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 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47例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并行胆道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将50例无胆系疾患又无胆道扩张的CT扫描数据作为对照,分别将两组间的MPR与CPR图像对胆道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以及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再对47例胆道梗阻患者的CT胆道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估其对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胆道梗阻组中MPR和CPR图像对胆道结构及胆管壁的显示效果优于非梗阻组,CPR图像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能力优于非梗阻组.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对梗阻原因判断的准确性为89.4%(42/47),对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梗阻扩张的胆道结构、胆管壁情况和梗阻的部位,并能对大多数胆道梗阻的原因做出判断,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胆道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胆管阴性成像(N-CTC)及曲线平面成像(CPR)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血管对比剂做增强扫描,扫描数据经工作站后处理,16例高位梗阻病例获得最小强度投影(M inIP)及表面遮盖法(SSD)图像,55例胆道梗阻病例进行多平面重建及曲线平面重建显示图像,分别分析各种处理的图像质量及梗阻定位定性诊断的能力。结果16例N-CTC中15例完成,均正确识别梗阻的部位,结合ASI定性准确率为80%(12/15)。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PR,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91%(50/55)。结论N-CTC适合于高位梗阻的病例,CPR显示胆管梗阻有很大优势,完全可以作为胆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在胆道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胆道梗阻疾病患者共35例,分别就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对胆道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的胆道病变定位准确率为100%,肿瘤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4.3%,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2.9%。结论: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对胆道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低位胆道梗阻的备种CT表现.总结出具有定性诊断意义及鉴别诊断意义的CT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均做螺旋CT扫描的低位胆道梗阻病例106例,良性组59例,恶性组47例。扫描方式分为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观察胆总管及胰管的梗阻和扩张情况。结果:直接征象:梗阻部位见高密度结石32例,由CT增强扫描辨出等、低密度结石13例;梗阻平面发现肿块42例,其中良性5例,均为慢性胰腺炎,其余为恶性。间接征象:梗阻平面以上胆、胰管扩张,胆囊增大。良性梗阻者肝内胆管及胰管多呈轻、中度扩张;胆总管壁轻度增厚,扩张的胆总管自上向下渐进性狭窄。恶性梗阻者肝内胆管多呈中、重度扩张(藤样扩张),胰管扩张明显;梗阻部位肿块边界不清、扩张的胆总管突然截断。结论:低位性胆道梗阻良、恶性病变各有不同的特征性CT表现,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梗阻部位薄层扫描的合理运用,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发现和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N-CTCP)对胆道梗阻部位、性质以及受累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中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作出CT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该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部位、性质以及受累范围的诊断价值。结果N-CTCP及重建图像质量优良,对梗阻部位、梗阻性质和胆管壁及周围器官结构受累情况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的100%(52/52)、96.2%(50/52)和100%(52/52)。结论 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胆道梗阻部位、性质及胆管壁与周围器官结构受累情况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 (N -CT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19例 ,恶性胆管梗阻 2 1例 )进行N -CTCP成像 ,将扫描重建数据行编辑处理 ,获得最小强度投影(MinIP)图像 ,结合CT轴面源像 (ASI) ,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0例均 1次屏气完成扫描 ,N -CTCP成像显示胆管树满意 ,MinIP对判断肝外胆管梗阻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5 %。结论 N -CTCP对肝外胆管梗阻定位准确 ,结合轴面源像 (ASI) ,对肝外胆管结石及恶性胆管梗阻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和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和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6例患者中,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梗阻部位在肝外胆管者9例,梗阻部位在肝内胆管者57例,梗阻部位在胰头部14例,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乳头部者6例。而CT检出结果分别为7例、46例、14例和3例,总准确率86%。梗阻病因中,胆管结石56例,胆管炎性疾病10例,胆管肿瘤4例,乳头部肿瘤5例,胰头癌11例。经CT检出结果分别为48例、6例、2例、4例和11例,总准确率80%。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具备多层面扫描、无需使用造影剂、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而且方便基层医院使用,有利于临床的广泛应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及10例正常志愿者行MRCP检查,并与B超、CT进行比较,其中胆管结石13例,胆管癌12例,胰头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1例,胆系感染性狭窄5例。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胆管的梗阻部位,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梗阻定性诊断率88.9%,优于B超和CT检查。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是此类病变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位胆道梗阻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高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高位胆道梗阻CT表现。结果 15例中,肝内胆管癌1例,肝门区胆管癌6例,肝门区肝癌3例,肝门转移癌2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各有其CT特征,结论 螺旋CT扫描不仅能准确确定梗阻的平面,而且能对疾病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胆道梗阻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随访复诊证实的30例胆道梗阻病例,通过MSCT的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等方法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胆管的结构、胆管壁情况及周围组织结构,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显示肝外胆道结石8例,肝门区胆管癌7例,胆总管癌3例,胆囊癌累及胆管1例,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乳头区炎症2例,壶腹癌3例,胰头癌6例,MSCT后处理技术对肝外胆道梗阻的定位准确率>90%,定性准确率>95%。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胆囊成像对胆囊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螺旋CT胆囊成像对胆囊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胆囊疾病者中胆囊结石27例,胆囊癌9例,胆囊息肉7例;利用口服胆囊造影CT和静脉输入胆道对比剂Biliscopin相结合行上腹部螺旋CT容积5扫描,在工作站利用软件将图像处理后得到胆囊及胆管系统立体图像。结果:27例胆囊结石中10例为阳性结石,17例为阴性结石;胆四维图像上,胆囊结石显示为1个或多个类圆形队影或致密影,与胆囊壁分界清楚,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螺旋CT(HCT)胆道造影对胆道系统 ,特别是尾状叶胆管的显影效果。材料与方法 临床 2 3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及常规直接法胆道造影检查 ,然后将 5 %泛影葡胺经引流管注入胆管内行螺旋CT扫描及 2D、3D重建。结果 HCT胆道造影 2D、3D图像显示胆管级别平均为 3.6 9± 0 .5 6、3.6 4± 0 .6 3,显示尾状叶胆管 73支 ,高于常规胆道造影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CT胆道造影胆管显示较好 ,对尾状叶胆管显示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MRCP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2例胆胰疾病患者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和重T2加权技术进行MRCP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三维表面重建(3D-SSD)后处理。结果:22例患者MRCP成功率为100%,18例梗阻性黄疸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扩张胆管,4例非梗阻性黄疸患者可满意显示正常胆总管及左右肝管主干。结论:MRCP能较好显示胆系解剖及病变部位与性质,创伤小,且成像技术简单,检查时间短,目前已成为胆胰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对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胆管梗阻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7月~2009年3月阻塞性黄疸患者资料47例,全部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64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后将其0.625mm薄层扫描轴位源像(ASI)传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行扩张胆管曲面重建成像,作任意曲面以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上段胆管的扩张情况,对胆管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4%及87%。37例胆管、胰头肿瘤或先天性疾病患者(25例为肝门部、肝外胆管癌或胆管炎症,3例为壶腹部癌,胰头癌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36例准确定位,32例得到正确诊断,术前64层螺旋CTCPR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97%及86%。结论: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CPR)能直观显示胆管病变,对诊断胆管梗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资料完整恶性梗阻性黄疸17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所有病例均作了螺旋CT平扫,螺距为1,扫描完毕后即作2.5mm薄层重建。其中9例作了造影增强扫描及5、10、15、20、30分钟后延迟平衡期扫描。结果螺旋CT对各种恶性病变的CT征象,特别是扩张胆管的移行段各种形态,管腔内细小结节及Vater壶腹部小肿块显示清楚,从而对各种恶性梗阻病变均能作出满意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另外肝内胆管癌3例平扫与肝癌难于鉴别,但增强后延迟平衡期扫描出现特征性改变而确诊。全组正确率94.2%。结论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很高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临床应用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73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3D-MIP)及三维表面遮蔽显示技术(3D-SSD)后处理。结果:73例患者,4例为正常胰胆管,69例胆胰疾病中,梗阻性黄疸者58例,其中恶性胆道梗阻43例,良性胆道梗阻15例,非梗阻性病变11例,在梗阻性黄疸病例中,MRCP定位准确率为100%,并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程度及断端形态,对于恶性胆阻性病变11例,在梗阻性黄疸病例中,MRCP定位准确率为100%,并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程度及断端形态。对于恶性胆道梗阻。结合常规MRI可明显提高定性准确率83.7%,同时可显示肿块大小、范围及周围脏器侵犯情况。良性梗阻MR-CP检查的定性准确率为92.9%。在非梗阻性病例中,MRCP可清楚描绘胆囊结石、胆系术后改变及含液丰富的病变(胰腺假性囊肿、总胆管囊肿、十二指肠憩室等)与胰胆管之间的毗邻关系。结论:MRCP可准确揭示胆管梗阻部位,明确病变性质,MRCP对于非梗阻性胆胰疾病则有助于了解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但MRCP作为一种影像检查技术。不能脱离常规CT、MRI,而是对常规影像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尿路三维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参照IVU检查方法,对 91例B超、KUB及IVU未明确病因的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病例,行16层螺旋CT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清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91例患者中,泌尿系结石5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0例,肾位置异常6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1例,前列腺囊肿伴右肾缺如1例,输尿管结核4例,腹膜后肿瘤压迫输尿管4例,结石和肿瘤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16层螺旋CT尿路三维成像对显示泌尿系梗阻性病变快捷、安全可靠,可作为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原始图像,分别用工作站软件进行肝外胆管和扩张胰管的曲面重组成像,分析CPR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的能力。结果 53例肝外胆管和全部27例扩张胰管CPR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2.5%(49/53)。结论 CPR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肝外胆管和胰管的全貌,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MRCP对胆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胆系梗阻性疾病的MRCP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342例胆系梗阻性疾病进行MRCP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证实.使用GE signa MRI/echo speed超导型1.5TMR扫描机,常规行上腹部T1WI和T2WI轴位扫描,MRCP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冠状位扫描.结果 342例胆系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结合常规平扫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到92.4%.良性病变(包括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及胆管炎性狭窄)140例,占所有病例的41%,诊断正确率达95.7%.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21例,占6%,诊断正确率达95.2%.恶性病变(包括胆管癌、胰头癌及壶腹癌)181例,占53%,诊断正确率达89.5%.结论 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结合磁共振平扫和其他临床资料可对良性梗阻性病变及壶腹以上部位的恶性胆道梗阻做出较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但对于壶腹周围梗阻性病变的准确诊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