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PET-C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的诊断及其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对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13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一体位分别进行增强CT和PET同机扫描,图像重建后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进行自动图像融合。PET-CT下诊断患者的分期;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设计放疗计划。患者均采用5野调强放疗,常规处方剂量60Gy/30f。比较两个计划的V20、全肺平均受量(MLD)、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结果 5例患者分期改变:3例升高,2例下降;CT下勾画靶区GTV、PTV分别为(159.35±84.44)cm3 、(442.12±172.57)cm3,显著高于PET-CT下勾画的GTV和PTV[(148.22±75.08)cm3 、(428.64±157.91)cm3]; PET CT下计划的全肺V20、MLD、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等各项剂量学参数均优于CT下的计划(P<0.05)。结论 PET-CT较CT更有利于局部晚期NSCLC放疗靶区的勾画,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2.
崔晓佳  成国建  蔡晶 《中国肿瘤》2017,26(6):494-500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与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对靶体积及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以及应用DWI对于放疗近期疗效评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初治食管癌患者,分别依据单纯CT图像、DWI与CT融合图像以及PET-CT与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比较三种影像资料下勾画的GTV、PTV体积的大小差异;以及在PTV的处方剂量达到64Gy/32次时,比较三组调强放疗计划中双肺V5、V20、MLD的差异.同时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开始后的1个月)及放疗后(放疗结束后1个月)各行1次胸部DWI扫描,比较放疗不同阶段、不同b值下所测肿瘤病灶ADC值的差异.[结果] 92.5%(37/40)的病例在DWI融合组以及PET-CT融合组勾画的GTV比在单纯CT组勾画的GTV体积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WI融合组勾画的GTV与PET-CT融合组勾画的GTV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TV基础上外扩得到的PTV,92.5%的病例在DWI融合组以及PET-CT融合组中比在单纯CT组的体积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三组计划中的双肺V5、V20、MLD进行比较,92.5%的病例在DWI融合组及PET-CT融合组的双肺V5、Va0、MLD均较单纯C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条件下,随着放疗的进行,放疗前、中、后所测得的ADC值逐渐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WI定位及融合技术勾画食管癌靶区提高了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更有利于正常肺组织的保护,降低正常肺组织的照射剂量.同时DWI对于食管癌患者放疗的近期疗效评价具有可靠价值.  相似文献   

3.
PET-CT图像融合在食管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军  李建彬  刘娟  卢洁  范廷勇  邵倩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3):290-292,297
目的探讨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优势。方法对16例食管癌病例分别进行CT、PET同机扫描,图像重建后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进行自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出,同一物理师分别设计优化TPS计划,给予常规处方剂量2.0Gy×30次,每个计划采用5个方向照射野来实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达到周围正常组织保护的目的。计算各计划的靶区体积并显示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2个计划的全肺平均受量(mean lung dose,MLD)、双肺受照超过20Gy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20)、气管平均受量、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结果CT勾画的GTV体积均值为67.10cm3,大于PET-CT融合图像下勾划的GTV均值60.82cm3,包括MLD、全肺V20、气管平均受量、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在内的各项DVH参数的比较显示,均以PET-CT勾画靶区的计划明显优于CT勾画靶区的计划。结论PET-CT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WI扫描与CT扫描勾画食管癌靶区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差异.方法 选取胸段食管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DWI组及CT组,每组各20例,DWI组患者使用DWI与CT融合图像与单纯CT图像分别进行靶区勾画,并利用Pinnacle38.0计划系统分别计算出双肺V5、V20及MLD;CT组患者使用CT图像进行靶区勾画,并计算出双肺V5、V20及MLD.所有患者在出现明显RILI症状时行胸部CT扫描,在放疗后3、6个月行胸部CT扫描,并计算出RILI的体积.结果 DWI组患者中,利用DWI融合图像勾画的GTV、CTV、PTV体积均小于利用CT图像勾画的相应体积(P=0.000、0.000、0.000),且利用DWI融合图像勾画的双肺V5、V20、MLD体积剂量较利用CT图像勾画的相应体积剂量小(P=0.004、0.012、0.044).CT组和DWI组利用CT图像勾画的GTV、CTV、PTV体积及双肺V5、V20、MLD的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RILI的发生率高于DWI组(40%vs 10%,P=0.028).结论 使用DWI参与勾画的食管癌靶区优于单纯使用CT,并且可以降低RIL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放射治疗中,应用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对靶体积及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1例临床分期T3-4N0M0的NSCLC患者,分别根据CT图像和PET/CT图像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比较基于两种影像资料所得靶区体积的大小差异,及该差异与靶区本身体积的关系;在靶区的剂量达到临床要求的条件下,比较两者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双肺Vx(即接受大于X剂量照射的肺的体积)、平均剂量(MLD)、心脏剂量和脊髓剂量的差异。结果 85.7%的病例,在CT图像上得到的靶体积(即依据传统CT资料所勾画的靶)比PET/CT大,且两者所勾画出的临床靶区(CTV)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计划靶区(PTV)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方法所得到的靶体积差异与靶体积本身的大小呈正相关,肿瘤区(GTV)r=0.96、CTV部分r=0.82、PTV部分r=0.61;依据CT图像的计划中正常肺组织受照射剂量均较PET/CT的大,且两者肺受照20Gy以上剂量的肺体积(V20)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者肺的平均受照剂量(MLD)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者受照40Gy以上剂量的心脏体积(Vheart)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应用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能改善靶体积和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肺体积确定方法和不同剂量分割方法对肺剂量体积参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搜集20例肺癌患者,根据病情以瓦里安Eclipse TPS进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设计.以不同CT值范围确定患者肺体积、靶体积(GTV、CTV、PTV)是否从肺体积中减除及不同分割剂量为影响因素,计算肺剂量体积参数受影响的程度.结果 当CT值在-300~ -980至-500~ -980范围变化时,全肺体积减少的中位数为-9.10%,明显高于V30、V20、V10和MLD的中位变化(为-3.18%、-1.13%、0.82%和-0.79%).CT值-400~ -980确定的全肺体积随减除靶体积的增加V30、V20、V10和MLD的变化也加大,其中V30变化最大,V10变化最小.5例PTV体积<140 cm3(中位PTV体积为78 cm3)患者设置总物理剂量60 Gy,分割剂量由2 Gy增加至10 Gy时,由物理剂量转换为生物等效剂量的V30、V20、V10和MLD逐渐增加(呈正相关),且三者变化相同(增加幅度约为40%).在>6Gy分割剂量后,MLD变化更大(36%).结论 不同CT值范围勾画并确定肺体积时,对全肺体积影响最大,V30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足以左右放疗计划的取舍),V20、V10和MLD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全肺体积减去与之相重叠的靶体积(GTV、CTV、PTV)后,V30的变化最大,而影响最小的是V10.增加分割剂量也明显增加剂量体积参数,而剂量分割方式在3个因素中似乎影响最大(>10%).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PET-CT通过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结合,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勾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射治疗靶区,PET-CT定位可能成为放疗模拟定位的新平台,而提高精确放疗的疗效.本研究试图探讨18F-FDG-PET-CT对CT难以界定的NSCLC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30例III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体位的PET-CT扫描,扫描数据传入GE Advantage Sim 6.0放疗工作站,放疗科医生与CT和核医学科医生分别根据CT、PET-CT融合图像进行临床分期与靶区勾画,并制定相应的放疗计划.选择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umor volume,PTV)、周围正常组织受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PET-CT改变临床分期:10%(3/30)的病例分期升高,10%(3/30)的病例分期降低;②PET-CT改变GTV和PTV:60%(18/30)的病例靶体积缩小,40%(12/30)的病例靶体积增大,其中体积发生明显变化者(变化>25%)占56.67%(17/30),但全组GTV、PTV变化不明显(P>0.05);③PET-CT改变治疗计划参数:给予相同的靶区剂量60 Gy/30次,PET参与后PTV变化者的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均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各项指标全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应用PET-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可避免靶区扩大或遗漏,对提高CT难以界定的III期NSCLC靶区精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骨转移瘤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骨转移瘤患者的CT和MRI图像传送到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在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GTV,比较勾画后的GTV体积大小,并用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GTV进行适形放疗。结果:CT图像上肿瘤靶区GTV CT的体积变化范围为(71.6±75.5)cm3,平均体积为71.6cm3;CT/MRI融合图像上肿瘤靶区GTV CT/MRI的体积变化范围为(123.9±97.8)cm3,平均体积为123.9cm3。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GTV明显大于CT图像上勾画的GTV。结论:CT/MRI融合图像技术可以提高骨转移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Gong HY  Yu JM  Fu Z  Li BS  Li JB  Liu TH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54-57
目的 观察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和靶区勾画的作用,探讨PET/CT对其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58例确诊的NSCLC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参照1997年WHO肺癌分期标准,判定PET/CT对NSCLC临床分期的影响,再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大体靶区(GTV),以相同参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选择GTV体积(V GTV)、受照量≥20Gy的肺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剂量(Ds)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评价两个计划的优劣,分析PET/CT对NSCLC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PET/CT使21例(36.2%)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14例,下降者7例,使16例(27.6%)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32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29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6.9%,准确性为90.6%。由PET/CT与由CT制定的放疗计划的VGTV、V20和MLD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NSCLCS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应用PET/CT勾画靶区,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可明显减小GTV,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肺组织;PET/CT检测纵隔淋巴结敏感性较CT高,可避免靶区遗漏。PET/CT可明显减小V20和MLD,从而有效地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ET/CT可在保证Ds、TCP和NTCP符合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更精确地确定NSCLC放疗靶区和制定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IMR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选择符合临床要求的最优方案。方法 14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模拟定位后参考食管钡餐和内镜检查结果勾画GTV,按照统一标准确定CTV、PTV,分别设计3DCRT、5野均匀分布IMRT-A和5野非均匀分布IMRT-B共3套放疗计划,以95%PTV获得100%处方剂量进行归一,分析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所有的IMRT计划均能满足治疗要求,而4例3DCRT计划不能满足要求,本研究仅对10组可行计划进行进一步的剂量学比较。预防照射区(PTV1):3DCRT计划的剂量参数Dmean、D100、D95分别为(5725±54.96)cGy、(4703±25.26)cGy、(5203±71.70)cGy,明显高于IMRT-A的(5348±27.14)cGy、(4158±27.36)cGy、(4996±54.74)cGy和IMRT-B的(5232±26.85)cGy、(4286±12.13)cGy、(4979±31.78)cGy(<0.05);3DCRTV105为(82.95±3.02)%,高于IMRT-A的(71.07±6.68)%和IMRT-B的(69.55±4.56)%(<0.05),V100、V95无明显差异(>005)。肿瘤区(PTV2):3套放疗计划的Dmean、D100、D95、V105、V95无明显差异(>0.05),而IMRT-A和IMRT-B的V100分别为(95.21±1.78)%和(96.12±2.55)%,均高于3DCRT的(88.69±1.84)%(<0.05);IMRT-A和IMRT-BHI分别为1.08±0.01和1.02±0.01,低于3DCRT的1.18±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除肺V5外,IMRT-A和IMRT-B脊髓Dmax、肺V20、V30、MLD分别为(3641±23.41)cGy、(22.08±0.31)%、(11.07±0.51)%、(1034±37.51)cGy和(3303±75.39)cGy、(19.82±1.74)%、(10.14±1.20)%、(981±38.16)cGy,均小于3DCRT的(4113±38.28)cGy、(28.07±6.30)%、(19.72±5.26)%、(1356±38.91)c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IMRT计划剂量参数、体积参数、剂量分布均匀性无明显差别(>0.05);IMRT-B肺MLD和脊髓Dmax较IMRT-A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放疗采用IMRT优于3DCRT,根据靶区形状非均匀布野IMRT可进一步降低肺和脊髓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靶区勾画对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初始行化疗治疗后局部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通过增强CT定位扫描勾画靶区,两组PTV T均为化疗后残留原发灶外扩获得。对照组PTV N为阳性淋巴结引流区外扩摆位误差,观察组PTV N为GTV N外扩摆位误差,PTV T、PTV N处方剂量60 Gy/30次,2 Gy/次,每周5次。比较两组平均肺剂量(MLD)、双肺V20、有效率(RR),并随访患者3年内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MLD和双肺V20分别为(955±228)Gy和(2165±376)%,均低于对照组的(1275±243)Gy和(2532±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R为672%(43/64),对照组为719(46/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复发率均为1000%。对照组45例患者放射野内复发,19例患者放射野外复发;观察组48例患者放射野内复发,16例患者放射野外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级以上的血液学毒性、急性放射性肺炎、体重减轻发生率分别为47%、266%和234%,均低于对照组的188%、547%和5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TV N靶区勾画可有效减少化疗后局部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MLD以及双肺V20,对临床疗效和肿瘤复发无影响,并可显著降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军  韩春  李晓宁  高超  贾敬好  蔡博宁  张辛  肖爱勤 《癌症》2009,28(11):1138-1142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其临床疗效如何,是否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大范围低剂量照射肺损伤等问题亦无成熟经验。本研究旨在评价调强放疗技术对食管癌的初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37例颈段、胸段食管癌,评价肿瘤反应率、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100%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9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95%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接受剂量分别为(6456±172)cGy、(6293±145)cGy和(5988±53)cGy。接受≥5Gy、≥10Gy、≥20Gy、≥30Gy的肺组织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和肺平均剂量分别为(59.6±12.8)%、(39.5±8.7)%、(22.0±5.4)%、(12.0±4.3)%和(1178±248)cGy。肿瘤总反应率为97.3%(36/37)。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8~29个月),3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6.2%和7.2%:2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10.8%和8.1%。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9%、72.9%;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9%、67.4%;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51.4%。局部未控和复发占总治疗失败的69.2%。结论: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较好,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较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靶区勾画对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初始行化疗治疗后局部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通过增强CT定位扫描勾画靶区,两组PTV T均为化疗后残留原发灶外扩获得。对照组PTV N为阳性淋巴结引流区外扩摆位误差,观察组PTV N为GTV N外扩摆位误差,PTV T、PTV N处方剂量60 Gy/30次,2 Gy/次,每周5次。比较两组平均肺剂量(MLD)、双肺V20、有效率(RR),并随访患者3年内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MLD和双肺V20分别为(955±228)Gy和(2165±376)%,均低于对照组的(1275±243)Gy和(2532±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R为672%(43/64),对照组为719(46/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复发率均为1000%。对照组45例患者放射野内复发,19例患者放射野外复发;观察组48例患者放射野内复发,16例患者放射野外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级以上的血液学毒性、急性放射性肺炎、体重减轻发生率分别为47%、266%和234%,均低于对照组的188%、547%和5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TV N靶区勾画可有效减少化疗后局部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MLD以及双肺V20,对临床疗效和肿瘤复发无影响,并可显著降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自由呼吸、吸气末屏气两种呼吸模式下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肺以及右侧乳腺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探索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放疗中能最大程度减少靶区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的呼吸模式。方法:选取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10例,年龄38~65岁,采用乳腺托架进行体位固定。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大孔径CT定位机进行图像扫描,扫描层厚3 mm,分别采集自由呼吸(free breath,FB)、吸气末屏气(inspiration breath hold,IBH)两种呼吸模式下的CT图像。将CT图像传输到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重建,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分别设计两种呼吸模式下的6野调强计划,比较两种呼吸模式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结果:FB、IBH 两种呼吸模式下,靶区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指数及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IBH 两种呼吸模式下危及器官受量对于心脏:Dmax分别为(46.61±1.68)Gy、(39.29±8.40)Gy,Dmean分别为(6.74±4.00)Gy、(5.39±4.12)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5、V10、V20、V30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Dmax分别为(39.64±4.31)Gy、(30.54±9.08)Gy,Dmean分别为(31.21±7.70)Gy、(22.72±9.36)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Dmean分别为(9.11±2.61)Gy、(8.74±2.01)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5、V10、V20、V30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乳腺:Dmax分别为(4.76±1.94)Gy、(5.06±2.15)Gy,Dmean分别为(1.32±1.01)Gy、(1.30±0.94)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呼吸模式计划比较,靶区受照剂量、左肺受照剂量及右侧乳腺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吸气末屏气技术明显降低了心脏、LAD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诱导化疗前后鼻咽癌肿瘤体积的变化,及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变化。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收治12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接受PF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对患者诱导化疗前作CT模拟定位扫描后行靶区勾画和制定诱导化疗前调强放疗(IMRT)计划。2周期诱导化疗后进行第2次CT扫描,并将两次CT图像进行融合后测量肿瘤体积和制定诱导化疗后IMRT计划。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诱导化疗前后扫描肿瘤体积的变化,及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诱导化疗前和后原发灶GTVnx平均体积分别为(39.75±19.17)cm3和(25.65±15.11)cm3(t=4.203,P=0.001);颈淋巴结GTVnd(33.78±28.9)cm3和(15.56±14.91)cm3(z=2.94,P=0.003);原发灶+颈淋巴结GTV(73.53±31.55)cm3和(41.2±24.06)cm3(t=4.753,P=0.001);诱导化疗使肿瘤总体积减少了52.9%。66.5 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分别为(302.0±110.3)cm3和(248.4±79.0)cm3(P=0.023),63 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分别为(413.2±117.4)cm3和(409.1±115.1)cm3(P=0.097)。诱导化疗使T和N分期降低达33.3%和50%。结论诱导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较大,按化疗后肿瘤勾画GTV的调强放疗能使高剂量区体积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放疗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医师选择放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5例胸上段食管癌病例(临床分期为Ⅰ~Ⅲ期),应用Oncentra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每一位患者的靶区进行3D-CRT和IMRT治疗计划设计,拟定95%PTV处方剂量为60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参数,对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PTV体积百分比(V95)、靶区适形度指数(CI)、剂量不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所受照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MRT和3D-CRT两种不同放疗计划:V95分别为(99.91±0.14)%、(95.73±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6658.26±215.29)cGy、(6664.20±465.16)cGy,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最小剂量Dmin分别为(5458.88±184.06)cGy、(4541.60±599.0)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平均剂量Dmean分别为(6232.80±53.00)cGy、(6105.78±163.34) 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值分别为(0.76±0.04)、(0.5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值分别为1.07±0.02、1.1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3889.68±712.69)cGy、(4337.48±178.49)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20分别为(20.94±5.32)%、(21.90±6.9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10分别为(35.39±11.41)%、(29.0±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5分别为(44.95±15.55)%、(37.27±1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显示出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PTV体积、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内平均剂量、脊髓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技术;但是双肺低剂量照射区域有所增加,肺损伤的风险就有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