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室温下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3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 min、2 h、8h 采用WD-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论:静脉血的血常规化验最好在2 h内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室温下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3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 min、2 h、8h 采用WD-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论:静脉血的血常规化验最好在2 h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同时采集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EDTA—K2抗凝置室温(18—22℃)分别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的血常规各项参数四项比较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置6h后血小板计数与即刻测定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测定应在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抗凝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常规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但如血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进行测定 ,可影响结果的可靠性。笔者现将 2 5例抗凝血标本不同时间测定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标本均来自本院门诊婚前医学检查者 ,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2 2~ 35岁。1 2 仪器和试剂 日本东亚医用电子株式会社生产的Sys mexF - 82 0血细胞计数仪 ;AD - 2 70稀释器 ;塑料样品杯 ;自制EDTA -K2 抗凝管 (每管内含EDTA -K2 3.0mg) ;溶血素SYS -Ⅱ ;血液分析仪用稀释液。1 3 方法 抽取静脉血 2 .0mL ,加入到抗凝管中 ,以轻柔动作…  相似文献   

5.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采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具有稳定性好、影响因素少等优点 ,但由于样本量多、采血时间不确定 ,常导致血样本不能及时处理。为探讨血样本放置时间对WBC ,RBC ,Hb和Plt测定结果的影响 ,笔者收集了 6 0例健康血样分 4个时间段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体检健康者中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19~ 6 5岁。1 2 方法 抽取晨空腹静脉血 0 .5mL ,加入EDTA -K3抗凝管中混匀 ,置室温保存 ,用ABX公司产MICROS6 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在 2 0min ,30min ,4h ,2 4h测定WBC ,RBC …  相似文献   

6.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准确度直接影响临床诊断。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引进和室内质控的开展,检验精度有很大的提高,但样本采集的时间问题常导致“难以解释的误差”。为探讨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笔者采集了门诊健康人静脉血分7个时间段做了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静脉血置抗凝管中,分别在6个时间点测试分析结果.结果:8h内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1小时内测定MPV值最佳.结论:取得血样后应及时测定血液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的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等血常规检测指标的临床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静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用BC-1800血液分析仪,采用全血模式测定法检测室温中静置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板,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标本室温中静置10min与7h,WBC总数和M直接计数比较,结果有差异,静置10min与立即检测,WBC与PLT的结果比较,结果有差异.结论:室温中血液静置时间不能超过7小时,也不能立即检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4300米以上高寒地区血液放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抽取的50名官兵的静脉血1小时内、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进行血常规检测.以1小时内结果为基准,统计分析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血常规结果与1小时内结果的差异,找出4300米以上高寒地区血液放置时间对血液常规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2小时、4小时的血常规所有结果与1小时的血常规结果无差异;8小时血常规结果中,WBC明显减少(P<0.05),PLT明显增加(P<0.05);24小时血常规结果中,除Hb无明显变化(P>0.05),其他检测项目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4300米以上高寒地区血液放置时间4小时内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无影响;4小时后,除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外,其他的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4300米以上高寒地区血液放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抽取的50名官兵的静脉血1小时内、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进行血常规检测。以1小时内结果为基准,统计分析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血常规结果与1小时内结果的差异,找出4300米以上高寒地区血液放置时间对血液常规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2小时、4小时的血常规所有结果与1小时的血常规结果无差异;8小时血常规结果中,WBC明显减少(P〈0.05),PLT明显增加(P〈0.05);24小时血常规结果中,除Hb无明显变化(P〉0.05),其他检测项目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4300米以上高寒地区血液放置时间4小时内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无影响;4小时后,除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外,其他的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样品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球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30例门诊患者血样分别在即刻和放置30 s、60 s及24 h后用血球仪进行测定。结果即刻测定的Plt和WBC总数与放置30 s、60 s及24 h后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放置30 s与60 s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30 s与60 s的结果与放置24 h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Hb 4个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百分率在30 s与60 s的结果与即刻、隔天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抽血后放置30~60 s检测结果一致性好而且稳定,有利于病情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与末梢血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血常规检测患者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取静脉血为标本,乙组取末梢血为标本,对比两组各时段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甲组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总数各时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10min与30min时白细胞数量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0min时白细胞数量(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可靠性与稳定性更强,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5.
凝血指标是反映病人的凝血机能,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故为了避免临床误诊、误治,下面我们将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内检测到的结果作一简单统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临床检验的不断发展更新,临床与检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临床检验报告结果不仅是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还是记录医疗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资料。对于血液标本而言,它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与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水平,自动化分析仪的使用有关,还与标本的采集过程密切相关,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检验的质量。血常规标本的采集过程包括标本采集、送检时间,止血带使用、抗凝剂的选择、采集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等。笔者通过观察分析120例病人的血常规标本,总结了影响血常规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对其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10 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 院进行输血治疗的 80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病 5 期)患者,平均分为四组(A 组、B 组、C 组、D 组),每组 20 例, 分别输注不同保存时间(0 ~ 7 d,8 ~ 14 d,15 ~ 21 d,22 ~ 28 d)悬浮红细胞,分析期间悬浮红细胞各成分的变化,监测输 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的改善情况变化。结果:Hb 在 15 ~ 21 d 明显降 低,而 22 ~ 28 d 明显升高;红细胞、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Na+ 在 8 ~ 14 d、15 ~ 21 d、22 ~ 28 d 逐步降低;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K+ 、乳酸(LAC)在 8 ~ 14 d、15 ~ 21 d、22 ~ 28 d 逐步升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在 8 ~ 14 d、15 ~ 21 d 降低,22 ~ 28 d 有所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输血后 Hb、HCT、SpO2 水平明显高于输血前, 且 A 组> B 组> C 组> D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对成分有一定影响,以14 d 前的悬浮红细胞输注效果最好,有助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状态的改善,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26-126
血清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是目前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对糖尿病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意义。由于血液离体后红细胞的酵解作用,可使葡萄糖含量降低,导致检验结果偏低。为探讨血液离体后放置的时间和测定结果之间的关系,笔者应用本科多年来一直应用的对葡萄糖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做了本次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患者76例并收集其尿液样本,分别在标本采集0h、2h、4h、6h、8h进行检测并分析尿检结果。结果:在室温下放置4h后尿Na检测值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放置6h后尿WBC-MFSC明显低于即刻检测值,CREA、UA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放置8h尿TP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结论:将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可对尿常规检测中部分物质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进一步规范尿检工作。  相似文献   

20.
休克是人体遭受强烈刺激引起的一种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由于严重外伤、腰麻意外引起血管扩张,血循环外周阻力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致的休克,称为神经性休克。发生神经性休克时,临床医生往往立即要求化验室进行血常规的测定。但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神经性休克采血时间对血常规测量有很大影响。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时采血与经抢救苏醒后1小时采血有很大差异。将患者休克中和苏醒后1小时、苏醒后2小时采集的血样,分别进行血细胞计数,即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I。T)、血红蛋白(HGB)、血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