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电针干预下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促大鼠脑内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择“百会”穴及左侧“四关”穴为针刺穴位,刺激时间为20 min,每日1次。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I/R组)、模型 电针组(I/RE组)、模型 电针 L-NAME组(I/REL组)。除N组外的各组局灶脑缺血1.5h后分为再灌注1d、2d、7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在各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VEGFR2 EPCs数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脑区VE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大脑皮质CD34标记的微血管的计数。结果 与I/R组比较,电针可明显提高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P<0.01,P<0.05),而I/REL组的VEGFR2 EPCs数量相比于I/RE组则显著降低(P<0.01)。各时间点I/RE组缺血大脑皮质区VEGFR2 mRNA及CD34血管计数明显高于I/R组(P<0.01),而I/REL组与之比较则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电针可动员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EPCs促大鼠缺血脑区血管再生,该作用在eNOS被抑制后减弱,推测电针动员EPCs促血管再生的作用与eNOS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与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和不同部位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再灌注12h、24h、3d、7d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VE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6h再灌注12h VEGF、TGF-β1即有阳性表达,再灌注24hVEGF、TGF-β1表达明显增多,持续至3d,以后表达减少,但7d仍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的细胞主要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各时间段二者的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梗死灶周围区。结论 VEGF、TGF-β1共同参与缺血脑损伤的病理发展及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原儿茶酸对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原儿茶酸处理组(PCA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腹腔注射PCA,25mg/kg、1次/d、连续7d。PCA组于预处理结束后24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PT-PCR法及Western blot测定缺血半暗带NF-κB-p65及Notch1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PC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缺血区半暗带NF-κB-p65及Notch1表达下调(P<0.05)。结论 PCA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NF-κB-p65及Notch1的表达、减轻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related protein kinase,DAPK)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线拴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组于栓塞3h后分别再灌注12h、24h、3d、7d。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DAPK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DAPK 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组DAPK免疫阳性反应于再灌注后24h开始增强并于3d时达高峰,随后下降;DAPK 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3d时达高峰,随后下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DAPK表达增强;DAPK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干预对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细胞内游离钙、Caspase-3 mRNA及大鼠双前肢抓力的影响.方法 1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1/R)和针刺组(I/R+EA).选用Longa改良线拴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实验大鼠处死后取材制成单细胞悬液,经Fluo-3/AM标记,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脑细胞[Ca2+]i浓度.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纹状体内Caspase-3 mRNA表达的变化.大鼠双前肢抓力试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重建情况.结果 ①针刺干预6h后[Ca2+]i为10.96±1.18,针刺12h后为20.9±4.73,与缺血再灌注组[16.87±3.56,34.10±1.06]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R组大脑皮层及纹状体Caspase-3 mRNA表达增强;电针干预后Caspase-3 mRNA表达与I/R组比较明显下调.③针刺7d、14d大鼠抓力明显高于脑缺血再灌注7d、14d,针刺30d、60d、90d大鼠抓力与脑缺血再灌注30d、60d、90d组大鼠抓力无明显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R+EA与sham及I/R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急性期针刺干预显著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并有效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estin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Nestin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后不同再灌注时间段(6h、12h、24h、72h、7d、14d)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6h,Nestin 表达即有增加,至3d时Nestin 表达显著增强,Brdu /Nestin 细胞也已明显可见,至7d时Nestin 表达、Brdu /Nestin 细胞数目均达顶峰,至再灌注14dNestin 表达及Brdu /Nestin 细胞数目均已明显回落。结论脑缺血可引发大鼠Nestin的表达上调,并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PI3K/AKT通路的动态表达及益气活血方药对其影响.方法: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3、7、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PI3K/AKT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模型组PI3K/AKT表达增加.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14d,能够明显增加PI3K/AKT的表达(P<0.001).益气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3d,7d、14d,能够明显增加PI3K/AKT的表达(P<0.01或P<0.001).组间比较显示,益气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14d显著优于益气组和活血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上调细胞存活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的表达,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脑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康复组和电康组(电针+康复训练)共5组。每组24只,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康组、电针组造模后4 h开始给予电针百会、大椎穴干预,每日1次,共10 d。电康组、康复组分别于造模后给予康复治疗,每天1次,连续10 d。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缺血2 h再灌注3 d、7 d、10 d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染色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检测巢蛋白(Nest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Nestin免疫阳性表达明显增强;模型组大鼠术后3 d、7 d、10 d的Nestin、bFGF、EGF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康复组在3 d、7 d、10 d时促进Nestin表达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康组7 d时促进Nestin表达的作用较电针组和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在脑缺血侧bFGF和EGF程度表达较强,bFGF表达峰值出现相对较早,EGF表达峰值出现则较晚。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康复组、电康组3组在脑缺血皮质区内3 d、7 d、10 d不同时间点bFGF、EGF的表达数量增多,反应增强;电针组、康复组、电康组3组相比,电康组促进bFGF和EGF表达上调的效应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和改善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单纯的电针、康复疗法。这可能与电康法增加了大鼠缺血侧大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眼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眼针治疗。再灌注3、24、72h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微血管密度及VEGF、VEGFR2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VEGF mRNA、VEGFR2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缺血再灌注24、72h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各时间点VEGF、VEGFR2表达明显增加,VEGF mRNA、VEGFR2 mRNA表达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   眼针可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微血管生成,其机制与上调VEGF/VEGF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再灌注后p-糖蛋白(P-gp)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取26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其中1只用于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其余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脑缺血再灌注1、3、7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DAB单标,观察P-gp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分布变化;用Mdr-1抗体分别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微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观察P-gp在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微血管P-g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仅在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gp,缺血再灌注组除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gp外,在部分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也有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1d皮质P-gp mRNA表达降低,但3d表达明显增高,7d又下降,其升高和降低水平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后1、3、7d纹状体P-gp mRNA表达均增多,其中以1、3d增多明显,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P-gp在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微血管P-gp的表达呈现不同的趋势,这可能是脑组织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胡湘蜀  周东  罗祖明 《四川医学》2009,30(3):323-325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外周血CD34^+细胞和脑组织AC133抗原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线栓法模型,缺血2h。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动物模型组,分别取缺血再灌注1、3、6、12、24、48、72h、4、7、14d等作为观察点。取再灌注1、3、6、12、24、48、72h、4、7、14d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3、4、7d脑组织AC133抗原表达。每个观察点5只大鼠,共60只大鼠,根据神经功能计分纳入实验。结果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d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直到7d。14d恢复到基线水平。②AC133抗原在再灌注4d梗死半球半暗带区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阳性,3、7d组无阳性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外周血CD34^+干细胞明显下降,脑梗死半暗带区域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AC33抗原的表达,提示内源性血管内皮干细胞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的血管修复。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双侧“合谷”穴(LI4)对Wistar大鼠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h、再灌注3h及6h组HSP70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缺血3h/再灌注6h+电针“合谷”穴组与缺血3h/再灌注6h组相比HSP70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提示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SP70  相似文献   

13.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时间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两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5个小组,即MCA02h,3h,4h,5h和6h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h和36h尾静脉给药;48h后计算大鼠存活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流量和脑梗死体积测定。结果①大鼠存活率:尼莫地平组存活率为53.3%(16/30只),对照组为40%(12/30只)。大鼠存活率提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MCA04h的大鼠神经功能尼莫地平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③脑组织血流量:尼莫地平组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大鼠脑血流量,尼莫地平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中MCA02h,3h和4h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梗死体积:尼莫地平组的犬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MCA02h组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最突出(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在2h-4h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塞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差异,寻找一种制作简单,成功率高的脑缺血模型。方法:将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60只,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4h、8h、24h后生理盐水灌注后取脑;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60只,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100min后,拔出线栓形成再灌注,分别在再灌注4h、8h、24h后灌注取脑;对照组30只。比较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术后存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模型稳定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成功率高于永久性脑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组死亡率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死亡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TTC染色: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梗死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梗死灶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方式简单、结果稳定、缺血时间可控,是一种较理想的模拟脑梗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左归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缺血侧额顶叶皮层不同时间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电针、左归丸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左归丸组、电针组、电针结合左归丸组(针药组)。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心俞、肾俞,左归丸组给予左归丸灌胃,电针加左归丸组同时用电针、左归丸治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电针、左归丸对缺血区额顶叶皮层突触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第7、14天,电针组、左归丸组、针药组SYN表达极显著增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在第7、14天,针药组SYN表达极显著增高(P〈0.01),左归丸组SYN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左归丸组比较,针药组在第7、14天均极显著高于左归丸组(P〈0.01)。电针和左归丸促进脑缺血大鼠额顶叶皮层病理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明显促进突触超微结构的恢复。结论:电针和左归丸促进脑缺血大鼠额顶叶皮层突触超微结构的恢复,促进突触重建。左归丸及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SYN表达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它们可能通过保护大鼠缺血区皮层的突触超微结构促进突触可塑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青皮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青皮组、亚低温组及二者联合治疗组 ;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脑梗死体积。结果 :亚低温、青皮注射液及二者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 (P <0 .0 5 )、脑梗死体积 (P<0 .0 1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联合应用脑梗死体积低于单独应用组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青皮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黏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周围带不同时相点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缺血2 h再灌注4、24、72 h和7 d的syndecan-1阳性细胞的分布部位、数量及缺血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yndecan-1免疫活性在皮质部位和皮质下结构表达明显;脑缺血2 h再灌注4 h可见梗死核心区的syndecan-1表达开始减少,24 h明显减少达高峰,72 h和7 d梗死核心区未见syndecan-1表达;脑缺血2 h再灌注4 h周围带的syndecan-1表达开始减少,24 h减少达高峰,到72 h脑梗死周围带的syndecan-1表达增加,7 d时梗死区周围带syndecan-1表达基本恢复;syndecan-1的表达和脑梗死周围带炎性细胞的浸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周围带syndecan-1表达减少,可能是炎性细胞浸润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BrdU/ne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9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各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7d、14d、28d共9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选取顶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