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Q我是一名大学生,平时对待喜欢的人,会很主动真诚的与他做朋友,而且非常热情;对待不喜欢的人,我就冷冰冰的,看他总也不顺眼。总感觉自己属于爱憎分明的人,人际关系也不错。  相似文献   

2.
老人有心事可以跟老伴、朋友、儿女说,也可以参加一些老年社团.如果身边没有人,心理学家建议,老人可以对自己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话. “自我对话”的目的,是帮助自己对不合逻辑、不合理的思想保持自觉.譬如:把一件小事情看成了天大的事情时,你就对自己说:“这件事情并不重要,也不复杂,不用老惦记着”;对某些事物充满疑虑或者不满意时,你就对自己说:“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呢,有时间我再问问,现在着哪门子急呀”等等.  相似文献   

3.
数年前,我的一位好友在事先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辞去了公职,他说要趁自己年轻没有什么负担去深圳闯一闯。一帮好友见他去意已决,也不阻拦他,只是忙着帮他筹集经费。对此,好友婉言谢绝了,他说钱带多了,就没有紧迫感,不利于创业。他说自己只要带着自己的学识便可,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人生的故事可以激励平凡人生去深味生活中的每个关键词。 郑皓天,这位从事健康事业的总裁,去年他所在的团队在中国市场创出了10亿多元的营业额。10个亿,可能一个是全国著名保健品品牌一年的营业总额。 郑皓天说过:一个人成与败,不在于能力与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 小时候,妈妈说他好高骛远。 10年前,他顶着各方压力从澳洲留学后回国从事推销工作。 对待事业,他有一种“私奔”的精神,不顾一切,一往无前:他对亚健康、排毒、营养早餐有着系统的专业知识。 对待情感,他诚挚专一,他和他的太太罗文斌一见钟情,事业上进退同步、风雨同舟,生活上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对待困难,他乐观坚毅;对待成就,他坦然淡定。 对待团队管理、员工激励,他有丰富的成功经验。 在很多人心中,他是个英雄,绝对的英雄。 2005年5月24日下午2点,郑皓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开始的两个小时之前,他还在山东,他说,前一夜他熬了一个通宵。 他进门之后,前两个动作我们记得很清晰:和我们很热情地握手,然后,转过身去,快速从柜子里拿出一盒光明牛奶,然后,笑着坐在我们对面的沙发上,说,“可以开始了”。 采访的时候,他的办公室里有些凉,但我们的谈话,温暖而热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幽默能帮助你排解愁苦,减轻重负。用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你就不会总是愤世嫉俗,牢骚满腹。当一个人想说笑话、讲小故事,或者造一句妙语、一则趣谈时,最安全的标靶就是他自己。取笑的是自己,谁会不高兴?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喜欢生气发怒,与人争吵,结果不但弄得自己闷闷不乐,还因此得罪了很多人。难怪有人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其实,当我们生气时,完全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平静下来,高兴起来。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对待坏心情有一种独特的妙招,每当他与别人发生争执,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时,就赶紧跑回家,然后绕着自家的房屋和土地跑3圈,每跑一圈,他的心情就会舒缓许多,到第3  相似文献   

7.
李敏  姜静璐 《时尚育儿》2012,(6):170-172
有一个这样的宝宝:经常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在幼儿园说头晕,妈妈把他接回家马上活蹦乱跳,一问原来是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和小朋友在玩球时突然说自己肚子痛,但又不肯去医院,直喊着想回家,后来才知道因为他老是抢不到球不开心;家里来客人,妈妈忙着接待,他非缠着妈妈陪他,说自己头很痛,睡不着……  相似文献   

8.
张正修 《健康》2014,(4):28-28
<正>写"地书"成街头一景游森林公园,偶遇练"地书"的李老师。他说,自己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书法。刚退休时,除了看看电视新闻、写写字,可以说是足不出户。由于长期缺乏锻炼,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小毛病不断。为了让李老师重拾健康,家人建议他走出家门,在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如果给你两样东西选择,你会选择哪一样?一是健康,二是金钱.我想没有人不选健康的. 看过一个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位落魄的年轻人,总抱怨自己没钱.有天,他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说,年轻人,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要不要?年轻人很兴奋.老者说,让你失去健康,得到财富好吗?年轻人说不可以.老者说,这不就对了.年轻人顿悟了.  相似文献   

10.
58岁的老张最近总是感觉胸闷气短,以前五层楼不在话下,噌噌就上去了.现在走几步就有点喘,后背还有点痛.老伴不放心,让他到医院心内科就诊,医生为他做了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建议他到骨密度室测一下骨密度. 老张心里挺不乐意,明明就是心脏不好,干嘛要测什么骨密度.没想到检查之后,报告竟然是中度骨质疏松.原来自己的胸闷气短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受压变形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退休感言     
韦桂琼 《长寿》2013,(4):13
2010年5月,我办了退休手续。熟人问我,感觉如何?我说蛮好,这下有时间了,只要身体允许,还可以再挑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干干。可以上老年大学学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摄影等,不求学成当什么家,却可不断充实自己,陶冶情操。他又问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退休注意事项,我说要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出差去N市,顺便去看望一下久别的老同学D.不巧,D正患重感冒,我的意外到来让她好一阵激动,因为激动,已延续了多天的咳嗽变得更加厉害,D满脸涨得彤红,几乎上气不接下气.由于初来乍到,不熟悉D的"家情",我便顺口对正在看电视的D的儿子说:"冬冬,快去给你妈妈倒杯水来".没想到,孩子竟像没有听到似的,不紧不慢地又扔了颗话梅进嘴,头也不回地说:"她不能自己倒嘛!我要看电视."我知道D是四十得子,早就听说她很疼孩子,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可儿子竟然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见我一脸惊讶,D不好意思地打岔说:"这孩子,你就是把心肝都挖给他,也别指望他会帮你做一点点小事".我不禁愕然:孩子的同情心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3.
心情在线     
茹青编辑 :如今的小孩子真是越来越让人不懂了。我儿子今年才15岁 ,可“独立意识”强得让人担心。他每天放学后总是闷在自己的屋子里 ,不叫他吃饭不出来 ;也不让我们进去 ,要进也得先敲门 ;他对自己的东西更是严加看管 ,从不允许我们看。你说 ,他怎么把我们当仇人一样?一位母亲这位母亲 :你好!这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在“心理断乳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闭锁性现象” ,在多元文化和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比较普遍。但显而易见的是 ,你们缺乏良好的沟通。作父母的切记不能再以教训的口吻对待新时期的孩子了 ,只有真诚与坦荡才是通向他们内心世…  相似文献   

14.
最近,晓慧发现老公刘军常常喜欢和人炫耀自己的工作多么令人赏识,炫耀自己的家产多么雄厚,甚至有时候的夸夸其谈,连晓慧都听不下去.她认为,其实他们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并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刘军是保险公司的部门经理,只不过他做这一行比较久了,所以工作也还算可以.但他跟朋友或是跟刚认识的人讲话时,一开口要么就说自己手上有多少大客户,要么就说领导如何器重他.丈夫的表现,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相似文献   

15.
生儿育女不是婚姻目的我们可以体会到孙先生内心的失落和哀伤,无法生育的焦虑和后顾之忧.他有一番事业,但内心却不能驾驭自己;他期待一段爱情,但却充满疑惧.可以说矛盾和不安、抑郁的心境是孙先生生活的主调.  相似文献   

16.
事关男人[女人的理想]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和女人说话而不觉得是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女人的困惑]婚前天天送花,哭着喊着“爱你一万  相似文献   

17.
好医生好院长 倪院长专业是耳鼻喉科,做副院长时也是分管医疗,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待病人就像亲人一样.于是病人也都像亲人一样的对待他,康复的外地病人来北京看望他的比比皆是,每一位病人对他的评论都让人动容,然而如今这样一位好大夫选择了医院管理的道路,从今以后舍弃钟爱的临床专业,只专心做院长. 对新的一批院长的上任,医管局的要求是“变化”,就是要改变目前这些公立医院的现状.刚来到儿童医院,倪院长为自己定好了任务:首先要适应相应的变化、熟悉环境,为北京儿童医院服务;调整病人就诊流程、调整学科分布;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等等,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让北京儿童医院在全国持续处于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18.
嘟嘟熊的屋子就在一棵大树的树洞.树洞很大,除了门以外,在树干上还有一个窗子.整个屋子里,嘟嘟熊最喜欢的就是那个窗子. 白天,他可以趴在窗台上往外看.晚上,他还可以从窗子看到星星和月亮.那都不算什么,最妙的是早上,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总会有一束阳光刚好照到嘟嘟熊的脸上,这时候,他就知道该起床了. 从窗子里照进来的阳光和外面阳光就是不一样,嘟嘟熊常说:“这是我自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记得作家张贤亮在一篇小说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幸福与否不在于他生活在哪里,而是在于他和谁生活在一起,确实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无奈和不能自主的事情,但我们却可以选挥自己的心态.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位高血压的患者前来咨询:血压总是测不准,在测量血压的时候,数值一直在上下浮动,为啥会这样?医生问:是不是一直在连续不停地测量自己的血压?他回答说:是.这位患者其实犯了一个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犯的"通病". 许多人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不分时间和次数,想起来就测,如果测量的数值没达到自己对血压的期盼,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反而会对血压造成干扰,如果此时反复测量,就会出现血压波动而测不准的情况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