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冠脉造影结果,研究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8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282例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为2组:不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单纯心肌桥组)132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150例。对比2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368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282例,男性189例,女性93例。心肌桥检出率7.65%。男性心肌桥检出率为7.74%,女性心肌桥检出率为7.50%,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0例为前降支肌桥。单纯心肌桥组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患者性别、肥胖、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高龄、吸烟史、家族史、高血脂、高血糖是其危险因素;与单纯心肌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好发于前降支。高龄、吸烟、家族史、高血脂、高血糖与冠脉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性别、肥胖、高血压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冠状动脉造影中采用多体位投照,对可疑者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μg后复查造影,对检出有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检出心肌桥38例,检出率8.2%。其中37例为左前降支,1例为右冠状动脉后降支。38例中,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提示有粥样硬化表现者21例(55.6%)。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心肌桥绝大部分位于左前降支,其近段冠状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心肌桥所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可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的价值?方法: 103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行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者对心肌桥的诊断结果?结果:103例患者中,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肌桥28例,检出率27.2%,冠状动脉造影检出肌桥16例,检出率15.5%?两种方法同时检出肌桥12例,CT冠状动脉成像独立检出肌桥16例,冠状动脉造影独立检出肌桥4例?两种方法所检出的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CT检出肌桥血管合并粥样硬化23例,斑块的性质分别为钙化斑块5例?混合斑块12例?非钙化斑块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肌桥血管合并粥样硬化12例?两种方法检出的肌桥血管合并粥样斑块的位置均位于肌桥前段血管?CT成像对肌桥的检出率较高(P < 0.05),且对诊断肌桥合并粥样斑块有优势(P < 0.05)?结论:CT冠状动脉成像对肌桥的检出率较高,对肌桥合并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也有优势,尤其是对粥样斑块性质的判断,是临床诊断心肌桥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18例病人中共检出的心肌桥13例,结果 心肌桥发生率为2.1%,均为单桥,其中12例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例在左冠状动脉旋支,临床诊断单纯性心肌桥7例,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肥厚性心肌病;所有病例均行内科药物治疗,2例置入支架,结论 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率较低,其造影表现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假性心肌桥相鉴别;临床上对有症状的心肌桥 患者应当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 目的 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收集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3333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发生率、前降支各段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结果 3333例检出心肌桥患者1349例(40.47%,1349/3333),心肌桥共1532段,检出率(45.96%,1532/3333),前降支心肌桥共1335段(87.14%,1335/1532),其中前降支中段心肌桥1284段(96.18%,1284/1335)。前降支心肌桥组桥血管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程度显著高于前降支无心肌桥组(χ2=10.183, P=0.017)。 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无创、清晰、可靠地诊断心肌桥的存在,前降支心肌桥能增加桥血管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伴随有心肌桥的慢性心脏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丽琴  凌玮  杨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2):1090-1091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956例患者,共检出心肌桥60例。结果:心肌桥检出率6.3%,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前降支中段,心肌桥近段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18.0%(11/60),桥内段血管粥样硬化检出率为15%(9/60),有心肌桥的患者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结论:严重的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有症状的心肌桥可首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用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 8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中检出的60例心肌桥患者,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以收缩期冠脉管腔受压狭窄及舒张期恢复或接近正常为心肌桥存在的依据。分析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心肌桥检出率3.28%。心肌桥中位于前降支近端7例,前降支中端34例,前降支远端15例,各有2例位于回旋支中端和右冠状动脉远段。肌桥前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20例,发生率为33.3%,远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心肌桥26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方法。心肌桥有促进其前段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心肌桥患者多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桥的狭窄程度越严重,引起心肌缺血越严重。对于有缺血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27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肌桥捡出牟为8.3%.分布在左前降支26例、孤立性心肌桥志者23例、合并桥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3例、合并肥厚性心肌病者1例.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多数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以缓解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内药物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及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心脏收缩时血管狭窄75%~95%,病变长度为10~22mm。8例并发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5例为心肌桥以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1例为单纯心肌桥。)行吉威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及部分患者心肌桥处。结果:术中即刻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闭塞处及置入支架的心肌桥压缩影像消失,血流恢复,TIMI3级,管腔无残余狭窄。随访3~18个月有3例再发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对有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支架置入治疗,但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的病例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1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中81例心肌桥患者的造影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524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81例为心肌桥患者;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χ2=0.0076,P>0.05),且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显著危险因素(OR=0.93)。11例孤立性肌桥患者中,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者6(54.4%)例,有心绞痛症状者4(36.4%)例。结论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硬化的显著危险因素,但可继发冠状动脉硬化的形成;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及心电图ST-T改变;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 536例患者,共检出心肌桥76例。结果:心肌桥检出率4.3%,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前降支中段,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18.4%(14/76)。有心肌桥的患者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结论:严重的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有症状的心肌桥可首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用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的192例心肌桥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表现,分析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药物治疗效果。 结果 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检出率为10.2%,最常发生在左前降支中段;Noble 3级患者均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43.8%出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37.5%出现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Noble 1、2级患者不出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和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心肌桥近端冠状动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P<0.05);随着心肌桥分级的增高,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P<0.000 1);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分别为80.0%、91.1%和62.2%,显著高于无症状者的11.4%、15.9%、4.5%(P<0.01)。 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Noble 3级患者大多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心肌桥近端较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共52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 52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26例总计154段,检出率为24%(126/526).其中79例(63.0%)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壁冠状动脉近端血管粥样硬化多于远端.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更直接的显示心肌桥的位置及厚度、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及血管腔粥样硬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的192例心肌桥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表现,分析心肌桥Noble分级和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检出率为10.2%,最常发生在左前降支中段;Noble 3级患者均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43.8%出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37.5%出现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Noble 1、2级患者不出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和心脏超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心肌桥近端冠状动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P<0.05);随着心肌桥分级的增高,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P<0.000 1);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分别为80.0%、91.1%和62.2%,显著高于无症状者的11.4%、15.9%、4.5%(P<0.01).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Noble 3级患者大多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心肌桥近端较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6年12月共3011例临床疑有冠心病患者的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MDCT共检出心肌桥174例,检出率为5.8%.其中168例(96.6%)为单发心肌桥,6例(3.4%)为多发心肌桥.前降支最多见,为167例(96.0%).心肌桥长5~120 mm,平均长度30.5 mm.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3~2.8 mm,平均厚度2.3 mm.单存表现为心肌桥79例(45.4%),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95例(54.6%).结论 MDCT是一种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无创性方法,可直接测量心肌桥长度、壁冠状动脉深度,同时能检出合并其他的冠脉和心脏病变,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杨扬 《中外医疗》2016,(19):194-19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结合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并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肌桥的发生率为40.00%,以前降支最为多见,占45.00%。前降支存在心肌桥的患者,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近端动脉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64排VCT-XT冠状动脉造影(64SCTA)检查,以探讨心肌桥(MB)的长度、厚度与壁冠状动脉(MCA)近端发生粥样硬化间关系及MCA与非MCA近端粥样硬化率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64SCTA诊断为MB的4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MB长度和厚度与MCA近端发生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比较MCA与非MCA近端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44例患者共检出MCA48支、非MCA172支;深在型MCA较浅表型MCA近端更易发生粥样硬化,而与MB长度变化无明显关系;MCA较非MCA更易发生粥样硬化。结论:MB患者的MCA尤其是深在型MCA近端存在着更大的粥样硬化风险,须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通过冠脉造影术发现心肌桥的患者,对其冠脉病变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00例冠脉造影患者检出心肌桥159例,检出率为13.3%,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96.1%,远端发生率3.9%,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组中高血压(59.2%vs39.3%,P=0.01)、糖尿病(22.3%vs10.7%,P=0.04)、男性吸烟(49.5%vs19.6%,P=0.01)刚性率高于无固定狭窄组:HDL—ch(1.07±0.02vs1.22±0.05,P=0.01)、apoA(0.98±0.02vs1.08±0.02,P=0.01)在固定狭窄组低于无固定狭窄组。结论心肌桥可能导致其近端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仍可能是心肌桥患者中合并冠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低HDL—ch、apoA可能是该人群中合并冠脉固定狭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64排128层CT对212例有冠心病症状或心脏体检患者行冠状脉成像检查,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发生率、发生部位、长度、厚度、狭窄程度及心肌桥近端管壁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212例中CTA发现心肌桥55例(64处心肌桥),阳性率25.9%; 46例为单一心肌桥,9例为两处受累,同时累及前降支近段、钝缘支5例,同时累及前降支中段、后降支4例;其中前降支48处,第一对角支3处,第二对角支1处,左旋支1处,钝缘支5处,右冠状动脉4处,后降支2处,以前降支最多见,占75%.左前降支心肌桥组近端较无心肌桥组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结论 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可准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陆英  陈燕  曹慧英 《医学综述》2008,14(18):2875-287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47例症状性心肌桥患者,其中27例为心肌桥近段动脉粥样硬化者,20例为单纯性心肌桥患者。结果肌桥的检出率3.67%,全部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其收缩期狭窄在20%~60%,均发生在左前降支的中、远段。合并动脉硬化的肌桥组收缩期狭窄程度明显重于单纯肌桥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有促进其近段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倾向,且与心肌桥的狭窄程度有关。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肌桥所致的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