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球帽基台和locator基台在种植体覆盖义齿(IODs)修复中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单颌牙根嵴严重萎缩全口无牙颌患者27例,共计54枚种植体,其中球基台附着体26枚,locator基台附着体28枚。上部修复完成后6个月复诊并每年随访,从种植体、牙周黏膜、附着体等方面进行复查,统计其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种基台支持式覆盖义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全口义齿(P<0.05)。2年后两种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边缘骨吸收率(BML)没有差别(P>0.05)。locator基台支持的覆盖义齿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4.28%,球帽种植覆盖义齿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结论 locator基台和球帽基台支持式全口义齿均优于常规全口义齿,locator基台产生的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齿槽骨的变化。方法:同顾性分析42例全颌牙缺失病例在下颌区各植入2颗种植体,行种植体支持覆盖义齿修复的病例,其中杆卡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19例,球帽式下颌覆盖总义齿23例。对其定期进行随访及放射学检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总结。结果: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2年,种植基牙周齿槽骨吸收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没有差别。结论: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短期对种植体基牙周齿槽骨影响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球帽附着体和Locator 附着体应用于无牙颌患者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牙颌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患者67例,共植入150颗种植体,附着体类型为球帽或Locator.对患者定期复查,检查种植体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PD),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BI),测量边缘骨吸收值(MBL).患者分为球帽组、球帽改Locator组和Locator组,对PPD值、MBL值和PLI、GI、BI分别进行3组间比较.使用Digimizer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影像学测量,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颗种植体修复前成功率为95.88%,累计存留率为92.97%.PPD值平均为(2.16 ± 1.02)mm,球帽组与改做组间无显著差异,Locator组的PPD值明显低于另2组.PLI、GI和BI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BL值平均为(0.92 ± 0.61)mm,改做组的MBL值明显高于另2组,而Locator组的MBL值最低.结论 Locator式种植覆盖义齿比球帽式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萎缩下颌无牙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牙槽骨萎缩的下颌无牙颌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用Endo—pore Dental Implant System种植体,球形基台和弹性橡皮帽,为15例牙槽嵴萎缩下颌无牙颌病人作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观察义齿的固位力、稳定性和咀嚼功能,随访0.5—3年。结果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能显著提高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改善咀嚼功能,病人满意。结论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能显著改善牙槽嵴萎缩的下颌全口义齿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下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BEGO种植体系统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重度牙槽骨萎缩无牙下颌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重度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极度不良的7例下颌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2-3枚BEG0柱形螺旋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17枚,后期采用球基台作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评价种植和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7枚种植体均顺利一期愈合,愈合周期平均3个月,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6-12个月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容貌改善明显,患者满意。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重度萎缩无牙下颌,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球帽附着体修复,简单经济,易于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球帽固位的下颌双种植体覆盖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其修复并发症。 方法 对下颌牙槽骨重度萎缩的10例无牙颌患者,在前牙区与中线等距平行植入2枚种植体,3个月后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方式制作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在覆盖义齿戴入后1周、1年、2年、3年进行随访,评价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患者满意度及义齿并发症情况。 结果 10例两球帽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经过3年观察,种植体存留率100%,边缘骨吸收<1 mm,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且维持稳定,义齿无重衬或折断现象,义齿并发症主要是球帽附着体O型圈的置换或固位金属簧的固位力再激活,修理频次0.67次/(年·人)。 结论 在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合适的情况下,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双植体覆盖义齿,可获得长期稳定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57 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牙龈增生、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以及义齿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方法测量患者对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满意度,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8±11.3) 个月的随访观察,4 枚种植体在愈合期内失败,存留率为98.1%;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为(1.38±0.74) mm,不同类型附着体(杆卡、球帽、磁性)修复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杆卡组的菌斑指数、探针深度均高于磁性和球帽组(P<0.05);探针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牙龈增生多见于杆卡组.并发症主要包括:上部基台折裂、义齿折裂、螺丝松动等等.患者对种植覆盖义齿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仅在"清洁方便程度"一项,磁性和球帽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杆卡组(P<0.05),其他各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种植覆盖义齿有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及患者满意度,但修复后需对义齿及种植体进行定期清理维护以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  相似文献   

8.
一、种植覆盖义齿的分类及应用1、种植体支持式,黏膜为主支持式,混合支持式。2、机械式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3、常用附着体结构:1.杆卡附着体;2.球状附着体;3.磁性附着体三、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GozdeCelik等:球帽与杆卡混合设计的下颌覆盖义齿传导最小的应力到种植体上。刘政: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的剩余牙槽嵴表面应力大于杆式附着体义齿。Lucas Fernando等:与O’RING附着体相比,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放射学观察了解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共完成2枚种植体支持杆卡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19例,球帽式下颌覆盖总义齿23例,对其定期进行放射学检查.结果:修复体完成1年时,两组病例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之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修复1年后,其放射学评价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下颌无牙颌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下颌无牙颌患者,每名患者下颌植入2枚种植体,共24枚,3~4个月后完成locator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术后2年期间进行随访。结果:24枚种植体均无松动,骨无明显吸收,患者对义齿咀嚼及固位满意。结论:locator附着体固位的种植覆盖义齿是下颌无牙颌患者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球帽式和Locator式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共完成2颗种植体支持的球帽下颌覆盖总义齿9例,Locator下颌覆盖总义齿11例,上颌均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完成后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对各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MBL)进行评估,同时进行义齿满意度调查。结果:Locator组、球帽组在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和舒适程度的满意度均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Locator组与球帽组患者满意度、种植体周牙槽骨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球帽、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下颌无牙颌的应用中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例下颌牙列缺失的患者,植入2颗种植体,利用球帽附着体固位制作的覆盖义齿,随访6个月—4年,从患者主观感受和X射线检查两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覆盖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率高。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覆盖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比较含2个种植体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分别使用球帽附着体和Locator附着体在正中,侧向及前伸(牙合)应力加载时对其种植体和余留牙槽嵴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 应用三维光弹实验的方法,在Atwood 3级无牙颌模型双侧至尖牙区域内各植入1枚种植体后制作环氧树脂光弹模型,进行3种咬合状态下的1kg垂直加载.应力冻结后,比较两者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正中及前伸(牙合)位加载时,2种附着体均可达到颊舌侧应力分布相近,球帽式牙槽嵴顶应力分布略大;侧向(牙合)加载时,球帽式覆盖义齿较Locator式覆盖义齿工作侧与平衡侧应力差更小;3种(牙合)位加载时,球帽式覆盖义齿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均小于Locator式覆盖义齿,其中侧向(牙合)尤为明显.结论 (1)在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时,使用球帽附着式覆盖义齿较Loctor式覆盖义齿可能对种植体周围的骨质及剩余牙槽嵴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建议作为首选(2)在使用Locator附着体时建议选用可减少侧向力的(牙合)型,如舌向集中(牙合)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下颌牙列缺失患者分别采用2枚或者4枚种植体支持的Locator覆盖义齿,修复5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采用2枚种植体(A组)和4枚种植体(B组)支持Locator覆盖义齿患者分别为20例、15例。评估2组患者满意度(整体满意度、咀嚼能力、说话适合性、固位和稳定性、舒适度),并检测咀嚼效率和边缘骨吸收值。结果:两组病人在整体满意度、咀嚼能力、说话适合性、固位和稳定性、舒适度及咀嚼效率、边缘骨吸收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ocator种植覆盖义齿无论是采用2枚还是4枚种植体,5年后均能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但对其远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观察。对于有可能出现义齿旋转的患者建议种植4枚种植体。  相似文献   

15.
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并发症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杆卡和球帽附着体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机械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共完成2颗种植体支持杆卡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18例,球帽式下颌覆盖总义齿20例,对其机械并发症及修理情况进行随访登记。结果:两组病例机械并发症之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杆卡组出现的机械并发症较严重,修理较困难,甚至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结论:黏膜支持式球帽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效果满意,出现并发症修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