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与情绪平衡在日常压力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等情绪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采用青少年压力生活事件量表、儿童青少年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汉化版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黑龙江省某中学1 153名初中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首先通过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抑郁症状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心理韧性与积极/消极情绪在日常压力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 1 153名初中生中共有抑郁症状474例(41.1%),不同性别、年级、留守经历的初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71、13.89,P<0.05);日常压力和消极情绪得分越高,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风险越高(OR=1.03,95%CI:1.02~1.04;OR=1.12,95%CI:1.10~1.14),而积极情绪则是缓解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4,95%CI:0.92~0.96);心理韧性和积极、消极情绪在日常压力和青少年抑郁水平之间独立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24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家长填写中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结果 有效样本1 986人,平均年龄(14.71±2.01)岁,男生1 019名(51.3%)。压力、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9%、51.0%和29.0%,失眠症状发生率为37.0%。在校正了人口学因素后,有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中学生失眠症状风险分别高于无相应负性情绪中学生(压力:OR=2.17,95%CI:1.60~2.95;焦虑:OR=2.97,95%CI:2.27~3.88;抑郁:OR=2.59,95%CI:1.94~3.47),且在初中生中更高。 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初中生中相关性更高,应当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少年饮食行为现状,并探讨情绪对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5月对上海市3个区10所初中和6所高中的7 4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行为、患者健康问卷(2条目)和广泛性焦虑量表。  结果  上海市青少年过去7 d每天食用含糖饮料、甜食、油炸食品及西式快餐(≥4次/周)的报告率分别为13.26%,16.90%,6.99%,13.01%,每天吃水果、蔬菜、牛奶、早餐的报告率分别为56.96%,73.00%,65.03%,76.11%,不同性别和学段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有抑郁或焦虑情绪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高于无抑郁或焦虑者(P值均 < 0.01)。校正性别、学校、住宿、成绩、零花钱、社会阶层后,抑郁和焦虑情绪增加青少年各种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风险(P值均 < 0.05)。与无焦虑者相比,轻度和中重度焦虑者每天喝≥1次含糖饮料的风险为1.42(95%CI=1.20~1.67)和2.51倍(95%CI=2.09~3.01),不是每天吃水果的风险为1.30(95%CI=1.16~1.45)和1.28倍(95%CI=1.11~1.47),不是每天吃蔬菜的风险为1.35(95%CI=1.20~1.52)和1.41倍(95%CI=1.21~1.65),不是每天喝牛奶的风险为1.29(95%CI=1.15~1.44)和1.20倍(95%CI=1.04~1.39),不是每天吃早餐的风险为1.75(95%CI=1.54~1.99)和2.97倍(95%CI=2.55~3.46)。  结论  上海市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比例较高,应早期开展饮食行为宣教和干预,并关注青少年负性情绪的发生,以减少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需管饲进食的患者,收集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血清营养学指标和管饲方式等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焦虑情绪34例,发生率为35.42%;发生抑郁情绪29例,发生率为30.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正常(OR=0.208,95%CI:0.054~0.800)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留置胃管(OR=5.789,95%CI:1.654~20.260)是危险因素。转铁蛋白正常(OR=0.189,95%CI:0.042~0.860)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而留置胃管(OR=13.977,95%CI:1.472~132. 667)是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白蛋白正常是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转铁蛋白正常是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留置胃管是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考察芦山地区地震3年后青少年焦虑相关障碍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后续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5月整群抽样调查芦山县3 741名初中生和高中生,使用自编的地震暴露基本情况问卷和青少年焦虑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筛查地震3年后总体焦虑症状和5种焦虑亚型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芦山地区青少年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2.3%,其中惊恐障碍为36.3%,广泛性焦虑为29.5%,分离焦虑为40.3%,社交焦虑为26.1%,学校恐惧为32.4%.初中生比高中生报告了更多的分离焦虑症状(x2=33.09,P<0.01).多元I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生(OR=2.34,95%CI=2.00~2.74,P<0.01)、高负面生活事件(OR=2.87,95%CI=2.60~3.17,P<0.01)、在地震中被困住(OR=1.77,95%CI=1.18~2.67,P<0.01)、父母受伤(OR=1.22,95%CI=1.03~ 1.43,P=0.02)、经历极度恐惧(OR=1.78,95%CI=1.52~ 2.08,P<0.01)等是焦虑障碍的风险因素.结论 地震3年后青少年焦虑症状比例仍然比较高,针对焦虑症状的心理干预迫在眉睫.应有重点地关注女性以及经历高暴露和高负面生活事件的青少年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海市职业学校(简称职校)学生吸烟与心理行为特征关系。方法 2011年4—6月,整群抽取上海市5所职校全体1~2年级共3 523名学生,采用吸烟调查问卷和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患有躯体主诉、违纪行为、焦虑/抑郁、攻击行为、外向行为问题的职校生在过去1个月内吸烟率分别为55.77%、49.18%、47.99%、45.98%和45.98%,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吸烟率(14.61%);职校生过去1个月内吸烟率的心理行为危险因素为焦虑/抑郁情绪问题(OR=1.98,95%CI=1.23~3.19)和违纪行为(OR=1.59,95%CI=1.01~2.53),此外,存在违纪、焦虑/抑郁、攻击性、退缩行为、躯体主诉行为问题的职校生更易成为规律吸烟者,且每日吸烟量明显增加。结论职校生吸烟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密切,在今后的青少年控烟干预研究中应考虑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以便更好地控制青少年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抑郁现状并探讨校园负性事件及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性,为大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南京、徐州地区的大学生,使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10)、自制校园负性事件和家庭环境问卷对18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中,朋友数量越少(与朋友数量>10组相比,6~10:OR=2.205,95%CI:1.022~4.757;3~5:OR=3.305,95%CI:1.662~6.574;1~2:OR=4.115,95%CI:2.056~8.237;0:OR=14.719,95%CI:6.110~35.462)、睡眠质量越差(与睡眠质量很好组相比,较好:OR=2.518,95%CI:1.839~3.449;较差:OR=11.072,95%CI:7.636~16.054;很差:OR=23.046,95%CI:9.347~56.822)以及吸烟(OR=1.559,95%CI:1.036~2.347)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家庭环境方面,父母关系不融洽组相比于父母关系融洽组的抑郁发生风险更高(OR=1.976,95%CI:1.307~2.987);在校园负性事件方面,遭受冷暴力(OR=2.693,95%CI:1.864~3.889)、自伤(OR=2.203,95%CI:1.226~3.959)、挂科(OR=1.354,95%CI:1.004~1.824)组比无相应负性事件组的抑郁发生风险更高。结论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且影响因素复杂,减少校园负性事件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降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状态中个体及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焦虑和孤独情绪产生的影响,为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有效干预路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3—4月抽取上海市初、高中生共11 596名,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孤独感量表简版(ULS-6)进行调查。  结果  中学生焦虑、孤独发生率分别为34.78%,52.44%,女生焦虑和孤独的发生率(36.13%,54.62%)高于男生(33.44%,50.28%)(χ2值分别为17.03,21.82,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毕业班(OR=1.34,95%CI=1.18~1.52)、成绩中等(OR=1.25,95%CI=1.08~1.45)及后25%者(OR=1.76,95%CI=1.50~2.05)、非独生子女(OR=1.25,95%CI=1.09~1.43)、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低(OR=1.42,95%CI=1.23~1.65)与中重度焦虑情绪的发生正性相关,女生(OR=1.20,95%CI=1.12~1.30)、毕业班(OR=1.13,95%CI=1.04~1.24)、外省市户籍(OR=1.20,95%CI=1.09~1.33)、成绩差(OR=1.72,95%CI=1.55~1.91)、不与父母同住(OR=1.32,95%CI=1.18~1.48)与孤独情绪的发生正性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居家隔离期间,需关注青少年焦虑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尤其是女生、毕业班、成绩较后、独生子女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9.
霍丽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3,(13):2441-2446
目的 研究郑州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情绪障碍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23例经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情绪障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2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共28例常存在焦虑情绪(12.56%),35例存在抑郁情绪(15.7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OR=1.545,95%CI:1.224~1.951)、吸烟史(OR=3.804,95%CI:1.938~7.465)、高血压史(OR=3.404,95%CI:1.451~7.985)及糖尿病史(OR=2.872,95%CI:1.601~5.150)均是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焦虑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2.361,95%CI:1.516~3.676)、年龄≥60岁(OR=2.177,95%CI:1.318~3.596)及糖尿病史(OR=2.008,95%CI: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市海淀区常住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候群量表(PHQ-9),运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海淀区6个街道的2 185名常住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疫情期间,海淀区常住居民的焦虑阳性检出率为41.28%,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检出率分别为31.72%、6.22%和3.34%。海淀区居民的抑郁阳性检出率为49.75%,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检出率分别为35.47%、10.07%、3.02%和1.19%。抑郁焦虑共病占总调查人数的36.11%(789/2 185)。不同疫情风险等级的焦虑、抑郁及其共病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_(焦虑)~2=28.088,P0.001;χ_(抑郁)~2=11.283,P=0.004;χ_(共病)~2=24.30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风险街道、工作年限、饮酒情况和基础疾病是焦虑状态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居住高、中风险街道人员发生焦虑的风险高于低风险街道的人员,OR(95%CI)分别为2.034(1.479~2.797)和1.346(1.099~1.647);工作≤5年、6~10年、11~20年人员发生焦虑的风险高于其他年限,OR(95%CI)分别为4.917(2.967~8.149)、4.388(2.655~7.252)和3.643(2.221~5.974);饮酒人员发生焦虑的风险高于不饮酒人员(OR=1.448,95%CI:1.187~1.765);患有基础疾病人员发生焦虑的风险高于无基础疾病人员(OR=2.129,95%CI:1.572~2.884)。不同风险街道、工作年限和饮酒情况是抑郁状态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居住高风险街道人员发生抑郁风险高于低风险街道人员(OR=1.539,95%CI:1.121~2.112);工作年限在≤5年、6~10年、11~20年人员发生抑郁风险高于其他年限,OR(95%CI)分别为3.503(2.277~5.388)、2.902(1.893~4.449)和2.676(1.748~4.095);饮酒人员发生抑郁风险高于不饮酒人员(OR=1.384,1.113~1.722)。结论 COVID-2019疫情期间,海淀区成年居民的焦虑、抑郁及其共患情况的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改善,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援助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父母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问题的关联,为儿童自闭症行为问题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分层整群抽取合肥市12所幼儿园3 575名儿童,由父母分别填写情绪自评量表,由母亲填写家庭一般情况和儿童自闭症行为问卷,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的关联。探讨父母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问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异常检出率为6.13%,男童自闭症行为(7.57%)检出率高于女童(4.53%)(χ2=14.366,P<0.001)。以父亲无焦虑母亲无焦虑为参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有焦虑母亲无焦虑(OR=1.817,95%CI:1.053~3.135)、父亲无焦虑母亲有焦虑(OR=4.834,95%CI:3.519~6.641)、父亲有焦虑母亲有焦虑(OR=6.740,95%CI:3.902~11.640)均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风险的增加相关(P<0.05);以父亲无抑郁母亲无抑郁为参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无抑郁母亲有抑郁(OR=5.148,95%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疫后青少年心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湖北省4个城市的16所初高中学校共8 042名青少年,于2021年2月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分别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评估青少年焦虑、抑郁和网络成瘾,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信息及家庭因素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湖北省青少年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33.9%,21.3%和14.9%。性别为女(OR=1.33,95%CI:1.20~1.46)、亲子关系不融洽(OR=2.26~7.47)为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性别为女(OR=1.39,95%CI:1.24~1.56)、亲子关系不融洽(OR=2.25~13.34)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0.65,95%CI:0.49~0.85)、家庭月收入高(OR=0.64,95%CI:0.42~0.98)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亲子关系不融洽为网络成瘾(OR=2.02~5.99)的危险因素,性别为女(OR=0.82,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初中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儿童抑郁症状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对浙江省绍兴市2所初中的3 197名学生进问卷调查。结果绍兴市初中生学校生活不满意、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4.55%、38.04%、19.74%,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抑郁、焦虑症状呈负相关关系(r=-0.378、-0.182,均P0.001);抑郁、焦虑症状评分随着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焦虑症状是学校生活不满意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2.830(2.353~3.404)、1.396(1.130~1.725)。结论绍兴市初中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情况不容乐观,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通过分层二阶段抽样对3021名上海市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529名初中生(17.51%)存在网络成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七年级(OR=1.532,95%CI:1.038~2.261)、八年级(OR=2.560,95%CI:1.789~3.665)、九年级(OR=2.303,95%CI:1.587~3.342)、城区居住地(OR=1.486,95%CI:1.171~1.887)、父母有不良嗜好(OR=1.441,95%CI:1.035~2.007)、父母下班上网(OR=1.331,95%CI:1.046~1.695)、父母干预上网(OR=1.407,95%CI:1.051~1.884)、家庭功能不良(OR=1.054,95%CI:1.030~1.078)、人际关系紧张(OR=1.044,95%CI:1.003~1.088)、学习压力大(OR=1.089,95%CI:1.042~1.138)、受惩罚(OR=0.890,95%CI:0.851~0.930)以及其他因素(OR=1.391,95%CI:1.299~1.48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生活事件有关,未来应从改善家庭功能和协助青少年积极应对生活事件的综合角度进行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简称网瘾)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该特定人群网瘾的干预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2022年4月20日—5月10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毕节市威宁县9~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网络成瘾相关调查,应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抑郁、焦虑,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3 180名中小学生完成调查,2 394(10.3%)名青少年有网瘾,男性(OR=1.243,95%CI:1.139~1.355)、中学(OR=1.911,95%CI:1.731~2.110)、留守(OR=1.380,95%CI:1.249~1.525)、就读重点学校(OR=1.375,95%CI:1.225~1.544)及就读重点班(OR=1.184,95%CI:1.048~1.338)是青少年在读学生出现网瘾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学习成绩良好(OR=0.635,95%CI:0.564~0.715)及良好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OR=0.620、同学关系OR=0.701)是青少年在读学生出现网瘾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共有8 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  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不同孕期抑郁和焦虑共患(CAD)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6月28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两所综合性医院连续纳入641名孕早期孕妇。通过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对孕妇进行首次调查,并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跟踪随访,最终有609名孕妇完成了所有调查且数据有效。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整个怀孕期CAD的检出率分别为11.66%、9.03%、9.85%和19.70%。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类型为个体或农民(OR=2.307,95%CI:1.011~5.260)、对饮食状况不满意(OR=3.184,95%CI:1.577~6.429)和近期发生负性事件(OR=7.987,95%CI:4.356~14.646)是孕早期CAD的危险因素;对社会支持不满意(OR=2.416,95%CI:1.271~4.592)和近期发生负性事件(OR=6.331,95%CI:3.255~12.312)是孕中期CAD的危险因素;职业类型为个体或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现状,探讨有氧运动、久坐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等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健康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等对方便整群抽取的蚌埠市4所中学100个班级的52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有氧运动干预后,分析干预前后肥胖、体重正常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变化情况.结果 5268名初中生参加足量中等强度、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及体力活动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4.7%,36.0%和59.1%.其中肥胖青少年中达到足量大强度有氧运动的比例为42.7%,高于非肥胖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级、家庭类型、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肥胖、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后,久坐行为是青少年抑郁症状(OR=1.52,95%CI:1.31 ~ 1.76)、焦虑症状(OR=1.36,95% CI:1.18 ~ 1.57)和学校生活不满意(OR =2.07,95% CI:1.79~2.38)的危险因素.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是抑郁症状(OR=0.78,95% CI:0.67 ~0.91)和学校生活不满意(OR=0.73,95% CI:0.62 ~ 0.85)的保护因素.结论 蚌埠市初中生进行有氧运动的时间较少,而久坐行为却在不断增加;有氧运动、久坐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少年对电子烟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电子烟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上海市7 45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电子烟危害、自身益处、社会环境益处认知等。结果 青少年曾经和现在电子烟使用率分别为3.19%,1.09%。电子烟使用(OR=2.74,95%CI=2.10~3.59)、高中生(OR=1.47,95%CI=1.32~1.64)、家长(OR=1.45,95%CI=1.24~1.70)和朋友使用电子烟(OR=1.36,95%CI=1.20~1.54)为低电子烟危害认知的前4位风险因素;电子烟使用(OR=2.77,95%CI=1.97~3.89)、高中生(OR=2.11,95%CI=1.89~2.36)、朋友(OR=1.63,95%CI=1.42~1.87)和家长使用电子烟(OR=1.39,95%CI=1.18~1.65)为高电子烟自身益处认知的前4位风险因素;使用电子烟(OR=1.95,95%CI=1.47~2.59)、高中生(OR=1.73,95%CI=1.55~1.93)、朋友(OR=1.60,9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性病患者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家医院性病门诊患者,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问卷(GAD-7)、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调查性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064例性病患者,焦虑症状阳性率为46.53%,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焦虑分别占57.98%、18.79%、14.34%和8.89%;抑郁症状阳性率为53.48%,其中有抑郁症状、明显抑郁症状、中重度抑郁、重度抑郁分别占52.55%、23.73%、15.29%和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15,95%CI:1.014~1.705;OR=1.605,95%CI:1.248~2.064)、年龄50岁(OR:2.250~2.585,95%CI:1.473~4.028;OR:2.303~2.395,95%CI:1.517~3.579)、去过民营医院就诊(OR=2.038,95%CI:1.377~3.017;OR=2.000,95%CI:1.340~2.987)是性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焦虑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有同性性行为(OR=1.677,95%CI:1.135~2.479)。结论性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患病率高,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女性、年龄50岁、曾去过民营医院就诊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