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二周"入院.查体:右乳中上可触及约4 cm×3 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可推动无压痛肿块.右侧腋下可触及约3 cm×3 cm大小皮肤稍隆起,质韧,无桔皮征.钼靶:右乳外上象限可见大小约2.5 cm×3.0 cm肿块影,附近见散在点状钙化影.右乳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成团异型瘤细胞,考虑为乳腺癌.于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右腋副乳腺切除术.术中见副乳腺质韧,与右腋皮肤相临,与右乳腺中间相隔有大量脂肪组织,与右乳无关联.术后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图1),右副乳腺导管内癌(图2);胸肌间淋巴结转移(1/2),右腋窝淋巴结转移(3/16),胸小肌覆盖组淋巴结转移(5/8).术后诊断:右侧乳腺癌合并副乳腺癌.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二周"入院.查体:右乳中上可触及约4 cm×3 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可推动无压痛肿块.右侧腋下可触及约3 cm×3 cm大小皮肤稍隆起,质韧,无桔皮征.钼靶:右乳外上象限可见大小约2.5 cm×3.0 cm肿块影,附近见散在点状钙化影.右乳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成团异型瘤细胞,考虑为乳腺癌.于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右腋副乳腺切除术.术中见副乳腺质韧,与右腋皮肤相临,与右乳腺中间相隔有大量脂肪组织,与右乳无关联.术后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图1),右副乳腺导管内癌(图2);胸肌间淋巴结转移(1/2),右腋窝淋巴结转移(3/16),胸小肌覆盖组淋巴结转移(5/8).术后诊断:右侧乳腺癌合并副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二周"入院.查体:右乳中上可触及约4 cm×3 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可推动无压痛肿块.右侧腋下可触及约3 cm×3 cm大小皮肤稍隆起,质韧,无桔皮征.钼靶:右乳外上象限可见大小约2.5 cm×3.0 cm肿块影,附近见散在点状钙化影.右乳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成团异型瘤细胞,考虑为乳腺癌.于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右腋副乳腺切除术.术中见副乳腺质韧,与右腋皮肤相临,与右乳腺中间相隔有大量脂肪组织,与右乳无关联.术后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图1),右副乳腺导管内癌(图2);胸肌间淋巴结转移(1/2),右腋窝淋巴结转移(3/16),胸小肌覆盖组淋巴结转移(5/8).术后诊断:右侧乳腺癌合并副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男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 男 ,5 9岁。发现右乳晕下豆粒大结节 1年余 ,逐渐增大入院。半年前右乳头曾有间断溢血性液体史 ,无痛。体查 :右乳头下方可触及 2 5cm× 2cm肿块 ,边界清楚 ,质中等 ,轻压痛 ,活动 ,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右腋窝淋巴结未及。诊断 :右乳包块待查。行肿块局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 :(右乳 )男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腺样型 )。随访 1年余 ,无复发。讨论 发生于男性乳腺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少见。临床表现与女性相似 ,也可有乳头溢液、乳晕下触及包块等。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本瘤切除后预后良好 ,很少复发男性乳腺导管内乳头…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4岁,因“左腋下副乳头血性溢液20天”就诊。过去哺乳时此乳头曾有乳汁流出。查体:左腋下可见一小乳头,乳头周围皮下可扪及6cm×5 cm大小的增厚腺体,质软。右腋下也触及一 5cm×4cm大小增厚腺体,但未见小乳头。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示;距左小乳头0.5cm处有黄色球形新生物,呈桑椹样,导管扩张明显,末梢导管出血。临床诊断:左侧副乳腺并导管内乳头状瘤。于2000年9月6日在高位硬外麻醉下行左侧副乳切除术,术中见所切除腺体组织导管扩张明显,副乳头下方见桑椹状瘤体,直径0.5cm,带蒂。病理检查:导管内乳头状瘤,部分导管扩张伴分泌物潴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0岁.因发现右乳腺肿物四个月就诊.患者产后一周时发现右乳肿块,伴疼痛感.查体: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呈圆形,大小约5.0 cm ×4.0 cm,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质地韧,活动度良好,与皮肤及基底部无粘连,无橘皮样改变,无乳头凹陷及抬高,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发病情况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其中4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占75.4%,16例以乳头乳晕区肿块来诊,占24.6%.术后石蜡病理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者5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5例,乳头状瘤病伴癌者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恶变率是7.1%.49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检出率为85.7%.结论 乳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见症状为乳头溢液.术前行乳管镜检查有较高的确诊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有一定的恶变率.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45岁,女性,因"右乳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右乳房10点触及约1 cm×1 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左侧乳房未触及包块.右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右乳外上10点可及约1 cm×1 cm大小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周围呈毛刺状,内伴沙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乳腺钼靶示:"右乳外上象限密度增高影,大小约为1 cm×1 cm,密度不均匀,内见密集不规则多形态钙化,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5级(考虑乳腺癌)."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 d”入院。查体:双乳对称,双乳头无凹陷,无乳头溢液,右乳外上象限可及1个直径约3 cm的肿块,质中,活动,界清,无压痛,双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提示:右乳可见1 个大小约21 mm× 7 mm 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内回声欠均匀(图1)。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  相似文献   

10.
良性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头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014010)朱思倬,沈乃欢,李颖良性乳腺导管疾病包括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殖症和乳腺导管扩张症等疾病,是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和乳头溢液。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增殖症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乳头溢液的经验与疗效,为临床治疗乳头溢液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经本院诊治的12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128例患者中乳腺导管扩张症5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60例,导管扩张症伴炎症6例,乳腺癌3例;术后诊断:128例患者中乳腺导管扩张症6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56例,导管扩张症伴炎症8例,乳腺癌4例,诊断符合率96.9%。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为期4个月至4年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5.2个月,至2014年9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乳头溢液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乳腺纤维腺瘤内乳腺癌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右乳肿块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发现右乳一小核桃大小肿块,半年来肿块缓慢增大,无疼痛及局部红肿,也无乳头溢液。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近乳晕处可及一肿块,约3.0cm×2.0cm,质地中等,边界尚清,活动度可,与表面皮肤无粘连。右腋下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左乳未触及肿块。临床诊断右乳增生症伴纤维腺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头溢液病人行乳管内视镜检查,选择乳管镜发现新生物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分析乳腺肿块或结节扪诊、乳头溢液细胞学诊断及乳管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间相互关系。结果:乳管镜诊断新生物的79例中,肿块/结节形态、细胞学诊断及乳管镜诊断均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关(P<0.01)。病理诊断管内乳头状瘤伴肿块者占12.9%(9/70),诊断导管内癌伴肿块者占导管内癌组的55.6%(5/9);细胞学对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的诊断与病理切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0%(14/70)及75%(6/8),而乳管镜则分别为60.6%(43/70)及88.9%(8/9)。结论:轧管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6岁。因右乳腺无痛性肿块6个月,增大3个月入院。查体:右乳腺上部可扪及6cm×6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尚可,与皮肤无粘连。乳头及局部皮肤无异常。右腋下可扪及2cm×1cm大小肿大淋巴结。彩色B超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见低回声、不均质占位。99Tcm MIBI显像:右乳肿块及右腋下肿块弱阳性。胸片、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行右乳腺肿块穿刺,肿块内有淡血性液,抽取3ml离心沉淀行细胞学检查见较多红细胞,部分炎性细胞,少许上皮细胞核异质。于入院后第10d在局麻下行右乳肿块切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示右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异…  相似文献   

15.
病人女性,47岁。因右乳肿物3d于2009-04-16入院。病人3d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伴有疼痛不适感觉,月经期无明显增长。查体右乳腺5点距乳头3cm可触及1cm×1cm×1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好,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右乳腺内下象限距乳头35mm可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溢液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105例,包括乳腺癌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3例及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乳腺导管造影正确诊断乳腺癌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癌主要造影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管壁浸润;"潭湖征";导管结构紊乱;管壁不规则伴微钙化灶;乳头状瘤病伴导管壁毛糙破坏,提示恶变。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表现为大导管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导管边缘光整;多发者表现为小分支导管内多发边缘光滑之充盈缺损。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表现:大、中、小导管同时不同程度地扩张,或伴有管壁毛糙,分支导管萎缩变形等炎症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囊肿表现为小导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袋状改变,盲管腺病表现为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呈多发小囊袋状改变。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高度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3 5岁。以右侧乳腺无痛性肿块半个月入院。自述近 1周肿块增大迅速。月经正常 ,孕 1产 1,13年前生育 ,未予母乳喂养。查体 :一般检查无特殊阳性体征。乳腺专科检查 :双乳腺发育良好 ,右乳头稍内陷 ,无乳头溢液 ,右乳外上象限局限性隆起 ,表面皮肤微红 ,无桔皮样改变 ,无溃疡 ,可触及 2 .5cm×3cm× 3cm大小肿块 ,质地硬 ,表面不光滑 ,边界欠清 ,活动度欠佳 ,无压痛 ,肿块与皮肤稍粘连 ,与胸肌、胸壁无粘连。左乳无特殊。右腋窝可触及多枚肿大、融合淋巴结 ,双侧锁骨上下及胸骨旁未触及淋巴结。临床诊断 :右侧乳腺癌。临床分期 :T…  相似文献   

18.
施勇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3):149-149
例 1,女 ,2 9岁 ,于 1999年 2月 2 7日因双侧乳头溢液 5个月入院 ,糖尿病病史 2年。体检 :右侧为血性液 ,左侧浆液性 ,右乳腺乳晕上方触及 0 .5cm× 0 .8cm结节 ,腺体增厚感 ,边界不清 ,质地较韧。导管造影检查 :右乳乳晕上方距乳头 3 .0cm处有一直径为 0 .2cm大小的充盈缺损 ,  相似文献   

19.
双侧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伴结石1例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314000)金成胜病人女,77岁。因左乳肿块60年,右乳溢血性液体1年收入院。拟诊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左乳纤维腺瘤,于1990年5月1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双乳导管内结石.病理证实右乳导管内...  相似文献   

20.
病人女性,60岁。因发现右乳肿块半年余于2011-02-11入院。病人既往无不适症状,肿块增大缓慢。查体:双乳对称,右乳头上方2cm处可及一约2.5mm×2.0cm大小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可,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