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霆 《四川医学》1999,20(4):393-395
所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stransplant,PBSCT),是指使用各种方法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去,然后再浓集血液中的单个核细胞(含造血干/祖细胞),并冷冻保存,待超剂量放、化疗后,再回输...  相似文献   

2.
3.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恶性肿瘤含急、慢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 )或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其疗效除了依赖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外 ,杀伤性在一定范围内也与治疗效量密切相关。但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均有引起骨髓衰竭的致死性副作用 ,故受限的主要因素是其对造血的抑制。因此在大剂量化疗 (或放疗 )后给予异体造血干细胞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支持 ,以促进造血的恢复是很有意义的[1] 。外周血中有造血干细胞已为近百年来熟知的事实 ,但因其含量少 ,移植应用上进展缓慢。近些年来有了有效的动员方法 ,使采集造血干细胞成为可能。 1980年以来 …  相似文献   

4.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液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的必要手段。由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患接受了超剂量的化疗或放疗,机体处于极度的免疫抑制状态,骨髓极度抑制.围此对造血干细胞输注的护理有着特殊的要求.移植必须在层流净化室内进行,除按层流净化室常规严格消毒隔离外,对移植患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分类号R457根据量效关系的基本原则,某些化疗药物加大剂量或协同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使常规剂量化疗无效的患者延长缓解或得到治愈的机会。骨髓扫荡性或摧毁性治疗(myeloablativetherapy)需赖自身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干...  相似文献   

6.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简化冷藏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简化冷藏保存方法。方法 用IMDM、白蛋白、血浆三种不同保养液于4℃保存造血干细胞,分别在当天、第3天至第6天测其存活率、CD34阳性率及CFU- GM集落形成能力。结果 造血干细胞保存在4℃以不超过72小时为好;保养液以自身血浆及4%白蛋白为佳。  相似文献   

7.
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196℃程控降温冻存方法和-80℃直接冻存方法中单用二甲基亚砜(DMSO)与DMSO加羟乙基淀粉(HES)两种浆存保护剂对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冻存的效果。方法:对5例经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所得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10%DMSO和5%DMSO加6%HES冻存保护剂。并分别以-196℃程控降温冻存方法和-80℃直接冻存方法保存15d,以快速复温法复苏细胞,检测冻存前后细胞活率及有核细胞、CD34^ 细胞、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回收率。结果:在-196℃程控降温冻存方法时,单用DMSO和DMSO加HES两组在细胞活率、有核细胞回收率、CD34^ 细胞回收率、CFU-E回收率方面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在-80℃直接冻存方法时,MDSO加HES组有核细胞回收率、CFU-E回收率高于单用DMSO组。结论:-196℃程控降温冻存时10%DMSO和5%DMSO加6%HES两种冻存保护剂均可有效应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保存;一80℃直接冻存方法适合5%DMSO加6%HES冻存保护剂,也可有效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保存。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s,HSC)移植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一致公认治疗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遗传性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方法。更令人惊叹的是,骨髓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示它们可以诱导分化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80℃低温冷冻保存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医学院学报》1995,18(2):102-105
  相似文献   

10.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对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应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磁珠分离系统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液体培养体系中经3组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扩增3周。结果:3组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对CD34+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作用。其中由FLT3配基(FL)+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IL)1+IL3的组合扩增效果最好,其细胞总数扩增90467±13223倍,CD34+细胞扩增3799±1321倍,粒单造血祖细胞(CFUGM)扩增7273±3598倍,多向祖细胞(CFUGEMM)扩增3776±2303倍,总造血集落形成细胞(CFCs)扩增5795±2796倍。CD34+细胞扩增在第2周达最高值,CFCs在第3周达最高值。结论:由FL、SCF、IL1及IL3联合扩增效果最好。CD34+细胞和CFCs分别在第2周、第3周达最高峰,说明其时仍保持造血活性。本实验结果对临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选择最佳扩增方案和最佳移植时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通过异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HsC)植入受者体内,而使受者获得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方法.随着实验血液学、临床血液学和移植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技术的发展,使HSCT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脐带血作为Hsc的来源之一,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有望在今后的生物学治疗和基因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脐带血HSCT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脐血中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红系祖细胞(BFU-E)的数量和特性,并对其细胞增殖周期和骨髓及成人外周血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脐血中含丰富的CFU-GM和BFU-E,其数量低于成人骨髓而大大超过外周血水平;脐血红系祖细胞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爆式促进活性(BPA)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而粒系祖细胞对集落刺激因子(CSF)的敏感性和骨髓比较似无明显差别;脐血S期、G_2+M期及S+G_2M期细胞数均明显低于骨髓,虽略高于外周血各期细胞数,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可以得活性较高的祖细胞.  相似文献   

14.
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应用于未培养的外周血间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以省去复杂的细胞培养过程。选用D21Z1/D13Z1DxZ1探针与8例正常人及3例唐氏综合征和3例特纳综合征外周血间期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来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表明:通过统计间期核中的杂交信号,能准确检出唐氏综合征及特纳综合征,与常规细胞学结果相符,该法省去了复杂的细胞培养过程和周期,不仅使常规的细胞学得以简化,而且为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及肿瘤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小鼠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其不同来源造血细胞的移植特性。依据对受体小鼠经致死量照射后的30天存活率观察,表明小鼠同系胎肝移植和骨髓移植的疗效相似;而异系间移植,则胎肝移植疗效优于骨髓移植;在异系间外周血细胞移植,则移植后死亡率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文章同时对小鼠不同来源造血细胞移植疗效差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认为对今后临床开展造血细胞移植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肿瘤化疗病人骨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因化疗所致骨髓功能抑制的恶性肿瘤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重建的临床意义。 2方法 从健康人脐血中纯化制备造血干细胞 ,每例病人每天静脉输注 2× 10 9个造血干细胞 ,连续5 d.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进行疗效评价。 3结果 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为 (2 .78± 1.72 )× 10 9/ L,治疗后第 7天为(4.5 5± 1.0 1)× 10 9/ 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18.5 0 ,q=6 .95 ,P<0 .0 1)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 (12 1.5 6±11.2 7) g/ L,治疗后第 14天为 (130 .72± 12 .5 8) g/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14.0 2 ,q=4.90 ,P<0 .0 1) ,且治疗后第 2 1天比治疗后第 7天增高 (F=14.0 2 ,q=6 .2 6 ,P<0 .0 1)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192 .38±18.2 1)× 10 9/ L,治疗后第 2 1天为 (2 0 1.5 7± 17.86 )× 10 9/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9.0 1,q=3.99,P<0 .0 1)。 4结论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重建或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疗效。提升白细胞速度较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为快。  相似文献   

17.
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计数器检测了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的亚群状况。结果发现,肝硬化组的总 NK 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慢乙肝组(P<0. 04和 P<0. 005) ;慢乙肝组的 CD16~+CD57~-亚群百分比与细胞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05) ;而肝硬化组的 CD16~+CD57~+亚群百分比则明显地高于慢乙肝组(P<0. 02) 。这些结果表明,慢乙肝患者体内的 NK 反应性低下,而肝硬化患者的 NK 反应性偏强。  相似文献   

18.
对118例可疑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简称血片)进行了观察,并与骨髓涂片相对照,发现两者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9124。认为血片有核细胞改变和所占比例对白血病的诊断、分类有一定的价值,并且诊断符合率较高,有诊断快、治疗及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小鼠于照前7天由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根据骨髓粒系祖细胞(CFU-D),内源性脾结节(CFU-S),以及骨髓细胞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的改变,探讨其对受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在照射后的早期,不论CFU-D的数量或染色体畸变率,用药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有差异,而在照射后的第3、5、9天,给药组CFU-D的产率均比不用药的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且,骨髓细胞分裂指数在照后3~5天亦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苯甲酸雌二醇的辐射防护作用主要不在减轻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而与促进残存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程控降温、-80℃冻存的方法对自体外周血十细胞(APBSC)的保存效果。方法:以6%羟乙基淀粉(HES)、5%二甲基亚砜(DMSO)及4%人血白蛋白(ALB)的混合物为冷冻防护剂,将APBSC直接置于-80℃下保存,冻存前反复苏后测定APBSC的CFU-GM、BFU-E;观察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情况。结果:13例患者白细胞在十3~+7天下降至(0.0~0.1)×10/L,白细胞(0.0~0.2)×109/L持续时间3~6天,于+9~+11天恢复至1.0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于+9~+11天达到0.5X109/L。血小板在+3~+7天下降至(2.0~21)×109/L,于+8~+15天恢复至20×109/L以上。CFU-GM、BFU-E回大率分别为76.5%、78.4%。结论:非程控降温、-80℃冻存是一简便、经济、有效的自体外周血于细胞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