=15.794,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的患者家属给予手术室路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家属状态抑郁和焦虑情绪,并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心理干预,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化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7.373,-14.357;P0.05);化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