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探讨醋酸林格液联合琥珀酰明胶用于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组(A组,27例)和醋酸林格液+琥珀酰明胶组(B组,32例),观察两组液体复苏的效果及期间各项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的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B组[6、24h分别为(58±10)、(74±13)s和(48±7)、(54±11)s],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B组[6、24h分别为(3.3±0.8)、(1.6±0.3)g/L和(4.2±1.1)、(2.1±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乳酸、肌酐、钙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林格液联合琥珀酰明胶用于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有与乳酸林格液联合羟乙基淀粉相似的效果,但对于凝血功能、血清乳酸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更少,可能更适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但更容易发生低钙血症,也没有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改良醋酸林格液与乳酸林格液对围手术期患者结局的影响,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扩容液体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服务平台、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1996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评价文章质量,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病死率、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pH值、碱剩余(BE)、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浓度(Lac)、碳酸氢根(HCO3-)。结果 检索到265篇文献,最后进入系统评价为12篇文献,共664例患者。改良醋酸林格液与乳酸林格液相比,两组 BE、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改良醋酸林格液组pH值高于乳酸林格液组(SMD=0.25,95% CI=0.08~0.42,P=0.04)。乳酸林格液组PaCO2值高于改良醋酸林格液组(SMD=-0.26,95% CI=-0.47~-0.05,P=0.013)。乳酸林格液组乳酸值高于改良醋酸林格液组(SMD=-0.89,95% CI=-1.05~-0.73,P=0.000)。结论 改良醋酸林格液在减少血液乳酸方面优于乳酸林格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和琥珀酰明胶(佳乐施)术前急性扩容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液组(对照组,15例)、万汶组(20例)和佳乐施组(15例),术前分别用相应液体15ml/kg,30min内输完,在扩容前及扩容后即刻采取静脉血样,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凝血R时间、K时间、α角、MA等值,同时测定各时点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o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HT),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HR)。结果扩容后三组R时间、K时间、α角、MA、Hb、Hct、APTT、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万汶组和佳乐施组扩容后胛较扩容前均明显延长(P〈0.05),佳乐施组扩容后胛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万汶组扩容后INR明显低于佳乐施组(P〈0.05)。结论万汶和佳乐施术前急性扩容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但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和琥珀酰明胶(佳乐施)术前急性扩容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液组(对照组,15例)、万汶组(20例)和佳乐施组(15例),术前分别用相应液体15ml/kg,30min内输完,在扩容前及扩容后即刻采取静脉血样,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凝血R时间、K时间、α角、MA等值,同时测定各时点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HR)。结果扩容后三组R时间、K时间、α角、MA、Hb、Hct、APTT、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万汶组和佳乐施组扩容后PT较扩容前均明显延长(P<0.05),佳乐施组扩容后PT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万汶组扩容后INR明显低于佳乐施组(P<0.05)。结论万汶和佳乐施术前急性扩容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但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术中实施容量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凝血功能基本正常的择期手术患者,观察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入前、输入500ml、1000ml后各时点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患者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前后各时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术中容量治疗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术中实施容量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凝血功能基本正常的择期手术患者,观察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入前、输入500 ml、1000 ml后各时点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患者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前后各时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术中容量治疗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时使用6%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氏液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乳酸林格氏液(RL)组和万汶(6%羟乙基淀粉,130/0.4,HES)组,每组15只。Sham组仅动静脉置管。RL组和HES组失血性休克后分别用乳酸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复苏,复苏2小时后取血测定血浆TNF-α、IL-1及IL-6,并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进行肺W/D比值测定和肺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实验组休克复苏2小时后血浆TNF-α、IL-1、IL-6以及肺W/D比值均较sham组高(p<0.05),光镜下肺病理损害严重;HES组复苏后维持MAP80~90mmHg所需液体较RL组明显减少(p<0.05);HES组血浆TNF-α、IL-1、IL-6水平及肺W/D比值均较RL组低(p<0.05);HES组肺病理损伤较RL组轻。结论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浆TNF-α、IL-1、IL-6水平增高,并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羟乙基淀粉复苏较乳酸林格氏液复苏能部分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琥珀酰明胶术前预扩容在重度烧伤患者超早期切痂植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预扩容组(AH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麻醉平稳后AHH组经右颈内静脉30 min内输注琥珀酰明胶15 mL/kg,使血容量迅速呈超容量状态.其余处理和对照组一致.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AHH组血液稀释即刻(T0)、血液稀释后15 min(T1)、60 min(T2)、120 min(L)、180 min(T4)检测血糖和电解质,并于T0、T2、T4和术后24 h(T5)经右颈内静脉取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术中记录各组尿量、失血量、输液量和输入同型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CVP在各时点均高于血液稀释前和c组(P<0.05).AHH组患者在血液稀释后Hb和Hct明显低于稀释前和C组(P<0.05),但24 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电解质和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理论出血量和输血量以AHH组较少(P<0.05).结论 琥珀酰明胶术前预扩容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超早期切痂植皮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琥珀酰明胶、乳酸钠林格液预扩容对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Ⅰ组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Ⅱ组采用4%琥珀酰明胶,Ⅲ组采用乳酸钠林格液。三组术前均以12~15ml/min的速度给予250ml试验液体,分别于人手术室后输试验液体前(T1)、试验液体输入结束即刻(T2)、麻醉平面达T10后(T3)、手术开始(T4)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输试验液体前(扩容前)及手术开始前(扩容后)抽静脉血行Pt及凝血功能测定。结果三组患者B时间点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CWI)在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及收缩压(SBP)在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组HR在B时间点明显增快。三组患者T2时间点的SB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Ⅰ组T2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间点Ⅲ组下降尤为显著。T2时间点Ⅰ组与Ⅱ组的SI、CI、LCWI等均显著增加;在T3时间点Ⅲ组上述指标则明显下降,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扩容后均有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降低,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扩容前与扩容后比较仅Ⅰ组Pt[(200.35±33.39)×10^9/L和(178.50±24.06)×10^9/L]、PT[(11.90±0.75)s和(12.54±0.7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剂量(250m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扩容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明显要好于琥珀酰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液,对凝血因子会产生稀释作用,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醋酸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对血清晶体渗透压、血电解质、血乳酸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颅内占位病变切除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ASAⅠ级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A组患儿在诱导前,按照体重kg×5 m L以较快的速度输注醋酸林格氏液,B组患儿在诱导前,按照体重kg×5 m L以较快的速度输注生理盐水,以补充因术前禁食而存在的轻度或中度低血容量。维持量按4:2:1法则计算,并以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指导6%羟乙基淀粉(130/0.4)的输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剪开硬膜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计算血清晶体渗透压。记录各个监测时间点的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总输液量、出血量、尿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液量、尿量、血清晶体渗透压、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点,A组血p H值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点,A组血氯离子水平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醋酸林格氏液较生理盐水无明显渗透压降低,不额外升高血糖,不含钙,可以减少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产生,是相对安全的液体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乳酸林格液组(A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盐水组(B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甘露醇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结果B、C两组给药后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C组;C组出现3例甘露醇血管外渗致组织损伤。结论快速输注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时均有显著效果,高渗盐水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副作用少,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乳酸林格液组(A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盐水组(B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甘露醇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结果B、C两组给药后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C组;C组出现3例甘露醇血管外渗致组织损伤。结论快速输注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时均有显著效果,高渗盐水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副作用少,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14.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症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症病人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影响,观察胰岛素对脓毒症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方法:将48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严格控制在5.0~7.0 mmol/L。对照组病人常规治疗,血糖控制在10.0~11.9 mmol/L。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血浆D-乳酸水平和DAO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能降低脓毒症病人肠道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改善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浆皮质醇、乳酸、中性粒细胞捕获网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2017年11日-2018年11月间本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ACHE-II评分分为危重组25例和非危重组65例,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中血浆皮质醇、乳酸、中性粒细胞捕获网,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F、Lac、Cf-DNA/NETs与患者临床特点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清中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危重组患者F、Lac、Cf-DNA水平分别为(625.5±65.4)μg/L、(3.2±0.8)mol/L、(57.4±6.4)ng/ml明显高于非危重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F、Lac、Cf-DNA/NETs均与心率、APACHE I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中性静脉压呈负相关,F、Lac、Cf-DNA/NETs、APACHE II评分是患者脓毒血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皮质醇、乳酸钠、中性粒细胞捕获网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检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揭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40例APACHEⅡ评分>12分的脓毒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IL-6水平。将这2组血清IL-6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脓毒症组的IL-6水平与病人的预后、APACHEⅡ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组血清IL-6水平[(152.02±55.77)pg/m l],与正常对照组IL-6[(85.79±30.96)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血清IL-6水平与病人的预后呈正相关(r=0.667,P=0.000),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85,P=0.002)。40例感染患者中有20例死亡,他们的血清IL-6水平[(186.20±48.74)pg/m l]较生存病例[(117.84±39.36)pg/m l]高(t=4.880,P=0.000)。结论脓毒症时,血清IL-6水平升高,其升高反应了感染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动态监测在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儿42例入院后均按重症脓毒症的诊断指南中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测定每例患儿复苏前及复苏后动脉血乳酸值,并且计算复苏后1、2、6 h的乳酸清除率。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20例与死亡组22例,评价早期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复苏前及复苏后1、2、6 h的乳酸值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复苏后1、2、6 h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是判断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良好指标,动脉血乳酸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乳酸清除率越低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COPD患者,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后出现血压下降,随机分配到万汶组和林格液组,各20例。监测复苏时间、复苏液体量、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万汶组和林格液组输液量分别为(1535±380)ml和(2150±427)ml,复苏时间分别为(5.21±1.94)h和(6.48±2.36)h,P<0.05。万汶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林格液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在复苏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林格液组出现3例下肢水肿加重。结论万汶能快速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可能更有利于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故可首先考虑用于COPD患者的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