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护理管理中,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实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已成为医疗管理的必然要求[1]。新型的绩效管理模式被借鉴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2]。郑州人民医院手术室结合实际工作性质,自2009年开始实施护理绩效分配政策,取得良好效果,此分配模式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奖金分配”正面的激励作用,体现多劳多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激励在护理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应用的恰当可以使管理者的工作事倍功半,主要介绍三种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三种理论各有特色,同时又互有交叉,在管理护士的过程中,将此三种理论应用与不同特点的护士后,起到了显著的激励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调动起了护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励机制就是很好的管理方法之一.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激励理论的目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我们近年来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积极性。方法利用平衡记分卡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的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实施量化考评。结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绩效管理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是提高护士素质,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管理中注意激励因素.结果 护士工作及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 激励理论能提高护理质量,调动员工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层次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近年来,这一理论也泛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对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孙素平指出运用需要层次论进行护理管理,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医院的活力,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医院的护理管理是为了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使护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临床任务的一系列协调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7.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一个医院的护理组织是否有活力,关键在于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护士的工作热情。研究对护理人员的激励方法是护理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联系实际,开展”高兴、放心”活动,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新时期下护理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因此我院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在管理中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管理者在思想、能力、作风、业绩等各方面让护理人员满意、高兴、让领导放心。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管理人的理念:利用需求咨询知人心;放送真情关爱暖人心;输出真情体贴得人心,增强了护理管理力,提高了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饶兴维 《吉林医学》2012,33(13):2862-2863
目的:探讨用情感激励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方法:在护理管理中,通过关爱、信任、理解、参与激励方法进行管理。结果: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情感激励对护士进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强化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其对集体凝聚力,达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励理论在护士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在护理工作中恰当运用激励理论,来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主人翁意识.结果 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巧妙地运用激励理论可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提高护理质量,搞好护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如何调动护士积极性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首要而关键的问题。影响护士积极性的因素很多,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用科学的手段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了解护士的不同需要,针对性地找出激励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尽量满足护士需要,激发护士的自觉行为,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实现医院发展的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发护士潜能,提高组织绩效的模式。方法 利用“鲶鱼效应”理论,发现并合理运用“鲶鱼”,运用鲶鱼效应影响全科护士的思想和行为,实施2年后观察其效果。结果 实施“鲶鱼效应”管理后患者满意度由管理前的90%提高到99.5%,护士自信度由70%提高到95%,护理质量、护理论文书写,护理科研等管理绩效全面提高。结论 合理应用“鲶鱼效应”管理,有助于激发护士潜能的发挥,遗稿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2.
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绩效是护理人员在在护理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1]。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大环境对护士的影响,如何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潜能成为近年来护理管理者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绩效考评探讨科学护理管理方法,促进护士工作积极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方法:依照奖优罚劣、激励竞争原则,制定包括工作指标、激励措施、惩罚项目在内的护士长、护士绩效考评标准,也即"二三制"绩效考评表,每月进行一次考评。结果:护士长责任心增强,护士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工作效率,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护理质量都得到极大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二三制绩效考评因地制宜,适用性强,管理科学规范,对提高护士长、护士整体素质,增强行为规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激励理论是护理管理中常采用的一种手段。激励理论是以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理论,其实质和作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发挥人的内在动力,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1 采用鼓励法把需求层次论实施于护理管理中激励理论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先后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护理管理者,要尽可能为护理人员实现高层次的需要创造条件,要经常关心护士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最高层次。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在临床护理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3个护理病区、1个门急诊护士站共32名护理人员作为试点病区的研究对象,2012年7月—12月(实施前)采用普通护理层级管理,2013年1月—7月(实施后)采用双因素理论的护理层级管理。对实施前后绩效、三基成绩和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考核。结果实施后绩效成绩和三基成绩分别为(85.3±12.6)分、(80.6±9.2)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生、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3.3%和90.0%,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因素理论的护理层级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绩效,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目前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人本化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应倡导和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护士的个体化需求,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改变当前只靠规章制度进行外部约束、控制、监督护士的传统僵化做法。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护士不同层次的需要,结合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护士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和工作热情,激励其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绩效考评对护理工作的激励效果。方法:将我院脑外科、普外、骨科三个病区2012年12月~2013年6月三个病区总护士7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绩效考评模式;以2012年6月~2012年12月,三个病区总护士为64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考评模式,比较两种考评对护士工作的激励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绩效考评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绩效考评在护理管理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对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具有较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如何应用有效的激励技巧,挖掘护士潜能,提高护理质量,杜绝护理纠纷。方法通过护士长灵活应用竞争激励、感情激励、培训激励技巧,激发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加强查对制度的落实。结果即实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又提高了护理质量,3a来无一例护理纠份发生。结论护士长要想搞好护理管理,就必须把整个科室护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应用有效的激励技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应用激励理论加强护理管理,通过目标激励、表率激励、榜样激励、关怀激励、参与激励、奖惩激励的方法,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结果:既实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将激励理论适时应用于管理之中,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刘三叶 《中外医疗》2011,30(17):142-143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疾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根据疾病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制定护理绩效考核的细则,包括护理服务质量、技术职称、服务态度、工作主动性、工作量等,同时结合病人、医生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考评,将考核成绩定期汇报,并与绩效挂钩,将进行绩效管理与未进行绩效管理进行比较,评价绩效考核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合理操作合格率、护士工作态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采取绩效管理,能够提供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绩效,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