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术后常规行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结果 66例膀胱肿瘤患者均1次手术切除。手术时间3~55 min,平均(22±15)min,术中均未输血,有2例在肿瘤切除时发生穿孔。术后留置F22三腔单囊管3~5 d拔管,术后有2例行膀胱点滴冲洗24h,无经尿道电切(TUR)综合征发生,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并发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治愈。随访3~48个月,12例复发(18.18%)。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2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膀胱肿瘤27例,肿瘤分级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6例。结果27例膀胱肿瘤1次切除,手术时间15~65min,平均30min。1例发生膀胱穿孔。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赵虎 《吉林医学》2013,34(23):4754-475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的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表浅性膀胱肿瘤电切45例。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操作平均时间30 min,术中并发闭孔神经反射4例,1例并发膀胱小穿孔,无大出血、电切综合征和尿道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PKRB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美国AMCI公司的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浅表膀胱肿瘤切除术29例。患者男孩22例,女7例,年龄33~72岁,平均54.6岁。多发肿瘤7例,单发肿瘤22例,膀胱侧壁有肿瘤分布者20例。结果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15~65min,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20例侧壁肿瘤切除时,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但无膀胱穿孔,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3月,6例复发,均再行PKRBt。结论 PKRB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闭孔神经反射是PKRBt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120例,年龄29~78岁,单发肿瘤93例,多发肿瘤27例。病理诊断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分级:G190例,G224例,G36例。结果12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5~45min。59例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平均随访18个月,17例复发,10例再次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膀胱全切术。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系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膀胱肿瘤36例,患者年龄30岁~78岁,平均年龄53岁。单发肿瘤30例,多发肿瘤6例,膀胱侧壁肿瘤22例。结果手术时间为13min~186min,平均32min,无TUR综合征。术中出血5~200ml,平均49ml,无输血情况。发生膀胱穿孔4例,未改开放手术。随访6个月~26个月,失访10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15.4%。结论用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不能防止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膀胱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电切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P<0.01)和并发症(P<0.05)显著少于对照组,显示其更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相似文献   

8.
徐刚  郑奇传  丁方成 《中外医疗》2012,31(10):19-20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 2008年至2011年我院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手术方式,共治疗膀胱肿瘤患者57例。术中采用神经疲劳法结合含切法及间断点切法,分析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其中发生不同程度闭孔神经反射8例,无膀胱穿孔。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采用神经疲劳法结合间断点切法及含切法,能有效降低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2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29例均一次成功切除,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3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60 ml;2例术中出现轻微闭孔神经反射,未见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留置尿管时间平均5 d,拔管后无尿路刺激症状发生。平均随访40个月,8例复发,均在24~30个月,复发率28%。6例再次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2例行膀胱全切术。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浅表肿瘤(PKRBt)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经尿道切除膀胱浅表肿瘤22例。术后定期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跟踪随访。结果19例成功切除,3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行等离子切除,随访至今未发现复发(均超过12个月);1例侵犯膀胱浆膜外,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膀胱浅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等离子针状电极在经尿道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切除的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基底部距离输尿管口1 cm以内者7例,其中侵犯输尿管口者2例,距输尿管口1~2 cm者9例。全部研究对象术前均明确诊断并除外手术禁忌,采用等离子针状电极对肿瘤进行整块切除,将全部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行规律灌注治疗并随访。对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出血量、输尿管导管或双猪尾管留置情况、术后肾积水发生率、肿瘤临床分期、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57 min,平均(32.6±11.8) 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闭孔神经反射及围手术期出血。术中肿瘤切除前需要预置输尿管导管7例,术后继续留置输尿管导管4例,更换留置双猪尾管3例。术后病理提示所有肿瘤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低级别9例、高级别7例;病理分期:Ta期10例、T1期5例、T2a期1例,所有肿瘤基底部及侧切缘均为阴性。所有患者接受3~56个月的随访,平均(26.0±18.1)个月,无1例出现上尿路积水和肿瘤复发。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可以整块切除膀胱肿瘤,减少闭孔神经反射并有效保护输尿管口结构,是一种治疗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等离子针状电极在经尿道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切除的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基底部距离输尿管口1 cm以内者7例,其中侵犯输尿管口者2例,距输尿管口1~2 cm者9例。全部研究对象术前均明确诊断并除外手术禁忌,采用等离子针状电极对肿瘤进行整块切除,将全部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行规律灌注治疗并随访。对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出血量、输尿管导管或双猪尾管留置情况、术后肾积水发生率、肿瘤临床分期、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57 min,平均(32.6±11.8) 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闭孔神经反射及围手术期出血。术中肿瘤切除前需要预置输尿管导管7例,术后继续留置输尿管导管4例,更换留置双猪尾管3例。术后病理提示所有肿瘤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低级别9例、高级别7例;病理分期:Ta期10例、T1期5例、T2a期1例,所有肿瘤基底部及侧切缘均为阴性。所有患者接受3~56个月的随访,平均(26.0±18.1)个月,无1例出现上尿路积水和肿瘤复发。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可以整块切除膀胱肿瘤,减少闭孔神经反射并有效保护输尿管口结构,是一种治疗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陈林川  王建琼 《右江医学》2003,31(5):451-452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气化手术的方法 ,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和气化术治疗膀胱浅表肿瘤 76例。结果 疗效满意 ,除 3例多发性膀胱肿瘤分 2次切除外 ,其余均一次切除 ,平均手术时间为 2 8min ,无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73例患者随访 2~ 3年 ,术后 2年内复发 15例 (19.7% )。结论 电切和电气化结合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对T1G3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13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证实为T1G3期膀胱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实验组65例患者为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4~6周行第二次膀胱电切术外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65例患者为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所有患者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复查,记录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实验组复发24例,复发率为36.92%,对照组复发38例,复发58.4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二次电切后其复发肿瘤与对照组相比数目少、体积小、无疾病进展、生存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电切可降低T1G3期膀胱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江敦勤  黄玉良  陆兆祥 《安徽医学》2012,33(12):1607-1609
目的评估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20例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中均未出现经尿道电切综合征。5~7 d后拔尿管均排尿通畅(I-PSS评分<5分)。术后随访,3例出现膀胱癌异位复发,复发率15%,复发位置均未见于膀胱颈、前列腺及尿道。结论同期行TURBt+TUR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安全可靠,不增加膀胱颈、前列腺窝和尿道的肿瘤种植性转移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行经尿道电切的膀胱肿瘤患者1136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其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产生因素及其与肿瘤特性的关系。结果 66(5.8%)例患者曾发生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43(3.8%)例表现为出血;18(1.6%)例膀胱穿孔,其中14(78%)例为腹膜外型穿孔,4(22%)例为腹膜内型穿孔。43例出血患者19例行经尿道内穿镜下电凝止血,24例中患者在膀胱内血凝块冲洗干净后经保守治疗恢复;18例穿孔患者2(11%)例经开放手术治疗,16(89%)例患者经常规则治疗(包括腹腔及下腹部经皮引流)痊愈。未发现膀胱外肿瘤细胞种植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大小及数目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生长部位相关不显著。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为出血;其次为膀胱穿孔。膀胱穿孔的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不会发生肿瘤细胞种植;大的肿瘤及多发肿瘤电切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和开放式处理输尿管末端,对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肿瘤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资料.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组(A组)53例,电切前先电灼患侧输尿管口,对其中25例标本行输尿管末端测压检测其密闭性;开放手术行输尿管末端膀胱袖套状切除(B组)33例.结果 A组所有标本均可检查到输尿管口的电切斑痕,25例行输尿管测压实验,输尿管末端均是密闭的,1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35 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1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67 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2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75 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21例标本在水柱达197 cm时仍没有漏水.中位随访28个月(3~47个月),A组13例再发膀胱癌;B组8例再发膀胱癌,1例病理分期为pT4N0M0者肿瘤局部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电灼输尿管口后再行电切,能有效的保证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过程中标本的密闭性,与开放手术相比未增加术后肿瘤种植及膀胱肿瘤再发.  相似文献   

18.
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浸润型膀胱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综合组:35例,TuR-BT+膀胱灌注+全身化疗;根治组:38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化疗。结果综合组:术后14例复发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另2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12例无瘤生存,复发生存6例,复发死亡3例;根治组术后平均随访期为25个月,无瘤生存24例。复发14例中,死亡6例。结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适用于T2-3aN0M0患者,其疗效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基本一致,而晚期膀胱癌患者,综合治疗只能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式,仅适用于经选择后仍强烈要求保留膀胱患者。首次复查膀胱镜在非肿瘤创面活检阳性者,应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纤维膀胱镜联合钬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2例膀胱肿瘤(Tis~T2a期) 患者应用纤维膀胱镜联合钬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其中44例为初发肿瘤,8例为复发肿瘤.肿瘤自瘤体基底部切除,再将其周围1.0~2.0 cm正常组织汽化、烧灼.结果 本组52例膀胱肿瘤均1次切除,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