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术前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48例压力性损伤患者,男32例,女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床边清创后每日换药,观察组入院后给予床边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2组患者于入院治疗5~7 d后均行局部旋转皮瓣术及负压封闭引流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同时睡悬浮床,局部旋转皮瓣术后1周去除负压材料同时予以创面换药直至愈合。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甲、乙级愈合率,皮瓣坏死率,伤口裂开率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甲级愈合患者8例,乙级愈合患者12例,丙级愈合患者4例;对照组甲级愈合患者3例,乙级愈合患者11例,丙级愈合患者10例;观察组的甲、乙级愈合率[83.33%(20/24)]与对照组[58.33%(14/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术后2周,观察组2例患者皮瓣远端静脉淤血后部分坏死,7例患者拆线时伤口裂开;对照组9例患者存在皮瓣部分坏死,14例患者拆线时伤口裂开;均予以换药后愈合。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伤口裂开率为8.33%(2/24)、29.17%(7/24),优于对照组[37.50%(9/24)、58.33%(1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5±3.0)、(32.2±3.1) d,与对照组[(24.3±2.4)、(35.7±3.3)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5、3.719,P值均小于0.01)。全部48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压力性损伤均未复发。 结论应用术前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压力性损伤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改善褥疮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第三○六医院Ⅳ期褥疮患者30例设为联合负压组,采用皮瓣修复手术联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Ⅳ期褥疮患者30例设为单纯手术组,采用单纯皮瓣修复治疗创面,比较两组患者褥疮创面一次手术修复成功率。结果单纯手术组22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8例出现感染、伤口裂开或部分裂开,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3.3%;联合负压组28例一次手术成功出院,2例出现伤口裂开和感染,再次手术治疗后伤口愈合,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3.33%。联合负压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褥疮皮瓣一次手术修复的成功率,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4种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性创面2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骨科对21例手部严重损伤导致的感染性创面,分别采用4种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其中下腹部皮瓣修复9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6例,胸脐皮瓣修复5例,背阔肌皮瓣修复1例.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再次植皮成活,其余20例皮瓣均一次成活.2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在3个月内完全愈合,感染得到控制,其中5例手指并指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后6个月开始行分指术,2例伸肌腱缺损患者术后1年开始行伸肌腱功能重建术.所有患者均获随访8~72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随访患者皮瓣血运良好,质地好,无窦道及继发感染出现.结论 对于手部感染性创面,应用血运丰富的游离皮瓣可以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彻底清创、把握好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胸骨劈开术后胸骨骨髓炎及纵隔感染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5年9月至2010年5月因开胸手术至胸骨骨髓炎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术前各项准备,包括抗感染、心肺功能调理、营养支持等,根据伤情选择单纯清创、清创加负压,胸大肌肌瓣、腹直肌肌瓣、胸大肌腹直肌联合、胸大肌肌瓣翻转、大网膜轴行组织瓣,伤口一期或二期封闭。结果 41例患者中3例死亡,18例一期修复,14例二期封闭伤口,6例清创后换药加负压治疗直至伤口愈合。随访有2例手术半年后局部破溃,经简单清创后换药愈合,其余36例患者未见复发。结论开胸术后的胸骨骨髓炎患者全身情况复杂多变,术前准备极为重要,伤口的修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组织瓣修复,术后要跟踪随访,复发后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部皮瓣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行创面清创+VSD术,二期行皮瓣转位创面修复+VSD术。结果本组患者2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清创及伤口换药后自行愈合。1例皮瓣感染再次清创+VSD冲洗治疗后好转。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到足踝部皮瓣手术中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引流,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手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存活情况、感染率;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通过X射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对手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9例患者皮瓣局部坏死,坏死率为9%;10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感染率为10%,经换药以及对症处理后,感染被有效控制,皮瓣均得以存活;81例患者皮瓣轻微肿胀,外观良好,色泽接近于原手指皮肤的颜色。对100例患者随访6个月显示上皮化全部成功;X射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有7例出现钩甲畸形,5例出现指甲再生缓慢。手功能恢复情况:73例优(73%),16例良(16%),11例中(11%)。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皮瓣存活率较高,手功能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1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加上护士实施的整体化护理,均痊愈出院,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1例发生流产和死胎,无并发症。结论整体化护理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实施,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母儿平安,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B超辅助定位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33例,女13例;年龄27~68岁,平均48.2岁,缺损面积21 cm×8 cm~8.5 cm× 5.5 cm。患者均为二期修复,修复时间为伤后5~42 d,均采用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完成修复,胫后动脉穿支蒂31例,腓动脉穿支蒂15例。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S)对穿支进行定位,根据穿支及创面情况设计皮瓣。术中验证穿支定位准确性,术后对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及皮瓣7项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术中见定位符合率达89.1%;定位误差>1 cm的有5例,其中1例皮瓣术后完全坏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34例供区切口直接缝合;12例供区植皮,2例植皮出现部分坏死感染,其余供区愈合良好。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皮瓣周围感染伤口不愈合,2例供区植皮少部分坏死。术后3例失访,43例患者获得5~46个月随访(平均14.3个月),按皮瓣功能7项指标评定,优14例,良23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6.0%。 结论 术前CDS定位的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面效果良好,外观满意,临床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中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口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集资料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口腔冲洗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口腔感染情况及术后口腔清洁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口腔冲洗护理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为20.71±3.21,感染率为6.12%,口腔清洁满意度为95.9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口腔冲洗方法可以加快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降低口腔感染几率、提高口腔清洁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侧壁法阴道缩窄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67例阴道松弛患者,实施双侧侧壁法阴道缩窄术,总结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导尿管护理、伤口护理、健康宣教、肛提肌训练的方法。结果本组67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创缘渗血较多给予清创止血后愈合,1例患者拆线后有残留线头导致感染并出现结节,拆除线头后愈合,其余65例患者均正常愈合,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1年,其中58例患者获随访,均主诉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及术后观察和指导是保障双侧侧壁法阴道缩窄术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实施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当时的医疗模式,将2018年5月至10月收治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常规护理组,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0例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设为多元化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术前调控手术室内温度在22~25 ℃,术中使用保温箱预热液体,设置温度40 ℃,待皮瓣切下后用温的0.9%氯化钠溶液冲洗皮瓣,术中及时加盖无菌中单,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多元化护理干预组主要通过围手术期有计划地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术前温度的控制、术中保温、规范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时间,规范观察皮瓣血运及皮瓣弹性指标、皮瓣温度监测6个方面并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10 d皮瓣血管危象总发生率、皮瓣成活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对数据行χ2检验。 结果术后10 d,多元化护理干预组血管危象总发生率6%(2/3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血管危象总发生率16.6%(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47,P=0.042)。多元化护理干预组皮瓣成活率96.6%(29/30),常规护理组皮瓣成活率86.6%(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37,P=0.035)。多元化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6.6%(29/30),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76.6%(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P=0.047)。 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血管危象发生,大幅度提升皮瓣成活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13例下肢大面积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手术进行修复,创面缺损面积为8.0 cm×5.0 cm~ 20.0 cm×17.0 cm,皮瓣切取面积6.0 cm×9.0 cm~18.0 cm×21.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分层缝合。术后观察创面闭合、皮瓣成活与供区愈合情况,定期随访皮瓣外观、质地、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本组12例皮瓣顺利成活,皮瓣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外形基本满意;1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患者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手术探查吻合静脉后皮瓣成活,边缘坏死1.5 cm,换药处理后愈合;全部患者创面受区与腹壁供区创口Ⅰ期愈合。8例患者患肢功能活动良好,5例皮瓣位于关节部位长期制动因而关节活动部分受限。 结论 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具有皮瓣供区血供来源稳定,供区位置隐蔽、可提供较大面积皮肤和组织等优点,对于修复下肢大面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进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皮瓣成活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供区皮肤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积极预防血管痉挛,保持正确体位,及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创口甲级愈合,术后4周断蒂,拆除石膏,移植皮瓣存活,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积极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皮瓣的观察,积极预防血管痉挛是促进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总结术后腹壁窦道的诊断、治疗经验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术后腹壁窦道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治疗时间7 d~3个月;22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后一期愈合20例,术后9~10 d伤口愈合,二次手术者1例,复发原因为复杂窦道一次未切干净导致,二次手术后12 d伤口愈合出院;三次手术者1例,复发原因为窦道与腹腔内相通,三次手术切除腹腔内与之相通的感染灶后10 d愈合出院。所有病例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积极术前准备,术中避免污染切口、避免不当操作,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出现问题及早处理是避免术后切口窦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下咽、颈段食道癌颈腹联合切口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例患者行癌肿切除,食道剥脱、胃代食道咽胃肠吻合术,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11例患者均可戴气管套管出院,仅一例出现咽瘘。结论 对手术前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部慢性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选择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皮瓣治疗的21例患者,其中褥疮15例,骶骨瘤切除术后慢性感染性伤口4例,放射性溃疡2例。采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伤口,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皮瓣下放置抗压引流管,术后接负压引流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皮瓣血运良好,色泽、外观满意,皮瓣供区都能直接缝合,愈合未见局部明显凹陷。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臀上动脉穿支皮瓣设计方便,血运可靠,旋转顺利,填塞伤口好,皮瓣供区可以直接缝合,对局部的外形和循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护理程序在颈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颈椎骨折是一种导致脊髓神经损伤的骨科常见病,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点,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经颈前、后入路钛板内固定对32例颈椎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系统身心的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2~46岁,平均35岁。经颈前入路20例,经颈后入路12例。平均手术时间3~4h,术中出血300~500 m l。术后均无感染,伤口一级愈合,神经症状均未加重。1.2实施方法巡回护士于手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患者,作术前评估。其内容主要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修复同一肢体部位多发性电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复科共处理18例同一肢体多发电烧伤创面患者,根据创面情况,综合应用游离或带蒂皮瓣、多种复合皮瓣及动脉穿支皮瓣,辅以皮片移植进行修复。结果18例患者术中共转移皮瓣65个,其中62个皮瓣成活良好,伤口愈合佳,2个皮瓣出现远端淤血坏死,1个皮瓣出现感染切口裂开,经换药治疗后均二期愈合。随访3个月到3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均良好,局部功能恢复好,效果理想。结论对于同一肢体部位多发性电烧伤创面,根据创面情况,综合应用多种皮瓣技术,能最大程度实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褥疮的临床分型及根据其分型进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方法198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褥疮患者145例269处创面。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创面特点将褥疮分为轻度22例38处、中度78例115处、重度34例89处、特重11例27处。轻度、特重褥疮采用局部创面换药、中重度褥疮使用皮片移植、局部皮瓣或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结果22例轻度患者的38处创面在2~3周内愈合。中、重度患者18处创面皮片移植,100%存活;31处窦道创面拉拢缝合者,28处一期愈合,1处术后2d伤口遭受外力裂开,2处由于伤口少量积血形成窦道,再次给予缝合后愈合良好;皮瓣转移修复创面155处,8处因制动不够导致皮瓣下积血,7处皮瓣远端出现1~2cm坏死,均经过换药愈合。特重患者3例因创面稍小得到治愈,8例创面明显好转。121例患者获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褥疮的临床分型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缓解肛周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我院门诊急诊科收治的行肛周脓肿手术患者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感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肛周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