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该院1991~2002年收治的14例会阴、腹壁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4例均诊断正确.4例会阴内异症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10例腹壁切口内异症均有剖宫产史.发病潜伏期,30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3例,腹壁内异症完整切除10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检,可以对会阴、腹壁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会阴例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对我院妇产科5例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5例均诊断正确。均有会阴侧切史。发病潜伏期多在产后6个月至2年内。所有病例均行彻底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3~5年,无复发。结论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查体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手段。会阴侧切术中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3~2008年收治的43例腹壁、会阴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43例均诊断正确。29例腹壁切口内异症均有剖宫产史,14例会阴内异症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腹壁内异症完整切除29例,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13例,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检,可以对腹壁、会阴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井水  陈维珍 《工企医刊》1996,9(4):56-5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为了探讨其发病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减少于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现将我们从1980年1月~1995年1月两家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51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妇科于 1995~1996年 2年中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 88例 ,经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8例年龄 2 1~ 52岁 ,平均发病年龄 35 8岁。其中 <30岁 14例 ,30岁~ 58例 (6 6 0 % ) ,4 1岁~ 52岁16例。既往有妇科手术史者 73例。其中人工流产史4 6例 (人流 1次 2 7例 ,2次 11例 ,3次 7例 ,4次 1例 ) ,上环 12例 ,剖宫产 9例 ,行一侧附件切除 6例。统计人流、上环及剖宫产宫腔操作手术史者 6 7例 ,占总数 76 %。临床症状包括痛经 4 0例 (45 5% )…  相似文献   

6.
李从霞  刘俊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90+192-190,192
目的探讨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率。方法对我院2002--2012年收治的19例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有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结节或肿块;根据病史、症状,可术前获得正确诊断;只用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部分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无一例复发。结论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手术为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也可以通过预防降低发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早期误诊率可达70%,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该病的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如何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没有清洗干净,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结论不彻底清除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就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14例患者中痛经12例(85%)、盆腔包块10例(71%),慢性盆腔疼痛6例(43%),急性下腹痛2例(14%),伴生殖器畸形5例(35.7%);Ⅰ期2例(14%),Ⅱ期2例(14%),Ⅲ期8例(57%),Ⅳ期2例(14%)。患者均在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后确诊。结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为痛经、盆腔包块及慢性盆腔疼痛,腹腔镜是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住症的确诊及治疗手段,术后合理用药,坚持随诊,减少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1.
王文凤 《职业与健康》2004,20(7):113-114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比较多见,特别是近些年剖宫产率增高,其发生率已有增长趋势,但会阴切口内膜异位症却较少见,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2例.  相似文献   

12.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分析及分娩中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和减少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种植。方法:通过对15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得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源性种植的途径和方式。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分娩中正规操作,做好会阴切口和会阴撕裂处的防护及分娩中器械、纱布的相应隔离,可阻断子宫内膜在分娩中会阴切口的医源性种植。结论:正确做好分娩中的防护,可有效降低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关系。方法:选自1994年2月-2004年2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51例。通过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及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来判定,均有病理诊断为依托。结果:10年间共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占同期妇产科手术981例的6.32%,其中既往有妇产科手术史者51例,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2.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与妇产科手术率的增加成正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降低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陈丽娟 《健康天地》2010,4(2):14-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是一种非癌性侵润性疾病,近年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但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却极少见。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翟艳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93-3394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3例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诊6个月~10年,未见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是:与月经周期同步、周期性疼痛、伴进行性增大肿块,诊断以症状体征为主,B超协诊为辅,治疗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异位病灶,预防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子宫内膜组织遗留在手术切口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及时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痛经、无周期性慢性盆腔痛等,辅助检查血清CA125和经腹彩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2.4%(11/34)和53.9%(20/36),术后用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术后未用药组。结论腹腔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和治疗的金标准,术后用药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雪莲  李再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58-395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流行病学特点,研究内异症的诊断方法,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内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20~40岁是内异症的好发年龄。卵巢是内异症的好发部位。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是主要表现。B超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后的确诊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论:临床上遇到生育年龄出现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及月经失调者均应考虑内异症的可能性,B超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李悦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53-154
1 诊断的新进展1.1 高危因素 年龄在26~40岁居多;月经初潮早,周期短,经期长(周期小于25 d,经期大于8 d);经期负重,经期性交,不孕症;盆腔手术史,如刮宫,剖腹产,剖腹取胎等;家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免疫因素以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率高;绝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1.2 临床表现1.2.1 症状 痛经,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发生在经前、经期及经后1~2d;非周期性、特异性慢性盆腔炎;原发或继发不孕;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1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灶位于腹壁切口处10例,位于会阴切口处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并进行随访。结果11例患者既往均有手术史,CA125检测均呈阴性。11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前曾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全部病例随访0.5—6.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医源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手术切除内膜异位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仉瑞 《中国保健》2010,(9):28-2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妇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结论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手术操作要精细,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