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征,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AIDS是当今社会公认的十大致死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调查显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XY  Li W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097-3098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最早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是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一叠氮胸苷(zidovudine,AZT),它对HIV复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许多感染者在治疗12周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出现病毒载量的反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得到发展,用于临床的药物种类也增多,开始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抗病毒作用加强,同时耐药性的比例也有所减低,但仍然不能维持长期疗效。1996年,美籍华人何大一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即3种药物联合应用,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HAART治疗的优点是抗病毒活性进一步提高,使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降低到可以检测的水平以下,明显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至今仍然是抗HIV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抗艾滋病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筛选抗艾滋病天然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已发现一些作用于HIV生活周期不同阶段的有希望的产物,本文对这些产物按作用机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已经流行25a之久。本文综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主要临床表现,介绍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常用方案以及机会感染的防治。对目前使用的抗反转录病毒抑制剂及其相关耐药性也子以阐述,新的治疗药物将不断呈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含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和不含INSTIs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初始方案在治疗HIV/AIDS患者1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274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含有INSTIs分为含INSTIs组(45例)和不含INSTIs组(2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CD4+T细胞和HIV-RNA水平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年时,含INSTIs组和不含INSTIs组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9(168, 533)个/μL vs 344(213.5, 520.5)个/μL,P=0.736];两组的CD4+T细胞计数较基线显著升高(均P<0.05),且含INSTIs组的CD4+T细胞计数增幅显著高于不含INSTIs组[162(115, 234.5)个/μL vs 116(55,201.5)个/μL,P=0.017];含INSTIs组84.4%的HIV/AIDS患者CD4+T...  相似文献   

6.
文亦磊  马韵 《中原医刊》2007,34(12):49-50,81
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已知HIV分为HIV-1和HIV-2两个亚型。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HIV-1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M亚型组(主要亚型组)、O亚型组和N亚型组,其中M组有A、B、C、D、E、F、G、H、I、J、K11个亚型。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近40年来,全球感染HIV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大部分患者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是最有效的治疗AIDS的方法,由于HIV细胞潜伏库的存在,ART不能彻底清除HIV,但能有效抑制HIV复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HIV传播。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治疗时机提前、治疗方案的优化,AIDS治疗及预防有了巨大进展,使AIDS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的治疗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和机会性感染的治疗。ART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1987年第1个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或AZT)问世,开始使用单一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为第1个阶段。第2个阶段为自上世纪90年代早中期开始使用2种NRTIs治疗患者。第1、2阶段的治疗,抑制病毒效果均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的新靶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是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由于这些药物的毒性和耐药性等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抗艾滋病药物的新靶点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细胞水平上对HIV病毒自身生活周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其中包括病毒自身生活周期所需的蛋白,宿主细胞内源性抗病毒因子及其他抗HIV-1感染的潜在靶标。本文对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新的抗艾滋病药物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抗艾滋病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艾滋病药物的发现及使用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治疗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特定部位的HIV病毒.为此,人们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制备各种形式的抗艾滋病药物递送载体.如纳米粒、脂质体、树状大分子等,希望针对不同细胞和解剖学的病原体库进行靶向药物递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抗艾滋病药物靶向制剂研究的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例抗HIV阳性者的感染途径、是否发病、生存状态、合并症及发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相关情况作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为血液途径感染,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常见,发生机会性感染者中以肺部感染和隐球菌性脑膜炎者多见。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治疗者生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治疗6、12、18个月的HIV CD4+计数检测结果显著少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的复发率、病死率、合并症显著少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乙组患者耐药性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HIV病毒的复制,显著降低复发、死亡及合并症的发生率,耐药发生率较低,但药物毒性相对较高,所以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楠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68-271
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前,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对ADC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广泛运用,ADC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预后也有很大的改善。本文就艾滋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目前针对HIV/AIDS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病毒潜伏库的存在,目前的HAART不能彻底清除HIV,因此需要改善现有疗法,以实现治愈AIDS的终极目标。本文对治疗HIV/AI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血液、母婴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因传染途径特殊、病死率高,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最令人担忧和恐慌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病人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据国内几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79.1%~82.2%的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被锐器刺伤的历史,针刺伤5次以上者达18.9%。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文介绍了艾滋病防治方法,并对HIV疫苗、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及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应用 ,艾滋病毒 (HIV)感染和艾滋病 (AIDS)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进。 1996年以来发达国家AIDS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率急速下降。发表的数据表明 ,1990年底CD4计数<10 0× 10 6 L的AIDS病人死亡率下降了约 2 3,每10 0名病人中低于 8人。虽然还不能确定常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 ,但其生物学原理以及持续临床效果已被证实。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 ,使部分免疫系统重建 ,从而降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及死亡率。HIV可以潜伏在静止的T淋巴细胞和其他长期存活的细胞群内 ,因此单一…  相似文献   

18.
抗艾滋病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抗艾滋病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情况,特别介绍了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列出了对HIV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31种天然药物,对以后我们从天然产物中研发新药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性综合征,常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艾滋病已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经抗病毒治疗可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故艾滋病性痴呆综合征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老年艾滋病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30个月,观察病毒抑制率、免疫功能重建、体质量和血红蛋白改善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31例在治疗6月时病毒完全抑制率为80.6%,以后维持在82.8%~90.3%,各个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D4细胞计数为(143.93±93.18)个/μl,在治疗后各时间点,CD4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以后缓慢上升,升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体质量、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30个月,药物不良反应35例次,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疹、骨髓抑制、头晕、多梦、外周神经炎、脂肪萎缩,经对症治疗后,除外周神经炎外其余均消失或好转。结论老年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完全抑制率高、免疫功能恢复和体重及血红蛋白改善明显,但不良反应多,抗病毒方案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