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癌症伴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和病耻感的改善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 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癌症伴抑郁患者114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57例。A组予常规西药治疗, B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认知心理治疗, 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负面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B组HAMD评分[(7.83±2.01)分]、HAMA评分[(9.78±1.94)分]均低于A组[(12.15±2.37)分、(13.06±2.3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0、8.19, 均P < 0.001);B组SIS评分为(44.72±4.93)分, 低于A组的(51.63±6.1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 P < 0.001);B组BSES评分为(121.65±11.44)分, 高于A组的(100.24±10.73)分,...  相似文献   

2.
邱峥  何必华 《海峡药学》2016,(4):204-205
目的 探究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臭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8.1±1.5)分,对照组PSQI评分为(13.5±2.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永康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 观察组予以耳穴压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 两组治疗8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5-羟色胺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 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均P < 0.001), 且观察组[(15.89±1.08)分]低于对照组[(19.24±1.27)分](t=14.21, P < 0.001);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均P < 0.001), 且观察组[(6.83±1.24)分]低于对照组[(9.78±1.80)分](t=9.54, P < 0.001);PSQI评分均降低(P < 0.001), 且观察组[(7.00±1.34)分]低于对照组[(9.48±1.82)分](t=7.76, P < 0.001);两组治疗后5-羟色胺水平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下远程健康教育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IBD患者8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管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互联网下远程健康教育。两组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心理状况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良好率为95.0%(38/40), 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χ2=6.27, P < 0.05)。干预后, 观察组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为(142.31±17.48)分, 高于对照组的(105.37±12.25)分(t=-10.94, P < 0.001);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8.74±2.01)分, 低于对照组的(11.98±1.35)分(t=8.46, P < 0.001);观察组抑郁[(4.34±0.76)分]、焦虑[(3.84±1.07)分]和压力[(3.18±0.56)分]评分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伴有睡眠障碍的PD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对照组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情Hoehn-Yahr分期评估差异,对两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并采用睡眠评价量表(ES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估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Hoehn-Yahr分期评估、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ESS、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ehn-Yahr分期评估为(1.49±0.72)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25.40±12.12) min]、觉醒次数[(3.21±2.11)次]、觉醒时间[(30.02±10.05)min]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ES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与艾司唑仑卡相比,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PD伴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更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障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触发点中药膏外贴治疗寒湿凝滞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腰背MP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 各30例。中药膏外贴组患者采用触发点中药膏外贴治疗, 雷火灸组患者采用雷火灸治疗, 联合组患者采用雷火灸联合触发点中药膏外贴治疗。三组治疗疗程28 d。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局部压痛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雷火灸组(73.33%)和中药膏外贴组(66.67%)(χ2=9.01、4.70, 均P <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96±0.93)分]、局部压痛评分[(1.00±0.69)分]与雷火灸组的(2.43±0.87)分、(1.37±0.56)分及中药膏外贴组的(2.77±0.86)分、(1.50±0.57)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2、5.38, 均P < 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治疗,在此基础上, A组应用中药治疗, B组应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A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B组PSQI评分(5.97±0.98)分低于A组的(6.89±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B组NIHSS评分(8.87±1.83)分低于A组的(10.28±2.9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和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黄宇  贺王伟  黄峥嵘 《安徽医药》2018,22(6):1142-1144
目的 观察佐匹克隆与盐酸曲唑酮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曲唑酮治疗.两组均为睡前30 min给药,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种药品在延长患者总睡眠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3)h比(0.9±0.7)h,P>0.05].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入睡时间评分低于盐酸曲唑酮[(0.5±0.2)分比(1.3±0.4)分,P<0.05].问卷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低于对照组[(9.45±4.37)分比(12.56±4.62)分,P<0.05].结论 佐匹克隆与盐酸曲唑酮在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上疗效一致.但佐匹克隆药物不良反应更低,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和住院部74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评分(MESSS)情况,并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治疗,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1、2、4周后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SSS评分对比:研究组治疗前MESSS评分为(26.7±2.1)分,治疗后为(15.7±1.5)分,对照组治疗前MESSS评分为(26.4±2.4)分,治疗后评分为(19.7±2.2)分,治疗前两组患者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为(6.9±1.6)分,对照组评分为(9.6±2.1)分,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E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时间的推移,两组副反应作用都在加剧.结论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效果良好,可很好改善患者脑卒中症状,改善患者睡眠治疗,副反应较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加曲班静脉注射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 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 高于常规组的80.0%(48/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 P=0.012)。治疗后, 研究组巴氏指数[(65.3±7.3)分]高于常规组[(59.8±7.5)分],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2±0.4)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6±0.7)分]均低于常规组[(2.4±0.6)分、(7.6±1.1)分](t=-4.07、12.89、17.82, 均P < 0.001);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ɑ均低于常规组(t=10.10、18.25、14.15, 均P < 0.00...  相似文献   

11.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探讨早期PD患者睡眠结构异常表现及睡眠障碍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PD患者53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PD患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并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UPDRSⅢ、Hoehn-Yahr分期、Schwab和England量表评分和改良Weber评分.结果 早期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66%(35/53).Hamilton抑郁评分、年龄与患者睡眠障碍相关r分别为0.511(P=0.000)和0.299(P=0.012).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主观睡眠质量(F1)、入睡时间(F2)、睡眠时间(F3)、睡眠效率(F4)、睡眠干扰(F5)存在差异.不同药物治疗组间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早期P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且和Hamilton抑郁评分、年龄相关.需关注早期PD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多导睡眠监测(PSG)观察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亚健康失眠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对照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 观察组应用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临床疗效、证候积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PSG指标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 观察组有效率为97%(29/35), 对照组有效率为83%(34/35),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77, P=0.012);观察组证候积分为(3.26±2.12)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1.68)分(t=5.99, P < 0.001);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3.46±2.36)分, 低于对照组的(5.60±3.35)分, WHOQOL-BREF评分为(67.00±5.26)分, 高于对照组的(61.54±4.63)分(t=3.09、4.61, P=0.003、P < 0.001);观察组总睡眠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为(16.34±2.55)分,观察组为(19.23±2.51)分,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5.37±2.41)分,观察组为(12.29±2.13)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丽红  韩云  吴雯  黎廷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2,(33):111-112,1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截肢术后患者情绪、睡眠质量和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08~2011年本科收治的60例老年截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护理干预(心理、情绪、睡眠、疼痛等)。利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睡眠质量指数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出院前[(7.90±4.44)分]优于对照组[(9.17±4.36)分]及手术前[(9.57±3.23)分]。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出院前[(10.20±3.72)分]优于对照组[11.93±2.97)分]及手术前[(11.87±2.92)分](P<0.05)。疼痛数字评分比较,手术后疼痛评分逐日降低,第7天观察组评分[(2.57±0.82)分]低于对照组[(3.00±0.83)分]。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减轻老年截肢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取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眩晕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00±0.19)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5.17±0.62)分、中医证候积分(10.23±1.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7±0.09)、(13.93±0.85)、(28.27±1.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焦虑症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SAS评分(47.9±4.2)分、SDS评分(29.1±3.6)分和PSQI评分(6.4±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2.5)、(39.0±3.8)、(9.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患者作用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88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治疗前后的睡眠结构指标[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时间、思睡期(S1)+浅睡期(S2)、中度睡眠期(S3)+深睡期(S4)、快速眼动期(REM)、实际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17评分(11.92±2.83)分、MADRS评分(11.53±2.47)分、PSQI评分(5.45±1.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7±3.15)、(19.74±3.59)、(8.97±1.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S1+S2均短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S3+S4、REM、实际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效果更佳,对抑郁症状及睡眠结构均有明显改善效果,有助于调整睡眠周期,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AIS患者176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组在给予阿替普酶治疗6 h后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性以及观察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 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4.23±1.75)分]、血清IL-6[(6.42±2.05)ng/L]、TNF-α[(13.42±3.59)ng/L]、hs-CRP[(3.17±0.9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28±1.93)分、(9.58±2.79)ng/L、(22.28±3.73)ng/L、(5.23±1.25)mg/L)](t=10.98、20.29、16.06、12.36, 均P < 0.001)。联合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8.5±1.1)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5%,高于对照组的17.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 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 两组治疗8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大体疗效量表-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评分、糖脂代谢指标、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 观察组为93.33%(42/45),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 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PANSS评分[(52.14±3.99)分]和CGI-S评分[(3.05±0.8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38±4.05)分、(4.34±0.92)分](t=5.00、6.87, 均P < 0.001);观察组空腹血糖[(5.25±0.33)mmol/L]、总胆固醇[(4.08±0.67)mmol/L]、三酰甘油(TG)[1.29±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