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发夹RNA(shRNA)靶向沉默人蛋白激酶Cδ(PKCδ)对骨肉瘤干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PKCδ序列,设计、合成互补并特异性编码其 shRNA序列(PKCδ-shRNA-1和PKCδ-shRNA-2),克隆至pRNA6-1-Neo质粒载体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KCδ蛋白水平,筛选抑制效果最好的shRNA片段转染骨肉瘤干细胞(转染组),设阴性对照组(转染shRNA无意义随机阴性对照序列)和空白对照组(不行转染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转染24、48、72、96 h后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后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转染96 h后PI3K/Akt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 转染PKCδ-shRNA-1和PKCδ-shRNA-2后PKCδ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且PKCδ-shRNA-1的抑制效果优于PKCδ-shRNA-2,故后续实验选择PKCδ-shRNA-1;与其余两组相比,转染组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及促凋亡基因Bax、Bad的mRNA水平均升高,而Bcl-2水平降低,且在细胞周期上,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但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PI3K/Akt通路中的PTEN水平升高、Akt水平降低,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通过shRNA抑制PKCδ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对PI3K/Akt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能对骨肉瘤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0、1.0、10.0、20.0、50.0μmol/L Sch B处理Skov3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浓度处理24、48、72和96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处理48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处理48h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浓度处理48h后细胞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连接素(β-catenin)及下游靶分子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蛋白水平,同时于各浓度处理48h后检测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结果 Sch B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P<0.05),作用48h后可呈剂量依赖方式升高早、晚期凋亡率及细胞质/胞核GSK-3β活性(P<0.05);除1.0μmol/L外,其余浓度作用48h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0μmol/L,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水平均低于0μmol/L(P<0.05),且10.0、20.0、50.0μmol/L Sch B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 B可以抑制Skov3细胞株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以及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elittin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0、10、20、50、100 μmol/L Melittin处理NSCLC细胞株A549、SPC-A1及人肺上皮细胞株16HBE 24、48、72和96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FITC/PI双染法及PI单染法检测不同浓度Melittin 处理24、48 h后的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Melittin处理48 h后的A549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和PTEN)及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10~100 μmol/L范围内,Melittin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提高A549、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16HBE无细胞毒性作用(P>0.05);与0 μmol/L比较,除10 μmol/L Melittin处理24 h后的晚期凋亡率和G2/M期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10~100 μmol/L的早、晚期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及PTEN和caspase-9蛋白水平均升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Akt水平均降低,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0~100 μmol/L范围内各浓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ittin可对NSCLC细胞有毒性作用,但对正常肺上皮细胞无影响,且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光甘草定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0、1、2.5、5、10和20 μmol/L光甘草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出光甘草定的半抑制浓度。将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分别以0、2.5和5 μmol/L光甘草定处理后,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0 μmol/L)组相比,1、2.5、5、10和20 μmol/L 光甘草定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光甘草定对Hela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4.56 μmol/L。与对照(0 μmol/L)组相比,2.5和5 μmol/L光甘草定处理组中侵袭细胞数和细胞在S期与G2/M期的百分比以及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D1、MMP-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在G0/G1期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且5 μmol/L光甘草定处理组细胞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光甘草定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醉茄素A(WFA)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0、2.5、5.0、10.0、20.0μmol/L WFA 处理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上述浓度处理24、48、72和96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染色和磷酯酰丝氨酸结合蛋白 异硫氢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Annexin V-FITC/PI)检测各浓度组48h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组48h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各浓度组48h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和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 WFA 可抑制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0、2.5、5.0、10.0、20.0μmol/L WFA作用48h后A549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75±0.64、4.61±1.36、9.75±2.78、12.92±3.42和18.68±4.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5μmol/L外,其余浓度组的早、晚期凋亡率、凋亡促进基因(Bax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及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0μmol/L,凋亡抑制基因Bcl-2水平及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低于0μmol/L(P<0.05); 2.5、5.0、10.0、20.0μmol/L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浓度升高,p-Akt/Akt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FA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乳腺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维生素D对乳腺癌SUM159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分析维生素D对乳腺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 分别检测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Oct-4、Nanog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GSK-3β、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维生素D均可显著抑制乳腺癌SUM159细胞的活力(P<0.01)。无血清悬浮培养可有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维生素D可使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的成球数量减少,且细胞成球大小较对照组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干预后,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中CD133、CD44和Nanog的蛋白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GSK-3β、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D1 mRNA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 维生素D可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活性,可能与其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靶向P2X7受体(P2X7R)的小发夹RNA(shRNA)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凋亡及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根据预实验结果优化shRNA转染条件,将2条靶向抑制P2X7R基因的shRNA载体片段(shRNA-1、shRNA-2)分别高效转染HONE1细胞,同时设转染无义序列(Blank)的空转染组及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分别于转染24、48、72、96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2X7R表达水平以筛选抑制率高的转染载体用于后续试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转染24、48、72、96 h后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48、96 h后的细胞凋亡率,QPCR法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转染96 h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和Wnt/β-连接素(β-catenin)通路中的蛋白变化。结果 转染组的P2X7R mRNA水平均低于空转染组和对照组(P<0.05),且选择干扰效率高的shRNA-1载体进行功能学研究;与空转染组和对照组比较,shRNA-1转染组的HONE1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及促凋亡基因Bid、Bax的mRNA水平均升高,而抗凋亡基因Bcl-2、Mcl-1的mRN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hRNA-1转染组处理后PI3K/Akt通路中PTEN蛋白水平均升高,而p-Akt水平均降低(P<0.05),Wnt/β-catenin通路中p-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通过shRNA抑制P2X7R基因表达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抑制PI3K/Akt、Wnt/β-catenin通路有关,对鼻咽癌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涂雪松  胡利霞  瞿广桥  周洁 《癌症进展》2016,(12):1216-1220
目的:探究紫杉醇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增殖、凋亡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1、5、10、20 ng/ml的紫杉醇处理HONE1细胞,分别在培养0、12、24、48 h后,用CCK-8检测HONE1细胞的增殖情况。培养48 h后,用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4、β-catenin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情况。用终浓度为10 ng/ml的紫杉醇及100 ng/ml的Wnt阻断剂DKK-1单独或共同处理HONE1细胞48 h后,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1、5、10、20 ng/ml的紫杉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HONE1细胞的增殖,减少HONE1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目,促进HONE1细胞发生凋亡,下调Wnt4、β-catenin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DKK-1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增强紫杉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与紫杉醇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能够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增殖,并促进其发生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苦参碱(Ma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Y79细胞经0.5、1.0、1.5 g/L Mat处理24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磷酯酰丝氨酸结合蛋白-异硫氢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各浓度Mat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PI3K p85亚基、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Mat作用Y79细胞24 h后,可呈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Mat可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并可降低PI3K p85α亚基及磷酸化Akt的蛋白水平(P<0.05),对总Akt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Mat可抑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PI3K/Akt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SGI-1027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LoVo细胞,实验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1、1、5、10 μmol/L SGI-1027的培养液,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 培养基同步培养。MTT法检测SGI-1027作用于LoVo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SGI-1027处理后每个浓度收集细胞1×106个,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或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GI-1027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SGI-1027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 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显示,随SGI-1027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LoVo细胞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更为显著。除0.1 μmol/L SGI-1027处理24 h后的LoVo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无差异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SGI-1027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与对照组比较,SGI-1027(0.1~10 μmol/L)处理LoVo细胞24、48 h的凋亡率均升高,且各浓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10 μmol/L SGI-1027处理后G0/G1期细胞比例及PTE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及Ak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I-1027可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及G0/G1期阻滞,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且SGI-1027作用的时间和浓度均对LoVo 细胞恶性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为对象,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CHIR-99021)和β-catenin siRNA为干预剂,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体外干细胞成球培养、划痕实验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增殖能力、体外成球能力和迁移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 CHIR-99021作用24 h 后NCI-H23细胞的增殖能力、干细胞成球率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划痕愈合时间缩短。CHIR-999021干预后的NCI-H23细胞、NCI-H23干细胞中,GSK-3β磷酸化显著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CD133、乙醛脱氢酶1A1、Nanog、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增加。β-catenin siRNA沉默β-catenin后NCI-H23中 CD133、乙醛脱氢酶1A1和Nanog表达减少,干细胞成球率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调节,这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吴茱萸碱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24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吴茱萸碱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吴茱萸碱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利用BALB/C小鼠建立骨肉瘤移植瘤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对骨肉瘤模型的生长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吴茱萸碱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着吴茱萸碱浓度(0.25 μmol/L、0.5μmol/L、1.0 μmol/L、2.0μmol/L和4.0μmol/L)增加,MG-63细胞抑制率也明显增加[(4.18±1.26)%、(15.49 ±2.26)%、(40.55±6.57)%、(49.87 ±7.69)%和(60.42±8.29)%],2.0 μmol/L组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5).2.0 μmol/L吴茱萸碱作用MG-63细胞24 h后凋亡率为(64.67±8.63)%、S期细胞比例为(85.33±9.31)%、钙离子荧光值为97.33±21.31,对照组凋亡率为(4.94±0.81)%、S期细胞比例为(43.67±8.92)%、钙离子荧光值为28.67±8.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0,P<0.05;t=-7.22,P<0.05;t=-6.65,P<0.05).小鼠模型吴茱萸碱组肿瘤重量为(2.15 ±0.35)g,对照组肿瘤重量为(4.29±0.4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P<0.05).与对照组(1.00 ±0.00)比较,吴茱萸碱可降低β-catenin蛋白表达(0.72±0.36),升高Bax(1.15 ±0.27)、Caspase-3(1.46±0.18)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t=-6.42,P<0.05;t=-5.85,P<0.05).结论 吴茱萸碱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3.
杜彦艳  刘鑫  单保恩 《癌症》2009,28(5):456-460
背景与目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类肿瘤尤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cortex periplocae,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MTT法检测C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PP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总蛋白、细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β-catenin表达变化,电泳迁移率改变法分析CPP作用后SW480细胞核TCF复合物与其特异性DNA结合序列结合能力变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CPP作用后细胞中β-catenin、survivin、c—myc和cyclin D1mRNA的表达。结果:CPP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P〈0.01),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0.5μg/mLCPP可将SW480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CPP作用后SW480细胞总蛋白、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的B—catenin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核中TCF复合物与其特异性DNA结合序列结合能力受到抑制,其下游靶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β-catenin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CPP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