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后,不同时间点骨髓中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s)的数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股动脉放血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液体复苏早期阶段釆用乳酸林格液(乳酸林格液组)、晶胶液(晶胶液组)、7.5%高渗氯化钠(高渗氯化钠组)3种不同液体复苏,其后进行自体血液回输复苏,复苏成功后12、24和48 h脊髓离断法处死大鼠,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处死后,获取大鼠骨髓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大鼠骨髓中MDSCs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乳酸林格液组大鼠平均动脉压高于晶胶液组(P<0.05)。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的乳酸林格液组、晶胶液组及高渗氯化钠组大鼠骨髓中MDSCs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高渗氯化钠组大鼠各时间点骨髓中MDSCs所占比例较乳酸林格液组和晶胶液组均明显降低(P<0.01);乳酸林格液组和晶胶液组12 h和24 h骨髓中MDSC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晶胶液组低于乳酸林格液组(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后,大鼠骨髓中MDSCs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液体复苏可能适度抑制MDSCs的数量。与乳酸林格液、晶胶液相比,高渗盐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时,能够更有效抑制骨髓中MDSCs的数量,对失血性休克后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速率早期液体复苏在初始评估未达重症标准急性胰腺炎(N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初始评估NSA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早期补液速率将患者分为高速率补液组191例(24 h液体复苏总量>入院后48 h液体复苏总量1/2)和低速率补液组145例(24 h液体复苏总量≤入院后48 h液体复苏总量1/2)。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48 h、72 h补液总量,比较入院后12 h、48 h、72 h、7 d时外周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Cre)]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后24 h、48 h高速率补液组患者补液总量显著高于低速率补液组,高速率补液组入院后12 h CRP、HCT水平及入院后72 h CRP水平、生命体征达标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有创(介入)操作率、机械通气率、重症监护治疗率、转化为重症率均显著低于低速率补液组。结论 :高速率补液有利于改善初始评估未达NSAP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的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于SAP治疗后24~48 h、49~72 h、>72 h应用EN治疗,并据此分为A、B、C 3组。 EN治疗第7天进行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检查,记录首次排便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Balthaz-ar CT 评分、腹胀缓解时间,统计胰周感染发生率、假性囊肿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A组12例,B组8例,C组16例。A组PA、TLC、白细胞计数、PCT、C反应蛋白、首次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假性囊肿发生率均显著优于C组(P<0.05)。 A组ALB、PA、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不同的治疗时间而言,SAP治疗后24~48 h进行EN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提高SA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在指导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63例,分为两组,A组32例,B组31例。A组检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指导补液,以CVP达到8~12mmHg,MAP达到(65±5)mmHg以上,作为液体复苏治疗的目标。B组在达到上述CVP及MAP的基础上,计算乳酸清除率,以乳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10%作为复苏治疗的目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液体复苏达标率及乳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10%的比例、术后24h输液量的差异,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情况,ICU住院日。结果2h液体复苏达标率的比例A组高于B组(P<0.01)、24h内输入液体量B组大于A组(P<0.01)。但两组术后24h液体复苏达标率(≥10%)的比例、输入红细胞及血浆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器官功能不全比例高于B组(P<0.05),A组ICU平均住院日高于B组(P<0.01)。结论在监测CVP及MAP的基础上,使用乳酸清除率作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指导目标,可能减少患者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缩短ICU住院日。  相似文献   

5.
武猛 《黑龙江医学》2014,(7):836-837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不同输液量晶体液复苏对腹内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科2013-03~2014-03间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患者37例,按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应用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以24 h内复苏液体量的不同,分为A组(60 mL/kg以下)、B组(60~70 mL/kg)、C组(70~80 mL/kg)、D组(80~90 mL/kg)、E组(90 mL/kg以上),分别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腹腔内压,比较腹内压力变化。结果5组腹内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复苏后腹内压均值分别为A组:10.3 mmHg;B组:10.6 mmHg;C组:12.4 mmHg;D组:15.8 mmHg;E组:18.8 mmHg。D组和E组与A组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液体复苏时,腹内压升高程度与输入液体量有关,24 h晶体液输入量70 mL/kg以上会引起腹腔高压,若超过80 mL/kg有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早期液体复苏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探讨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7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体液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Ranson评分、APACHE II评分及CTSI 评分分别为(3.2±1.2)分、(9.2±2.6)分及(4.3±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8±1.5)分、(10.4±2.1)分及(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治疗3 d后死亡患者累计液体平衡仍持续增长,而好转患者累计液体平衡增长趋势减缓。结论 早期液体复苏可降低SAP患者的死亡率,能够早期达到液体相对负平衡的患者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GH)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轻度 GH 孕妇为 A 组,23例中、重度孕妇为 B 组,24例正常孕妇为 C 组(对照组),分析3组睡眠相关呼吸参数及血压资料。结果B 组平均 SaO2、通气指数、体重指数分别为(72.26±5.08)%、(37.21±2.56)次/h、(29.14±2.62)kg/m 2,明显高于 A 组、C 组(P <0.05);B 组睡眠延迟、稳定的睡眠比、清醒/梦睡眠比分别为(33.2±34.5)min、(36.3±19.1)%、(34.7±8.3)%,睡眠延迟显著高于 A、C 组,稳定的睡眠比、清醒/梦睡眠比显著低于 A、C 组(P <0.05);B 组24 h 收缩压、舒张压,白天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睡醒后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 A 组、C 组(P <0.05);B 组杓型比例明显低于 A 组、C 组(P <0.05);B 组异常新生儿发生率显著高于 A 组、C 组(P <0.05)。结论GH 与 OSAHS 关系密切,孕妇血压和供氧等可影响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容量复苏达标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SAP患者42例,根据复苏达标后48h液体出入量分为正平衡组及负平衡组,记录并比较复苏达标后0、24、48h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O2/FiO2)、膀胱内压(IAP)、血浆脑钠肽(BNP)、血乳酸及每24h液体出入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结果负平衡组较正平衡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均P<0.05)。CRRT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复苏后24、48h负平衡组EVLWI、IAP、血乳酸均低于正平衡组(均P<0.05), PO2/FiO2高于正平衡组(均P<0.05),BNP在48h低于正平衡组(P<0.05)。结论 SAP患者容量复苏达标后宜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9.
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君  陆昌友  黄君 《四川医学》2011,32(12):1998-1999
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29例重症胰腺炎分为两组:充分大容量复苏组(Ⅰ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Ⅱ组),观察两组的输液量及腹腔高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Ⅱ组在输液总量及输液速率及前2d液体潴留量均低于Ⅰ组,ACS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高压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强化液体复苏治疗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SAP患者采用强化液体复苏,应用羟乙基淀粉并增加胶体液输入,也可临时加用少量血浆或白蛋白,晶体采用生理盐水和/或平衡盐液,晶胶液体比例2∶1~1∶1;对照组28例给予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每日输入一定量的血浆或白蛋白。对SAP患者在急性反应期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急性反应期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急性反应期每日液体输入量比较,治疗组液体输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急性反应期采用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可降低各种并发症,补充羟乙基淀粉并提高胶体液比例,可取得更好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B组)、甘氨酸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甘氨酸组(C组)于造模前3、6h分别从尾静脉内注入甘氨酸(3mmol/L,0.1mL/100g)预处理,各组在造模完成后分别于6、12、24h处死动物取其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mRNA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肺组织HMGB-1水平、TREM-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HMGB-1水平、TREM-1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酸可以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中TREM-1mRNA及HMGB-1的表达,从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例,全部患者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B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对3组患者术后2、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3组患者术后24 h内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及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2、4、8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患者术后2、4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2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而术后4、8、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而C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开胸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使用剂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作用。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测定A、B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结果:(1)血浆6-keto-PGF1α、ET、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SAP患者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入院后8天与B组入院时及A组入院后8天比较,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上升,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0.05)。(2)APACHE II评分和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A、B两组入院后8天与入院时比较,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0.05);B组入院后8天与A组入院后8天比较,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改善SAP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从而对SAP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方毅  庞波  刘雪茹 《西部医学》2013,25(8):1213-1214,1217
目的探讨地佐辛辅以地塞米松用于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肩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进行LC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地佐辛组)和C组(地佐辛+地塞米松组)各20例。采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相应药物,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1、4、6、12和24h肩痛进行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4、6、12和24h肩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C组患者术后12、24h肩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和C组也较A组低(P<0.05或P<0.01),C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辅以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轻LC术后肩部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细胞(H9C2)不同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时间对自噬(Autophagy)及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按照不同复氧时间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 组)、缺氧组(B 组)、复氧2 h组(C组)、复氧12 h组(D组)、复氧24 h组(E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LC3 II/LC3 I的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活力.结果 HR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氧组及各复氧组细胞的LC3 II/LC3 I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2 h组比值最高(P<0.05);缺氧组及各复氧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2 h组细胞活力最低(P<0.05).结论 利用三气培养箱可以造成H9C2细胞HR损伤;细胞缺氧可以激活细胞自噬,复氧后自噬进一步激活,以12 h自噬激活最明显,24 h下降至缺氧组水平,同时细胞缺氧造成细胞损伤,复氧后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在复氧12 h时细胞活力最低,复氧24 h细胞活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联合用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手术前、后用长效局麻药联合氯诺昔康及地塞米松进行多模式预先镇痛能否提供更优越的镇痛效果。方法LC患者60例,随机分成A(术前用药组)、B(术后用药组)、C组(术前术后用药组),每组20例。由1名对用药不知晓的麻醉科医生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术后各时点的总疼痛程度、切口痛、内脏痛及肩部痛的疼痛评分,以及第1次应用麻醉性止痛剂的时间、剂量和使用总量。并于手术前、术后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测血糖、皮质醇浓度。结果(1)术后总疼痛程度评分,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VAS显著低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在术后4、8 h的VA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C组和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组在24 h内均能发挥良好的切口镇痛效果,在术后2、4、12 h较B组能更好地缓解内脏痛(P〈0.05),C组VAS评分在术后1、12、24 h显著低于A组(P〈0.01),A、B组在各个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糖浓度:A、B组在局麻术后2 h增高(P〈0.05),显著高于C组(P〈0.05);(4)皮质醇血浆浓度B组在术后2 h即有升高(P〈0.01),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术前术后联合用药多模式预先镇痛能较术前单独或术后联合用药止痛模式提供更完善的镇痛,对机体疼痛应激反应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长托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部开腹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A、B、C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40 min给予肌注长托宁0.005、0.01、0.02 mg/kg及东莨菪碱0.006 mg/kg,观察各组给药前(T1)、给药30 min(T2)、手术30 min(T3)、术毕5 min(T4)心率(HR)、血压、心率变异性,术前、术后24 h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术前及术后24、48、72 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T1-4各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比值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A组T2、T3 HR显著高于T1,B、C组T2 HR显著高于T1(P〈0.05);各组T3、T4 SBP均显著高于T1(P〈0.05);各组T3 DBP均显著高于T1(P〈0.05);各组T2、T3 LF/HF与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各组间HR、SBP、DBP和LF/HF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各组间HR、SBP和LF/HF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C组HR、SBP、LF/HF均低于对照组(P〈0.05),A、B、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术后24 h外周血cTnI水平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术前至术后72 h 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B、C组和对照组术前至术后72 h MMSE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B、C组和对照组术后24、48、72 h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24、48、72 h各组间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术后24、48 h 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术后24、48、72 h MMSE评分均高于C组和对照组(P〈0.05),B组术后24、48 h MM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大鼠重症胰腺炎中的表达变化情况,观察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300±50)g]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S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重症胰腺炎甲强龙治疗组(MES组),每组24只,三组再各分为6h、12h、24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通过腹腔内注射L-精氨酸(320mg/100g)制作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观察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胰腺湿\干值、胰腺病理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结果SAP组较NS组在6h、12h、24h三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胰腺湿干比率、胰腺病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MES组较SAP组在6h、12h、24h三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胰腺湿干比率、胰腺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下降,早期大剂量的使用甲强龙能有效的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理损伤,有效的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外吗啡联合布托啡诺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择期妇科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给3组患者分别注入药物:A组经导管注入吗啡3 mg;B组注入吗啡3 mg加布托啡诺1 mg;C组注入吗啡3 mg加布托啡诺2 mg。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舒适评分(BCS)对患者进行舒适度评分,Ramesay评分对患者进行镇静评分,并记录恶心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3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esay评分: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恶心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更低。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硬膜外吗啡联合布托啡诺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