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结合内热针、隔姜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阳虚寒凝型LDH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并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予以自拟温阳散寒方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热针、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34/35),对照组为68.57%(2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结合内热针、隔姜灸治疗阳虚寒凝型LDH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LDH患者IL-1α、IL-6、TNF水平及直腿抬高角度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中医定向透药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直腿抬高角度及治疗10 d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感觉PRI评分,感情PRI评分,VAS评分,血浆IL-1α、血清IL-6、血浆TNF水平,ODI,直腿抬高角度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中医定向透药组(P<0.05);两组直腿抬高角度较治疗前增加,且联合治疗组高于中医定向透药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中医定向透药组的75.00%(27/36)(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有效抑制LDH患者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直腿抬高角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药物止痛、脱神经根水肿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观察患者疼痛变化,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0%,对照组愈显率66.7%,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提高(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LDH疗效较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照组5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分及血清IL-6、N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NO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并能降低IL-6、NO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朱琏针灸抑制Ⅱ型手法配合温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朱琏针灸抑制Ⅱ型手法配合温灸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常规针灸方法治疗配合温灸。结果: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琏针灸抑制Ⅱ型手法配合温灸治疗LDH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火疗结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火疗治疗。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腰椎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个别患者出现晕针,经对症处理后立即消失,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疗结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LDH,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6次,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经统计学分析(x^2=4.8,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功能(Constant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关节性周围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组、透药组、联合组各30例。口服组患者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治疗,透药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组予以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3组均以12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组及透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血清IL-6水平、血清IL-1水平、血清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血清IL-6水平、血清IL-1水平、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口服组及透药组(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关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第15天、第30天的VAS评分和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和JOA评分的改善幅度显著更优,总有效率显著更优(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可有效镇痛,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性障碍,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与推拿、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运动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推拿和温针灸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ISOA指数等膝关节功能评分,休息时、运动时和按压时的V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休息时、运动时、按压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JOA、IS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休息时、运动时、按压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与推拿、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IL-1β、IL-8、TNF-α、MMP-3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降低VAS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JOA评分,改善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与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疾患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治疗,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VAS及JOA腰椎疾患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较为显著(P<0.05)。JOA腰椎疾患评分上,两组治疗后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较为显著(P<0.05)。结论:相比常规针刺治疗,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治疗可明显减轻LDH患者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活动状况,最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热针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内热针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屈曲范围(Lumbar flexion range,LF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及LFR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的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及LFR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内热针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安全可靠性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怡良  项南  唐素敏  王志文  高胜利  王惠 《中草药》2020,51(21):5431-5435
目的 探讨腰痛宁胶囊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腰痛宁胶囊口服并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联合雷火灸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口服联合雷火灸治疗LDH临床疗果肯定,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日常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中医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每5天治疗1次,一般治疗1~3次,同时每天配合中医导引治疗3次,连续2周。对照组采用针刺双侧风池、C4~C6颈夹脊穴及肩井穴,配合颈部一指禅推、捏拿、(?)揉、点按、拍打等常规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40 min。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颈项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铍针配合中医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赵钟 《光明中医》2021,36(2):237-239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天津西青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针刺,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以及血清hs-CRP、IL-6、IL-8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62.5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PLDD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开始服用自拟中药,疗程8周。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疼痛情况,采用日本腰背痛手术评分(JOA)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2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刀与针灸配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针灸康复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4例,并严格按照系统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与针灸配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Fugl-Meyer、JOA评分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腰骶疼痛评分和腿疼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直腿抬高度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刀与针灸配合治疗效果显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王氏腰痛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3个月随访时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治疗前后2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炎性因子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上述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对照组的80.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王氏腰痛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性期腰部制动、后期腰背肌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用可固定的热熨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观察2组炎性反应(IL-6、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LDH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