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里军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4)
分析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成因、解决办法。通过对髂骨相关解剖、手术方法等来论述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预防措施。髂嵴取骨术虽然是一种小手术,但可以发生诸多并发症,也是一种可以做好的很有用的手术。只要严格手术指征、细致操作,熟悉供骨区的解剖关系,这些并发症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3.
4.
切取髂骨植骨术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实用、简便、并发症少的切取髂骨方法。方法:依据临床切取髂骨块的要求,将86例切取髂骨植骨术分成三组:环锯切取髂骨术组(28例),开窗式切取髂骨术取髂骨术组(26例),传统的直接骨刀切取髂骨术组(32例)。将手术占用时间,切取髂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包括供骨区的疼痛,麻木,感染)等指标作为临床评价。结果:三组的手术占用时间,切取髂骨量等指标无显性差异,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有明显差异,环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结论:在无需大块髂骨作植骨材料的前提下,以环锯切取髂骨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12-01收治1例股骨头、颈骨巨细胞瘤术后局部复发并自体髂骨取骨部位医源性种植转移,临床极为少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栅栏取骨在自体植骨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各种手术需取自体髂骨者采用栅栏取骨术30例的情况。结果 30例获得随访3-20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时间20-25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40-90 ml,平均50 ml,术后发生髂骨凹陷1例、供骨区麻木4例、感染1例。结论 栅栏取骨通过重建髂骨三皮质取骨区的骨缺损,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髂骨取骨术致盆、侧腹壁疝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髂骨取骨致盆、侧腹壁疝临床罕见。我们自1990~2 0 0 2年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例,疝位于左侧1例,右侧3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3例为多产妇。年龄5 8~75岁,平均6 6 5岁。1例有吸烟嗜好及便秘史,1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例为外院修补术后复发患者。全部手术治疗,3例分别在发病后4、6、6个月手术,1例发病后1年在外院行疝囊颈结扎、局部肌肉腱膜缝合修补术后复发,3个月后再次手术。2 .临床表现:髂骨取骨、植骨术后2~4个月下床活动时,感取骨切口及下腹侧腹壁隐痛或胀痛不适,局部逐渐凸出,站立时明显,卧位消失。无嵌顿…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096-1100
取自体髂骨植骨是迄今最常使用的骨移植方式,其优点是可以获得一定量较好的骨质,并可以从髂嵴的前侧或后侧取骨。虽然该技术简单,但许多文献报道其并发症较多、发生率高。因此,一些学者通过改良取骨技术、微创取骨、发明不同的取骨器械以及供区重建等方法来降低取髂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临床研究结果满意;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则显示取髂骨的并发症被放大了,传统手术与使用上述技术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近年来,髓内取骨技术(Reamer-Irrigator-Aspirator,RIA)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取髂骨术相比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非结构性自体骨植骨方面可取代髂骨。本文就取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用、有效、并发症少的自体髂骨切取方法.方法 以术中切取骨量大小,术后供骨区的疼痛、麻木、感染、及外形等作为临床评价指标评价,采用切取髂骨外板、髂骨板全层及开窗切取矩形髂骨块3种不同自体髂骨取骨方法术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髂骨外板采骨量较小,切取髂骨板全层及开窗切取矩形髂骨块取骨量基本相同;开窗切取矩形髂骨块... 相似文献
11.
12.
取髂骨植骨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又称感觉异常性骨痛,是引起股前外侧感觉障碍的原因之一,表现为股前外侧区麻木、疼痛、烧灼酸胀感[1].单纯取髂骨植骨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较为少见,国外研究表明取髂骨植骨时约有10%的股外侧皮神经存在损伤[2],国内少有报道.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传统髂骨取骨和保留髂骨髂嵴两种取骨方式在自体植骨手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50例需行自体植骨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髂骨取骨方式和保留髂骨髂嵴取骨方式进行髂骨取骨,每组25例,其中传统髂骨取骨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0±7.9)岁,住院时间(20.0±5.5) d,随访时间(13.68±1.60)个月;保留髂骨髂嵴取骨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4.0±8.2)岁,住院时间(21.0±6.5) d,随访时间(14.04±1.5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取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传统髂骨取骨组手术时间为(16.20±2.51) min,术中出血量(63.20±17.73) ml,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4.72±1.21,骨折愈合时间(4.84±0.90)个月。保留髂骨髂嵴取骨组手术时间为(16.24±3.00) min,术中出血量(62.80±18.14) ml,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4.80±1.29,骨折愈合时间(4.68±0.80)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髂骨取骨手术相比,保留髂骨外形的取骨方式,简单方便,在保证取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保留了髂骨的髂嵴外形,减少术后局部不适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取髂骨术与传统术式的优劣差别.[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本科共收治需取自体髂骨植骨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手术方法,12个月后将观察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疼痛评分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在股外侧皮神经安全性及供骨区顽固疼痛等数据上也占优势.[结论]改良取髂骨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在理论上具有减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和供骨区顽固疼痛的优势.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髂腹股沟神经损伤,是引起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之一,表现为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区麻木、疼痛、烧灼感。单纯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极为罕见,本院自2005年9-12月发生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取髂骨植骨治疗压缩性跟骨骨折用否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9月~2005年2月52例波及中后关节面的跟骨压缩性骨折病例,第1组采用切开复位,将压缩骨折复位,主要是将跟骨、跟距关节面复位,取片状髂骨填塞骨缺损空腔植骨,不用内、外固定。第2组采用切开复位,将压缩骨折复位,主要是将跟骨、跟距关节面复位,取片状髂骨填塞骨缺损空腔植骨,用内固定。两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术后按足部评分标准(JOA)进行功能评估,总体优良率为92.8%。结论对跟骨压缩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取髂骨植骨术不用内固定治疗,局部切口小,创伤轻,无创缘坏死,较容易获得骨折的解剖复位,无须第二次手术取内固定,愈合后功能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利用反牵复位器横向螺钉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运用反牵复位器横向螺钉固定加取髂骨植骨对26例34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34侧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优28侧,良4侧,差2侧,优良率94.1%。[结论]反牵复位器横向螺钉固定加取髂骨植骨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钻取式柱状自体髂骨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及分析该植骨术对供骨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回顾性分析自体髂骨植骨患者68例,按照取骨方式不同,分为钻取式取骨(钻取组)和骨刀式取骨(骨刀组),每组34例。钻取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23~53(40.06±5.60)岁;骨刀组男26例,女8例;年龄22~54(39.32±6.44)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取骨手术时间、术中供区出血量、术后供区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供区并发症等,并采用VAS评分对术后不同时期供区进行疼痛评价。结果:6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钻取组平均16.9个月,骨刀组平均17.1个月。两组受区显示骨愈合结构,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均见效果良好。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供区出血量及术后供区伤口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髂骨凹陷、麻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钻取组VAS评分均比骨刀组低(1.85±0.61 vs 2.97±0.67,P=0.000;1.15±0.56 vs 2.41±0.61,P=0.000)。结论:术中无须大块特殊形状或较多皮质骨髂骨植骨时,用钻取式柱状自体髂骨植骨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能促进受区早期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传统骨刀取骨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