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毒邪及其辨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历代医家对于毒邪的认识 ,如何评价毒邪 ,以及如何辨治毒邪。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认为毒邪应为邪气亢极或邪气蕴结不解所致 ,其实质为他邪产生 ,有利于毒邪治疗的确立 ,也符合临床治疗实际。毒邪具有亢极或者蕴结的双面特性 ,而非完全亢烈性 ,尤其是在现代一些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中 ,针对邪气蕴结成毒的治疗十分重要。毒邪更非完全火热性。毒邪的辨治 ,首辨外感和内伤 ,外感邪毒可分为风毒、热 (火 )毒、寒毒、湿毒、疫毒、药食毒、虫兽毒、秽毒等 ,内伤邪气有瘀毒、痰饮毒、水毒等 ;次辨阴阳 ,认为临床阴阳之分寒热为关键 ,不能将解毒与清热解毒等同 ;把握解毒要领 ,如清毒、散毒、通毒、下毒等方法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李如奎教授从毒论治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学术思想,并举验案2则予以说明。认为毒邪致病依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毒和内毒。内生之毒多因饮食或七情所伤,致脏腑功能失调,正常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所致。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瘀血、痰浊日久,痰瘀互结,邪气蕴结不解可以转化为内毒。神经系统疾病多由内伤或外感六淫或毒素致病,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的瘀、痰、毒等毒损元神或毒伤脑络是其基本病机;人老气衰,脏腑功能衰退,排毒乏力化生内毒。治疗应截断毒邪滋生途径,解毒排毒,祛毒护脑。  相似文献   

3.
正温病治毒法是用于毒邪引起的温热疾病的治疗大法,据毒邪的特点将毒邪分为六淫化火之毒、疫疠之毒、温毒以及脏腑失调、内生热毒。根据其致病的病因病机将温病治毒法分为解毒法(包括清热解毒、清营解毒、凉血解毒、滋阴解毒、辟秽解毒)、泄热排毒法、开郁化毒法、扶正抗毒法。1毒在温病发病中的病因病机毒,通常亦被称作毒邪。常富业等~([1])在诠释毒的概念时指出毒与邪有所不同,邪气蕴结不解是成毒的重要环节。在温病学中毒有不同的涵义,它可指病  相似文献   

4.
蛇串疮亦称带状疱疹,多因肝胆经湿热,火毒蕴结或脾胃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诱发。现代医学认为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皮肤病。近年来,笔者从门诊病人中选择病例,进行详细观察和治疗分析,并采用祖国医学的有关论述,结合临床实际,浅谈对本病的认识和并发证治疗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认为毒邪是肝硬化部分性脾栓塞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毒邪可分为内毒与外毒,内毒如坏死组织,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外毒如疫毒之邪侵袭人体,表现为湿热,久酿致毒,致气血失调,损伤正气。术后以发热为主者,可分为热毒炽盛证和湿热蕴结证;以疼痛为主者,分为气滞血瘀证和血瘀水停证;发热和疼痛不明显、表现以虚证为主者,可分为脾胃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6.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7.
马莲  王可彬  吴圣贤 《中医学报》2021,36(3):469-474
气虚毒损证是在人体正气大虚的基础上,毒邪蕴结、积聚凝滞,损及脏腑经脉而致病,多见于各种疾病的终末阶段以及各类疾病的变证、坏证.毒邪致病在病因上具有酷烈性、依附性;在发病学上具备骤发性、特异性;在临床特点上具备火热性、秽浊性、广泛性、善变性、阈害性、内损性;病程上具备顽固性和危重性.气虚毒损证可视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8.
何炳元教授用清透法治疗皮肤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炳元教授用清法辨治热毒蕴结性皮肤病,注意透邪外出、寓透于清,取其开闭、泄毒、转气、透热之功,既清泄火毒,又开门逐邪,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毒邪理论和中风病现代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毒邪是中风病病理因素,并采用解毒法治疗,已成为现代中风病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现将近年来相关文献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毒邪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近年来 ,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使得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 ,并逐渐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现将近年来毒邪研究相关文献概述如下。1 毒邪的概念毒的本意是指毒草 ,《说文解字》释 :“毒 ,厚也 ,害人之草。”在古代医药典籍中 ,毒具有多重含义 ,或言病邪 ,或言病证 ,或言药物 ,或言治疗等。就病因学而言 ,毒是指病邪。传统毒邪是指六淫之甚及六淫之外的一些特殊致病物质 ,如“风气相搏 ,变成热毒”及疫疠之毒、蛇毒等。随着现代医家对毒邪认识的深化 ,毒邪…  相似文献   

11.
脑为清窍,不容毒侵,侵之染之,有损元神,元神失控,发为癫痫.毒邪致痫,有内外毒之分:"外毒"包括物理与化学因素毒物、寄生虫毒、药物聚毒、湿热疫毒;"内毒"包括痰瘀内阻、血败脑腐、气机不利酿为毒,风火逆乱、灼伤脉络、升降失宜酿为毒;此外,禀赋不足、脾运不健、湿浊内聚酿为毒,胎产不当、胞元受损、形败难救酿为毒.临床治之多以解毒治痫之法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认为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毒主要包括外感六淫伏毒和内伤七情郁毒,毒瘀内生既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病理产物,又是乳腺癌发生的直接病因。因此,毒瘀互结证可以看作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特有的阶段,对其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发病的最后防线,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证70余年,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周老强调疫毒是新发肺系疫病的关键病因,外感疫毒引动肺内伏邪是基本病机,病机演变基本符合三焦和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并认为三焦传变可能是新发肺系疫病主要的传变方式,临床辨治以三焦辨证为主导,重视审证求机,治疗倡导以祛邪解毒为先,注重整体观、三因...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元代王好古所著《阴证略例》的毒论学术思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剖析,认为《阴证略例》堪称毒论思想大家,列专篇论述了阴毒与阳毒,详细记载了阴毒与阳毒的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药物方剂。为深化对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输布、运化失司,进而水湿、湿热、瘀血、浊毒相互交阻于体内,虚实夹杂,互为因果,病情缠绵难愈。孙伟教授擅用泄浊解毒法以祛邪。渗湿解毒常用茯苓皮、玉米须等淡渗利湿;化瘀解毒常用郁金、川芎、炒当归等;发汗解毒以桂枝配防风;升清降浊用醋柴胡、葛根、制苍术、大腹皮等;清化解毒常用积雪草、白花蛇舌草、河白草等;祛湿解毒常用石韦、土茯苓;通腑解毒用制大黄、槟榔等通下之品;辛开苦降常用苦寒之黄连、辛热之干姜相配。诸法相合,邪去正安,配以健脾益肾之法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相似文献   

16.
急性辐射损伤是近现代才突现的一种疾病,目前中医药对其辨证论治缺乏规范,研究认为引起急性辐射损伤的电离辐射是一种毒邪,又因其具有自身特殊性,故将其命名为电离毒。电离毒致病,起病急骤、损伤严重、治疗困难,与传统之温毒、光毒有明显不同,与火毒致病在感邪方式、致病趋向以及病程预后等方面亦有本质区别。深入认识电离毒的概念和致病的机理与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由电离毒引起的急性辐射损伤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癌瘤的发生和发展为阴、阳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癌毒、瘀滞这两方面共同致病,体内外邪气可化毒,而体内气血津液的失调也可参与癌毒的形成,探讨癌毒、瘀滞和癌瘤形成之间的联系,可为癌瘤形成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 84例眼睑痉挛的病人进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 ,眼睑部位多点注射 ,每点注射 2 5u。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84例病人总有效率为 10 0 % ,经 χ2检验P <0 0 0 1,差异显著 ,证明A型肉毒毒素有明显的疗效。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眼睑痉挛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无副反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隔日T-2毒素灌胃,持续6周后,观察毒在体内诱导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出现微核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给予1.0mg/kg体重的T-2毒素可诱导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阳必一实验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T-2毒素可引起小鼠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畸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