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编制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0~3岁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实践自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后续的研究者、儿童保健人员提供相关评估技术的方法学支撑。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共识,在养育照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婴幼儿养育文化,构建初始问卷。通过预调查对条目进行筛选,结合专家研讨会意见确定最终版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实践自评问卷(C-NCPQ)。对北京、浙江及深圳共4所妇幼保健院的851名0~3岁婴幼儿主要养育人进行了调查,以评估C-NCPQ的信、效度,信度评价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及重测信度;效度评价采用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以育儿环境指数量表(ICCE)和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作为效标。结果 构建的C-NCPQ包括养育方式、健康护理、营养喂养、回应性照护、玩耍体验、安全保障6个维度,共44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分半信度为0.853,重测信度为0.745。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提示模型拟合可接受(χ2/df=2.770,RMSEA=0.046,CFI=0.833,TLI=0.819,SRMR=0.50)。各条目因子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指导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医育结合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9—11月在我国9省12市选取3 439名婴幼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由照护者填写一般资料和家庭养育问卷,收集婴幼儿家庭对照护指导的需求情况。结果 在3 439名婴幼儿家庭中,有1 022个(29.7%)家庭有照护指导需求,其中对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机会的指导需求尤为突出。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护者是父亲(OR=0.476,95%CI:0.361~0.629)和(外)祖父母(OR=0.455,95%CI:0.304~0.681)、工作状态为务农(OR=0.395,95%CI:0.240~0.649)、退休(OR=0.612,95%CI:0.500~0.750)是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指导需求的保护因素;家庭结构为主干家庭(OR=1.295,95%CI:1.101~1.523)、单亲家庭(OR=2.631,95%CI:1.405~4.927),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OR=2.180,95%CI:1.600~2.971)、研究生及以上(OR=3.116,95%CI:2.109~4....  相似文献   

3.
正养育照护是父母和养护人在同婴幼儿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为婴幼儿提供喂养、照料、陪伴、玩耍、交流、学习等,从而保障和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养育照护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一生产生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婴幼儿的养育照护,国务院于2019年颁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并提出家庭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都市农村空巢老人述情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述情障碍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中文版人际关系反应量表对成都市周边8个乡镇的318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5.8%的农村空巢老人患有述情障碍,其总分为(55.20±7.56)分,主要表现为外向性思维、情感表达障碍。述情障碍与低水平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r=0.436,P<0.01),与共情能力呈负相关(r=-0.52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空巢老人述情障碍的主要因素有无配偶(β=0.122, 95%CI:0.044~0.201)、与子女联系频率越低(β=0.104, 95%CI:0.027~0.181)、开展爱好频次越低(β=0.106, 95%CI:0.022~0.190)、睡眠状况越差(β=0.140, 95%CI:0.056~0.224)、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低下(β=0.216, 95%CI:0.129~0.302)、同情关怀(β=-0.113, 95%CI:-0.196~-0.029)...  相似文献   

5.
除了食物的数量和种类外,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缺乏回应的喂养方式是健康与营养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其喂养指南中提倡回应性喂养。本文围绕回应性喂养(RF)的范畴、面临的挑战、实施方案、促进策略及效果监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回应性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除了食物的数量和种类外,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缺乏回应的喂养方式是健康与营养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其喂养指南中提倡回应性喂养。本文围绕回应性喂养(RF)的范畴、面临的挑战、实施方案、促进策略及效果监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回应性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转乳期早产儿喂养困难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喂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中文版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MCH-FS)及自行设计《早产儿喂养困难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2021年4—5月成都市5所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的矫正6~24月龄早产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231例早产儿中喂养困难发生率32%,其中轻、中、重度喂养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5.2%、7.8%、9.1%;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物过敏(OR=4.253,95%CI:1.430~12.649)、带养人焦虑情绪(OR=6.064,95%CI:2.998~12.268)、进食时逗引或追喂(OR=2.873,95%CI:1.382~5.970)、进食时伴有娱乐活动(OR=2.328,95%CI:1.115~4.860)、强迫喂食(OR=2.772,95%CI:1.239~6.198)是转乳期早产儿发生喂养困难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转乳期早产儿喂养困难发生率较高,喂养指导应重点关注食物过敏、家长焦虑情绪、不当喂养行为的早产儿,采取恰当干预措施促进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0~3岁婴幼儿照护人营养知识的知晓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知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江苏省13个市2 055名0~3岁婴幼儿照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照护人对婴幼儿营养知识知晓的因素。结果 照护人营养知识知晓率为81.85%,早期发现营养不良的主要措施(50.32%)、婴儿添加辅食时间(55.13%)、含铁较少的食物(55.96%)以及夜盲症缺乏的营养素(59.03%)等问题知晓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关系为母亲(OR=0.377,95%CI:0.278~0.512)和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及以上(OR<1.000,95%CI:0.195~0.931)照护人营养知识知晓程度更高,高中/中专学历(OR=4.407,95%CI:1.617~12.007)及职业为农民(OR=1.903,95%CI:1.228~2.948)的照护人对婴幼儿营养知识知晓率更低。结论江苏省0~3岁婴幼儿照护人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但辅食添加时间等部分问题正确率较低。今后应侧重于宣教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9.
刘祥敏  何燕  文艳  向希  王丹  薛秒 《现代预防医学》2018,(16):2972-2975
目的 了解西南某大型三甲医院结核住院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2017年5月 - 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核病房当天出院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结核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结果 163例结核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4.20±11.94)分,其中不确定性(46.94±9.33)分、复杂性(26.78±4.79)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因素有是否方便就医(β’ = -0.469,95%CI = -14.136~-8.876)、是否为涂阳/复治耐药/合并其他传染病(β’ = 0.251,95%CI = 3.407~8.279)、收入(β’ = -0.274,95%CI = -4.198~-1.742)、年龄(β’ = 0.180,95%CI = 0.048~0.185)、民族(藏)(β’ = 0.201,95%CI = 3.151~9.720)、文化程度(β’ = -0.126,95%CI = -2.145~-0.077)。结论 该院结核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高水平,可能与基层防痨力量薄弱、患者自身病情复杂性、结核易患人群特殊性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有关。结核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应注意针对性、个体化,方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患者(尤其边远藏区)提供院外信息支持,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减少复治及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少女妈妈产后抑郁及其对新生儿的照护喂养能力现状,初步探讨影响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和新生儿照护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重庆市2家三甲综合医院、3家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复诊的女性共59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少女妈妈组(年龄16~19岁,n=28)及成年妈妈组(年龄≥20岁,n=31)。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表(BSES)、新生儿照护能力问卷(NCAQ)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少女妈妈组EPDS总分及其情感缺失、焦虑及抑郁维度得分分别为(15.14±3.70)分、(2.75±1.55)分、(7.29±1.57)分及(5.11±1.64)分,分别高于成年妈妈组的(11.51±4.23)分、(1.80±1.49)分、(5.84±1.75)分及(2.87±2.01)分(P0.05),且少女妈妈组抑郁总检出率(92.8%)高于成年妈妈组(64.5%)(P0.05)。少女妈妈组BSES总分及其母乳自我喂养技能、母乳自我喂养内心活动维度得分分别为(73.57±14.12)分、(36.03±8.01)分及(37.56±6.85)分,分别低于成年妈妈组的(84.41±16.64)分、(42.29±8.52)分及(42.13±8.48)分(P0.05)。少女妈妈组NCAQ总分及其照护知识、照护技能及照护态度得分分别为(63.00±22.67)分、(33.75±15.97)分、(20.68±6.19)分及(8.57±2.60)分,分别低于成年妈妈组的(93.48±21.18)分、(54.74±13.36)分、(28.10±6.94)分及(10.65±3.46)分(P0.05)。相关分析显示,少女妈妈EPDS得分与BSES及NCAQ得分均呈负相关(P=0.000)。回归分析显示,EPDS得分对少女妈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和新生儿照护能力均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结论少女妈妈广泛存在产后抑郁,她们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照护能力也较低,其产后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和对新生儿的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徐君球  王海燕  连宏宇 《现代预防医学》2023,(18):3373-3377+3430
目的 了解舟山市0~3岁婴幼儿家庭照护现况,分析家庭托育需求,为构建适宜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以城、乡分层抽取采样点对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含基本情况、0~3岁托育服务需求和托育期望3部分,通过分类变量与定量相结合设置问卷问题,对婴幼儿托育现状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结果 按需求等级非常需要0~3岁的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家庭占14.26%,需要的家庭占35.76%,不需要的家庭占18.96%,可有可无的家庭占31.02%。分析家庭对0~3岁托育服务机构基本要素期望,调查对象对托幼机构设在幼儿园内、公办、月费用在1 000~2 000元有较高的期望。不同需求的婴幼儿家庭对托育机构的举办地址(χ2=99.15,P<0.001),举办主体(χ2=69.82,P<0.001),期望费用(χ2=87.96,P<0.001)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有序logistic分析影响0~3岁婴幼儿家庭对托育服务需求的9个要素,其中主要照料人为保姆或钟点工(OR=2.71,95%CI:1.48~4.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康健、天平街道0~3岁婴幼儿,共58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婴幼儿教养人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育儿素养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结果 早期教养能力得分均数为(63.7±12.9)分,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OR=1.66,95%CI:1.35~2.04)和家庭月收入的增加(OR=1.28,95%CI:1.02~1.61),教养得分达到及格水平比例较高;相比于不到1岁的婴幼儿,年龄更大婴幼儿的家长能够有更高的教养得分;相比于业余时间忙于工作的家长,花时间陪婴幼儿的家长教养得分及格比例较高(OR=1.96,95%CI:1.20~3.21)。结论 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本身应提高自身的育儿知识水平和行为意识,为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医疗机构向家长普及养育照护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1月龄健康儿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12月龄时比较两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婴幼儿喂养指数、辅食喂养行为、体格及智能发育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具有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χ2=34.48,P<0.001)、较高喂养指数评分(t=5.23,P<0.001)及喂养行为水平(χ2=18.23, P<0.001);干预组儿童的体重(男:Z=-2.12;女:Z=-2.11)、身长(男:Z=-2.50;女:Z=-2.13)及头围(男:t=2.19;女:Z=-2.16)的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大运动(Z=-2.49)、精细动作(t=3.02)、适应能力(Z=-4.75)、语言(Z=-2.81)、社交能力(Z=-3.06)及总发育商(DQ)(Z=-4.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能为婴儿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及喂养条件,有利于婴幼儿体格生长,促进其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探讨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及其对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对11 031名居民采用健康素养量表和新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对自我效能感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支持3个潜在类别模型,分别定义为低自我效能型(39.9%)、中等自我效能型(50.0%)和高自我效能型(10.1%),健康素养分别为(34.46±6.06)分、(37.33±5.09)分和(42.45±5.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86.711,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农村:β=-0.743,95%CI:-0.983,-0.504)、民族(少数民族:β=-0.597,95%CI:-1.024,-0.169)、家庭月收入(4501~10 500元:β=0.912,95%CI:0.689,1.135;>10 500元:β=1.217,95%CI:0.859,1.576)、婚姻状况(已婚:β=-0.456,95%CI:-0.710,-0.202,丧偶:β=-2.177,95%CI:-2.956,-1.398)、学历(小学:β=1.138,...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学生及其家长抗生素相关知识、态度及用药行为现状,探索今后开展抗生素相关健康教育的方向。方法采用随机多阶段整群抽样,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2所小学学生(n=719)及其家长(n=693)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生及其家长抗生素相关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小学生知识平均分为(6.10±2.26)分(满分11分),家长知识平均分为(7.78±2.35)分(满分13分);家长态度平均分为(18.93±2.94)分(满分25分);家长抗生素使用行为平均分为(4.4±1.49)分(满分7分)。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合理使用知识水平越高(OR=1.51,95%CI:1.03~2.22)、抗生素合理使用态度越积极(OR=2.11,95%CI:1.28~3.49)的家长,越倾向于采取合理的抗生素使用行为。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生及其家长抗生素相关认知整体水平较低,尽管家长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态度较为积极,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行为较多,应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抗生素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家长采取合理的抗生素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现况,分析其与家庭养育环境的关系,为提高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湖北、河南两省某儿童保健机构的39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及家庭养育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90份,其中男童199人(51.0%),女童191人(49.0%),幼儿平均年龄(27.13±6.86)月,年龄分布以24~36月幼儿居多,共305人(78.2%)。不同照顾者户籍(Z=-3.570)、父亲文化程度(H=17.106)、母亲文化程度(H=7.980)、家庭人均月收入(H=13.986)、家庭养育环境(Z=-8.881)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家庭养育环境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582,P<0.01)。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养育环境中的社会适应/自理(β=0.30,95%CI:0.18~0.52,P<0.01)及语言认知维度(β=0.22,95%CI:0.07~0.59,P<0.0...  相似文献   

17.
回应性喂养(RF)是回应性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婴幼儿主观意愿为主的喂养方式。婴幼儿早期阶段是机体神经系统发育和睡眠昼夜节律形成的关键期,不当的喂养方式可能造成婴幼儿各种睡眠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回应性喂养能够提高婴幼儿睡眠质量,并有效预防睡眠问题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学习,对回应性喂养的概念、重要性、婴幼儿睡眠问题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回应性喂养对婴幼儿睡眠问题影响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探讨婴幼儿回应性喂养对睡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探讨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及其对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对11 031名居民采用健康素养量表和新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对自我效能感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支持3个潜在类别模型,分别定义为低自我效能型(39.9%)、中等自我效能型(50.0%)和高自我效能型(10.1%),健康素养分别为(34.46±6.06)分、(37.33±5.09)分和(42.45±5.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86.711,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农村:β=-0.743,95%CI:-0.983,-0.504)、民族(少数民族:β=-0.597,95%CI:-1.024,-0.169)、家庭月收入(4501~10 500元:β=0.912,95%CI:0.689,1.135;>10 500元:β=1.217,95%CI:0.859,1.576)、婚姻状况(已婚:β=-0.456,95%CI:-0.710,-0.202,丧偶:β=-2.177,95%CI:-2.956,-1.398)、学历(小学:β=1.138,95%CI:0.543,1.734,初中:β=2.429,95%CI:1.887,2.970,高中/中专:β=2.846,95%CI:2.320,3.372,大专:β=3.103,95%CI=2.552,3.653,本科及以上:β=3.253,95%CI:2.745,3.761)、年龄(19~59岁:β=-0.218,95%CI:-0.611,0.175;≥60岁:β=-1.692,95%CI:-2.219,-1.165)和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中等自我效能型:β=2.526,95%CI:2.312,2.740;高自我效能型:β=7.647,95%CI:7.294,8.000)是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国居民的自我效能感可分为低、中等和高自我效能型3个类别,针对居住在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月收入较低、已婚或丧偶、学历较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老年人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技能、培养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从而达到促进个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于2021年7—8月抽取连云港市公立医院1家三级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对2家医院内各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情况调查,并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医院级别、所在科室、职称、合同性质、工龄、夜班频次、相关培训学习经历资料,描述性分析共情能力,采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349名护理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共情能力总分(96.75±12.17)分,其中观点采择维度(51.23±9.81)分、情感护理维度(32.60±7.14)分、换位思考维度(11.05±2.9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33)、学历(β’=0.281)、所在科室(外科β’=0.109、内科β’=0.163、妇产科β’=0.096、康复科β’=0.456、手术室β’=0.280、其他科室β’=0.263)、合同人员(β’=-0.109)、工龄(β’=0.087)、夜班频次(β’=-0.487)、相关培训学习经历(β’=0.369)以及职业倦怠(β’=0.357)均是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通过相关培训学习、降低职业倦怠达到提高共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旨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职业人群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职业人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2020年大兴区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对7类职业人群(3392)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行为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新冠肺炎防护行为总分为7,其中61.2%的职业人群达到了7分。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年龄(B=-0.11,95%CI:-0.16~-0.07)、文化程度(B=0.21,95%CI:0.14~0.27)、新冠知识知晓(B=0.22,95%CI:0.20~0.24)、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B=0.08,95%CI:0.05~0.11)、自我焦虑感(B=-0.06,95%CI:-0.09~-0.02)、自评健康(B=-0.07,95%CI:-0.12~-0.01)、新冠经历(B=0.34,95%CI:0.27~0.41)是影响职业人群防护行为采纳的影响因素,全部变量可解释职业人群防护行为采纳变异量的28.2%。结论 北京市职业人群新冠肺炎防护行为的采纳情况较好,其中个人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