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效果影响。方法将57例危重患者按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PN+EN)29例和肠内营养组(EN)28例,对比观察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天数的不同。结果 PN+EN组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古春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95-2396
临床营养有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2种。EN 是指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临床支持方法,管饲肠内营养被认为是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1]。加之肠内营养的“四屏障学说”即: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2],因此EN以其利于维护肠黏膜完整性、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更常用[3]。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EN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早期实施已得到广大医学者的广泛认同,而近年来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首选EN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重症医学科,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常实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愈后,所以选择合适的EN途径和制剂,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是EN治疗的关键。影响EN顺利实施的最常见原因是肠道并发症,其发生不仅与患者的自身病情有关,更与实施者是否正确操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管理流程,减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66例行肠内营养危重患者的观察,找出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结果帮助吊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流程趋于更加合理化。结论利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ICU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方法及合理性。方法对60例呼吸衰竭患者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室分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使用情况、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营养支持中能耐受单纯EN途径占12.7%;EN联合补充的PN(EN+PN)占75.8%;全肠外营养(TPN)占11.4%。结论对IUC呼吸衰竭患者危重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时机。方法将110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4h内EN组(A组)和24~48hEN组(B组),每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经EN达标率、EN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后,A组的血清IgG、IgA、Alb、Hb、TLC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达标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内科机械通气的患者24~48h内给予EN,可提高肠内营养成功率,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宋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90-191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45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肠外营养(PN)加肠内营养(EN)联合方式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并加强口腔、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20例患者顺利撤离呼吸机,25例死亡。结论PN+EN联合营养支持,加强管道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顺利撤离呼吸机。  相似文献   

7.
营养支持是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EN)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支持肠黏膜屏障,明显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1]。本研究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的相关指标,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EN治疗。观察比较2组排气、排便时间及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应用EN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小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33-334
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者中应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从我院的危重患者者中随机选取58例,在给予营养支持时分别采取PN(肠外营养)和EN+PN(肠内加肠外营养)的方式,每组各29例,组别分别为肠外组和肠内外组,统计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指标,并注重讨论肠内外组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肠外组的并发症情况较肠内外组严重(P<0.05),31.0%(9/29)产生高血糖症,20.6%(6/29)发生腹泻,41.3%(12/29)出现感染,肠内外组的比例依次为20.6%(6/29)、17.2%(5/29)、10.3%(3/29);肠内外组的营养指标较肠外组的检测值高(P<0.05)。结论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者的应用中可保护消化系统,起到快速加强营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符晓苏  胡健  应单平  任建安 《江苏医药》2006,32(10):931-93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老年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85例老年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入院后1周内开始实施EN的45例为EN组;行完全胃肠外营养的40例为对照组,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测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支持后显著增高(P〈0.05),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危重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中应用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外应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例已由8∶2转变为2∶8[1]。尤其是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危重患者聚集的场所,早期EN,不但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减少了肠道细菌及其产物的易位和胃肠道溃疡、出血的发生。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1]。危重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在给予静脉输液的同时,尽早开展肠内营养方式,保证给予足够的营养供给,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身体康复。EN有经胃给予和经空肠给予2种,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方法:对25例ICU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治疗组)15例,完全肠外营养(TPN)组(对照组)10例,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期为10天。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结论:EN支持不但可以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的危重病人,应尽早采用E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最佳模式。方法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进行肠内序贯营养(PN+EN)、早期肠内营养(TEN)、全肠外营养(TPN)方案营养支持,对比3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等。结果 PN+EN患者营养指标恢复较好;TPN组患者费用高且术后对肝功能影响较大;TEN组发生腹痛、腹胀、一过性肠梗阻的并发症高于其余2组。结论恰当的PN+EN治疗是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最佳营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合并有肝硬化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EN组于术后24 h内开始实施肠内营养;PN组于术后使用目前认为对肝硬化患者合理的肠外营养溶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前后肝功能、临床营养指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术后8 d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与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N组,但较PN组轻.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平均营养费用低于PN组.结论 对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叶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代谢,加快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临床营养费用,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救治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而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则是患者能顺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本院于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对68例危重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并运用了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彦平  郭力红  何志红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07,29(10):1123-1124
营养支持在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期应用肠外营养(PN),可能出现胃肠道黏膜萎缩,肠道内菌群移位等现象,而肠内营养(EN)不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费用低,并发症少,更具有优越性[2].  相似文献   

18.
陈倩予 《河北医药》2002,24(7):559-56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及最佳途径。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术后48h内开始分别经肠内营养(EN)同肠外营养(PN)途径进行同等热量营养支持,2周后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和营养费用。结果 EN和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 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两组均能获得满意疗效,而EN更具有营养全面、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6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EN组(32例)于发病早期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并给予肠内营养;TPN组(31例)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CT评分;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2周后EN组患者的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CT评分较TPN组明显好转;EN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较TNP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SAP患者病情,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对临床危重的护理和早日康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实施了观察和护理。结果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结论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影响,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并发症,缩短患者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