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流受阻断而引起的疾病,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相比,该病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病变并不仅仅局限在股骨头,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或者是全身骨坏死的一部分。相对于其它部位的骨坏死而言,股骨头坏死最常见、对人类危害最大。该病常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由于激素的日益广泛应用以及酗酒人群的不断增加等因素,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骨科临床常见的中青年髋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2.
刘铁钢  陈卫衡 《医学综述》2009,15(17):2637-2639
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的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其病程长,致残率极高。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更是病因复杂,起病隐匿,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病情加重,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一般发病情况,明确主要致病因素的发病趋势,为其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介入手段将溶栓及血管扩张药物直接导入股骨头供血动脉,达到溶栓、扩张血管、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阻止股骨头坏死的发展,促进坏死骨吸收、新生骨形成的目的。方法 采用股动脉穿刺法,将导管超选择至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缓慢注入溶栓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通过1-3a的随访观察,疼痛缓解率Ⅰ-Ⅱ期患者为94%,Ⅲ-Ⅳ期患者为50%;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造影可见Ⅰ-Ⅱ期血管增加为86%,Ⅲ-Ⅳ期为25%,Ⅰ-Ⅱ期有50%骨质明显改变,Ⅲ-Ⅳ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是骨科领域极具挑战的问题。多种因素可诱发NONFH的发生,其中激素和饮酒所致占全部发病诱因的2/3。近年来,遗传易感性也被认为是增加发病风险的因素之一。NONFH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10年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被提出,NONFH的发病机理随之清晰起来。目前认为进展到股骨头骨坏死阶段的NONFH常常与祖细胞向脂肪分化途径的相互作用、血管生成减少、成骨基因表达、骨髓干细胞增殖抑制、基因异常或其他诱因促使的高凝状态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纳入179例NONFH患者作为病例组,309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及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NONFH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是NONFH患者的最常见体质类型。病例组的年龄、体质指数大于对照组,且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年龄>40岁、体质指数>22 kg/m2,以及中医体质为气虚、湿热、血瘀,均是NONFH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是NONFH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这3种体质的人群发生NONFH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7.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年龄均为18~65岁。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病程:治疗组,2~4个月4例,6—8个月16例,18~36个月10例;对照组:2~4个月5例,6—18个月18例,18~36个月7例;部位:治疗组,左髋20例,右髋10例;对照组,左髋22例,右髋8例。以上资料均经X^2检验,P〉0.05,说明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后VAS评分为(2.1±0.5)分,与对照组(0.8±0.2)分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79.4%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变化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NONFH患者82例为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77例作为健康人组,检测两组血清网膜素-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对比不同病因、ARCO分期、塌陷前后血清网膜素-1水平,分析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估血清网膜素-1浓度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NONFH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因股骨头坏死患者之间网膜素-1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06);股骨头塌陷后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塌陷前(P<0.01),双侧发病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低于单侧发病,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7);不同ARCO分期患者之间血清网膜素-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ARCO分期呈负相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与Harris评分呈正相关(P<0.01);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TC、TG水...  相似文献   

10.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很多,由髋关节创伤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占了较大的比例,并且其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Catto[1]曾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及修复过程作了许多临床、组织学观察,Kenzora[2]制备出了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并进行了研究。国内柴本甫[3]对骨折后的股骨头做了?..  相似文献   

1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NONF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组织血供中断,骨细胞坏死。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而患者晚期会面临因股骨头塌陷所引起的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只能行髋关节置换术。故研究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对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单链RNA分子,参与调控基因转录后的表达。随着miRNA研究技术的发展及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这一疾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miRNA被发现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异常表达。本文通过整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miRNA,发现了多次报道表达异常且趋势一致的miRNA,并对这些miRNA的功能和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与MRI两种检测手段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6例(98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对其进行l、2、3、4期CT及MRI影像诊断,探讨其诊断准确率及临床表现.结果 检测1~2期敏感性CT为62.5%(15/24),MRI为87.5%(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 < 0.05).总体敏感性、单一囊变上两种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骨小梁结构模糊CT检出率为8.3%(2/24),MRI检出率为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P < 0.05).结论 在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高于CT,在早期的细微的骨小梁结构模糊的诊断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MRI用来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Dickkopf-1(DKK-1)蛋白含量变化,探究其在早期诊断股 骨头坏死及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 年5 月—2016 年11 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 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7 例(ARCO 分期:Ⅱ期13 例、Ⅲ期27 例、Ⅳ期27 例)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67 例 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DKK-1 蛋白浓度,比较并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内不同病因、不同ARCO 分期患者的血清DKK-1 蛋白浓度差异。结果 实 验组血清DKK-1 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 <0.05);塌陷后患者血清DKK-1 蛋白浓度高于塌陷前(P <0.05); 不同病因的患者血清DKK-1 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ARCO Ⅱ、Ⅲ及Ⅳ期的 患者血清DKK-1 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分析提示血清DKK-1 蛋白在诊 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显著的特异性,分别为57.40% 和100.00%。血清DKK-1 蛋白浓度 与ARCO 分期呈正相关(P <0.05)。结论 血清DKK-1 蛋白浓度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对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及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类似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Z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7):433-434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ONFH)是骨科常见疾病,它由创伤和非创伤两大原因引起,前者主要由股骨颈骨折,髋脱位等造成,而后者在我国主要由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两大原因导致。据可靠依据推测,我国需治疗的ONFH患者在500~75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5.
准确诊断、合理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坏死可累及全身许多部位,但以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ONFH可由创伤(股骨颈骨折、髋脱位等)和非创伤两大原因引起。在我国非创伤性ONFH主要由糖皮质激素及酗酒引起,此类患者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轻(国外资料为38.0岁,本中心为33.5岁),累及双髋者多。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病理机制,最终达到同一转归,导致骨髓细胞缺血和骨细胞坏死的多因素疾病[1-3].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多见于20~50岁的患者.我院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中晚期患者应用干细胞移植结合血管束植入、钻孔减压、死骨病灶清除、滑膜部分切除、取髂骨植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甲基强的松龙(MPSL)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组织学、Micro-CT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22只新西兰兔静脉注射LPS10μg/kg,24h后肌注MPSL20mg/kg,1次/d,共3d。存活动物6周观察Micro-CT骨计量学、组织病理学等项目,并与20只未用药新西兰兔对比。结果LPS+MPSL造模后动物死亡2只,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为80.0%(16/20),骨陷窝空虚率为(33.6±2.4)%;Micro-CT骨计量学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显示造模组出现明显骨坏死灶。结论LPS与MPSL联合应用可有效建立骨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且难治性疾病,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前提,而正确的诊断标准及合适的治疗方案则是关键所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ONFH的诊断与治疗近几年来受到很大关注,本文就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测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与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量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静脉回流障碍在股骨头坏死(ONF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25髋成人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股骨头骨髓造影和1.5 T MR配对检查.结果:25髋ONFH骨髓造影显示16髋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MRI显示17髋有骨髓水肿征象,两者经Kappa检验出现率明显一致(P<0.01);15髋有关节积液征象,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与髋关节积液的发生率有密切相关(Spearman=0.949);13例出现临床症状,显示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静脉回流正常患者(P<0.05).结论:临床有症状患者均有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骨髓水肿及髋关节积液,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可能是引起骨髓水肿及髋关节积液的主要原因,骨髓造影对观察股骨头坏死病情演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建辛  王跃  刘仲前  庞建  吕波  黄崇新  都鹏 《四川医学》2011,32(9):1352-1354
目的目的分析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其治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多枚螺纹钉固定治疗62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资料。Harris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5月~60个月,38例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3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35.4±7.3)分,术后1年平均(87.2±10.2)分,术后末次随访,优22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为94.7%。24例内固定组,无股骨头坏死征象,X片显示位置良好,优15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暴力大小、复位质量、骨折类型均可影响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全髋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技术成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