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满  李硕  秦辉  贾爽  李晓环  张妙 《河北医药》2012,34(14):2239-2239
60%的新生儿可出现黄疸,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均较轻微,但由于胆红素毒性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1],为减少严重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发生,本文通过300 例健康新生儿应用胎毒清、游泳、抚触,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发生率,旨在研究胎毒清、游泳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当有病理因素存在时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增高的原因很多,如感染、溶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等。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的脐血胆红素浓度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相关性以及黄疸发生的关系。为及早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备  马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6):1515-151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早期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出生之后多种病理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不积极治疗,容易引起核黄疸等严重后遗症。药物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从抑制胆红素生成、加速胆红素转运、阻断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胆红素结合及促进胆红素排泄等不同环节,综述了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进展,旨在为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相关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两种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振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07-2308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及预防核黄疸的方法。方法:快速断脐组和慢速断脐组,对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黄疸发生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值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快速组的新生儿肉眼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慢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也明显晚于慢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较慢速组低。结论:快速断脐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慢速断脐法,它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使黄疸程度减轻,对预防新生儿核黄疸,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又分为肝细胞前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后性黄疸.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经皮胆红素(TCB)〉220.6 μmol/L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在此仅就我院近3年来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中肝细胞前性黄疸及肝细胞后性黄疸患儿的胆红素、心肌酶变化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疽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病理性黄疸转化,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病理性黄疸患儿常混杂于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中,有时不容易被发现。由于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过程,为此,我们进行了新生几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的临床实验,对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d之内新生儿的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玉琼 《贵州医药》2002,26(6):575-57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病状之一 ,尤其在早期新生儿。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较多和复杂 ,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早期新生儿黄疸常可生理性与病理性同时存在。新生儿黄疸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临床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治疗不及时 ,可并发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 ,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因此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在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现总结我科在 2 0 0 0年住院治疗 5 7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1 一般资料2 0 0 0年住院治疗新生儿 2 44例 ,其中新生儿黄疸 5 7例 ,…  相似文献   

9.
徐青 《中国药店》2013,(12):64-64
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由于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的特点不同于成人,因此新生儿黄疽包括不需要干预治疗的生理性黄疸和需要治疗的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120μmol/L时,临床上可出现肉眼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现将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213例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疾病之一。根据黄疸出现、持续、消褪时间,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临床上也将病理性黄疸称高胆红素血症。过高的胆红素若超过了婴儿代谢范围,可能产生神经毒性,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虽然早期干预措施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慢性胆红素脑病及神经功能障碍仍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关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的脑损伤,产生胆红素脑病,造成新生儿智力低下和运动障碍、甚至死亡。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准爸妈们非常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临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引起核黄疸,直接威胁小儿生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故应加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的积聚而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1]。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病理性黄疸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我科对9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光照疗法,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中NAG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云南医药》2005,26(2):141-14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黄疸出现、持续时间及程度,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的危害主要在新生儿早期,由于间接胆红素增高明显,易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损伤,即胆红素脑病,故需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发现血中胆红素明显增高不仅对CNS有损伤。而且对心、肝、肺、肾均有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动态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红皮胆红素(TCB)值,来早期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 采用JH20-1B型经皮黄疸仪测TCB值.结果 经皮测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测新生儿胆红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萍 《现代临床医学》2008,34(4):272-273
目的:探讨经皮测胆红素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BJ20型经皮测黄疸仪检测我院612例新生儿黄疸情况。结果:经皮测胆红素值(TCB)与血清胆红素(SB)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结论:经皮测胆红素方法简便易行,经皮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作为筛查及动态观察是一可靠的方法。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是新生儿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多数成人血清胆红素超过34.2 μmol/L就出现黄疸,而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85.5~119.7 μmol/L才能看见黄疸[1].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特点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发病。原因复杂,分为生理性、病理性黄疸两大类。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产生胆红素脑病,预后不良。故应加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多数无需干预治疗可自然消退,但对高危新生儿黄疸或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应及时干预治疗,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共治疗新生儿黄疸10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