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膈俞埋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穴位埋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令患者俯卧 ,选准膈俞穴 ,局部常规消毒 ,将 30号 2寸毫针由膈俞沿皮刺入至肝俞 ,得气后用防过敏胶布将针柄固定 ,留针 4 8h。 3次为 1疗程 ,2次之间相隔 3h,1疗程无效者改用其它治疗方法。笔者采用此法治疗 4 8例。结果 :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 ,无复发 ) 4 2例 ,有效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偶有复发 ) 4例 ,无效 (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无变化 ) 2例 ,总有效率为 95 .8%。2 体会呃逆俗称打嗝 ,是指气逆上冲 ,出于喉间 ,呃声频发 ,不能自制的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 ,…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膈俞穴治疗呃逆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症是传统的针灸适应证之一。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症多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针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运珠 《陕西中医》2006,27(12):1563-1564
目的:观察电针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肺俞、膈俞、肝俞等穴,接电针治疗仪,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具有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的作用,可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气至有效,强化了调畅局部气机治疗作用。电针增强针感,共奏降逆止呃之效。  相似文献   

4.
膈俞穴埋针治疗膈肌痉挛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膈俞穴埋针治疗膈肌痉挛65例河北省任邱市华油综合二处医院陈龙李文丽△(062552)关键词膈肌痉挛;针灸治疗;膈俞穴;埋针隔肌痛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疾病。笔者运用膈俞穴埋针法治疗该病65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5例...  相似文献   

5.
眼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2005年,笔者应用眼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近十年我科用膈俞穴注射氯丙嗪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10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从有效率可以看了膈俞穴注射氯丙嗪治疗法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为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采用膈俞穴位注射山莨菪碱和盐酸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维柱教授认为,呃逆病因为饮食、情志、六淫、正气亏损和痰饮血癖等,病机为气机不畅、胃气上逆。运用眼针与体针相结合,治疗呃逆。眼针以脏腑取穴原则,选取脾区双侧、胃区、肝区;三焦取穴原则,选取中焦区为治疗呃逆的主要穴区。若因呃逆时间过长,而引起恶心甚至呕吐,加用内关双侧直刺缓解恶心呕吐症状。田教授施针强调基本功,推崇无痛进针,重视手指力量和进针技巧,达到指随心动,针触指行。  相似文献   

9.
膈俞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6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临床资料本组64例均为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男45例,女19例;年龄15~65岁,19岁以下1例,20~29岁20例,30~39岁37例,40~49岁5例,50岁以上1例;64例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9例,慢性胃炎12例,肝炎2例,脑梗死2例,肺炎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阴囊感染1例,食道炎1例,原因不明9例。2 治疗方法药物采用2%普鲁卡因2ml与山莨菪碱10mg制成混合液备用(普鲁卡因先做过敏试验)。注射部位取第7、8胸椎棘突之间的水平线,旁开1.5寸,直刺0.6~1寸或向脊柱侧斜刺。两侧各注射药液一半,每日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呃逆停止,未复发为有效;3次仍未控制…  相似文献   

10.
眼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 ,笔者用眼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疗效满意。其法为 :取眼穴 3、5、7区。先用 75%酒精消毒穴区后 ,令患者闭目 ,术者左手压住眼球 ,使眼睑皮肤绷紧 ,右手持 32号针 ,在距眼眶边缘 2分许的穴区内轻轻沿皮横纹刺入。留针 1 5~ 2 0 min。一般每日针 1次。重症者可重复。笔者用上法治疗 31例患者均治愈。其中经 3次治疗治愈者 2 6例 ;4次治愈者 3例 ,6次治愈者2例。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眼针治疗顽固性呃逆@杨森$解放军95942部队医院!武汉432213  相似文献   

11.
张跃磊 《河南中医》2022,42(3):453-457
目的:观察三才针法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呃逆发病的频率及每次发病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三才针法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一般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呃逆发病的频率、每次发病的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疗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呃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中药丁香柿蒂散和旋覆代赭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攒竹、天突、膻中、中脘、膈俞、内关、三阴交及足三里等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比较眼针划区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IH)的疗效。方法:IH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其中穴位注射组25例,以阿托品穴注足三里穴治疗;眼针组25例,在3、5、7区电针治疗;眼针划区埋线组25例,在3、5、7区埋线治疗;传统针灸组25例,以传统体穴电针、神灯照射及拔罐治疗。各组分别治疗观察5天后,统计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眼针划区埋线治疗IH疗效较其余3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眼针划区埋线治疗IH疗效显著,可作为针灸临床治疗IH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膈俞穴注射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00例患者分别进行了穴位注射药液及穴位电针刺激,比较观察了其对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含量、血栓素B2(TXB2)含量和6-K-P/TXB2比值的影响。结果一疗程后,膈俞川芎嗪组、膈俞生理盐水组、膈俞电针组、肺俞川芎嗪组均能调节血浆6-K-P、血浆TXB2及6-K-P/TXB2比值(P<0.01,P<0.001),肺俞电针组无此作用(P>0.05)。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有效组间的疗效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其主要作用是益气和胃、清热生津,治疗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为清补之剂;针刺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经脉的穴位,运用手法,刺激穴位,使之得气,以调整营卫气血;呃逆为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本研究运用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胃失和降之呃逆,临床效果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先取左眼和先取右眼针划区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顽固性呃逆患者3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左眼针划区组20例,取左眼3、5、7区埋线治疗,第3天仍有呃逆症状再取右眼3、5、7区同法治疗;右眼针划区组19例,取右眼3、5、7区埋线治疗,第3天仍有呃逆症状再取左眼3、5、7区同法治疗。每位患者最多观察5天,随访2周,分别统计每组患者的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先取左眼和先取右眼针划区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肌注胃复安10mg,1次/8 h;鼻饲硝苯地平10 mg或多虑平25 mg,3次/d,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P<0.01).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顽同性呃逆有良效.  相似文献   

18.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少数患者呃逆可持续数天、数月甚至数年,顽固性呃逆会给患者的饮食、睡眠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运用子午流注合飞腾八法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按时取足临泣、昆仑、公孙、内关、足三里、合谷等穴位,针刺2次后呃逆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针刺取穴止呃穴、足三里、中脘、内关、攒竹穴。对照组25例用654-2注射液5mg或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结果:经1~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4.6%,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止呃穴、足三里、中脘、攒竹、内关穴,可通过抑制膈神经兴奋,消除膈肌痉挛,而有效控制呃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回顾性临床评价研究,通过提插点刺针法刺攒竹穴配快速捻转针法刺公孙穴的方法治疗4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攒竹配公孙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此针法能很好的止呃抗逆,针3次治愈率90.05%、好转率7.1%,总有效率97.6%。结论:攒竹疏太阳之邪,公孙补太阴之虚,攻补兼施,内外兼调,具有调畅气机,宽胸利膈,止呃抗逆之功,攒竹与公孙配伍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