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并发症、术后病检、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64例顺利完成60例,成功率93.75%,中转开腹4例;与60例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在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病理与开腹手术方面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适应证与开腹手术相同,较开腹手术出血少,用时短,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宫颈癌6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0例,开腹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后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除淋巴结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14±3.8)h和(48.4±7.3)h(P〈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9.7±4.0)d,开腹组为(13.0±6.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尿潴留发生2例,开腹组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肠梗阻、淋巴囊肿发生,开腹组术后有肠梗阻5例,淋巴囊肿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组)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ARH+APL组)的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宫颈恶性肿瘤手术安全、有效,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为微创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支持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时间更短,创伤较小,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LAVRH)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对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5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LAVRH组38例为研究组,开腹组1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LAVRH组(268.95 29.69)分钟,开腹组(252 29.57)分钟;出血量:LAVRH组术(229.74 90.75)ml,开腹组(522.66 140.48)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LAVRH组(44.58 9.28)小时,开腹组(57.47 8.98)小时;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以腹腔镜组较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达到淋巴清除彻底。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仍需要大量样本的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2-03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Ⅰa-Ⅱb期)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1例重要脏器损伤发生,无1例中转开腹及死亡发生。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299.7±127.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7.3±130.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3±0.2)d,术中未发生血管、肠管及膀胱、输尿管等损伤,术后未出现输尿管阴道瘘、膀胱阴道瘘、深静脉栓塞、淋巴囊肿及腹壁切口处转移等。术后远期并发症膀胱功能障碍共7例。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宫颈癌治疗模式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ⅡA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术式为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完善,腹腔镜手术以其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在妇科肿瘤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自2003年1月至今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12例,现将观察及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方法 将2007年9月-2012年9月入住该院的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五年生存率、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切缘残留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因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直接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宫旁组织宽度及阴道组织长度、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髂总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有转移,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67.7±65.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7.4±192.8)mL,左侧宫旁组织宽度(2.3±0.8)cm,右侧宫旁组织宽度(2.4±0.7)cm,阴道壁组织切除长度(3.1±1.0)cm,平均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20.9±7.2)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6.3±34.5)天。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给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术后短期随访12~29个月,9例出现复发转移(23.1%),其中1例肺转移,其余为盆腔局部复发。4例死亡(10.3%),1例术后半月因肺栓塞死亡,3例因病情进展死亡。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及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hysterectomy,LRH)两种术式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讨LNSRH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2014年FIGO临床分期为Ⅰ b1~Ⅱa2期、于我院接受LNSRH(观察组,n=138)和LRH(对照组,n=138)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种手术对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H组比较,LNSRH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缩短,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34.8% vs 71.0%)及消化系统并发症(21.7% vs 49.3%)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留置尿管天数主要集中在7~14 d,而LRH组主要集中在>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Ⅰ-QOL)及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elvic floor impact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均优于LRH组(P<0.05).结论 LNSRH作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方式,可保护患者术后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排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盆底功能指标检测。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6 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研究组)及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对照组)患者。其中,研究组40 例,对照组40 例。术后进行盆底功能检测,包括自由尿流率、残余尿、盆底电生理功能、神经损伤测定及生活质量问卷等,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 个月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5.0% 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6.3% 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6.7% 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是否腹压排尿以及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Ⅰ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发生率以及腹压排尿、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下降、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全子宫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早期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定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子宫颈癌、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腔镜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的临床资料,并与国内外同类手术及开腹手术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6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30 h,平均切除淋巴结的个数22个。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可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的彻底性,对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9例子宫超过12孕周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并观测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病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29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成功率100%。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膀胱,直肠损伤。手术时间为90~160 min(116.5±21.2 min),术中失血量100~250 ml(165.6±50.3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但必须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并严格筛选病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纳米炭注射宫颈在腹腔镜下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及前哨淋巴结在宫颈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0年12月本院妇产科的18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FIGOIb、1Ia期)。采用纳米炭注射宫颈后,在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中将黑染淋巴结确定为前哨淋巴结。切除的淋巴结做常规病理检查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SLN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结果:腹腔镜下纳米炭注射宫颈后,其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100%(18/18),共8l枚,占总切除淋巴结的17.31%(81/468),其中,6枚癌转移。前哨淋巴结定位于闭孔37.01%(30/81),骼外29.63%(24/81),骼内22.22%(18/81),宫旁9.88%(8/81),骼总1.23%(1/81)。检出敏感度为100%,准确度为100%,假阴性率为O%。结论:纳米炭注射宫颈后行腹腔镜下,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是可行的,且采用纳米炭注射宫颈后行宫颈癌检测前哨淋巴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SLN可较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但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临床应用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同期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经腹组)、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腹腔镜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03±23)min,经腹组为(75±30)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5±48)ml,经腹组为(100±28)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00±3.42)h]明显短于经腹组[(38.40±5.3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4±1)d]短于经腹组[(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日为[(5.45±1.22)d],明显短于经腹组[(7.03±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途径的手术各有优缺点,且不能相互代替,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术者的技术水平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NACT)对Ⅰb~Ⅱb期子宫颈癌的术前疗效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3例我院2004年10月~2009年4月诊治的Ⅰb~Ⅱb期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进行静脉全身NACT治疗,采用PVB方案,3个疗程以内完成,疗程间隔约3周。13例经NACT治疗后约2周再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转移、全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等评价指标。结果:13例Ⅰb~Ⅱb期子宫颈癌均为磷癌,且均能耐受化疗。NACT治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3例和进展2例,有效率61.5%(8/13)。13例经NACT治疗后手术中有12例成功进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出现低估而仅做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率100(13/13);术中出血量350~1200ml;2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除1例切口脂肪液化外,余均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结论:NACT对Ⅰb~Ⅱb期子宫颈癌的术前疗效较好,化疗后全子宫切除率高,手术近期效果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肿瘤较小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和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于2014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肿瘤直径≤2 cm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为研究组,另40例行腹腔镜下常规广泛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膀胱功能、直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2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情况。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阴道切除长度、宫旁组织切除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保留导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尿不尽占比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便秘占比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最大尿流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