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交试验优选芪丹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芪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乙醇用量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黄芪甲苷提取量和出膏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黄芪甲苷、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1 h;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分别为1.215%,0.599%,干膏率41.04%。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黄芪甲苷提取量3.408 mg·g-1,出膏率43.37%。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芪丹颗粒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花丹参及其提取物中总丹酚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测定白花丹参及其提取物中总丹酚酸的含量。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配位显色法,以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图谱一致性为依据,比较丹酚酸B、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作对照品的合理性;对亚硝酸钠-硝酸铝配位显色法中各显色剂加入量、加入显色剂后放置时间进行了考察,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丹酚酸B更适合作对照品,最佳显色条件为:精密加入1%NaNO2 2.5 mL,暗处放置10 min,再精密加入20%Al(NO33 0.25 mL,暗处放置10 min,再精密加入1 mol·L-1 NaOH 4 mL,暗处放置15 min。丹酚酸B在0.028~0.309 m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白花丹参和提取物的回收率分别为96.29%,99.53%。5个批次白花丹参总丹酚酸的含量在5.65%~6.19%,提取物中总丹酚酸的含量在61.03%~61.96%。结论:建立了亚硝酸钠-硝酸铝配位显色法测定白花丹参及其提取物中总丹酚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乐脉分散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考察三者的溶出特点。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TM O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20(0~10 min),286(10~20 min),270(20~30 min)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采用小杯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0.1 mol·L-1 HCl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取样时间60 min,考察不同时间内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的累计释放度,通过相似因子(f2)法对各成分的溶出度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 丹酚酸B、丹参酮ⅡA、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5~301.48,0.15~1.52,0.66~6.55 mg·L-1。以丹酚酸B为参比,乐脉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的f2分别为70.35,82.49。结论: 乐脉分散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具有相似的溶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丹酚酸B及其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丹酚酸B磷脂化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改变。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丹酚酸B及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药液,剂量2 g·kg-1,HPL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丹酚酸B与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口服后在大鼠体内均为单室开放模型,丹酚酸B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46.044±11.341)μg·h·mL-1,(11.35±2.078)μg·mL-1,(0.642±0.113)h,而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74.959±17.493)μg·h·mL-1,(17.94±2.541)μg·mL-1,(0.887±0.176)h,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0%。结论 丹酚酸B磷脂化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药剂学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复方夏枯草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及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复方夏枯草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该工艺准确可靠,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蒸制菟丝子饼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金丝桃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闷润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菟丝子饼的炮制工艺。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1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60%A;10~20 min,45%A;20~30 min,60%A),检测波长365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5 μL。结果: 蒸制菟丝子饼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0 g菟丝子生品加40 mL水闷润10 h,蒸制2 h。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银桑降糖颗粒中桑叶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 以芦丁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提取时间对桑叶醇提取工艺的影响;以1-脱氧野尻霉素(DNJ)相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及煎煮时间对桑叶水煎煮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芦丁含量,检测波长358 nm,流动相甲醇(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30%A;5~10 min,30%~35% A;10~15 min,35%~40%A;15~18 min,40%~50%A);利用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HPLC-UV测定DNJ含量. 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1次,提取时间1.5 h;芦丁提取量1.22 mg·g-1.最佳水煎煮工艺为分别加30,25倍量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依次为1.0,0.5 h;DNJ相对提取率88.06%.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兼顾桑叶中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国药典》中丹参药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化。 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指标,对《中国药典》丹参药材含量测定中供试品制备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丹参提取工艺优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以甲醇-水(85: 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丹酚酸B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 10: 1: 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 nm。 结果:确定丹参酮ⅡA最佳提取工艺方案为:采用90%甲醇提取在75 ℃下回流2次,每次0.5 h;丹酚酸B最佳提取工艺方案为:使用70%甲醇提取在75 ℃下回流2次,每次1.5 h。 结论:改进的提取工艺与测定方法更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刺五加镇静抗疲劳成分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刺五加镇静抗疲劳成分含量,色谱条件为TechMat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紫丁香苷、刺五加E、异嗪皮啶检测波长分别为265,209,34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 μL,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以刺五加苷E、紫丁香苷、异嗪皮啶为综合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用量、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单因素试验优选刺五加镇静抗疲劳成分的纯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选择D101型大孔树脂,其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量1:1.3~1:1.4,上样液质量浓度0.33 g·mL-1,加30%乙醇3.5 BV洗脱,刺五加抗疲劳成分纯度达18.35%。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可靠、重复性好,刺五加有效成分收率达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锦灯笼果实提取工艺优选及抗氧化活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锦灯笼果实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总酚酸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锦灯笼果实醇提工艺的影响,考察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85%乙醇提取2次,每次0.5 h;总黄酮和总酚酸平均提取量分别为0.618,1.152 mg·g-1,RSD依次为1.66%,1.19%。结论:结合药效学试验筛选的提取工艺更加科学合理,锦灯笼果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染料木素抗大鼠心肌肥厚作用及其与ATPase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0.2 g·L-1的iso 5 mL·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染料木素、二甲基亚砜或NS,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称体重,麻醉,取心脏,称全心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模型组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3.30±0.24),(2.55±0.14)mg·k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为(1.81±0.25),(1.00±0.22)U·m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性显著降低(P<0.01);Hyp含量为(0.80±0.05)mg·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0.3,0.1μmol.kg-1)全心质量指数分别为(2.83±0.22),(2.97±0.19)mg·kg-1;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2±0.16),(2.34±0.13)mg·kg-1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心肌组织Na+-K+-ATPase(2.58±0.40)U·mg-1及Ca2+-Mg2+-ATPase(1.35±0.22)U·mg-1活性升高(P<0.01或P<0.05),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心肌组织Hyp含量分别为(0.48±0.11),(0.57±0.14)mg·g-1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染料木素可通过提高Na+-K+-ATPase及Ca2+-Mg2+-ATPase的活性,降低Hyp含量,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玉郎伞黄酮(FYLS)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心肌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凋亡蛋白的影响。 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I/R模型。测定心肌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同时观察药物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 结果 :FYLS高剂量(8×10-3g ·L-1)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增加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FYLS高剂量组病理结果显示心肌组织受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且明显降低心肌Bax蛋白表达(P<0.01),对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增加Bcl-2/Bax的比率(P<0.05)。 结论 :FYLS对I/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钙超载、下调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的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RE食管黏膜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组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及西药对照组(奥美拉唑10 mg·kg-1+2 mg·kg-1莫沙必利),每组16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胃及十二指肠液混合RE模型。从术后第3天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旋覆代赭汤高、中、低剂量、西药(奥美拉唑10 mg·kg-1+莫沙必利2 mg·kg-1)灌胃,连续7天,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于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大体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化学法检测食管黏膜组织Na+-K+-ATP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食管黏膜肉眼及镜下病理改变明显,评分增高(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西药组肉眼及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能明显提高RE大鼠食管黏膜细胞膜Na+-K+-ATP 酶及Ca2+-Mg2+-ATP酶活性, 从而保持食管黏膜细胞完整性,减轻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心力衰竭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及细胞内Na+,Mg2+,K+,Ca2+浓度的影响,揭示参附注射液强心作用的机制。 方法: 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心肌细胞,经0.8%戊巴比妥钠作用5min后,分别给予1.5, 3, 6 mg·L-1(5,10,20 mL·L-1)3个不同浓度的参附注射液,作用1 h,检测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Na+,Mg2+,K+,Ca2+的浓度。 结果: 参附注射液能增加心衰模型心肌细胞的搏动强度,提高Ca2+-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抑制Na+-K+-ATP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K+,Ca2+的浓度,升高细胞内Na+,Mg2+的浓度。 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致心衰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作用的发挥与调节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Na+,Mg2+,K+,Ca2+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参芦和根中的总皂甙对正常小鼠心、肝、脑、肾和脾组织匀浆中的Mg2+-ATP酶均有抑制作用,对Na+-K+-ATP酶却有激活作用,尤以参芦总皂甙的作用更为显著。证明它们对不同组织的能量代谢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和H+-K+-ATP酶的影响,探讨维胃方治疗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胃黏膜MPO和H+-K+-ATP酶活性,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从胃黏膜大体标本、切片观察,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佳。与自愈组和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胃黏膜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值最小。维胃方各剂量组的H+-K+-ATP酶活性均高于自愈组(P0.01或P0.05),接近正常组(P0.05),表明维胃方能恢复其活性。[结论]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胃黏膜MPO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其能修复已损伤的胃黏膜,故能恢复H+-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食管黏膜血浆细胞能量代谢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全方组)、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去苦降组、去甘升组、去升降相因组和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9组行"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造模。治疗14 d后,即造模后第22天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实验后各模型组大鼠ATP酶活性低于正常组;全方组、西药组酶活性较好,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苦降组及去甘升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与全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旋覆代赭汤全方组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改善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学病变,且作用优于各拆方组。  相似文献   

18.
贾梅  郑传柱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5,46(16):2428-2433
目的比较胶艾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以及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取每天于眼底静脉丛放血5 mL/kg,连续放血12d的方法,复制大鼠血虚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动物分別ig给予胶艾汤及其正丁醉、石油醚、醋酸乙酯、水部位浸膏(剂量均为生药量12g/kg),以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造模第12天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IL-2和EPO水平,检测全血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Na~+,K~+-ATP及Ca~(2+),Mg~(2+)-ATP酶活性,UPLC法初步分析胶艾汤不同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HGB、HCT、PLT、胸腺指数以及IL-2水平明显降低,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减弱,脾脏指数及EPO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血虚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正丁醇组可明显升高HCT、RBC、HGB、PLT(P0.05、0.01);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5、0.01);明显升高胸腺指数、IL-2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P0.05、0.01)。石油醚组可明显升高PLT及IL-2水平(P0.01),降低EPO水平及脾脏指数(P0.05、0.01)。醋酸乙酯组可明显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P0.05)。水部位组可明显升高PLT(P0.05),降低EPO水平(P0.01)。胶艾汤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检测到其他提取部位不含有的咖啡酸、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铵,且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磷酸川芎嗪、绿原酸的量均高于胶艾汤醋酸乙酯和水提取部位。结论正丁醇部位是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最强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导致妊娠丢失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关系及安子合剂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安子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于妊娠第1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安于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37.7,75.4,150.8 g·kg-1·d-1)药液ig,阿司匹林组以0.019 5 g·kg-1·d-1ig,连续给药14 d.于妊娠第8,12天通过给孕鼠腹腔注射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建立ACA阳性妊娠丢失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ACA的滴度;并观察各组孕鼠胚胎吸收及胎鼠发育情况.结果:模型组CD4+ CD25+ FOXP3+Treg细胞的比例较空白组显著下降(2.67±0.51)%,(9.849±1.774)%,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子合剂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9.47±1.26),(7.61±1.07)%,P<0.01,显著降低ACA的滴度(P<0.01),安子合剂低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安子合剂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胚胎吸收率,显著增加胎鼠和胎盘质量(P<0.05).结论:ACA导致妊娠丢失的病理机制与免疫调节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减少有关.安子合剂干预ACA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调节机制是通过增加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来实现的,其作用的强弱与药物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对缺血/再灌损伤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2 h的氧糖剥夺和24 h的再灌处理,分别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采用Pu 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对SD大鼠施行10 m in全脑缺血和24 h再灌,检测钠泵活性。结果:经氧糖剥夺/再灌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比未经氧糖剥夺/再灌组显著地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地增高。在氧糖剥夺期间给予的木犀草素,在10~100μmol.L-1能呈剂量依赖地逆转这些改变。进一步实验发现木犀草素能够显著地增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的钠泵活性。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模型上,利用钠泵抑制剂哇巴因能阻断木犀草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结论:木犀草素能减轻缺血/再灌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强了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泵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