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脊髓标本上,用吸附民极记录膈神经根-颈4、颈5腹根(C45v、C5v)和舌下神经根性放电活动,并观察在对延髓微切割后的RDA变化结果 1)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脊髓标本在正常灌流条件睛,可存活6-8h,持续4h可稳定记录到C4v、C5v和舌下神经根的RDA,且两者完全同步,为呼吸节律必班电。2)从头端向尾端切割延髓,切至闩前500μm水平时,RRDA不变,进一步切割,至闩水平,RR  相似文献   

2.
眼镜蛇神经毒素中枢性镇痛作用脑内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纯化的眼镜蛇神经毒素(α-Cobrotoxin,α-CBT)中枢性镇痛作用的有关受体,为研究α-CBT的中枢镇痛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阿托品1mg.kg^-1或纳洛酮3mg.kg^-1后,再向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微量注射2g/L的α-CBT生理盐水溶液0.5μl(相当于0.5μg.kg^-1),用光辐射甩尾法观察大鼠的痛  相似文献   

3.
刘军民  罗伟  孙洪波  李泉洪  张宏宇  杜新 《广东医学》2020,41(16):1664-1668
目的 观察 WT1基因表达对 CAG预激方案联合或不联合地西他滨(DAC)治疗急性髓系白血 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影响,探讨其对疗效预估和治疗策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 分析在深圳市 3家医院接受 CAG预激方案联合和不联合 DAC治疗的 87例 AML及 MDS患者,根据治疗前 WT1基因表达及治疗方案分为 4组:WT1高表达/CAG组、WT1高表达/D-CAG组、WT1低表达/CAG组和 WT1低表达/D-CAG组。分析各组经 1~2个诱导疗程后的疗效[完全缓解(CR)率、总有效率(ORR)]和不 良反应(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和血小板低下时间)。结果 与 WT1高表达/CAG组比 较,WT1低表达/CAG组 CR率和 ORR率均更高(P<0.05),WT1高表达/D-CAG组 CR率和 ORR率亦均更 高(P<0.05),但 WT1高表达/D-CAG组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相对更高(P<0.05),粒缺持续时间和血小板 低下时间相对更长(P<0.05)。与 WT1低表达/CAG组比较,WT1低表达/D-CAG组 CR率和 ORR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更高(P<0.05),血小板低下时间均更长(P<0.05)。结论 WT1高表达 AML或 MDS患者接受 CAG方案诱导化疗的疗效较 WT1低表达患者差,联合 DAC可增加疗 效,但不良反应加重。WT1低表达 AML或 MDS患者,CAG预激方案诱导疗效相对较好,联合 DAC并不改善 疗效,而不良反应加重。  相似文献   

4.
向用乌拉坦静脉麻醉,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自主呼吸的24只家兔杏仁中央核(ACE)内分别微量注射乙酰胆碱(Ach)阿托品及γ-氨基丁酸(GABA),以膈神经放电为指标,观察它们对呼吸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量注射Ach,出现呼吸增频增幅和吸气延长效应。2.微量注射阿托品对呼吸无明显影响。3.阿托品对Ach在ACE中心区的呼吸效应无阻断作用,4.微量注射GABA,呼吸频率下降,放电积分幅值减小,吸气  相似文献   

5.
向大鼠杏仁基底内侧核(BMA)内微量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CCK受体阻断剂(A型或B型),进行胃内压和胃运动的记录和分析。结果如下:CCK-8(50ng/1μl)注射后胃内压(IGP)和胃蠕动频率(GMF)显著下降(P<0.01);单独微量注射CCK-A受体阻断剂L364718(100ng/1μl)或CCK-B受体阻断剂L365260(100ng/1μl),对胃内压和胃运动无明显影响;先给L364718(100ng/1μl)再给予CCK-8,则IGP,GMF的抑制不再出现;先给L365260则CCK-8对IGP和GMF的抑制仍出现;在BMA附近,如终纹连合部(BSTIA)和杏仁皮质核(PLCo)内注射CCK-8均不出现胃内压、胃运动的抑制作用。提示,BMA内CCK-8对胃运动、胃内压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BMA内的CCK-A受体有关,而CCK-B受体可能不参加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片受体拮抗剂在TNF-α所致体温升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细胞介素TNF-α升体温效应与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中的阿片受体的关系。应用脑神经核团微量注射方法给自由状态下的雄性SD大鼠POAH区微量注射TNF-α致热源。给药前30min分别用通常阿片受体拮抗剂Nal(10~20μg)和特异性阿片受体μ、δ和κ的拮抗剂CTAP(1.0~2.5μg)、NTI(0.25~0.5μg)和nor-BNI(0.1~3μg)对POAH做预处理。结果:单独给TNF-α可致剂量相关的体温升高△T(1℃~1.4℃);经Nal10μg,CTAP1.0μg和NTI0.5μg处理后使TNF-α的升体温效应减弱;用Nal20μg,CTAP2.5μg和NTI0.25μg处理后可完全阻断TNF-α所致的体温升高;nor-BNI(0.1~3μg)对TNF-α的升体温效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释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以及药物对由之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CMEC和BCMSM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IL-1α不能直接促进BCMSMC的增殖;但经IL-1α刺激的BCMEC培养上清能显著地促进BCMSMC的增殖。这种增殖作用与IL-1α剂量呈正相关,并且可被抗PDGF抗体中和。欧芹素乙(Imp),异欧芹素乙(iso-Imp),6-(α,α-pheny-lacetylpiperazinyl)phenyl-5-methyl-4,5-dihydro-3(2H)-pyridazinone(PMDP)不影响IL-1α诱导BCMEC释放PDGF,但对PDGF促BCMSMC增殖呈剂量依赖的拮抗。结论:IL-1α促进BCMEC释放PDGF。IL-1α对BCMSMC增殖的促进作用需经PDGF等生长因子的介导。Imp,iso-Imp,PMDP拮抗PDGF引起的BCMSMC增殖。  相似文献   

8.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远隔部位的单纤维肌电图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美国产与国产A型肉毒毒素(Botox与CBTX-A)对远隔部位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方法在700余例自愿接受Botox或CBTX-A注射治疗的患者中,选择条件匹配、积极配合且随访便利的40例患者,分别在局部注射A型内毒毒素(BTX-A)前及注射后2~3周、5~8周和4~5月(第2次注射前),在伸指总肌或胜前肌进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测,共检测119次。结果上下肢肌肉的jitter 增加均在注射后2~3周最为明显,5~8周有所改善,4~5月时趋于正常;注射后2~3周的平均连续波间差(MCD)改变与剂量呈正相关;纤维密度(FD)的变化则较为延迟或同时出现,4~5月时尚未恢复。Botox组与CBTX-A组的SFEMG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局部注射治疗剂量的BTX-A对远隔部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确有临床下影响,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全身性分布的机制可能起主要作用;注射剂量直接影响远隔效应的轻重;注射后4~5月jitter才趋于恢复,可作为重复治疗间期的参考,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Botzinger复合体(Bot.C)在呼吸节律调控中的作用。发现:(1)微电刺激Bot.C导致双相吸气抑制,潜伏期分析表明分别由单突触和多突触联系中介。(2)脊髓膈神经核局部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可以部分阻断Bot.C吸气抑制作用,提示GABA参与中介Got.C的吸气抑制作用。(3)双侧Bot.C微量注射GABA导致呼吸节律消失,膈神经呈低幅度紧张放电,表明Bot.C在呼  相似文献   

10.
卡介苗基因组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质粒pGC19为载体克隆了卡介苗(即卡介菌,BCG)DNA。Sau3A1部分酶解BCG DNA,通过琼脂糖电泳分离2 ̄9kbDNA片段。BamH1酶切质粒pUC19,碱性磷酸酶去磷酸化,2 ̄9kbDNA片段与pUC19载体用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HB101,在含氨苄青霉素(Amp)、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的LB平板上获得Amp白色转化子。随机挑选12个转化子快速提取重组子  相似文献   

11.
采用5种生物凝集素:麦胚(WGA)、蓖麻120(RCA120)、刀豆A(ConA)、荆豆-1(UEA-1)、双花扁豆(DBA),结合链霉亲合素-生物素(SABC)免疫组化方法,对人胎儿发育期中复合糖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12和16周胎龄的耳蜗盖膜上有WGA、RCA120、ConA及DBA标记;20周时,这些凝集素反应减弱;在耳蜗大、小上皮缘表面及前庭膜上,12、16、20周这3个时期WGA、RCA120、ConA、DBA均有代表性的标记,而这4种凝集素在血管纹上也有中等强度染色,特别是在16周…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碱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肝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Col)于在体条件下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致动物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 ̄C3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GalN)700mg/kg致敏,1h后再次腹腔注射TNF-α50μg/kg诱发急性肝坏死。A组小鼠于TNF-α给药前19和4h分别腹腔汶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和C组则按相同时间灌服或腹腔注射Col0.5mg/kg。给药8h后  相似文献   

13.
Zhong C  Li WZ  Lü L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3):174-177
目的 观察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修饰的B10小鼠骨髓树突关细胞(DC)在C3H小鼠体内的迁移和存活,以探讨DC生物学特性与移植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从B10小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β型转化生长因子(GM-CSF+TGFβ)条件下培养增殖(GC1)并转导Ad-LacZ(Dc2)或Ad-TGFβ1(DC3),每组5×10^5个细胞注入G3H小鼠后掌皮下,分别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Botzinger复合体(Bot.C)在呼吸节律调控中的作用。发现:(1)微电刺激Bot.C导致双相吸气抑制,潜伏期分析表明分别由单突触和多突触联系中介。(2)脊髓膈神经核局部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可以部分阻断Bot.C吸气抑制作用,提示GABA参与中介Bot.C的吸气抑制作用。(3)双侧Bot.C微量注射GABA导致呼吸节律消失,膈神经呈低幅度紧张放电,表明Bot.C在呼气相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4)HRP逆行标记及逆行兴奋研究证明,Bot.C广泛接受脑干呼吸相关结构传入投射。结果表明Bot.C参与吸气时程和幅度的控制并在呼气相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EXPRESSIONOFTGF-β1,PDGFANDIGF-1mRNAINLUNGOFBLEOMYCIN-A5-INDUCEDPULMONARYFIBROSISINRATSLiHaichao李海潮,HeBing何冰,QueChengli阙呈立andW...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大量快速分离树突状细胞(DC)有效方法。方法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PBMC与Gm-CSF及IL-4共培养;检测培养前后DC表面HLA-DR及B7-2表达水平及DC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GM-CSF及IL-4联合刺激选择性使PBMC中DC大量增殖,并通过增强DC表面HLA-DR及B7表达[从(12.8±1.1)、(15.1±1.0)增至19.1±1.7)、(21.6±1.5),P<0.01]进一步增强DC免疫功能[由(6820±140)增至(14090±180)min-1,P<0.01]。结论联合应用GM-CSF及IL-4能够从肝癌患者血中制备出大量高免疫活力DC。  相似文献   

17.
胃癌耐药细胞株耐药谱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胃癌细胞与抗肿瘤药作用后对不同药物耐的耐受情况,方法: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体外分别与长春新碱(VCR),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及氨甲喋呤(MTX)作用,获得SGC7901/VCR,SGC7901/ADM,SGC7901/5-Fu及SGC7901/MTX4个耐药细胞株。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它们对VCR,ADM,5-Fu,MTX,顺铂(CDDP)以及丝裂霉素C(MMC)的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重点观察了磷脂酶A2(PLA2)抑制剂磷酸氯喹和地塞米松对血中PLA2及其相关脂介质的影响。实验分成4组:(1)假手术组(SO);(2)内毒素休克组(ES);(3)磷酸氯喹预处理组(CQ);(4)地塞米松预处理组(DXM).分别于给药前、内毒素或生理盐水注射后5、30min,1、3、5、8h取血测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TXB2/6-keto-PGF1a,同时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呼吸,观察动物8h存活率、TXB2/6-keto-PGF1a浓度均明显升高,PLA2抑制剂能显著抑制PLA2及PAF活性,其中磷酸氯喹对TXB2/6-keto-PGF1a的抑制最为显著。此外,PLA2抑制剂可使家兔8h存活率由48%提高到75%(CQ组)和70%(DXM组)。提示,用PLA2的抑制剂磷酸氯喹和地塞米松均能显著抑制内毒素休克时PLA_2的活性及相关脂介质如PAF、TXB2/6-keto-PGF1a的升高,提高动物存活率,有效地改善休克动物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CHANGESOFIMMUNEFUNCTIONSAFTERRADIATIO,BURNSANDCOMBINEDRADIATION-BURNINJURYIN RATSYanYongtang(阎永堂);RanXinze(冉新泽)andWeiShuqing(...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用红细胞(RBC)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载体的可行性,并将这些载体RBC用于兔的脑缺血-再灌注研究。方法采用低渗透析法将SOD和GSH·Px装进RBC,测量装入量和载体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通过测量外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一氧化氮(NO),并做脑组织的TTC染色来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被装入的SOD和GSH·Px的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分别为13.7±1.0天和7.3±2.5天,兔自身RBC的值为13.4±1.5天。对照组血浆NO浓度在再灌注10分钟时达最高值。RBC-SOD组在再灌注4.5小时期间,NO持续较高浓度状态。RBC-GSH·Px组和联合给药组在再灌注期间,NO浓度的升高受到抑制。在再灌注期间,对照组和RBC-GSH·Px组的LPO升高,RBC-SOD组和联合给药组的LPO无明显升高。TTC染色结果表明,RBC-SOD、RBC-GSH·Px和RBC-SOD+RBC-GSH·Px可有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RBC可用作SOD和GSH·Px的载体,它们对活性氧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