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肺结核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68例,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连续三次以上的标本培养。使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测试仪对细菌进行检验。统计致病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痰液检测阳性患者65例,致病病原菌株8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1株(24.71%),革兰氏阴性菌50株(58.82%),真菌14株(16.47%)。致病病原菌占第一位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约占总病原菌株的24.71%,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约占总病原菌株的,14.12%。所有培养的菌株对于不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针对肺结核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进行研究,能够准确掌握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银川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09例CAP患儿采用一次性无菌收集器负压抽取深部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做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7株,阳性率28.16%。检出细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32.18%)、肺炎克雷伯菌(22.9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4%)、流感嗜血杆菌(10.34%)、大肠埃希菌(9.52%)、鲍曼不动杆菌(4.59%)、阴沟肠杆菌(4.59%)、产气肠杆菌(1.19%)、铜绿假单胞菌(1.19%)。肺炎链球菌主要见于3个月至5岁儿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杆菌1岁内小儿多见,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儿童,大肠埃希菌多见于3个月以下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结论本地区儿童CAP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各年龄段儿童感染的病原菌有所不同。最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素耐药,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当前小儿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毒病原学的状况。方法收集251例HAP的患儿资料,对其中做痰液病毒分离,获得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51例HAP患儿中141例做了痰液病毒检测,其中阳性67例,病毒检出率为47.52%(67/141),其中以RSV肺炎最为多见。67例病毒性HAP均以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不发热或低热,少部分可以表现为高热,血常规、CRP基本正常。67例中22例有明确的诱因,其中以使用激素最为多见。67例患儿均治疗有效。结论251例住院患儿中HAP病毒检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4.
陈良  林兴盛  戴木森 《四川医学》2002,23(8):845-846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所致的耐药病原菌的增加 ,不仅使医疗费用增加 ,而且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因此掌握病原菌流行分布及敏感模式 ,以选用发挥最大效力的抗生素 ,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对我院大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 )近年痰培养阳性的院内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pneumonia,简称 HAP)主要病原菌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与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入住内科系统 ICU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398例次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诊疗…  相似文献   

5.
张丽娜  曹玲 《中国医刊》2023,(8):824-829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全球儿童感染的原因之一,本病在儿科领域尤为常见,且对5岁以下儿童造成的伤害较为显著。CAP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对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更高,使患儿身心均受到巨大损害,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CAP的致病微生物复杂多样,且不同年龄、季节、地区病原分布差异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临床诊治困难,因此,早期明确病种尤其重要。基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儿童CAP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病原感染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以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72例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长期卧床,接受化疗为主要诱发因素,死亡率高,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结论尽量控制患者住院及卧床时间,接受放化疗者应及时升自治疗,加强预防以降低发生率。应按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联合、足量、疗程宜长。  相似文献   

7.
金咏絮  林其昌  黄志华  陈公平  林晓 《医学综述》2009,15(17):2625-2627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分布,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37例诊断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137例CAP共检出阳性病例112例,总检出率81.8%。病毒检出68例,占检出病例60.7%,其中RSV检出最多,为30例,占病毒检出病例的44.1%,细菌检出40例,占检出病例35.7%,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两位,分别占细菌检出病例的22.5%和15.0%。肺炎支原体(MP)检出11例,占阳性病例9.8%,CT检出1例,占阳性病例0.9%。结论病毒是引起CAP主要病原,其中RSV最常见;hMPV检出明显呈增多趋势;G-杆菌略高于G+球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发病特点,现对医院近4年76例病例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院内肺炎(NP)又称医院获得性肺炎。76例病例均符合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1,2],其中男50例,女26例,年龄最大96岁,平均(68±3)岁。大部分患者有两种以上基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志海  林辉斌  黄桂丽 《河北医学》2004,10(10):913-915
目的:为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年龄、入院时间、并发症、操作、用药的关系及致病菌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结果: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与年龄、意识障碍、延髓麻痹、停留胃管、气管切开、制酸剂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及早预防,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al acquired pneumonia,CAP)痰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对肺炎患儿早期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诊断为肺炎及至少一次痰培养阳性的患儿,就病原菌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7例均为同期诊断为肺炎的住院痰培养阳性患儿,其中HAP 64例,CAP 203例。HAP患儿分离出10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15.00%),革兰阴性菌70株(70.00%),真菌15株(15.00%);前3位的病原体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5株(25.00%),鲍曼不动杆菌15株(15.00%)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株(11.00%),混合感染占48.40%。CAP患儿分离出20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6株(22.12%),革兰阴性菌157株(75.48%),真菌5株(2.40%);前3位的病原体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65株(31.25%),大肠埃希菌32株(15.39%),肺炎链球菌19株(9.14%),混合感染占2.46%。药敏结果显示HAP病原菌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山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及其与年龄、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性,为疾病诊断和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2016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资料、入院前使用抗生素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有155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细菌检出9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1株,革兰氏阳性菌34株.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占构成比前五位.支原体和衣原体现症感染率约7.7%~8.4%.RSV检出率达25.8%.年龄在3 a以上、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者,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较低(P<0.05).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且使用4 d及以上者高于使用3 d及以下者(P<0.05). 结论 住院儿童CAP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入院前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合当地CAP 的可能优势病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发病诱因、细菌耐药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中,痰培养阳性24例,阳性率80%,绿脓杆菌9例(30%),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26.7%);药物敏感试验发现绿脓杆菌及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经综合治疗后,死亡12例(40%),治愈9例(30%),好转9例(30%)。结论院内获得性肺炎多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和诱因,绿脓和克雷伯杆菌感染死亡率高,且细菌多为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7年12月呼吸、内分泌科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院内获得性肺炎常发生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且大部分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结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基础病,提高机体免疫力,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15.
李军民 《中原医刊》2007,34(3):45-46
目的 调查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标本(痰或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并采用血清学方法、聚合酶链方法及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80例患者病菌学检测阳性38例(47.5%),其中细菌阳性25例(31.2%),非典型病原体15例(18.7%),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3例(3.7%)。结论 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除了细菌性感染以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占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左右,因此经验治疗宜选用对常见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梅州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分布规律及耐药菌发病状况。方法择取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广东省梅州地区5个社区收取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取所有患者鼻咽部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并抽取静脉血清采用解脲脲原体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法对呼吸道病原谱Ig M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200份标本中135份阳性标本,占67.50%,其中总病毒阳性率56.29%,总细菌阳性率42.22%,混合感染13.33%;其中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0例副流感病毒(PIV),29例腺病毒(ADV),9例柯萨奇病毒(COXV),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肺炎链球菌,1例支原体感染,其他细菌3例。结论 CAP主要病原为RSV,低龄婴幼儿(<6个月)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且易发于春、冬两季。  相似文献   

17.
18.
罗秋菊 《医学文选》2000,19(6):994-995
院内获得性肺炎(NP)在院内感染率中发病率居首位[1],是当前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脏器储备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伴有各种疾病多,住院时间长,使老年住院病人NP发生的机会增多。因此,正确分析其发生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护理,是减少和避免NP发生的关键。我院1998年确诊老年NP15例,现将其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符合我国1990年制定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炎试行诊断标准[2]。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60~80岁,均有2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13例,冠心病10例,慢性…  相似文献   

19.
24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为CAP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4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集痰、支气管吸出物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学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128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混合感染20例(15.6%)。居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肺炎支原体39例(26.4%),流感嗜血杆菌23例(15.5%),肺炎链球菌17例(11.5%),肺炎衣原体17例(11.5%)。同时应用PCR和血清学两种方法对标本进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33/39)、23.5%(4/17)和14.3%(1/7)。就诊前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对于苛养菌检出率的影响显著。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CAP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但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PCR方法或尿抗原检测,可以增加非典型病原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赵海峰  付研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58-359,361
目的:了解我院南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5例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痰或血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结果:193例细菌培养显示,病原分离阳性79例(40.9%);200例血清学检查,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结论:CAP的病原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