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及其对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体位性血压测量,判断体位性血压类型,检测患者是否出现神经认知障碍。结果: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有19名,其中有神经认知障碍的有9名;体位性高血压的患者有11名,其中有神经认知障碍的有患者有2名;体位性正常血压的患者有70名,其中有神经认知障碍的患者有7名。结论:老年中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中所占比例较高,且其对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服用降压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血压测量、用药观察、饮食调理、防范措施、健康指导等几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间在入院后第2-13天,其中:卧床站立时11例,行走时4例,饱餐后4例,坐位起立时9例,餐前服用降压药4例,大便时蹲位起立3例。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水平下降。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立位血压,及时调整药物的最佳服用剂量与服用时间,定时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健康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减少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晕厥、跌倒甚至休克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脉压增大,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脉压增宽,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住我院心内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血压测量方法、诊断标准,确定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发病情况,对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研究。结果:30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脉压增宽186例(62%),餐后低血压55例(18.3%),体位性低血压59例(19.7%)。75岁和75岁发生率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分别为24.5%、35.7%、39.8%和33.7%、40.1%、26.2%。发生低血压出现相关症状为脉压增宽40.35%、餐后低血压35.2%、体位性低血压65.7%。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出现相关症状与无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明显;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脉压增宽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减小例数比对照组多(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率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与既往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相符。7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容易发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脉压增宽观察组减小例数比对照组多,但差异无显著,对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对149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卧位及立位3 min血压测量,将其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OH组,n=17)及非体位性低血压组(非OH组,n=132)。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OH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非OH组(P〈0.05),12例(70.6%)O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以反杓型为主。结论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存在夜间高血压及卧位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呈反杓型的特点,临床降压治疗时需酌情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位性低血压知晓率、主动测量血压者及体位改变时出现相关临床症状者。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OH知晓率、主动测量血压患者比例显著提高,体位改变时出现相关症状者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对OH的认识,提升主观能动性,降低OH对患者的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秀辉 《大家健康》2016,(12):224-225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情况,并提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生活质量。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总计360例。对360例患者进行了立位、卧位的心率以及血压测量工作,并且以患者的年龄段进行组别划分,即80岁以上、60~80岁之间两个年龄段,分析两个年龄段的体位性低血压(OH)、体位性高血压(OHT)、非体位性高血压以及非体位性低血压-非OHT及OH。结果:超过80岁以上的患者,其疾病合并情况(脑卒中、冠心病以及血脂异常等)明显高于80岁以内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其常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以及诸多疾病合并情况,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治疗前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老年康复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老年综合评估量化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次评估,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后再次应用老年综合评估量化表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估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不同症状的表现情况以及氨氯地平对老年综合症的影响.结果 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在体位性低血压(19.70%vs 14.61%vs 24.06%)、GDS-15≥6分(6.06%vs 10.11%vs 21.23%)、听力功能障碍患病率(40.91%vs 57.87%vs 45.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氨氯地平治疗后血压达标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与治疗后未达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7%vs24.50%P<0.05),但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各种老年综合症,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极易导致多种共病、体位性低血压、脉压差大等症状,采用氨氯地平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指标,对维持患者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相关因素分析,为规范该病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对中日友好医院和东直门医院的门诊及住院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及相关检查,观察该病的中医症候特点,寻找中医辨证规律,分析其与年龄、高血压、动态血压及各种合并疾病等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病隐匿,以坐立位时头晕、乏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候最为常见;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73.0%)、脾肾阳虚(12.7%)、阴阳两虚(7.1%),其中气阴两虚又多兼血瘀、痰湿。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60~69岁26例(20.6%),70~79岁35例(27.8%),80~90岁54例(42.9%),>90岁11例(8.7%)。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多见,最常见合并高血压(82例,65.1%)和脑梗(80例,63.5%)。78例完成动态血压监测,非勺型血压占绝大多数(72例,92.3%)。结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是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证型,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年龄、高血压、脑梗塞、动态血压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合理选择及有关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18.8%,其中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根据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老年高血压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患病率高;血压波动大、脉压增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而严重,病死率较高。由于老年人血压的临床特殊性,多种危险因素并存,血压降低难度大,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种类药物的降压特点、靶器官有无损害、综合评价其临床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齐膝弹力袜用于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比较54例65岁以上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使用齐膝弹力袜前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结果:使用齐膝弹力袜后,患者的卧、立位血压差值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头昏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0.00)。结论:齐膝弹力袜对缓解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卢佩颖  沈珊珊  陈旭娇 《浙江医学》2017,39(6):421-424,427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57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分析高血压病程、分级、血压控制达标否、脉压差与老年综合征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检出老年综合征4.0(2.5,5.0)种,体位性低血压、共病(患病种类≥5种)、多重用药(服用药物≥5种)、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95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24分、简版老年抑郁量表15项(GDS-15)≥6分、简易营养评价法简表(MNA-SF)≤11分、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24分、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发生率分别为19.7%、69.4%、55.8%、39.2%、28.7%、14.7%、23.0%、43.1%、49.5%和53.0%。病程>10年组共病率明显高于≤10年组(P<0.05);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在体位性低血压、GDS-15≥6分、听力障碍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控制达标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达标组(P<0.05);脉压差≤60mmHg组体位性低血压、多重用药、MBI≤95分、MMSE≤24分、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60mmHg组(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各种老年综合征发生率均较高;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易出现多种共病,且血压未达标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脉压差>60mmHg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和听力障碍。建议尽早应用CGA,根据结果进行有效干预,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改善老年患者的功能状况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且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且以症状少、起病隐匿、并发症多为特点。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需加强对其护理,才能够控制患者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加强对其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体位发生改变时血压的波动或变异被称为体位性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逐渐为临床医师所注意。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体位性低血压在糖尿病、高血压、老年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且其不仅可导致患者行走困难、摔倒、骨折、晕厥的风险增加,还明显增加急性冠脉事件、脑卒中及全因死亡等的发生风险~([1-3])。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长,据发表在《美国医  相似文献   

14.
白素臣 《微创医学》2005,24(6):1062
高特灵具有降低血压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对老年前列腺肥大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我科遇到1例首次服用高特灵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导致休克的老年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人群中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与靶器官的损害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杭州市老年病医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0例,对患者的卧位和立位血压进行测量,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将190例患者分为体位性低血压(OH)组(32例)、体位性血压正常(ONT)组(134例)和体位性高血压(OHT)组(24例),对各组的临床基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头颅MRI等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岁老年患者的OH和OHT的发生率分别为26.67%(16例)和23.33%(14例),明显高于60-〈80岁老年患者[12.31%(16例),7.69%(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组、ONT组和OHT组在使用4类常用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头颅MRI结果、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OHT在老年人群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人群中比较常见;OH、OHT的发生与临床上常用的4类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可能无关;OH、OHT的发生与患者脑部、颈动脉、心脏功能的异常发生情况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6.
云电 《现代医学》2015,(2):162-165
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对超高龄人群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6例年龄≥80岁住院患者,按照立卧位血压测定结果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心脏功能。结果:体位性低血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等心脏形态结构指标均显著高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等心脏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龄人群存在较大比例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心室结构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可能加重超高龄住院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肖威 《当代医学》2009,15(6):55-56
随着我国进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老年高血压具有病程长、血压波动性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等不利治疗的因素,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加强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表现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对于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甚至80岁以上者,同样可以从降压治疗中获益;在降压药物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一般可采用常规剂量的1/3作为起始量,缓慢、谨慎地调整,直至血压达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社区医务人员应采取规范管理的措施和注意事项.方法 自身变量法观察规范管理前后血压、脉压的变化,血压分级及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变化,观察时期血压达标率,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次数,筛查老年高血压的特殊型.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下降,脉压缩小,血压分级变化,观察时期血压达标率增加,低血压发作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变化,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社区规范管理措施能有效增加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OH)相关症状患者OH的患病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2013年1月1日入院至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出现OH相关症状100例入组,将其分为青年组(25例)其中1例合并2型糖尿病,中年组(25例)其中2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和4例2型糖尿病,老年组(50例)其中5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共3组。测量静息状态下患者卧位及立位即刻和2min后的血压;并记录详细病史、检测生化指标等。结果:本研究人选病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8%(48/100),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患病率分别为8%(2/25)、20%(5/25)和82%(41/50)。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年龄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