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肾实质细胞早衰与IgA肾病气虚、阴虚向阴阳两虚证候演变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01月~2017年06月151例已行肾活检的IgA肾病患者,根据《IgA肾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临床调查表》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各证型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以及肾实质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采用牛津病理分型评分分析肾组织病理损伤。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实质细胞衰老标志物P16和DcR2的表达。Spearson相关分析IgA肾病患者肾实质细胞早衰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结果:151例IgAN患者脾肾气虚证患者比例最高,为51例(33. 8%);气阴两虚证患者为48例(31. 8%);肝肾阴虚证为30例(19. 9%);脾肾阳虚证为22例(14. 6%)。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牛津病理分型评分依次升高,分别为(4. 2±3. 3)、(5. 4±3. 6)、(8. 2±4. 2)、(12. 4±3. 2)。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P16肾小球阳性细胞比例依次升高,脾肾气虚证(42. 1±4. 6)%明显低于脾肾阳虚证(57. 2±5. 1%,P 0. 05)。这四种证型患者P16阳性肾小管细胞比例也依次升高,脾肾气虚证(25. 1±7. 6)%、气阴两虚证(35. 4±11. 2)%、肝肾阴虚症(53. 8±10. 6)%明显低于脾肾阳虚证(85. 1±13. 1)%(P 0. 05)。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DcR2阳性肾小管细胞比例依次升高,分别为(25. 1±7. 6)%、(35. 4±11. 2)%、(53. 8±10. 6)%、(85. 1±13. 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16、DcR2阳性肾实质细胞比例分别与IgA肾病中医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实质细胞早衰可能是IgA肾病气虚、阴虚向阴阳两虚证候演变的重要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AAV肾损害的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提供线索。方法:收集AAV肾损害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进行证候判定,采空腹静脉血查Hb、白蛋白(Alb)、补体C3、C-反应蛋白(CRP)、BUN、Scr、血浆D-二聚体(D-D)等指标,进行肾损害程度及BVAS活动性评分,探讨各中医证候与临床实验指标间的关系及规律。结果:AAV肾损害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脾肾两虚型52例(41. 6%)、气阴两虚型38例(30. 4%)、湿热内蕴型19例(15. 2%)、肺脾气虚型16例(12. 8%)。冬、春季以脾肾两虚及气阴两虚型多见,夏季以气阴两虚型多见(P 0. 05)。各证型组的Hb、Alb、C3水平按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湿热内蕴型依次降低,D-D、Scr、BVAS评分值依次增高。与湿热内蕴证比较,气阴两虚、脾肾两虚Hb升高(P 0. 05)、Scr降低(P 0. 05),气阴两虚、脾肾两虚D-D、BVAS评分降低(P 0. 05)。结论:AAV肾损害的中医证型以脾肾两虚型最多见,湿热内蕴型的肾损害更重、BVAS评分更高。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功能性水肿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上常见到罹患功能性水肿的患者 ,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居多 ,中医辨证多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我们采用中药 (肾炎康复片 )治疗 ,临床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择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水肿的患者5 2例 ,男 11例 ,女 4 1例 ,患者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围绝经期妇女居多。年龄 4 2岁~ 72岁 ,平均 5 8岁。全部患者除主诉颜面或下肢浮肿外 ,均无尿量减少 ,无心脏、肝脏、肾脏、甲状腺、肾上腺疾病或营养不良等病史 ,否认高血压病史 ,排除了抗高血压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所致的水肿。体格检查血压正常 ,颜面有或无…  相似文献   

4.
低温停循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 9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我院为2 7例肝静脉阻塞性布加综合征患者 ,在深低温停循环状态施行根治术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组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3~ 61岁 ,平均 3 2岁 ,病史 1个月~2 0年 ,平均 4年 ,均有上腹部不适或腹部膨胀感 ,食欲不振 2 3例 ,呕血 3例。其中介入放置下腔静脉支架症状加重者 2例 ,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后症状加重者2例。查体肝脏、脾脏肿大 ,肝肋下2 0~ 8 0cm ,平均 3 5cm ,脾肋下 1 0~8 0cm ,平均 4 0cm ,合并腹水者 10例 ,5例合并双下肢水肿和胸腹壁静脉曲张 ,1例精索…  相似文献   

5.
脾损伤后保脾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 994年开始开展了脾损伤后的保留脾脏手术 ,共进行 2 0例。全部取得成功 ,随访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2 0例全为脾脏损伤 ,其中男 1 4例 ,女 6例。年龄 8~ 5 0岁 ,平均 36岁 ,其中 2例合并有肝脏的浅裂伤。所选病例为术中无明显休克或生命体征经输血、补液等治疗后保持平稳者。手术距受伤时间 1~2 4 h,平均 8h,施行手术 :脾修补 6例 ,脾部分切除 7例。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组织移植 7例。所有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随访 1 4例 ,时间最长 2年。主要指标 :免疫球蛋白测定 ,脾脏 B超 ,CT以及身体状况评价 ,评价内容 :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32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化验指标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型在推断IgA肾病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6月~2016年09月间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232例住院病例,中医证型分布、化验指标及病理特点,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各证型间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232例IgA患者中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0. 52∶1;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主,阴阳两虚型最少;各证型中最多见的西医诊断是慢性肾炎,以脾肾阳虚型占比最高;肝肾阴虚型临床以尿检异常为多见,气阴两虚型多见肉眼血尿。各证型间Lee氏分级中均以Ⅲ级为主,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脾肾阳虚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0. 01)。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脾(肺)肾气虚型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P <0. 01),各证型间肌酐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证型分布与化验指标及肾脏病理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肾阳虚型患者较其余组进展愈快,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5年 7月~ 2 0 0 0年 4月 ,行开腹手术 310 0例 ,其中有 40例出现术后早期肠梗阻。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收到良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2~ 5 6岁 ,平均 35岁。胃手术 5例 ,小肠手术 14例 ,阑尾手术 10例 ,胆道手术 3例 ,肝脾及胃肠外伤手术 8例。均在术后 6d未排气排便 ,伴有腹胀者 32例 ,恶心呕吐者 19例 ,肠鸣音亢进者 2 6例、减弱者4例 ,腹痛者 36例。腹透均可见气液平面 ,血白细胞计数高于 10 0× 10 9/L者 12例。体温正常者 32例 ,低热者 8例。均排除血运性肠梗阻。2 治疗…  相似文献   

8.
陈旧性、复发性尿道狭窄或闭锁伴假道形成的治疗比较困难。我们自 1 987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复发性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 5 2 0例 ,其中伴假道者 33例 ,占 6.3%,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3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 4~ 62岁 ,平均 38岁。病程 6个月~ 2 8年 ,平均 7年。致伤原因为骨盆骨折 2 6例 ,炎性尿道狭窄 5例 ,尿道成形术后 2例。患者接受手术次数 2~ 7次 ,平均 3次。致尿道狭窄的原因均为尿道扩张所形成 ,其中 1条假道者 2 1例 ,2条者 8例 ,3条者 3例 ,4条者 1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1 .2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或代偿期的IgA肾病中医证型与肾小球免疫物质沉积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肾功能正常及代偿期的IgA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肾小球系膜区免疫物沉积度定量评分,分析中医证型与肾小球系膜区免疫物沉积类型及沉积度定量评分间的关系。结果肾功能正常及代偿期的IgA肾病患者,肺(脾)肾气虚型以3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气阴两虚型以4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在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度定量评分比较中,肺(脾)肾气虚型IgA沉积度定量评分高于气阴两虚型,两证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证型在IgM、IgG、C3沉积度定量评分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脾)肾气虚型向气阴两虚型转变过程中,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种类增加;肺(脾)肾气虚型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度高于气阴两虚型。  相似文献   

10.
从 198 8年~ 1999年 ,我院采用部分脾切除或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4 0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19~ 5 5岁 ,平均 35岁。均经手术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1 2 术式 采用Monsol液止血涂布 2例 ,脾实质修补术 15例 ,脾修补加脾段动脉或其分支结扎术 5例 ,脾部分切除 12例和保留副脾 6例。1 3 疗效 本组无术后并发症 ,全部治愈出院。随访 3~ 7年 ,术后 2~ 3个月全部恢复劳动力 ;血细胞属正常范围内 ;免疫球蛋白测定 2 0例 (部分脾切除和保留副脾 6例 )与术前…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粘连42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 1997年以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 2例中男 34例 ,女 8例 ;年龄 2 2~ 5 8岁 ,平均39 4岁。病程最短者 5d ,最长者 4年 ,平均 1 6年。肝胆手术后 2例 ,脾切除术后 5例 ,阑尾切除术后 2 0例 ,肠粘连松解术后 15例。其中腹部手术后 5~ 7d即发生者 4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肛门排气排便不畅 ,腹部透视有肠道内胀气。2 治疗方法2 1 少阳阳明合病型  8例 ,表现为腹满拘急 ,肠鸣腹痛阵作 ,矢气不爽 ,往来寒热 ,纳谷不香 ,心烦欲呕 ,口苦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舌…  相似文献   

12.
应用提肛肌法行阴道缩小术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对改善和提高性生活质量的要求 ,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 。近年来 ,因产后自觉阴道松弛影响夫妻性生活而要求手术矫正者不断增多。自 1993年以来 ,我们应用提肛肌法为 4 8例患者行阴道缩小术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 4 8例 ,年龄 2 5~ 4 8岁 ,其中 30~ 4 0岁的4 6例 ,约占 95% ,生一胎者 2 7例 ,生二胎者 19例 ,生三胎者 2例。其中 3例阴道口左侧壁约 4~ 5点处 ,可见约有 2cm的不整齐的三角形小裂口。术前患者均诉性生活快感减低 ,夫妇都对性生活质量感到不满意。术后随访 3个月至 2年 ,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心莲子饮对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脏病2~3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03月—2019年09月符合西医诊断及气阴两虚兼湿热证中医诊断的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包括营养疗法、血压控制、血糖及血脂管理、纠正贫血及离子紊乱等);观察组在对照...  相似文献   

14.
肾动脉血流灌注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用彩色多普勒 (CDFI)研究 10 5例糖尿病肾病(DN)病人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发现DN的肾动脉血流灌注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DN组 10 5例 ,男 6 2例 ,女 4 3例 ,平均年龄 (4 3.7± 12 .5 )岁 ,病程 (16 .9± 5 .2 )年。根据中医辨证 ,气 (阴 )虚证组 5 3例 ,阴阳两虚证组 4 1例 ,正虚邪实证组 11例。对照组 12 8例 ,男 6 7例 ,女 6 1例 ,平均年龄 (4 5 .6± 11.3)岁。2 诊断标准 按WHO诊断标准确定的NIDDM病人 ,凡尿白蛋白排泄率 2 0~ 2 0 0 μg/min ,或尿八项检查中 ,尿蛋白…  相似文献   

15.
腹腔穿刺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体会(附21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腔穿刺在腹部外伤的诊断中应用广泛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现结合我院 1986年以来的临床观察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 198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们共收治腹部外伤患者 2 16例 ,其中男性 14 9例 ,女性 6 7例 ;年龄 4~ 76岁 ,平均 38.5岁 ,其中 15岁以下儿童 9例。合并颅脑外伤、胸部外伤、四肢骨折者 5 8例 ,伴昏迷者 6例。入院距受伤时间 1~ 74h。全组病例术后诊断为肝破裂 5 2例 ,肝包膜下血肿 2例 ,脾破裂 4 1例 ,脾包膜下血肿 1例 ,小肠破裂 4 7例 ,结肠破裂 11例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 14例 ,十二指肠破裂 6例 ,肠系膜挫裂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气阴两虚证与肾组织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微观辨证提供依据,并对其他证型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161例确诊为IgA肾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气阴两虚证86例,非气阴两虚证75例,观察两组肾组织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86例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病理分级多见Lee分型Ⅱ~Ⅳ级;气阴两虚证组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数目及程度均弱于非气阴两虚证组(P〈0.05);气阴两虚证组患者的肾小球指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萎缩积分显著高于非气阴两虚证组(P〈0.05);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积分显著低于非气阴两虚讧组(P〈0.05)。结论:肾组织的病理分级、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数目及程度、肾小球指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萎缩、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积分可作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微观辨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15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迟性脾破裂 (delayedruptureofspleen ,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 ,约占脾外伤的 10 %~ 15 % [1] 。我们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DRS 15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13~ 6 7岁 ,平均 39 2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6例 ,坠落伤 4例 ,跌伤 3例 ,打击伤 2例。伤后出现脾破裂症状的时间均超过 4 8h ,其中 5 4h 1例 ,6 0h 1例 ,72h 1例 ,2~ 7d 5例 ,8~ 14d 4例 ,2 2d 1例 ,4 0d 1例 ,97d 1例。2 .主要临床表现及诊断 :本组伤后均有左上腹及左季肋部疼痛 ,经过休息或治疗后疼痛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上部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同时行脾切除或不切除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7年间 7 9例中上部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7 9例中, 1 7例( 2 1. 5% )行脾切除 (切脾组 ), 6 2例 ( 7 8. 5% )不行脾切除术 (保脾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切除的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 5 )。结果  切脾组中位生存期为 ( 5 0 7. 5±3 1 8. 6 )d,而保脾组为 ( 8 4 9. 4±6 7 2. 9 )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46 )。切脾组患者 1,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1. 1 8% , 8. 2 3%和 0 % ,而保脾组分别为 8 1. 5 6 % , 4 8. 2 8 %和 3 0. 6 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保脾或切脾是惟一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P = 0. 007 )。结论 切脾与否对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无明显影响。脾切除术不能延长中上部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和提高其生存率,保脾手术则可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和提高其生存率。脾切除术可能仅适用于胃癌直接侵犯脾脏者。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接诊了 2 2例吸脂术后不同时间的皮下积液患者 ,经治疗后获得较好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6~ 4 8岁 ,髂腰部 9例 ,股后区 8例 ,腹部 5例 ;其中两个以上部位者 2例。吸脂术后未放负压引流者 13例 ,包扎不稳定者 (松脱、卷曲或自行过早拆除 ) 4例 ,引流不充分者 5例。治疗方法 :应用彩超测量皮下积液的量及范围 ,根据积液的多少与范围 ,分别选用注射器抽吸后加压包扎 ,或放置负压持续引流后加压包扎。抽吸物为淡黄色液体 ,有的带有少量血液。经过 3~ 15d的观察与处理 ,而后穿弹…  相似文献   

20.
小儿特大面积烧伤4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特大面积烧伤是烧伤救治中的一大难点。笔者单位 1994年 9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烧伤患儿 4 6例 ,治愈 39例 ,死亡 7例 ,救治成功率为 84 .8%。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平均 (5 .0± 3.3)岁 ,其中热液烫伤 31例 ,火焰烧伤 9例 ,火药爆炸致伤 6例。伤后 6h以内入院者 38例 ,6h以后入院者 8例。烧伤面积≥ 4 0 %TBSA ,平均烧伤面积为 (5 2 0±12 .6 ) %TBSA ,其中 36例有Ⅲ度烧伤创面。入院时出现休克者 4 1例 ;伴有吸入性损伤者 15例 ;并发肺部炎症或水肿者 2 3例 ;应激性溃疡出血 8例 ;肾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