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天海 《中外医疗》2014,(21):193-193
目的:观察分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MSCT)、心电图(ECG)、冠状动脉造影(CAG)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疑似冠心病患者共60例,分析所有患者MSCT、ECG和CAG检查结果。结果该组患者中冠心病52例,52例患者 ECG 检查阳性41例、阴性11例,另有4例假阳性患者,ECG 诊断敏感性78.85%、特异性50.00%、阳性预测值73.33%、阴性预测值26.67%、诊断准确率75.00%;MSCT检查发现51例阳性患者和1例假阳性,诊断敏感性98.08%、特异性87.50%、阳性预测值98.08%、阴性预测值87.50%、诊断准确率96.67%;CAG检查发现52例阳性患者,未见假阳和假阴现象,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为100%。心电图ECG检查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明显低于MSCT及CAG检查方式(P<0.05),MSCT方式与CAG检查结果相近(P>0.05)。结论临床上可推广MSCT技术实现无创筛选检查,弥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诊断冠心病的缺陷,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64排双源螺旋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有创的冠脉造影(CAG)的结果为金标准,使用64排DSCT对50例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200支冠脉共578个节段进行分析,评价DSCT对冠脉明显狭窄(狭窄≥50%)诊断的情况.结果DSCT检出冠心病的准确程度达到97.7%.分别以节段和各支冠脉进行分析,DSCT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9.7%、96.9%、87.5%、94.6%、933%和85.6%、90.9%、88.5%、88.5%、88.5%.以不同部位的冠脉病变对CAG和DSCT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DSCT对于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的符合率均较高.对DSCT和CAG检出冠脉狭窄节段或发现病变冠脉的能力进行经χ^2检验,χ^2值分别为3.497和1.737,P〉0.05,DSCT和CAG在发现冠脉的狭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DSCT冠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方法,检出冠心病的准确程度高,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琮 《中国医疗前沿》2013,(1):75+78-75,78
目的评价256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0例在我院行256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结果,讨论256排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56排螺旋CT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性为96%,特异性高达98%。结论 256排螺旋CT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MS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MSCT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2.62%,特异性为98.29%,阳性预测值为89.68%,阴性预测值为98.81%。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肌梗死(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MI患者,患者入院后24h内接受MSCT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CAG)作为金标准,探讨MSCT在诊断MI中的临床价值。结果90例患者270只冠脉分支(90×3),MSCT共诊断70支LAD狭窄病变、53支LCX狭窄病变、34支RCA狭窄病变,MSCT诊断冠脉分支病变与CAG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LAD(92.11%)、LCX(86.89%)、RCA(89.47%);MSCT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89.71%、特异度:90.53%、漏诊率:10.29%、误诊率:9.47%、阳性预测值:94.58%、阴性预测值:82.69%,MSCT诊断结果与CAG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85;MSCT诊断共检出斑块125枚,其中软斑块44枚(35.20%)、混合斑块29枚(23.20%)、钙化斑块52枚(41.60%)。结论 MSCT对MI患者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AG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同时具有无创、价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A与CAG检查。将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64排螺旋CTA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经CAG检查共检出阳性65例(90.28%),阴性7例(9.72%);CTA共检出阳性63例(87.50%),阴性9例(12.50%),其准确性为95.38%、灵敏性为98.41%、特异性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98.41%以及阴性预测值为66.67%。结论 64排螺旋CTA、CAG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64排螺旋CTA属于无创操作,具有定位准确、诊断率较高等突出优势,临床操作性更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理想的诊断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冠脉CTA检查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价其与CAG对冠心病诊断的吻合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与CAG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吻合度.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检查,并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接受PCI治疗的38例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时行MSCT冠状动脉检查及CAG检查。以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冠心病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MSCT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6.30%、97.23%、90.00%、96.09%、94.78%,MSCT评估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为80.00%、94.73%、88.89%、90.00%、89.65%;MSCT与CAG在冠脉狭窄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MSCT能较好的显示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也可对冠脉PCI术后支架再狭窄情况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可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冠脉PCI术后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采用64SCTCA与CA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并进行对比。结果同时行64SCTCA和CAG检查32例共128支血管,64SCTCA发现68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64支冠状动脉狭窄,两者比较x2=0.25,P=0.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1%、91%、97%;对冠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86.5%、96.8%、82.1%、98.2%;对冠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98.5%、85.5%、99.9%。结论 64SCTCA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方伟  张蕾  陈首名  何志兵  何杰 《西部医学》2023,35(7):1079-1082 1088
探讨64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就诊的118例疑为冠状动脉狭窄行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CTA诊断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CCTA诊断结果与CAG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18例患者检查的冠脉节段共1215段,最终经CA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544段,其中轻度狭窄362段,中度狭窄133段,重度狭窄49段,闭塞0段;狭窄节段位于左主干有139段,左前降支有141段,左回旋支有92段,右冠状动脉有172段。CCTA共检出狭窄531段,漏诊13段,其中511段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96.23%(511/531)。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kappa值均较高。斑块性质:CCTA共检出斑块489个,其中脂质斑块136个(27.81%),纤维斑块152个(31.08%),钙化斑块201个(41.10%)。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斑块性质判断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64排V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云  刘晓梅  姜涛 《吉林医学》2010,31(19):3122-3123
目的:探讨64排V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10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VCT和CAG检查。结果:64排VCT中重度以上冠脉狭窄敏感性99%,特异性97%,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100%。结论:64排VCT冠脉成像能清晰显示冠脉狭窄情况,是冠心病的有效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诊的40例根据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标准,对4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2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6.0%(96/100),特异性为93.8%(392/418),阳性预测值为78.7%(96/122),阴性预测值为98.9%(392/396),与CAG结果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的诊断中,64SCTCA对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有着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一种安全可靠、风险小、无创伤的筛检手段,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钙化积分、心率及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MSCT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87.41%,特异度为95.60%,阳性预测值为93.08%,阴性预测值为89.79%,准确率为94.49%,CTA与CAG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36);不同钙化积分组诊断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低钙化积分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重度钙化积分组(P<0.05);心率波动<15次/min患者诊断敏感度显著大于心率波动≧15次/min患者(P<0.05)。结论 MSCT评估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与CAG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严重钙化及较大的心率波动可降低MSCT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白桦  张峰  张馨介  葛利军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03-1004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TMT)对冠心病(CHD)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诉的住院患者200例,比较分析TMT与冠脉造影(CAG)两者检查结果。结果 200例患者中,TMT阳性143例,其中CAG阳性112例,CAG阴性31例。TMT阴性57例,其中CAG阴性36例,CAG阳性21例。TMT在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与CAG相比较,诊断CHD的敏感性84.2%、准确度74%。根据CAG对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累及范围支数分析,比较对TMT结果的影响,两者均阳性者多为双支及3支、或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重的情况。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者TM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χ2=3.73,P〈0.05),其中狭窄在50%-74%的TMT阳性率最高。结论 TMT对CH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可做为非侵入性诊断的初筛手段,亦可评估冠脉病变的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得出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MSCT检查的敏感性为91.27%,特异性为97.82%,阳性预测值为87.12%,阴性预测值为98.58%。MSCT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44%,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在无创伤的前提下比较准确地显示出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以及冠脉PCI术后支架狭窄情况,这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6 4层双源螺旋CT(DSCT)与冠脉造影(CAG)在冠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因典型症状于我院就诊的6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评估64层双源螺旋CT在冠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SCT检出冠脉狭窄病变141处,CAG检出156处,两者检出冠脉病变节段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作为标准,DSCT检测敏感度为93.6%,特异性为94.3%,阴性预测值为97.0%,阳性预测值为84.6%;DSCT检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软斑块、纤维斑块、硬斑块分别占16.7%、26.7%、56.7%,其中软斑块所占比例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硬斑块比例则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DSCT共检出156处冠脉斑块病变,与CAG检出率无差异,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为21处、66处与57处,轻度、中度狭窄均以软斑块为主,重度狭窄以硬斑块为主,重度组硬斑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DSCT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与CAG有较高的符合度,对指导冠心病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柏小川  徐敏  刘霞洪  李杰  聂鹏  颜彦 《吉林医学》2014,(23):5224-5224
目的:探讨MSCT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诊冠心患者51例,分别进行冠脉CTA和CAG检查资料,以CAG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及优缺点。结果:CT冠脉成像发现69支冠状动脉狭窄,冠脉造影发现62支冠状动脉狭窄,两种方式均显狭窄53支,假阳性16支,假阴性9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一致性。以CAG为金标准,MSCT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5%、90.6%、76.8%、94.5%。结论:MSCT对CAD诊断价值受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部位、血管大小和狭窄程度的影响,对病变严重程度判定的准确性较差,阳性不能肯定冠心病,阴性不能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不同性质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同性质粥样斑块的成像特点与64MSCT评判不同性质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106例临床疑似和确诊冠心病患者行64MSCT和CAG检查。结果斑块主要分布部位与冠状动脉病变分布规律一致。斑块性质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关(r=-0.130,P〉0.05)。64MSCT评判所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与CAG高度一致(K值0.799,P〈0.001),评判软斑块、纤维斑块所致狭窄程度的可靠性优于钙化斑块(K值分别为0.839,0.853,0.738,P均〈0.001)。64MSCT评判所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96.7%、88.7%、87。9%、96.9%,对钙化斑块所致病变易过高评价(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为95.1%、86.7%、97.3%、78%)。结论64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情况,可以作为一种筛查冠心病无创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比较,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64-MSCTA疑诊为冠心病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8例,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80.73%,阴性预测值96.23%,准确率为91.39%,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病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以软斑块最多见,占48.04%(98/204),引起管腔轻度狭窄的多为钙化性斑块(52%,26/50),引起管腔中重度狭窄的多为软斑块及混合性斑块(84.42%,130/154).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慢性胸闷痛患者中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接受DSCT冠脉血管成像和冠脉造影(CAG)检查.以定量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DSCT冠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结果 (1)DSCT冠脉血管成像检出的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CAG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SCT检出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CAG检查的总符合率为93.25%.(2)DSCT冠脉血管成像检出的冠脉狭窄部位与CA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率为94.6%.结论 DSCT冠脉成像与CAG比较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有较高的符合率.在临床实践中,DSCT冠脉血管成像可以作为排除冠心病的初步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