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血管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三维重建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数字减影机,对35例疑有动脉瘤破裂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行普通二维DSA及旋转DSA检查,并行血管三维重建,获得关于动脉瘤的定位、方向、瘤颈、动脉瘤清晰度、载瘤动脉和周嗣血管分支的立体解剖图像,将旋转DSA及三维影像与普通二维DSA结果比较.结果 常规DSA检查发现动脉瘤36个(30例),其中7例动脉瘤的方向及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显示不清,3例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5例未见明显动脉瘤染色.加摄旋转DSA并行三维重建后,又发现3例微小动脉瘤,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39个(33例),2例仍未见动脉瘤.动脉瘤的全貌,瘤颈的位置、宽窄,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分支的解剖关系清晰显示,避免了因血管重叠而产生的对动脉瘤的遮挡.结论 旋转DSA可从270°旋转视角更清晰地连续显示动脉瘤、瘤颈及周围的血管解剖结构,加三维重建后,动脉瘤的大小、方向、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呈立体解剖影像,既提高了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的灵敏度,降低了漏诊率,又为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2.
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可疑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颅内动脉成像,全部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确诊或DSA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中手术及DSA造影共检出动脉瘤43个,采用数字减影CTA共检出40个,漏检3个,未检出3个均为颅内(1个为多发)微小动脉瘤,敏感性为93.0%.常规CTA检出动脉瘤36个,漏检7个,未检出中4个为颈内动脉入颅段(床突下)动脉瘤,3个为微小动脉瘤,敏感性为83.7%.结论: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检查方法,对靠近颈内动脉入颅段(床突下)的动脉瘤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在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筛选及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3mm)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利用平板DSA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再行3DRA检查,并利用其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分析其二维(2D)与3DRA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差异,并分析3DRA对微小动脉瘤的最佳显示角度,制订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结果平板DSA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69例,微小动脉瘤1例;利用其3DRA检出动脉瘤82例,微小动脉瘤14例。13例3DRA显示而2D未显示的颅内动脉瘤均为微小动脉瘤,两者在动脉瘤检出率方面(93.18%对7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0,P<0.05)。14例微小动脉瘤中,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3DRA显著提高了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是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和栓塞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横径≤3 mm)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存在很大争议.由于微小动脉瘤腔小、壁薄,介入治疗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和风险.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及栓塞技术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技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广泛接受,并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4].本文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A)与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4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3D-DA及3D-MSCTA影像资料,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并咨询神经外科医师.评估两种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6.
旋转DSA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进  徐春玲  周胜利  刘雨成  陈军   《放射学实践》2009,24(6):610-613
目的:对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行脑血管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造影,并对常规和旋转DSA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常规经右股动脉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至两侧颈内动脉、一侧椎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每根行正位、侧位,再加旋转DSA造影.根据DSA的影像表现对脑动脉瘤的大小、分布、形态、瘤颈、有无血栓、破口及血流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64例脑动脉瘤患者常规正侧位造影显示动脉瘤者51例的55枚动脉瘤,检出率为76.4%(55/72);通过旋转DSA造影检出增加了13例的17枚动脉瘤,检出率提高了23.6%(17/72).结论:DSA造影是诊断脑动脉瘤的标准方法,而三维旋转DSA技术为多角度观察提供了方便,有效排除了血管成角、重叠等因素的干扰,可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颈、有无血栓、破口及血流等情况,特别是提高了小动脉瘤及复杂动脉瘤的检出率,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 CT 血管成像(DSCTA)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 CT 影像资料,比较 DSCTA 和常规 CT 血管成像(CTA)2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准确性。结果92例患者经证实共有102个动脉瘤,DSCTA 检出其中100个,常规 CTA 检出其中89个(χ2=8.707,P =0.003)。DSCTA 漏诊海绵窦段和床突下段动脉瘤各1例,而常规 CTA 漏诊13例床突下段及海绵窦段与颅骨紧贴<5.0 mm 的小动脉瘤。进一步将<3.0 mm 和3.0~5.0 mm 的动脉瘤合并计算,DSCTA 对检出5.0 mm 以下动脉瘤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CTA 技术(χ2=8.393,P =0.004)。结论DSCTA 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优于常规 CTA,尤其对颅底毗邻小动脉瘤的诊断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筛查和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完成3D CE-MRA(图像以VR、MIP、MPR 3种方法显示)和DSA检查,以DSA结果为依据,评价3D CE-MRA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77例中,62例有颅内动脉瘤共73个,3D CE-MRA共诊断65个,漏诊8个.无动脉瘤者15例,3D CE-MRA正确诊断8例,另7例误诊为动脉瘤.3D CE-MRA对动脉瘤的敏感度为89.0%(65/73),特异度为53.3%(8/15),准确度为82.9%[(65+8)/(73+15)].结论 3D CE-MRA对微小动脉瘤及周边部小动脉瘤的确诊率不高,对动脉分叉、动脉圆锥及该处小动脉瘤的诊断应谨慎.  相似文献   

9.
三维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3D-CTA,MRA和3D-DSA在动脉瘤致密填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72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60枚.研究并比较CTA,MR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 60枚栓塞的动脉瘤中50枚致密填塞,10枚为大于95%填塞,5枚为大于90%填塞.3D-CTA对动脉瘤测量值比2D-DSA大,3D-DSA比2D-DSA大.结论 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在3D影像指导下可提高动脉瘤的致密填塞率.但是3D影像的测量值要大于2D影像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系膜微小动脉瘤破裂伴肠腔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肠系膜微小动脉瘤破裂伴肠腔内出血患者64排螺旋CT的影像表现特点,采用动、静脉双期增强CT扫描及CTA重组对图像进行分析,重组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结果 7例患者动脉期增强扫描显示小肠肠管内小圆形高密度影,周围可见线样高密度影(4例位于空肠,2例位于回肠,1例位于结肠),静脉期高密度影范围增大、密度减低.5例显示病变区肠管管壁增厚,2例病变区肠管周围可见少量渗出性改变.7例患者CTA检查显示肠系膜微小动脉瘤存在(直径0.4~0.8 cm),其中1例显示多发微小动脉瘤.结论 MDCT双期增强扫描及CTA重组对肠系膜微小动脉瘤破裂合并肠腔内出血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成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评价颅内小动脉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评价颅内小动脉瘤(直径≤5mm)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37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其三维CT图像与常规DSA和外科手术结果 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三维重组方法 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结果 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337例中的84例患者发现95个小动脉瘤.CTA漏诊4个小动脉瘤,DSA漏诊6个小动脉瘤.16层螺旋CTA对于小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与DSA的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可以更准确地显示小动脉瘤的瘤体和瘤颈与周围血管的系,为小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论 16层螺旋CTA在小动脉瘤诊断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颅内小动脉瘤筛查的首选影像方法 ,能够在小动脉瘤的治疗方面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 MR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3D CE MRA检查提示颅内小动脉瘤的患者,以随后的DSA检查结果为准,分析3DCE MRA的诊断价值.在工作站上用三维容积再现(3D-V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进行观察,并比较MRA和DSA对动脉瘤瘤体最大经线和瘤颈的测量值.结果:47例患者,3D CE MRA共提示有49个颅内小动脉瘤.DSA检查证实其中的40例有小动脉瘤,共50个颅内小动脉瘤.3D CE MRA正确诊断42个(84%),漏诊8个;另7例3D CE MRA提示的颅内小动脉瘤,DSA未见动脉瘤.MRA VR重组时瘤颈的显示率高于MIP及MPR重组,三种方法的显示率分别为76.1%、64.3%和69.1%.50个动脉瘤,MRA、DSA均能清晰显示和测量瘤体最大径线及瘤颈大小的有26个(MRA数据均由3D-VR法测得),VR法测量26个动脉瘤瘤体最大径线及瘤颈均明显大于DSA测量数值(P<0.0001).结论:3D CE MRA能无创有效地诊断颅内小动脉瘤,对瘤颈的显示效果VR法优于MPR及MIP.对2.5 mm以下小动脉瘤及周边的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不高,对动脉分叉处小动脉瘤及动脉圆锥的诊断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头颅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1例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病变患者行双能量CTA(DECTA),另选择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减影CTA.2名医师共同进行分析协商,评价两种方法颅底及颅内血管影像质量,计算辐射剂量,分析DECTA对41例患者的检查情况,选取经DSA证实的9例12个动脉瘤,测量动脉瘤的大小、瘤颈,并与DSA进行比较.DECTA和常规减影CTA血管影像质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等级检验,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DECTA和DSA显示动脉瘤的大小、瘤颈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DECTA和DSA测量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颅内血管DECTA和常规减影CTA影像质量5分的病例分别占70.7%(29/41)、75.6%(3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5,P=0.650),而颅底血管常规减影CTA总的影像质量优于DECTA(Z=-4.087,P=0.000),主要是岩段和虹吸段的影像质量较差;DECTA和常规CTA总辐射剂量分别为(396.54±17.43)、(1090.95±114.29)mGy·cm;DECTA所用总辐射剂量较常规减影CTA总辐射剂量降低了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00).41例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病变患者,DECTA检出19例患者有动脉瘤,2例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17例阴性患者.9例动脉瘤患者(12个动脉瘤)、2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和2例阴性患者行DSA或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达100%.DECTA检测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分别为(2.90±1.61)、(5.23±1.68)及(3.83±1.69)mm,DSA检测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分别为(2.95±1.71)、(5.10±1.60)及(3.83±1.65)mm.两者在动脉瘤大小、瘤径测量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瘤颈、瘤长轴及短轴所对应的t值分别为-0.734、1.936及0.125,P值分别0.482、0.085及0.903);且两者测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瘤颈、瘤长轴及短轴的r值分别为0.964、0.976、0.973,P值均为0.000).结论 相对于常规减影CTA,颅内血管DECTA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下降,而颅底血管,尤其是岩段和虹吸段的影像质量较差.双源CT双能量CTA明显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是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及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在腹腔内脏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经MSCTA及3DDCEMRA检查诊断的腹腔内脏动脉瘤3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组。结果:行MSCTA及3DMRA检查的38例患者中发现内脏动脉瘤42个,其中脾动脉瘤12个,肝动脉瘤6个,腹腔干动脉瘤8个,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6个和2个,肾动脉8个。VR、MIP、MPR可准确、清晰地显示瘤体位置、形态、范围、瘤壁、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论:MSCTA和3DDCEMRA是简单、快速、无创、安全、可靠的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内脏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力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对腹腔内脏动脉瘤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提供的详尽信息可为尽快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凌志青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104-1106
目的:探讨MDCTA在下肢动脉瘤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8例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瘤病例的四排螺旋CTA影像.三种不同的重组后处理方式包括MIP,VR及CPR,以及横断位图像均被用于回顾性分析.结果:18位患者中共检出真性动脉瘤15例(23个),假性动脉瘤3例.MDCTA较好地显示了所有瘤腔及腔壁的血栓.其中8例真性动脉瘤和3例假性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结论:下肢动脉MDCTA成像技术安全可靠,在下肢动脉瘤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中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基本替代创伤性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和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椎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点(CTA、DSA)。采用血管内介入椎动脉夹层19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所致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3例,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累及小脑下后动脉(PICA)采取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PICA位于夹层动脉瘤以远采取夹层动脉瘤及近端载瘤动脉闭塞12例。结果颅外段椎动脉夹层表现为血管腔狭窄、内膜瓣,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的影像特点CTA表现为动脉瘤样扩张、壁内血肿等,DSA为珠线征、瘤样扩张等。术后造影:单纯支架置入病例狭窄消失;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病例动脉瘤腔消失,载瘤动脉通畅;血管闭塞病例显示椎动脉夹层均完全闭塞。术中未发生死亡、破裂出血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DSA及CT、CTA椎动脉夹层具有诊断价值;夹层动脉瘤的准确诊断对于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安全、有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内脏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MSCTA诊断为内脏动脉瘤患者的原始及后处理图像的影像表现.后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和曲面重组(CPR).18例患者中有4例行DSA检查并同期栓塞治疗,5例行手术切除.结果:18例共检出内脏动脉瘤20枚,单发16例,多发2例.其中脾动脉12枚(60%),肾动脉5枚(25%),肠系膜上动脉3枚(15%).20枚动脉瘤中,发生于动脉起始段7枚,中间段8枚,动脉分叉处5枚.9例经手术或DSA确诊的内脏动脉瘤患者,其MSCTA图像对瘤体部位、大小、形状、瘤壁钙化、附壁血栓及载瘤动脉的显示均与术中所见或DSA一致.结论:MSCTA能清晰地显示内脏动脉瘤及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价值和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2004年7月-2008年5月.因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就诊,经全脑DSA检查,确诊颅内囊状动脉瘤138例患者,共149枚动脉瘤.(剔除<2mm的微小动脉瘤患者);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128枚(86%)囊性动脉瘤完全栓塞;12枚(8%)95%栓塞;9枚(6%)栓塞小于95%,其中4个为宽颈动脉瘤,5个为宽颈大动脉瘤.138例患者中93例(67.4%)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随访,DSA随访从6~36个月,平均16.8个月.其中4例(4.3%)复发,但均无再次破裂出血发生.结论 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并中期随访提示颅内破裂囊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破裂囊性动脉瘤栓塞的重点是栓塞瘤颈和载瘤动脉相邻的真性动脉瘤,远端如形成动脉瘤囊泡或假囊,栓塞时无需栓塞或致密栓塞.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血管生长、容积再现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血管生长(add vessel,AV)、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技术在腹腔内脏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腹腔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血管生成法容积再现动脉瘤体、载瘤动脉和腹部血管,并和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行MSCT检查的38例患者中发现内脏动脉瘤42枚,其中脾动脉瘤12枚,肝动脉瘤6枚,腹腔干动脉瘤8枚,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6枚和2枚,肾动脉8枚.MSCT血管生成、容积再现技术可准确、清晰地显示瘤体位置、形态、范围、瘤壁、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论:用多排螺旋CT血管生成法容积再现腹部血管诊断腹腔内脏动脉瘤,无论是图像的质量还是病灶的显示都有明显的优越性,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和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8年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枚动脉瘤).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分为完全栓塞、次全栓塞和部分栓塞.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并搜集造影和临床结果.结果 所有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均成功填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例共14枚动脉瘤中,次全栓塞8枚,部分栓塞6枚.3例弹簧圈部分残留于载瘤动脉.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及血栓形成.12例均经1~2年随访.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稳定、有效.长期随访证明次全栓塞者也可发展为完全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