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国庆  谢兴  严茂霞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33-1135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33例(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指标和手术前后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用力肺活量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FVC、FEV1低于术前,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早期肺癌患者接受开放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外35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研究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2±3.9)个,手术时间为(103.3±39.4)min,术中出血量为(69.3±10.4)mL,术后住院时间为(4.2±0.4)d;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5.9±2.7)个,手术时间为(86.4±11.4)min,术中出血量为(72.5±1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8±1.4)d;两组的淋巴结清除数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但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 女性25例, 年龄(58.75±6.81)岁, 肿瘤长径(1.39±0.25)cm;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1例, 女性27例, 年龄(58.22±6.35)岁, 肿瘤长径(1.36±0.31)cm。对照组患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行3D-CTBA精准定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15.77±7.96)min]、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48±0.81)d]均短于对照组[(140.05±8.77)min、(4.52±0.74)d], 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4.
郝延红  龚嫚 《贵州医药》2022,(8):1191-1192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两种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NSCLC患者不仅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荧光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例经胸腔镜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荧光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式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以左上肺尖后段(7例)、左上肺固有段(8例)及右上肺尖段(7例)、右上肺后段(6例)为主,联合肺段4例,均为跨段肺结节。对照组联合肺叶切除2例,均为右肺上、下叶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观察组CD3+分别为(70.33±7.14)%、(61.25±10.07)%、(68.80±8.75)%、(69.03±7.29)%,CD4+/CD8+分别为(1.27±1.09)、(0.82±1.13)、(1.19±0.64)、(1.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1—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早期肺腺癌病人 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治疗的精准治疗组( n=41)、接受传统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组( n=59),对比其手术情况相关指标、肺功能参数值、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 1年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精准治疗组病人的手术时间(102.31±19.38)min短于传统治疗组( 118.64±21.23)min,术中出血量( 62.45±8.34)mL少于传统治疗组(77.23±10.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个月,精准治疗组病人的用力肺活量( FVC)(3.40±0.56)L、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2.31±0.40)L、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17.95±2.68) mL·mmHg.1 ·min.1水平分别高于传统治疗组的( 2.86±0.41)L、(2.08±0.36)L、(14.53±2.10)mL·mmHg.1 ·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 FVC、FEV1、DL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 1年内,两组病人均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可优化手术过程、改善早期肺腺癌病人术后早期的肺功能,可能是一种更为精准可靠的手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后应用大剂量氨溴索的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全麻双腔插管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50例。大剂量组术后予以500 mg/d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入,常规剂量组术后予以60 mg/d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入,2组疗程均为5 d,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炎症因子水平(CRP、TNF-α)、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咳痰难易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氨溴索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低于术前,大剂量组FEV1、FVC、FEV1/FVC[(2.14±0.37)L、(2.34±0.32)L、(84.32±4.31)%]均高于常规剂量组[(1.78±0.46)L、(2.13±0.39)L、(78.46±3.47)%](P<0.05);术后2组患者炎症相关指标均高于术前,术后第5天大剂量组CRP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肺小结节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57例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5例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72例采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采用PSM法将2组患者按照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1,匹配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灶直径、病灶部位、疾病类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情况,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匹配后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2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实测值/预计值(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实测值/预计值(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MVV%)],统计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SM匹配后,2组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间所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近、远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接受胸腔镜手术的78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肺叶切除57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1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相比于肺叶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中使用钉仓数多(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对于I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疗效与肺叶切除术相当。段切除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15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肺叶组(116例)和微创肺段组(37例),分别采用微创肺叶切除术及微创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胸引管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相关指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微创肺段组患者术后胸引管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00.41±479.30) m L、(5.00±2.47)天、(6.86±2.57)天,少于微创肺叶组的(940.30±639.27) m L、(6.21±2.38)天、(8.39±2.52)天,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微创肺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肺段组与微创肺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对直径≤2 cm的I期肺癌,微创肺段切除术与微创肺叶切除术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效果上均较好,而微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未有中转开胸、中转肺叶切除、围术期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情况发生。手术时间(130.0±20.5)min,术中出血量(82.0±15.9)ml,术后引流时间(3.0±0.5)d,住院时间(6.5±1.4)d。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法均衡基线资料后比较微创解剖性肺段和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94例,根据术式划分为肺段组(164例)和肺叶组(130例),分别采用解剖性肺段和肺叶切除术治疗;采用PSM法均衡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吸烟史及BMI等基线特征指标后,两组各纳入患者95例;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匹配后肺叶组肿瘤最大径和切除淋巴结数量均显著多于肺段组(P<0.05);肺叶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肺段组(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指标和术后3个月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组术后6个月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肺段组(P<0.05)。结论 微创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较于肺段切除术更有助于保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将其分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41例。胸腔镜组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开胸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胸组比较,胸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明显差异(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总量、止痛药用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 <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实现充分的淋巴结清扫,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5(19-77)岁。手术切口均选择三孔法,共肺段动脉、静脉使用推结器套线结扎或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施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5例,肺转移瘤2例,良性疾病10例,(其中肺结核5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1例,慢性肺脓肿1例)。平均手术时间155(85-250)min,平均出血量160(40-61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5-11)d。结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部分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袖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给予袖状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全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自测呼气峰值流速(PEF)]进行测定,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术后随访5年,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两组FEV1、FVC、PEF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FEV1、FVC、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观察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为81.5%、61.5%、4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6%、41.5%、27.7%.结论 相比于全肺切除术,袖状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肺功能损伤小、并发症率低、生存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的63例老年 NSCLC 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均于全麻条件下,分别行全肺切除术与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后 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 P ﹤0.05),且观察组术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全肺切除术相比,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老年 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体内血清LDH和PreoGRP水平指标效果和影响。方法 选择在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相关预后结果、相关血清肿瘤因子水平以及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的个数和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PEF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沉、CRP、降钙素原、白细胞的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局部复发指数以及区域性转移指数的结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LDH、ProGRP、NSE的水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与多孔胸腔镜在老年肺结节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4例老年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行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57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术前和术后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494),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0.001);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25%vs. 85.96%,P=0.03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5%vs. 15.79%,P=0.020)。结论 相比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老年肺结节患者治疗中应...  相似文献   

20.
王雁冰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90-2191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老年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接受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肺癌根治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OT)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2±21.1)min,短于对照组的(141.4±23.2) min;术中出血量为(311±41)ml,少于对照组的(538±18) ml;术后胸液引流量为(409.0±12.1)ml,少于对照组的(471.0±22.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19、50.2591、21.7369,均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6.5±2.3)枚和(17.7±2.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23%(x2=4.4081,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及胸液引流量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更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