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肝癌无法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和处理。结果除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法耐受疼痛而中断治疗外,其余患者顺利通过治疗,肿瘤灭活率92.10%,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治疗后,均出现肝区胀热感及疼痛,21例患者治疗后有发热。结论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掌握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处理,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配合术中的操作,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和射频消融组各39例,手术组患者常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射频消融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进行随访,手术组1、2、3年生存率与射频消融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央型、≤3cm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射频消融组明显高于手术组(x2 =4.819、4.815、4.919,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中央型、≤3 cm肝癌患者的疗效明显,近期疗效优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季  詹韵韵  郜玉峰  彭梅  姜凡 《安徽医药》2017,21(2):290-293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术对肝癌实时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肝癌病人,对比观察应用常规彩超引导的51个病灶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实时引导下的59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110例肝癌病灶超声实时引导下的RFA均成功,无术后出血、肝脓肿、胆漏、针道转移、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以术后1个月行肝脏增强CT为检查标准,常规超声引导下的51个病灶一次性完全消融36个,完全消融率达70.6%,超声造影引导下的59个病灶完全消融54个,完全消融率达91.5%,两种引导方法的病灶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引导方法是疗效的保护性因素,OR(95%CI):5.051(1.619~15.757),P=0.005.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的RFA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超声引导的RF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肝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通过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发热1例,肝区疼痛3例,胸腔积液1例,经及时处理,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住院死亡。结论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ALT和AST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予患者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患者取仰卧位,首先使用超声仪对肝部进行扫描,确定穿刺部位、穿刺点数以及癌肿周围血管的分布情况,将穿刺表面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后,予1%的利多卡因5~10 mL做局部浸润麻醉。在超声仪引导下启动射频消融治疗仪,使射频消融仪的探针能够准确刺入癌肿的中心位置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对于直径≤3 cm的病灶进行单点消融,对直径> 3 cm的进行多点消融,使癌肿大部分或全部凝固。术后给予保肝药物。结果治疗后7 d 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发热、腹水、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及酗酒等因素有关,我国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癌。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肿瘤,但由于患者病灶所处位置、分布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状态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为手术提供了很大的阻碍。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出现和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难题,逐渐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认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效果,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0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组行电极针直接进入肿瘤组织,对照组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4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肝癌明显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2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指导、完善治疗前相关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射频消融联合p53基因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做好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采取联合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缓解,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射频消融联合p53基因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提高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接受了多级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患者32例,通过了解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了解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方法。结果以上32例患者案例均成功接受了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手术。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后~1.5年。随访期间无死亡案例。结论如能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后的护理,便能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53例肝癌患者,共计384个癌灶,肿瘤大小为1.1~8.5 cm。采用彩超、CT及血AFP检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射频消融治疗术后347个癌灶完全被灭活,灭活率为90.3%(347/384)。5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胆瘘。结论超声引导RFA对肝脏恶性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规范的手术操作可避免RFA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玲  袁秀娟  张永慧 《安徽医药》2009,13(9):1142-114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接受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及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所有患者恢复顺利。结论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严密的监护是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疗法对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8例胃肠道肿瘤所致继发性肝癌患者行术中、术后超声引导多电极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声像图表现、大小及生存情况.结果:超声引导多电极射频治疗后,肿瘤区由术前等或低回声转变成强弱不等点状回声.17例肿瘤体积缩小30%以上,总有效率94.4%.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和发热(100%)、肝功能异常(77.7%)、应激性溃疡(11.1%)、右胸腔积液(11.1%)及漏胆(5.5%).全部获得随访,无手术近期死亡.2例术后2个月内分别死于全身转移及肺转移,其余病例均存活超过6个月,最长1例迄今已达4年仍健在.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治疗是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后声像图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仅为10%左右[1]。射频消融治疗是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一种,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毒副作用轻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随访超声声像图的变化同样是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认识射频消融治疗后的超声特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肝癌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5~69岁,平均48.5岁。原发性肝癌10例,其中7例为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3例原发性肝癌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临床确诊胃癌、肠癌、乳腺癌等转移性肝癌10例。肿瘤平均直径3.5±1.2cm,最小2.3cm,最大6.2cm。单发9例,多发1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对直径2cm肝癌患者术后1年内生存率、癌灶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直径2cm肝癌患者7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年内生存率、癌灶转移率及手术并发症(黄疸、腹水、发热、剧烈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年内生存率、癌灶转移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黄疸、腹水、发热、剧烈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直径2cm肝癌患者癌灶转移率、术后1年内生存率效果相当,前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经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及护理后,有效5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 对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不仅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而且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增强多层螺旋CT(MSCT)在超声引导下小肝癌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36例小肝癌患者,患者术后1个月均进行增强MSCT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增强MSCT评估疗效的效能。结果 136例患者176个病灶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DSA检查显示完全消融119个,存在残留病灶57个,经增强MSCT检查显示完全消融120个,存在残留病灶56个,增强MSCT评价消融疗效的敏感度为70.17%,特异度为86.55%,准确率为81.25%,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85.83%,Kappa=0.570,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进行增强MSCT扫描能够清晰观察超声引导下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病灶变化,有效评价疗效,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6.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护理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性超声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这为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相应完善的护理工作 ,是减少介入性超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 11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探讨介入性超声的临床护理价值。1 一般资料113例中 ,男 82例 ,女 31例 ;年龄 2 7~ 78岁 ,平均 5 8.4岁。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胆道置管引流 16例为 A组 ,平均平龄5 6 .5岁 ;超声介入肝、肾囊肿穿刺注入无水酒精固化治疗 2 5例为 B组 ,平均年龄 5 9.3岁 ;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治疗肝癌 72例为 C组 ,平均年龄 5 8.…  相似文献   

17.
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4年11月,选择126例无法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进入观察。115例首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1~2周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RFA)治疗,定期检查彩超或CT及AFP,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11例先行RFA治疗,在1~2周后完成TACE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先后完成了TACE和RFA治疗,121例得到随访,失访5例,生存时间4~25个月,平均(8±3.1)个月。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48例原发性、转移性肝癌患者行B型超声探头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对87个肝癌结节治疗412次后,瘤体直径平均缩小(3.6±0.8)cm,总有效率为91.6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有效、安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法治疗子宫肌瘤,探讨非手术的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点。方法超声扫查以子宫纵切面为主,辅以横切面、纵横交换观察,正确引导自凝刀安全、准确地经阴道、宫颈穿刺到肌瘤内,超声监视下确定刀尖在肌瘤内。结果 18例黏膜下肌瘤,治愈率为100%;65例壁间肌瘤,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6%。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经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痛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大小和月经量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痛经改善总有效率(97.92%、93.75%)显著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79.17%、77.08%),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患者子宫体积和月经量均小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月经量均小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差异显著(P<0.05)。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2.50%vs 10.4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