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总管术后拔除T管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经原窦道置导尿管引流,其中2例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引流.1例开腹胆总管重置T管引流.5例全部治愈.结论 胆总管术后拔除T管时应注意胆汁性腹膜炎的可能,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病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和补救措施。方法再次行腹腔穿刺引流置管术联合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保守治疗患者给予禁食、山莨菪碱等解痉、抑制分泌药物、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再次剖腹探查行胆总管T管引流、腹腔引流6例,分别于术后1.5~2个月拔除引流管,无再次胆漏发生。保守治疗8例无腹腔积液后2个月试夹管,再次拔管成功。另2例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本组无死亡患者。定期随访无明显后遗症、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常规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果断实施手术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及正确处理术后胆漏,以避免造成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方法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脓液及胆总管包虫内囊取出置T管引流16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1例,保守治愈9例,手术治愈1例,经ERCP鼻胆管外引流治愈1例。结论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拔T管时漏道破裂,拔T管时间不必局限于术后12-14d,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拔除T 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6例,并总结其原因有:拔管时间过早、拔管用力过猛、T 管放置和固定不当、T 管选择和修剪不当、胆总管远端存在梗阻因素、全身状况不佳,在围手术期使用类固醇等。根据拔除T 管后迅速出现的腹膜炎症状诊断多不困难。治疗上首先力争经原瘘口置管引流,置管困难或引流无效者应果断再次置T管引流,术后2~3月拔管,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5月共发生拔T管后胆漏6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占同期胆总管探查总例数的4.6%,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26-72岁。6例均为胆道结石病人。合并低蛋白血症、黄疸1例,低蛋白血症,中度贫血1例,糖尿病1例。拔管时间:无合并症病人分别于术后2周、3周,4周拔管各1例,有合并症3例均于术后4周拔管。拔管前试夹管和T管造影均正常.所有病人均于拔管后数分钟开始出现腹痛,其中5例于拔管后6-36小时内再次手术探查引流,术中见窦道完全缺如4例,窦道壁形成不全1例,行腹腔引流和T管再置术,术后4周拔管,均痊愈。另1例病人非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11例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1~28d拔管5例,术后4周以上拔管6例;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经再次手术行腹腔引流痊愈。结论胆漏发生主要原因与手术操作欠规范、胆管切口缝合不当、高龄、营养不良、组织愈合不良致T管窦道形成缺陷,胆总管愈合缺陷有关。胆漏发生后应立即行原窦道置管引流,插管失败、引流不畅、腹部体征加重应果断开腹探查行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7.
1994年6月~1999年6月,我院共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92例,其中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率约5.4%,均行再次手术治愈。我们对“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和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病例资料见表1,病例序号按住院时间先后排列。5例患者均行胆管切开探查 “T”管引流术,术后诊断均为胆石症。本组患者术前均无合并症,“T”管材料均为橡胶。表1 5例“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病例资料病例序号性别年龄/岁术后拔管时间/天术中吸出胆汁量/ml手术方式1女5117450胆总管修补 腹腔引流术2男4522650窦道缝闭 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管引流术后拔管的时机及胆漏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18例因胆石症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留置“T”管,拔出“T”管后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于拔管后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剖腹手术探查,置腹腔引流管.5例于拔管后0.5h即出现右上腹疼痛,考虑为胆漏,随即放入引流管,未再行手术治疗.1例于拔管后6h发现局限性腹膜炎,随即放人引流管,观察1d后再次行剖腹手术探查,置腹腔引流管.18例均获治愈.结论 对体质较差,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糖尿病及高龄等患者,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并改善营养等全身状况,于拔管后严密观察,如拔管后即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应考虑胆漏并及时放置引流管引流,必要时开腹手术置管.  相似文献   

9.
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因拔T管所致胆漏、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因窦道穿孔胆漏较小重新置管引流;3例因窦道断裂或窦道形成不完全,用胆道镜寻见胆管壁上的漏口进入胆管,在导丝引导下重新置管引流;1例单纯行腹腔引流术;1例行腹腔引流加内镜鼻胆管引流;1例再次行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13例试夹管后拔管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拔T管后致胆漏、腹膜炎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胆漏、腹膜炎的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拔T管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行胆总管探查术置T管引流65例,发生拔T管后胆瘘6例,分别行原窦道置入细硬质导尿管持续引流、内镜置鼻胆管引流和开腹手术重新置T管。结果:经原窦道引流非手术治疗后治愈3例,经内镜置鼻胆管引流后治愈2例,急诊开腹手术治愈1例,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术中放置T管时要注意T管的修剪,拔管时间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胆道镜取石,留置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胆漏,经置管引流2周治愈;另1例术后肝内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经随访半年~5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胆道镜取石,留置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胆漏,经置管引流2周治愈;另1例术后肝内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经随访半年~5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楠  徐成新 《四川医学》2001,22(11):1077
适时拔 T管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常规操作 ,虽然目前对拔出 T管的时机已有较统一的认识 ,但由于病情、个体差异或拔出时操作不慎等原因 ,拔出 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并非少见。我院自 1991年以来 ,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 5例 ,原因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32~73岁。诊断胆总管结石 2例 ,重症胆管炎 1例 ,胆源性胰腺炎 1例 ,胆囊结石、胆囊胆总管内瘘 1例。术前合并糖尿病 1例 ,因哮喘长期口服强的松 1例。本组病人均行胆总管探查后置 T管引流。术后常规 T管造影 ,证实胆管无残石及…  相似文献   

14.
胆总管T管引流的并发症及经T管造影的毒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探查后置入T管引流旨在避免术后胆道高压,使患者术后经过安全平稳,并可经其检查和治疗。但它亦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点应予重视。临床资料本组共行T管引流183例,发生并发症31例占16.6%。其中胆汁性腹膜炎2例,1例系AOSC急诊手术,术后肠麻痹于第3天出现腹膜炎,腹穿抽出胆汁,剖腹探查发现T管-横臂滑脱至胆总管外,遂重置T管并腹腔引流,一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前曾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术后第5天因胆汁性腹膜炎再次手术发现胆总管切口及T管周围胆汁渗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双套管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中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术后6 d意外拔除T管,9例术后30 d常规T管造影胆管下端无梗阻后拔除T管,12例患者均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胆漏的时间为拔除T管后30 min至8 h。6例行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愈,2例行双套管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胆管穿刺引流联合肝周穿刺引流治愈,2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双套管治疗无好转,剖腹探查,并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2~2007年收治老年胆管结石及急性胆管炎患者共98例,均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术并作T管引流术。本文对老年人拔T管的时机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68.5岁。并存病:糖尿病19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冠心病13例,合并胆囊结石78例。本组病例中因急性胆管炎探查胆总管者58例,因一般胆管结石者40例,伴黄疸者44例。2拔T管时间术后2~4周80例,6周16例,8周2例。以上均经T管造影证明胆总管下端通畅。3结果出现腹膜炎症状者6例,其中4周以内拔管者5例,6周拔管者1例。主要表现为立即出现右中上腹部疼痛,有的蔓延到全腹痛,伴恶心或呕吐,具有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典型腹膜炎体征,随后体温及血象均升高。讨论胆总管探查引流术的目的,简言之,探查胆道通畅的情况、取出其中结石或蛔虫和消除炎症。放置T管时间一般为2周,若为了支撑吻合口则应延长时间,3~12个月不等,必要时应予以冲洗。拔T管指征:1除上述放置时间外,胆管与十二指肠应完全通畅;2胆汁引流量逐日减少,粪便颜色正常,尿胆素(-);3巩膜皮肤黄染消退,胆红素趋向正常;4抬高或...  相似文献   

17.
T管逐渐外退预防T管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遂锋  谌彦军  典辉 《中外医疗》2011,30(23):68-68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可起到胆汁引流、支撑胆道、防止胆道狭窄等作用。T管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并不少见,发生率为0.66%~0.98%[1],容易误诊,不能给于及时有效的处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危及生命。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共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05例,T管均不一次拔除,而是在术后2~14周,平均3.5周,经T管造影无异常,逐渐外退T管,视经T管胆汁引流量在3~14d将其拔除,无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以便为临床减少T管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 ,一般常规放置T管引流减压。然而 ,术中T管的安放及术后拔除如处理不当 ,常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我院 1995年~ 1999年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370例 ,其中 19例拔除T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8例 ,女 11例。年龄 2 5岁~ 76岁 ,平均年龄 4 5 2岁。本组病例均因胆总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1 2 拔管经过 术后 14天~ 2 5天 ,患者体温正常 ,黄疸消退 ,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 ,胆总管下端通畅 ,夹管 4 8小时无腹痛等不适 ,以 2 0ml针筒抽吸T管 ,保持…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T形管引流拔管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胆总管 T形管引流拔管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方法 对 1998- 2 0 0 3年我院收治的因各种疾病行“T”形管胆总管引流患者 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拔管后致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 2例 ,局限性腹膜炎 5例 ,胆绞痛 3例。寒战发热 2例 ,胆道出血 1例。结论 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决定拔管时机 ,拔管时间最好在术后 3周以上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