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AgNOR定量分析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细胞中的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甲状腺癌细胞核内AgNOR颗粒数、AgNOR面积、AgNOR面积/核面积均高于良性细胞。结论:AgNOR图像定量分析可为甲状腺良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87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84±0.68)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6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97±0.64)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96±0.9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及小纲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AgNOR分型与癌细胞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01).用AgNOR计算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96.8%,特异性95.7%.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对子宫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进行AgNOR形态定量的比较研究,观察子宫卵巢恶性肿瘤细胞AgNOR颗粒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与良性肿瘤存在显著差异(p<0.001)。提示AgNOR的形态定量研究对区分子宫卵巢良恶性病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子宫平滑肌肿瘤AgNOR的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银染技术,对65例子宫平滑肌肿(usMT)进行了AgNOR计数和最大直径的计量学研究,并对usMT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数与AgNOR计数、平均最大直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平滑肌肉瘤的AgNOR计数和最大直径与平滑肌瘤、交界性平滑肌瘤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异型性和核分裂数无直接相关关系。认为,对usMT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缺乏形态学指标的情况下,应用AgNOR染色简便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联合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AgNOR染色技术和对72例胸腔积液患者(良性积液30例,恶性积液42例)胸液中的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分析和AgNOR染色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恶性组中DNA异倍体阳性率为78.6%,良性组的阳性率为6.7%。恶性组癌细胞内AgNOR颗粒数为(5.36±0.75),良性组为(1.42±0.41),以细胞内AgNOR颗粒数〉3.86为阳性,恶性组AgNOR阳性率为85.7%,良性组阳性率为13%。两项指标良恶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并联)检测,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检测敏感度。结论脱落细胞DNA倍体联合AgNOR倍体检查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6.
叶见波 《微创医学》2000,19(4):464-465
胸腹水中增生的间皮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是细胞学诊断中的难题.核仁组成区(NOR)嗜银染色(AgNOR)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肿瘤细胞的良恶性鉴别[1].本文通过92例胸腹水涂片增生间皮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核内AgNOR颗粒数量、大小及分布的定量观察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AgNOR颗粒计数和分型,已用于区分许多良恶性病变,但不同部位的病变和不同作者的报告有较大差异,影响其实用性。本文目的在于总结多方材料,确定区分肺病变良恶性时的标准。1材料与方法本科收集肺肿瘤细胞学检查标本计500余例,本文分析使用其中诊断明确(有病理切片诊断)的89例。每例有可供观察的HE涂片和染色良好的AgNOR涂片各1片以上。AgNOR染色,用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染色方法按其说明操作。油镜下(X100)观察,每例至少计数用个瘤细胞的颗粒,求其均数。统计结果以t检验分析。考虑到细胞学涂片中,良恶…  相似文献   

8.
胰岛细胞瘤的AgNOR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客观指标设法判断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是病理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用嗜银核仁组织区法(Argyrophil-stained nucleolar organiser regions,AgNORs),研究了胰岛细胞胞的增生活性(proliferative activity),并发现AgNOR活性与传统所用的恶性指征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同时表明,这些恶性指征仍可反映该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entum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作为肿瘤研究的新指标,已广泛应用于许多肿瘤的分级、良恶性鉴别、癌前病变检测和预后估计。本实验以宫颈糜烂细胞与宫颈癌细胞AgNOR定量分析对宫颈病变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细胞增殖活性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血管外皮细胞瘤以5年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成良恶性两组,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15例。对良恶性组肿瘤间的核分裂数,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良恶性组肿瘤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细胞的核分裂数,AgNOR表达及细胞增殖指数(PI)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核分裂数,AgNOR与PI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64,0.86,P<0.01)。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增殖活性较高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是鉴别血管外皮细胞瘤良恶性的客观指标,且核分裂数AgNOR及PI在评价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在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炜  姜小建  李敬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91-2992
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在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李青AgNOR改良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按照“上海方案”(1993)进行分型计数。结果:74例良性疾病AgNOR计数均值X=1.94/细胞,S=0.42;74例恶性疾病AgNOR计数X=5.98/细胞,S=0.49。经统计学处理P<0.001,两者之间差异有极为显著性。结论:AgNOR可以用于临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而且有快速、经济可靠、易操作、易推广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例原发性肺癌的石蜡切片和6例刷检涂片进行了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染色,并各取肺部良性病变病例对照,对其AgNOR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肺癌核内AgNOR颗粒与对照组在数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1),在形态上并有明显不同。该法有助于临床上对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涂片染色法并有助于临床上提早对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正常宫颈与病变宫颈细胞AgNOR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宫颈细胞AgNOR定量分析对100例病变宫颈进行研究。并以正常宫颈2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各组油镜下AgNOR颗粒计数依次递增:正常对照组<宫颈Ⅰ°糜烂组<Ⅱ°糜烂组<Ⅲ°糜烂组<非典型增生组<宫颈癌组。经统计学处理,前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后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提示AgNOR计数是随细胞恶性度而递增。因而AgNOR定量分析可作为宫颈良恶性病变区分、恶性度分级及检测宫颈恶变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发现该技术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以及对肿瘤进行分型和分级等有重要的实用研究价值。本文将该技术在胃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胰液细胞抑癌蛋白表达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胰液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抑癌蛋白的表达异常在提高胰腺癌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共20例进行ERCP术并静注100u促胰泌素收胰液,胰液经离心后行细胞涂片,胰液细胞涂片进行巴氏染色,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 System检测p16,p21,p53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胰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巴氏染色)。10例胰腺癌患者的胰液中6例找到瘤细胞,而非癌组10例均未找到瘤细胞,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53和p16蛋白的表达改变,又有2例胰液中的可疑细胞被判断为瘤细胞,总阳性率为8/10(80.0%)。特异性为100.0%,准确性为90.0%。结论:胰液脱落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细胞化学法检测抑癌蛋白 表达异常对鉴别胰腺疾病的良、恶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了37例胃粘膜活检标本。光镜定量观察显示,不典型增生及胃癌(高分化与低分化)上皮AgNOR数目,均显著多于正常和炎症病变上皮;胃癌组AgNOR均值还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但两组中AgNOR数值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电镜观察见AgNOR颗粒位于细胞核仁区,胃癌上皮AgNOR颗粒排列分散,散布于整个核仁区;而正常胃粘膜上皮AgNOR颗粒分布集中。本研究结果提示,胃粘膜上皮AgNOR数目及形态的表现,对于胃良、恶性病变的判断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自1986年Ploto报道了改良一步法AgNOR染色技术以来,国内外病理学家和细胞学工作者将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学和细胞学的诊断和研究中。近年来有较多文献报告此技术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应用AgNOR染色法对87例不同部位肿块穿刺细胞净化进行了定量研究,探讨其AgNOR染色对良恶性肿瘤在鉴别诊断中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病理学家将细胞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的技术和ER水平的检测应用于肿瘤病理学诊断。本文计数了68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AgNOR计数,同时对各型乳腺癌均做了ER检测,旨在探讨乳腺癌细胞中ER水平和AgNOR计数与其组织学分型的关系,以综合分析乳腺癌的生物学性状,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9.
骨髓活检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骨髓活检和涂片相结合,对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进行骨髓切片和涂片结果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形态学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 收集恶性血液病病例82例,一步法抽吸骨髓,常规方法涂片染色,塑料包埋法制作组织切片;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参照2001年WHO分型标准.结果 骨髓活检和涂片相结合,在诊断骨髓纤维化、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检诊断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对于淋巴瘤骨髓受累的病例,骨髓活检更容易找到特征性的淋巴瘤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活检切片是体内肿瘤负荷更敏感的指标;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判断急变及急性白血病判断缓解后复发,骨髓活检常能进行较好的监测.结论 骨髓活检和穿刺涂片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AgNOR一步银胶染色法,对45例口腔良恶性病变的新鲜标本印片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AgNOR染色结果为细胞核内界限清楚的黑色颗粒,在良性病变中,每个细胞大多数含1~2个AgNOR颗粒,偶见2个以上AgNOR颗粒;而在恶性肿瘤中,大多数细胞含3个以上AgNOR颗粒。20例恶性肿瘤的平均AgNOR数,与22例良性病变的平均AgNOR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