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制备静脉注射用硝酸甘油亚微乳,所得处方为硝酸甘油0.2%,大豆油10.0%,蛋黄磷脂1.8%,泊洛沙姆1.8%,油酸0.12%,甘油2.25%.油水相于70℃混合后,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法于4 000 r/min乳化10 min制备初乳,再高压均质(80 MPa)15次得成品.所得乳剂平均粒径为156.4 nm,ζ电位-39 mV,pH 7.1.其渗透压与稀释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稀释10倍)的渗透压均接近等渗,提示乳剂与稀释液配伍相容性良好.初步考察表明乳剂在4℃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丁酸氯维地平静脉亚微乳注射液,以期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丁酸氯维地平亚微乳注射液,并以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对乳剂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 PDI)、Zeta电位、pH值、渗透压、载药量、包封率、过氧化值和游离脂肪酸值进行评价,考察其稳定性及溶血率。结果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优化处方用量:大豆油为10%、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MCT)为10%、蛋黄卵磷脂为1.2%、泊洛沙姆188为0.3%。根据最优处方制得亚微乳粒径为(238.4±0.5)nm, PDI为0.067±0.019,Zeta电位为(-32.8±0.6)mV,pH为7.21±0.07,渗透压为(296±1)mOsmol·kg-1,载药量为(0.50±0.02)g·L-1,包封率为(98.96±0.62)%,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值均符合质量要求。稳定性研究显示亚微乳在(4±2)℃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6个月,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其溶血率低于安全阈值。结...  相似文献   

3.
依托咪酯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依托咪酯注射液的HPLC测定方法,对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进样量在4.7μg以下时工作曲线呈线性。在阳光照射、室内散射光照射、室温等条件下长期考察,依托咪酯注射液降解的速度常数 k 分别为0.102、0.0153、0.00663年~(-1),t_(0.9)分别为1.03、6.90、15.9年。  相似文献   

4.
依托咪酯作为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苏醒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同时对循环的干扰较小等特点.但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综合分析依托咪酯的研究现状,包括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其药代学及使用现状,最后指出能否最大程度减轻甚至从本质上消除抑制肾上腺皮质的不良作用,使依托咪酯的使用更安全可靠,还需要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依托咪酯(ETM)注射液在麻醉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进行临床综合评估,为其临床决策与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 Fang Data和Sino 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7月13日,纳入ETM用于麻醉患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以及其他药品信息数据。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均由2位评价员独立完成,并交叉核对结果,如有分歧通过讨论或咨询另一位评价员解决。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篇系统评价,为中等或高等质量研究。评估结果提示,ETM注射液应用于危重症、非危重症、急诊以及胃肠镜麻醉患者,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患者心脏及呼吸抑制较少等优势。相比丙泊酚和硫喷妥钠,ETM注射液发生肌阵挛的风险略高。ETM可能与短暂的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升高)相关,但尚未有高质量证据支持ETM相关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与ICU患者死亡率相关,尚缺乏ETM与其他麻醉药品的药物经济学比较。当前,ETM乳状注射液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8,(3):312-317
目的:制备松萝酸自微乳,优化其处方,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乳化法,以中链甘油三酯-单亚油酸甘油酯(1∶1,m/m)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为助乳化剂,制备松萝酸自微乳。在溶解度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以自乳化时间(t)、透光率(T)、药物平衡溶解度(S)、5 min和60 min时药物的累积溶出度(Q_(5 min)、Q_(60 min))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微乳处方中油相占比和乳化剂-助乳化剂质量比(K_m)。同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试验,并对其形态、粒径、载药量、溶出度等进行考察。结果:最优处方中油相占比为25%、K_m为2.0,即处方中混合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的质量比分别为25%、50%、25%;最优处方所制松萝酸自微乳的t、T、S、Q_(5 min)、Q_(60 min)分别为1.96 min、87.67%、5.67 mg/g、66.58%、76.73%(RSD均小于3%,n=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n=3)。松萝酸自微乳经水稀释后为球形乳滴,乳化后平均粒径为39.4 nm,平均载药量为4.55 mg/g,在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Q_(90 min)为99.58%(n=3)。结论:所制松萝酸自微乳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关键词松萝酸;自微乳;伪三元相图;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中依托咪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1nm,进样量:20μL。结果依托咪酯的浓度在5~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为99.3%(RSD=0.11%)、98.1%(RSD=0.08%)、100.3%(RSD=0.1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亚微乳处方中乳化剂及油相因素对其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速剪切分散和高压均质乳化工艺制备亚微乳,单因素试验法考察处方中乳化剂与油相对亚微乳物理稳定性的影响;以平均粒径、D50值、D99值及ζ电位为指标,考察不同处方中亚微乳灭菌前后的物理稳定性,并留样观察其长期稳定性.结果 泊洛沙姆188与中链油相互配伍不能得到性质稳定的亚微乳,且单独以泊洛沙姆188为乳化剂的各处方制剂长期放置后平均粒径明显增大;聚乙二醇硬脂酸酯( HS15)与各油相结合制得的亚微乳均较稳定,长期放置后各项指标基本不变;聚山梨酯80与大豆油-中链油(1∶1)混合油或大豆油配伍制成的亚微乳在灭菌后产生较大粒径的乳滴,而与中链油相配伍可制得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的体系;蛋磷脂E80单独作为亚微乳乳化剂,乳化效果欠佳.结论 大豆油、中链油及混合油与不同性质的乳化剂相互作用可共同影响亚微乳的粒径,但不同制剂的处方对亚微乳ζ电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胜 《中国医药指南》2005,3(2):142-14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作为小儿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的效果.方法选择24例ASAⅠ-Ⅱ级7-13岁择期下腹、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病儿,硬膜外阻滞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相仿,Ⅰ组12例用依托咪酯,Ⅱ组12例用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结果与氯胺酮、咪唑安定组比较,依托咪酯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影响更轻微,且苏醒快.结论依托咪酯作为小儿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效果良好、苏醒迅速,且不良反应少,但要做好给氧和气管插管的准备,以防不测.  相似文献   

10.
刘琳  ;华海婴  ;赵永星 《中国药房》2014,(33):3128-3130
目的:优化紫苏醇亚微乳注射液制备处方工艺,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压匀质法制备紫苏醇亚微乳,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以包封率为指标,大豆油用量、大豆磷脂S75-泊洛沙姆188(F68)的比例、匀质转速、匀质次数为因素,并考察最优处方工艺所制得的制剂在离心、高温、光照、加速试验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处方工艺中,大豆油用量为12.5 g、大豆磷脂(S75)-泊洛沙姆188(F68)的比例为2∶1、匀质转速为1 400 r/min、匀质次数为8。所制微乳的粒径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为270300 nm,Zeta电位为41.5300 nm,Zeta电位为41.546.7 mV,包封率为48.7%46.7 mV,包封率为48.7%62.3%,离心后未见分层和油滴。与0时比较,高温、强光、加速条件下制剂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紫苏醇亚微乳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田玲玲  唐星  何海冰  王静 《药学学报》2007,42(8):892-897
本文旨在制备依托泊苷静脉注射亚微乳(ESE)并考察其体内外性质。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载药亚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工艺中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激光散射法和超滤离心法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长期留样观察其物理稳定性,恒温加速试验-威布尔分布拟合法考察其化学稳定性;以依托泊苷溶液为参比制剂,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测得亚微乳平均粒径(189.9±54.6)nm,zeta电位-32.6 mV,包封率91.7%。4 ℃长期留样9个月物理稳定性无显著变化,加速试验预测4 ℃有效期(T0.9)约为665 d。亚微乳和溶液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曲线均符合双隔室模型,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8.30±8.74)和(19.32±6.45)μg·h·mL-1。结果表明ESE避免了有机增溶剂的使用,物理化学稳定性较溶液显著提高,且未改变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预防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后肌阵挛的效果。方法ASAI或Ⅱ级患者100例,年龄18~60岁,体质量48~80kg,均为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组静脉滴注小剂量依托咪酯0.05mg/kg,对照组静脉滴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呛咳等反应,90s后均静脉滴注0.3mg/kg依托咪酯。观察有无肌阵挛发生,并记录肌阵挛程度。静脉滴注依托咪酯1min后静脉滴注0.6mg/kg罗库溴铵,同时静脉滴注4μg/kg的芬太尼,肌肉松弛后,行气管内插管。术后观察并记录苏醒情况。结果依托咪酯组仅有8例发生肌阵挛(16%),其中轻度6例,中度2例。对照组有40例(80%),其中轻度7例,中度18例,重度15例。依托咪酯组肌阵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可减少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所致肌阵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评价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E组)和对照组(P组),各20例。麻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1mg/kg,维库溴铵0.15mg/kg,芬太尼3μg/kg,E组依托咪酯乳剂0.3mg/kg,P组丙泊酚1mg/kg。麻醉维持:E组依托咪酯乳剂10~15μg/(kg·min),P组丙泊酚4~8mg/(kg·h),两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4μg/(kg·min)。观察记录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手术开始30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术毕患者苏醒时间(从停用全身麻醉药至呼唤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从停用全身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组高于E组(P〈0.01),拔管时间P组短于E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可安全地用于普通患者的全麻诱导与维持,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醒快,呼吸抑制轻。清醒过程可出现肌震颤或阵挛,恶心、呕吐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对芬太尼诱发咳嗽(fentanyl-induced cough,FIC)的抑制效果。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实验组),2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5 m L·kg-1和20%脂肪乳0.2 m L·kg-1;实验组注射布托啡诺15μg·kg-1和依托咪酯0.2 mg·kg-1,均采用左侧肘正中静脉注射;2组均于1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1,注射时间2 s。记录2组患者咳嗽发生的次数和出现时间,并根据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在注射生理盐水和脂肪乳或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时、注射芬太尼时及注射后1,2 min分别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P<0.05);实验组芬太尼诱发中度和重度咳嗽患者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5.6%(20/36)(P<0.05);2组患者咳嗽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能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黄连微乳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方法:以自制"双黄连微乳"为样品,观察和测定制剂的外观性状、pH值、粒径和粒径分布、电导率、黏度等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进行3个月的初步稳定性实验,并与普通双黄连口服液作比较.结果:外观性状、pH值、相对密度、粒径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可作为双黄连微乳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指标.其中粒径的测定是微乳的重要指标.结论:双黄连微乳的质量评价指标应以物理指标与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相结合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剂的平均粒径(mean diameter,M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离心稳定性常数(centrifugal stability contant,K_E)和冻融稳定性常数(freeze-thawing stability constant,K′_F)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及中链甘油三酸酯的用量对制剂的影响,预测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优处方为m(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m(大豆卵磷脂):m(中链甘油三酸酯)=2.0∶0.5∶5.0。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04.7±2.4)nm,变异系数为0.441±0.090,离心稳定性常数为3.20±0.43,冻融稳定性常数为2.05±0.21,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择ASA I~Ⅱ级门诊人工流产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E组依托咪酯0.2mg/Kg+芬太尼2μg/Kg,P组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麻醉后观察术中血压、心率、SpO2、呼吸暂停、注射痛、清醒时间、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间注射痛、清醒时间、患者满意率无差别。P组血压、心率下降明显,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E组,E组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均能为无痛人流术提供理想的麻醉,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张瑞娟 《海峡药学》2016,(7):179-18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患儿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B组患儿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儿各个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B组患儿与A组患儿各个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显著,且麻醉前,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麻醉后,A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高于B组患儿,且术后苏醒时间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需手术治疗患儿时,应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给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依托咪酯胶束溶液,并研究其对大鼠的麻醉作用。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依托咪酯的普朗尼克胶束溶液(EtoPM),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法和吸光光度法等方法考察胶束的形态、大小、Zeta电位、药物包裹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等性质,通过大鼠体内实验研究EtoPM的麻醉效果。结果 EtoPM胶束颗粒圆整,平均粒径(85.53±10.25) nm,Zeta电位(-4.31±1.04) mV,药物包裹率(73.14±1.85)%。与市售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相比,EtoPM能够更快地释放药物(P<0.01)。EtoPM溶液与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后均能迅速起效,但EtoPM麻醉后苏醒所需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普郎尼克胶束在有效增溶依托咪酯的同时能够快速释药。该实验所制备的EtoPM溶液麻醉作用迅速,麻醉后苏醒所需时间较短,与全麻药物要求相符,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依托咪酯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制备阿德福韦酯自微乳释药系统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 方法: 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筛选、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及正交设计,以自乳化速率、粒径为指标,筛选最优处方,并对阿德福韦酯自微乳的自乳化性质和体外释药进行评价。 结果: 阿德福韦酯自微乳最优处方:聚氧乙烯蓖麻油35(Cremophor EL35)为37.5%,二乙二醇单乙醚(Transcutol Hp)为37.5%,单油酸甘油酯(PECEOL)为25%,载药量3%;用50倍水稀释在24S内乳化完全,平均粒径为(26.30±0.46 ) nm,Zeta电位为(-8.96±0.57 ) mV;阿德福韦酯自微乳在5 min时溶出度达到85%以上。 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阿德福韦酯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能显著提高阿德福韦酯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