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及分析不同方式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X线引导下钡剂灌肠和超声引导下盐水灌肠对其进行整复治疗。治疗后观察所有患儿整复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和盐水灌肠三组治疗总复位成功率分别为84.0%、86.0%和92.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盐水灌肠组复位总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并且盐水灌肠组首次复位成功率(80.0%)明显高于空气灌肠组(56.0%)和钡剂灌肠组(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和盐水灌肠三组患者48 h内复套发生率(4.8%、4.7%和2.2%)和穿孔发生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套叠的治疗,超声引导下盐水灌肠整复法具有方便、设备要求低、首次成功率高、无辐射、副损伤少等优点,临床效价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彩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0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电脑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实时彩超引导下行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对照组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治疗。对比两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复位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复位时间、大便隐血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长均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儿肠套叠通过实时彩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复位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X线透视下钡剂灌肠诊断小儿肠套叠及灌肠复位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肠套叠X线诊断率和整复率.方法 对30例经钡剂灌肠或手术证实肠套叠患儿的X线透视下钡剂灌肠点片及复位影像作对照分析.结果 对肠套叠病人钡剂灌肠后所有病例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或杯口状充盈缺损,合理钡剂灌肠使26例成功复位,成功率约85%.结论 X线透视下钡剂灌肠为肠套叠的确诊及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0年2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予以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61例予以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胃肠激素、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8.36%)高于对照组(86.89%),复位时间、大便隐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28%)低于对照组(14.75%)(P<0.05);观察组复发率(3.28%)低于对照组(13.11%)(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有助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肠道恢复,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郝洁  梁萍 《海南医学》2007,18(3):115-1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及在水压灌肠复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高频彩超对临床可疑肠套叠患者进行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用双腔导尿管插入肛门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28例,其中超声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22例,诊断符合率100%,复位成功率90.9%.结论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灌肠复位中,可做为目前首选的方法,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和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并接受灌肠复位治疗的72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36),将在X线引导下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作为对照组(n=36)。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灌肠复位所需时间、住院总天数、复位成功率、住院期间早期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复位后,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7.22%,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复位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住院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为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能够缩短复位时间、住院天数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不良反应,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更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及复位的临床应用体会,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本院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复位及手术治愈小儿肠套叠71例。结果71例在空气灌肠中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影,并应用空气灌肠仪使65例成功复位(成功率91.5%),6例手术。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最重要的X线诊断方法,也是最佳无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小儿肠套叠水压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二维及彩超的肠套叠显像诊断,并经超声监测下肛肠灌水复位67例。结果:66例复位成功,1例患儿因套叠时间过长复位未成功,改为手术,成功率98.5%。结论:超声监测下小儿肠套叠水压复位是目前小儿肠套叠治疗的首选方法。优于以往X线片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  相似文献   

9.
B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病例72人,运用高频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呈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对临床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确诊为肠套叠的病例,病程在48h之内,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套叠远端位于结肠肝区附近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共32人,B组:进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组40人。结果A组复位成功30例,占88%(28/32),B组复位成功36例,占90%(36/40),二者复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1例肠坏死术前彩超示肠管壁血流减少,当时怀疑肠管坏死。手术病例证实为肠管节段性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性高、可靠,监视下空气及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尽量使用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其治疗效果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相当,但却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67-456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高频超声诊断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或外科手术复位的小儿肠套叠资料。结果: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4例,经外科手术复位成功5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6.7%。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 传统的X线引导下的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存在较大的辐射,且有较大穿孔风险。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新型水灌肠仪器灌肠与传统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05-10至2016-08-02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60例。使用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将其分为水灌肠组及空气灌肠组,各30例。水灌肠组使用超声引导下水灌肠仪器灌肠,空气灌肠组使用传统空气灌肠。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复位时间及灌肠压力。结果 两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灌肠组复位时间长于空气灌肠组,灌肠压力高于空气灌肠组(P<0.001)。两组均没有肠穿孔及迟发型肠坏死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新型水灌肠仪器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及复发率与传统空气灌肠无统计学差异,其复位时间较空气灌肠长,压力也更大,但是由于其压力可控等优点,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陈永革 《广州医药》2013,44(2):37+40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62例,根据患儿病情均进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失败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探讨临床治疗体会。结果 62例患儿中6例患儿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后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68%,无死亡病例;其余56例患儿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且均无再次肠套叠病例。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肠套叠应先以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对于复位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患者及时开腹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B超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给予观察组患者B超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复位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复位成功率为83.87%,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观察组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B超检测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方式用于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复位效果明显、痛苦轻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凤菊  杨焕松 《右江医学》2010,38(2):181-182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住院病例46例,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小儿肠套叠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17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6例,经手术确诊3例,超声确诊率100%。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辐射,无创性,并且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是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X线与超声监视下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进行肠套叠诊治.方法:回顾对比分析我院自2010年至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病例的诊治效果.39例经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36例经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结果:所有病例均证实为肠套叠.36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2.3%(36/39),34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4.4%(34/36).其余5例套叠时间均超过48小时,复位失败后均经手术治疗,其中3例回结型,2例小肠型,均行手术松解.结论:本组病例中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和超声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成功率均较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诊断与复位技术。方法选择我院78例小儿肠套叠患儿,全部经超声波检查并在透视下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复位治疗。结果超声波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6.78%,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符合率为100%,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为88.3%。结论小儿肠套叠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准确、复位成功率高,技术简单,是小儿肠套叠诊断和首选复位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实时超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复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X射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X射线组33例复位成功,11例失败(其中2例穿孔).超声组42例复位成功,未出现再次复套、水潴留、水中毒和肠破裂穿孔等并发症,4例复位失败.X射线组复位率75%,超声组复位率91%.结论 实时超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较高,几乎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早期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锦州妇婴医院门诊急诊经超声显像检查,同时经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证实的118例肠套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中109例经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后复位,其余9例手术。手术的9例中其中5例超声提示肠坏死,1例超声提示肠套叠合并肠重复畸形可能,1例超声提示肠套叠合并肠系膜囊肿。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同时提供肠坏死可能,为复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是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肠套叠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疗法,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疗法。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复位成功率(94.12%)与对照组(84.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S、MTL、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患儿...  相似文献   

20.
王春晓 《当代医学》2022,28(8):142-14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X线空气灌肠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高频超声及低频超声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研究64例疑似肠套叠患儿中,单纯型肠套叠43例,占比67.19%;混合型肠套叠12例,占比18.75%;缺血型肠套叠9例,占比14.06%。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空气灌肠X线检查结果相符率为82.81%(53/64),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63)。低频超声诊断结果与空气灌肠X线检查结果相符率为75.00%(48/64),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16)。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结果与空气灌肠X线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6.88%(62/64),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38)。联合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肠套叠采取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