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竞争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CRVγI-Jγ基因重排技术并定量分析16例ALL病人残留白血病细胞。结果建立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0-5水平。16例ALL缓解期残留白血病细胞为(427±364)×10-5病人。3例病人可检测出寡/亚克隆重排,白血病细胞定量为117×10-5、196×10-5及211×10-5水平,其中1例寡/亚克隆水平在病程中不断增加并导致3月后复发伴克隆演化。结论所建立定量PCR技术简便、快速、灵敏;定量检测ALL缓解期残留白血病有利于预后预测并可应用于寡/亚克隆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对32例ALL进行了T细胞受体Vδ2Dδ3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18例B系ALL中有15例,4例T系ALL中有1例,存在TCRVδ2δ3基因重排。同时对16例进行39例次微量残留病动态监测,其中6例MRD-PCR阴性病人随访5.17-16.17年,无1例复发,10例MRD-PCR阳性者,2例分别于阳性后0.25,1.00年骨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检测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PCR)对32例ALL进行T细胞受体(TCR)Vδ2Dδ3基因重排检测。③结果18例B系ALL中有15例(72.2%)、4例T系ALL中有1例(25.0%)存在TCRVδ2Dδ3基因重排。同时对16例进行39例次微量残留病动态监测,其中6例MRD-PCR阴性病人随访5.17~16.17年,无1例复发;10例MRD-PCR阳性者,2例分别于阳性后0.25,1.00年骨髓复发,1例有复发倾向,余7例随访4.33~6.25年无复发。④结论MRD-PCR阴性者预后良好,可望长期生存,治疗时应以MRD-PCR转阴为停止化疗的可靠指标,对MRD-PCR阳性者应定期监测MRD变化,结合病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5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脑脊液标本IgH、TCRVγI-Jγ及TCRVδ2-Dδ3基因重排,从22份标本(48.9%)发现基因重排阳性,而用形态学方法检查,阳性率为24.4%(11/45);22例阳性病人中的2例(9.1%)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基因重排类型同骨髓标本不一致,此两例均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复发。上述结果表明,应用PCR技术检测ALL脑脊液标本重排基因有助于隐匿CNSL诊断;克隆演化现象可能是某些单独CNSL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1次、半巢式及多重PCR方法扩增58例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VγI-Jγ-克隆性基因重排,结果显示:多重PCR和I次PCR的敏感度为10-10^5水平;半巢式PCR敏感度可达10^-5-10^-6水平。IgH和TCRVγI-Jγ重排阳性率为67.2%和62.0%;半巢式PCR检测IgH重排阳性率为70.7%。上述结果表明,多重PCR可同时检测两对目的基因,适于初治病例检测,而地缓解病例的检  相似文献   

6.
(1)目的建立定量聚合酶链技术(PCR)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基因含量。(2)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构建一含EcoRI酶切位点的内参照模板,用竞争性PCR(CPCR)检测6例HPV16阳性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中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结果6例阳性标本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为每毫克DNA中含1.99×10^5~2.50×10^7。(4)结论用CPCR检测宫颈组织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体外扩增20例初治或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细胞抗原受体,(TCRγ)基因重排,结果显示:15例病人出现约400bp的扩增产物,阳性检出率为75%(15/20),产物电泳带位置略有差异提示其重排亚型的多样性。标准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CRF-CEM细胞携带TCRγ基因重排,为阳性对照;而正常骨用及Raji细胞检测阴性,为阴性对照。用系列稀释法证明本实验敏感性在10-5水平以上。我们还探讨了该法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诊断、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监测及自体骨髓移植物体外净化效果的评价上的应用价值。该法不需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无需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且费时短、检出率高,提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采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等多项指标监测小儿急性白血病(AL)微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②方法 对152 例AL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结合Nest-PCR,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进行MRD监测。③结果 对58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了T细胞受体(TCR)Vδ2Dδ3 基因重排监测,其中83% 的B-ALL和25% 的T-ALL具有此基因重排,检测灵敏度为10- 5~10- 6 .对44 例ALL进行了MRD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化疗期间PCR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持续阳性者,易引起骨髓复发、死亡。PCR转阴时间有明显个体差异性。持续完全缓解3 年以上的ALL病儿PCR持续阴性可作为停药治疗的可靠指标。对76 例AL进行了SCE动态监测,结果表明SCE频率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对61 例AL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初发AL染色体核型正常者亦有DNA 严重损伤。④结论 在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采用Nest-PCR,SCE,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多项指标进行AL的MRD动态监测、综合分析评价,对指导治疗、预测复发及判断  相似文献   

9.
以1次、半巢式及多重PCR方法扩增58例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VγI-Jγ克隆性基因重排。结果显示:多重PCR和1次PCR的敏感度为10 ̄(-4)~10 ̄(-5)水平;半巢式PCR敏感度可达10 ̄(-5)~10 ̄(-6)水平。IgH和TCRVγI-Jγ重排阳性率为67.2%和62.0%;半巢式PCR检测IgH重排阳性率为70.7%。上述结果表明:多重PCR可同时检测两对目的基因,适于初治病例检测,而对缓解病例的检测则需采用敏感度较高的半巢式PCR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2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降钙素(C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7例ALL与16例AML的CT基因都发生了高度甲基化。临床完全缓解的3例AML和2例ALL中有1例ALL为阳性,另有1例阴性的AML于1个月后转为阳性,随后出现临床复发。提示急性白血病CT基因高度甲基化的PCR检测,对ALL与AML微小残留病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特别为缺乏恒定肿瘤细胞标志的AML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LL和各亚型中P16基因失活和纯合缺失的发生率及mRNA表达。方法:对40例ALL(B-ALL28例,T-ALL7例,前B-ALL5例)和15例对照组骨髓标本,采用PCR法检测P16基因的纯合缺失,REP法检测P16基因的高度甲基化,RT-Nest-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ALL P16基因高度甲基化;B-ALL中高度甲基化多于纯合缺失。5例P16基因高度甲基化尚有mRNA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及其相关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学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5例ALL进行免疫表型测定。结果发现其中11例为B-ALL,3例为T-ALL。DNASouthern分析发现,11例B-ALL均有IgH基因的重排,且有IgH基因重排的病例均能用IgH基因CDR3区及J区引物得到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条带。对其中3例B-ALL的IgH基因V-D-J结合部区域进行了顺序分析,并合成了2个针对IgHV-D-J结合部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用来检测MRD,显示其灵敏度为10-4。另外还对1例T-ALL病例同时进行了TCRγ基因和SIL-TAL-1融合基因在MRD检测中的比较研究,显示二者具有相同的MRD阳性检出率,但后者的敏感度更高。结论IgH基因重排及其TCR基因重排、肿瘤融合基因等均可作为ALL患者MRD检测的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13.
CD-10的B-ALL和NHL以及CLL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免疫表型表达的区别。方法 采用ABC-AP法结合多种B淋巴细胞相关单克隆抗体,对78例初发B-ALL(均为CD^-10的病例)、21例初发NHL和25例初发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CD^-10的B-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以CD19和HLA-DR呈高阳性率表达;NHL患者的肿瘤细胞以CD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中国人T细胞受体(TCR)δ基因的V-D-J结合部顺序(N顺序)的组成,及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重组规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46例ALL标本进行了TCRδ基因重排的研究,发现16例患者出现T细胞受体δ基因不完全重排,其中13例为Vδ2-(D)-Dδ3重排,3例为Vδ2-(D)-Dδ3合并Dδ2-Dδ3重排。进而应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这16例ALL标本TCRδ基因重排结合部进行了分析,证实由于Vδ2或Dδ2的3'端和Dδ3的5'端碱基缺失、部分Dδ1或Dδ2顺序存在、N顺序的插入以及未发生缺失的Vδ2,Dδ2或Dδ3编码顺序端P核昔酸的非随机插入,使得每例患者的结合部顺序均存在高度个体特异性。此外,对N顺序碱基成份的分析表明,其脱氧鸟嘌呤和脱氧胞嘧啶含量大于70%,而脱氧腺嘌呤和脱氧胸腺嘧啶小于30%,说明碱基插入并非完全随机。本文结果提示TCRδ基因重排是淋巴细胞发育中的一个早期事件,其结合部顺序的测定,可作为检测ALL患者微小残留病变的特异性克隆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利用IgH和TCR_β克隆性基因重排原理,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检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和外周血共13例。结果:ALL初治的2例患儿PCR检测全部呈现阳性特异性单带。ALL完全缓解(CR)的11例患儿中阳性7例,阴性4例,其中2例骨髓移植(BMT)患儿移植前PCR阳性,移植后转为阴性。1例自体骨髓移植(auto-BMT)患儿于移植后2个月时PCR检测又重新出现阳性,但临床无复发现象。4例对照者PCR均为阴性。结果表明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在检测微小残留(MRD)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可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克隆的基因标记。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选用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扩增产物。结果初诊或复发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中,有5例出现清晰扩增带,约400bp,扩增物经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后形成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各具特色;5例处于缓解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有4例被检出清晰扩增带。结论应用PCR扩术扩增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能用于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如果结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则能用于研究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演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急性白血病中P16基因突变的情况,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3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人(AML)和1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人(ALL)P16基因结构。结果:31例AML中有7例存在突变,突变率22.6%,14例ALL中有2例突变,突变率为14.4%,治疗达到缓解病人P16基因突变消失,恶化病例突变出现,提示P16基因的突变在AML和ALL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DNA直接测序和多重PCR法,检测了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例K562细胞株,9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培养细胞DNA中P16基因的点突变和基因缺失。用PCR-SSCP共筛查出5例CML中P16基因的异常,突变率为27.8%(5/18),对其中1例外显子2异常者经测序证实为第151密码子CCC→CGC的转换,导致Pro→Arg的错义突变;并检出1例MM中P16基因外显子3的异常;受检的ALL,AML,K562细胞株中,未检出突变。各病例中均未检出P16基因的缺失。本文探讨了白血病中P16基因突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TCRγ基因重排及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bcr/abl融合基因阳性5例,阳性率35.7%,其中4例为B-ALL,1例TCRγ及IgH基因重排均阴性。bcr/abl(+)患者与bcr/abl(-)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bcr/abl(+)患者治疗效果比bcr/abl(-)患者差。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复发时克隆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克隆演化在急性白血病复发发病机制中作用,应用聚合酶锭反应(PCR)联合Southern杂交检测75例及其中36例复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IgH重排基因,PCR检测81便及其中35例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病(ALL)IgH、TCRVx2-Jx、TCRVδ-Dδ3重排基因及bcr/ablmRNA,配合形态学和免疫学检查发现8例ALL(22.9%)和4例(11.1%)ANLL复发时形态学,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