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定期门诊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对经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每月1次的定期门诊随访2年,并与同期痊愈出院、门诊治疗处于“随意状态”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7.3%,低于对照组的47.3%(P<0.01);其服药依从性及工作能力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定期门诊随访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而且有助于患者工作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关爱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爱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爱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分别在出院时、随访6个月末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末,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SQL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关爱随访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随访和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13例出院达痊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坚持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月门诊随访时进行1次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定期门诊随访和常规医嘱干预,观察2a。于门诊随访2a后统计两组复发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经2 a门诊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8.5%,对照组为42.3%,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定期门诊随访和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在患者出院6月、12月时调查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出院12月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出院12月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x^2=4.46,P=0.035;出院12月时,按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两组总均分及各单项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时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出院12月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00,P=0.014。结论电话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1-74)评定生活质量,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比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 (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6mo后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总维度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2)利培酮组患者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总维度分均显著高于氯氮平组患者。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士访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干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60例入住开放式病房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实验组,护士运用访谈法在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和出院后实施访谈;随机抽查60例人住半开放病区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未作访谈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1年,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护士访谈后实验组ADL、SDSS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护士访谈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改善程度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结论:访谈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促进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程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5):16-18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家庭随访,观察12个月。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康复状态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随访效果。结果随访各时段观察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积极因素及病程总估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随访第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康复状态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随访能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1年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常规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并随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复发率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的减分值分别为50.72&;#177;14.26,18.75&;#177;5.92,13.50&;#177;5.72,均高于对照组(41.25&;#177;13.93,15.21&;#177;6.58,9.07&;#177;6.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6,2.38,2.96;P&;lt;0.05~P&;lt;0.01);观察组患者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及总评分的减分值分别为-38.58&;#177;10.14,30.47&;#177;13.26,-68.51&;#177;15.41,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3&;#177;11.37,7.12&;#177;14.52,-11.09&;#177;22.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52,7.07,12.87;P&;lt;0.01);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8.60h,,明显低于对照组(3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42,P&;lt;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综合性早期干预措施,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并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科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行为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定患者的大体病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6周末、12周末和18周末各量表评分。结果实施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PANSS 总分为(17.90±4.20)分,其中阳性症状为(8.67±2.77)分、阴性症状为(9.30±2.78)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为(20.80±4.2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7.74,5.32,5.90,3.72;P<0.01);SDSS评分为(13.80±3.99)分、SWLS评分为(15.43±4.01)分、BPRS&amp;nbsp;评分(22.63±4.15)分也均低于对照组,GAS评分为(78.00±14.4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5,7.41,5.77,6.83;P<0.01)。结论综合行为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首发精神分裂症门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仪倡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63-63
临床用药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讨门诊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现状,作者对我院近10年门诊治疗用药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1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9例 ,两组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时间为 8周 ,随后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 (PANSS)及生活质量量表 (WHO ,QOL - 10 0 )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结束时 ,两组病人的PANSS总分及阴、阳性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 ;观察组病人在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中扮演的角色。方法选取30例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精神科的老年(≥60岁)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16Sr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对两组大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进行绝对定量。结果观察组粪便中双歧杆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拟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肠道拟杆菌/乳酸杆菌与拟杆菌/双歧杆菌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乳酸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紊乱、肠道菌群比例失调等现象,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并于入组前,治疗后第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完成研究。第4、6、8周末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与治疗前均有异常显著性降低(P<0.01);但第2周末时,奥氮平组阴性症状改善特别明显(P<0.01),两组PANSS总分和其余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类似。结论奥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和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明显快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主量表(SDS)对符合调查对象条件的74位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测试,并对家属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家属在接受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情绪状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明显,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情绪状况,使其能正确面对现实并积极应对,尽早恢复自信,为患者的疾病康复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15.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6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起始剂量5mg·d-1,1w内根据病情调整至治疗剂量10~25mg·d-1,平均剂量16.33±5.24mg·d-1。疗程8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w末采用潘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8w末潘氏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其中痊愈15例(41.7%),显进12例(33.3%),进步6例(16.7%),无效3例(8.3%),总有效率91.7%。不良反应轻微,无明显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产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宋艳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350-351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30例,奎硫平治疗平均剂量为650±117mg·d-1,利培酮治疗平均剂量为4.0±1.8mg·d-1,疗程均为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治疗显效率为76.7%,利培酮为7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相当;两组多在用药初期出现不良反应,且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均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精神科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用药状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0年1月-10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1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A组,2010年1月-10月治疗的1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一般资料及用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A组73.89%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6.11%联合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2.78%预防性应用盐酸苯海索,25.56%联合应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组93.96%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04%联合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54.95%预防性应用盐酸苯海索,34.07%联合应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频度显著高于A组(χ2=27.08,P<0.01).结论 我院精神科门诊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频度明显增高,首次用药状况趋向合理,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用药主流,但仍存在预防性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总有效率为80.0%;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2w末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分值均呈持续性下降;不良反应轻微,多可自行缓解。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领悟治疗和家庭干预,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治疗依从性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于随访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评定。结果入组时BPRS、SDSS、ITAQ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随访结束时观察组BPRS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TAQ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另外,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病残率及患者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领悟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而且可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水平及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奎的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开放性临床治疗,疗程8w,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耐受性调整剂量,平均治疗剂量295.5±2.05mg·d~1。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8w末采用CGI、BPRS、TESS量表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痊愈47例(69.1%),显著进步18例(26.5%),进步2例(2.9%),无效1例(1.5%),有效率95.4%。有12例(17.6%)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口干等不良反应少,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低。结论 奎的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