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芦荟大黄素0.3mg.kg-1.d-1治疗8周。测定小鼠肝脏匀浆丙二醛(MD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其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局部黏着斑激酶(FAK)、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芦荟大黄素能减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改变,使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肝脏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降低,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GF-β1、VEGF和FAK的表达(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GF-β1、VEGF和FAK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和吡喹酮的联合治疗对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前3组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感染8 wK(后,第一组小鼠以吡喹酮500 mg/(kg·d)治疗2 d(吡喹酮组),第2组小鼠以吡喹酮500 mg/(kg·d)治疗2 d后用芦荟大黄素0.3 mg/(kg·d)治疗8 wk(吡喹酮+芦荟大黄素组),第3组不作任何治疗(实验对照组),第4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第16周末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应用HE染色法、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分析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与Smad2 mRNA、Smad7mRNA、TGF-β1、TIMP-1、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芦荟大黄素治疗后血吸虫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中Smad2 mRNA、TGF-β1、TIMP-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和吡喹酮组(q=6.20,4.38;q=6.22,4.41;q=6.30,4.52;q=6.25,4.44;q=6.29,4.48,P<0.01或0.05);肝组织中Smad7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和吡喹酮组(q=6.32,4.62,P<0.0 1或0.05).结论:芦荟大黄素可通过降低肝组织中TGF-β1、TIMP-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抑制Smad2基因的表达,促进Smad7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 用昆明小鼠感染尾蚴建立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感染后6、10、14、18周杀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CTGF、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0周时形成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此时肝内CTGF表达达高峰。且10、14、18周时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模型组TGF-β1蛋白定量和CT—GF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18周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CTGF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 CTGF与TGF-β1的表达与日木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TGF-β1的致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通过CTGF的生物学作用介导,阻断CTGF的传导通路可能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CF-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各10只。4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且其中3组大鼠同时分别以小、中和大剂量大黄素(20、40、80 mg/kg体重)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肝组织PDGF-B、TGF-β1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PDGF-B、TGF-β1表达很少,IOD值分别为4.24±1.36、8.36±2.31,肝纤维组大鼠PDGF-B、TGF-β1表达明显增加,IOD值分别为81.25±6.45、64.98±3.9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13.94,P〈0.01),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肝组织汇管区及小叶间纤维组织中;小、中、大剂量大黄素治疗组大鼠PDGF-B、TGF-β1表达逐渐降低(PDGF-B:60.51±3 96、42.15±2.85、17.46±2.60;TGF-β1:44.70±3.24、26.45±2.60、9.51±1.99),均低于肝纤维化组大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GF-B:t=4.46,P〈0.05;t=7.18,P〈0.01;t=5.33,P〈0.01;TGF-β1:t=5.26,P〈0.05;t=4.24,P〈0.01;t=6.10,P〈0.01)。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DCF-B、TGF-β1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转录水平研究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1,TGF β1)信号传导的Smads分子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 8、12、16和24周取小鼠肝组织 ,作病理学检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Smad2、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 结果 Smad 2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后表达下降(P<0.05),16周后恢复正常,2 4周后再次下降(P<0.05)。Smad 3mRNA水平在感染后 16周开始明显升高 ,达正常水平的2倍(P<0.05)。Smad4和Smad7的mRNA水平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Smad3促进肝纤维化形成。Smad2对肝纤维化形成具有双效性 ,即感染初期属于促进因子 ,感染后期属于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3组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治疗组用吡喹酮500 mg/(kg·d)灌胃治疗2 d,罗格列酮治疗组在吡喹酮治疗2 d后再用罗格列酮4 mg/(Kg·d)灌胃治疗6周.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罗格列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TGF-β1和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能显著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降低肝脏TGF-β1及α-SMA的表达.结论 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其抗纤维化机制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抑制其表达α-SMA及分泌TGF-β1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疗 2 d,高剂量 PTX组 36 0 mg/ (kg· d)治疗 8wk,低剂量 PTX组 180 mg/ (kg· d)治疗 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观察不同剂量 PTX治疗前后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PTX对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与治疗剂量有关 ,高剂量 PTX组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剂量 PTX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显著降低其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E1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前列腺素 E1 (PGE1 )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ABC技术 ,并用计算机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检测分析感染日本血吸虫大鼠经 PGE1 治疗后肝内 、 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含量变化。结果  PGE1 治疗组肝内 、 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含量分别低于感染对照组 (P<0 .0 5 ) ;PGE1 治疗组及感染对照组肝内 、 型胶原的含量均与 TGF- β1 呈显著正相关 (r=0 .96 36 ,P<0 .0 5 ;r=0 .86 6 7,P<0 .0 5 ;r=0 .96 36 ,P<0 .0 5 ;r=0 .92 72 ,P<0 .0 5 )。结论  PGE1 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 PGE1 抑制 TGF- β1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1对日本血吸虫病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A~E5组,A组不感染血吸虫尾蚴,为正常对照组;B、C、D、E4组小鼠感染尾蚴后6周以吡喹酮灌胃杀虫,剂量为400mg/(kg·d),连续2d。B、C、D3组杀虫后给予芍药苷,剂量分别为30、60、120mg/(kg·d)),E组不给芍药苷,为感染对照组。5组小鼠均在芍药苷给药8周后处死,取血及肝脏。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和PDGF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芍药苷高剂量的D组与感染对照E组相比,肝组织中CTGF和PD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血清中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均〈0.05);而中、低剂量B组和C组的CTGF、PDGF和TNF-α水平亦较E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吡喹酮杀虫处理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剂量芍药苷,可通过减少肝组织CTGF和PDGF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平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肝炎平治疗组(G组)、和络舒肝胶囊治疗组(H)及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板层素(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检测,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肝炎平组及和络舒肝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HA、C-Ⅳ、LN及PC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亦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炎平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3,自引:8,他引:103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比观察中药861合剂及其组分之一黄芪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胶原蛋白生化测定。结果,黄芪可使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减少总胶原及Ⅰ、Ⅱ、Ⅴ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随着疗程的延长,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以肝总胶原蛋白含量为指标,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不如中药861合剂。结论:黄芪与其它成份组成中药复方可加强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改进的Dowex-1×2短柱层析法分离底物3H-cAMP及产物3H-AMP测定了日本血吸虫匀浆中cAMP磷酸=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血吸虫该酶的最适pH在7.5-8.5之间,虫令10天以上的血吸虫酶活力随虫令而上升,41天时酶活力约为104±3×10~3cpm/对/分,雄虫酶活力略高于雌虫。酶活力主要分布于虫体内,体表酶活力很低仅为匀浆中的1/30,在培养中亦不见释出。CTP及GTP对虫该酶有抑制作用。3.3mM敌百虫抑制酶活力65%,呋喃丙胺、硝唑咪及吡喹酮并不明显抑制虫该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络舒肝胶囊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和络舒肝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鼠攻击感染小鼠,6周后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和络舒肝混悬液灌胃(2粒/20 ml生理盐水, 1 ml/只),每天1次,连续8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局部黏着斑激酶(FAK)、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 和络舒肝胶囊能减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尤其是III型胶原(P<0.01)。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中,VEGF和FAK的表达增加,使用和络舒肝胶囊可显著抑制肝组织中VEGF和FAK的表达(P<0.01)。 结论 和络舒肝胶囊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肝内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体表会出现泡状物,小泡脱落后在培液中形成透明小珠,从它在高盐溶液中皱缩表明它并非脂肪性小滴。作者对它与培养液中来自血吸虫的蛋白质之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3小时童虫在含病兔血清、补体和中性粒细胞的培养系统(ISCN)中培养48小时后,约60%的童虫体表有中性粒细胞附着,其中50.8%的童虫已死亡,含病兔血清不含补体(ISCN)、含正常小鼠血清及补体(NSCN)或含正常血清不含补体(NSN)的培养系统中,中性粒细胞粘附童虫体表较少,童虫的死亡率亦低。24小时童虫在ISCN中培养48小时后,中性粒细胞对童虫的附着及童虫死亡率均逊于3小时童虫。在ISCN中,中性粒细胞对72小时童虫几不附着。以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杀死3小时童虫的作用依赖于抗体的存在,但不完全依赖于补体。  相似文献   

17.
用AcA54超凝胶柱层析纯化日本血吸虫抗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AcA54超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可溶性抗原,分离后的成虫和虫卵可溶性抗原峰型基本相同,但成虫在2个主峰之间比虫卵多1个明显的小峰。成虫第1个峰型的高低与高速离心时的上悬聚集物有关。经ELISA检测柱层析后2种抗原的血清学活性,其分布基本一致。银染色结果表明,此类分离纯化尤适于小于30KD组分的分离,在过柱后可以一次性达到生化纯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期肝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方法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分3组,每组16只,其中2组于感染6wk后分别隔日注射(ip)IL-2和TNF-α连续4wk,另设未感染正常鼠为对照组,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观察相关因子活性。结果感染未处理组小鼠肝脏中IL-2和TNF-α含量随感染时间(8、11、14、18wk)延长而缓慢下降,而感染6wk后经腹腔注射IL-2或TNF-α组小鼠则随着相应因子的补充而显著上升,末次注射后1~8wk,肝内IL-2或TNF-α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肉芽肿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小鼠6wk后(成虫排卵后)给予外源性IL-2或TNF-α注射,能诱导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增强,并有减轻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A 72-year-old woman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had received systemic chemotherapy including atezolizumab. About three months after the initial administration of atezolizumab, her liver enzyme levels increased. The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initial liver biopsy revealed acute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predominantly CD3+, CD4+ and CD8+ T lymphocytes, in the hepatic lobules. We diagnosed her with atezolizumab-induced immune-related acute hepatitis. Oral corticosteroid therapy successfully improved the elevation of serum aminotransferases. A sequential liver biopsy demonstrated the rapid pro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Beca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ccurs most often in advanced case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mmune-related acute hepatic injury whe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diseases using atezolizum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