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术对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2018-08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单侧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作为治疗牙,均行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术。以同颌对侧15颗正常同名牙作为对照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牵引时间8~14个月,平均11个月。牵引治疗结束时,15例含牙囊肿内新骨生成,颌骨囊腔消失,囊内埋伏牙均牵引到位。治疗牙和对照牙的牙根长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结束后1 a,治疗牙牙周牙髓状况良好,囊肿无复发。牙根长度虽然与对照牙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牵引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儿行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有利于牙根继续发育。  相似文献   

2.
替牙(牙合)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治疗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辉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5):691-691
替牙[牙合]期上中切牙埋伏扭转导致牙列不齐,牙列关系紊乱,邻牙根吸收等,阻生的牙囊可形成囊肿,对功能和美观都有较大影响,是正畸临床疑难病症之一。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患者20例,采用再植、正畸的方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金属烤瓷修复中,年轻中切牙的色彩再现是一个难点,现有方法要么太难(混色法),要么光学效果差(外染色法),近年出现的内染色技术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本文通过技工操作和临床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内染色瓷粉表现年轻中切牙典型色彩特点的技术,并对内染色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颌畸形伴有上颌中切牙异常的正畸与修复治疗。方法选择患者26例,依据安氏分类和拔牙、非拔牙制定非正畸方案,正畸结束配合修复治疗。结果恢复了上颌中切牙,临床效果较佳。结论牙颌畸形伴有上颌中切牙异常,采用非常规正畸治疗,配合种植等修复治疗,恢复主要前牙,可以满足患者功能和美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观察对埋伏倒置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采用不同正畸牵引方式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68例埋伏倒置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前方牵引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牵引时间及埋伏牙牙根长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牵引时间为(7.28±2.14)个月,短于对照组的(12.32±3.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埋伏牙牙根长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颌间牵引在埋伏倒置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前方牵引器牵引,可提高正畸治疗效果,缩短牵引时间,还有助于提升患者埋伏牙牙根长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修复矫治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单纯修复治疗,实验组先正畸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指标和咀嚼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牙齿美学效果和面型美观情况。结果:实验组优良率、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占比及牙齿整齐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上颌突度(SNA)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下颌突度(SNB)均升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上下颌相对突度(ANB)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牙齿恢复,纠正牙颌畸形,同时改善咀嚼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器联合上颌前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骀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取上颌前牵引治疗后,行方丝弓固定矫治,并对矫治后效果与11例未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 骨骼方面,面中长度、SNA、SNB、ANB均有明显改变.牙齿方面,在整个治疗阶段,覆盖及上颌切牙和下颌切牙轴倾度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软组织方面,在上颌骨牵引阶段,治疗组Z角及上唇的矢状位置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在固定矫治阶段,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软组织矢状方向的改变.结论 前牵引治疗使咬(牙合)面明显改变,固定矫治器使治疗结果得以保持,上颌骨无明显改变,而下颌骨的后退有显著差异,覆盖增加,上切牙前倾,唇关系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8.
潘志文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0):1724-1726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54例(男32例,女22例),应用CBCT进行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显示埋伏中切牙的形态、位置、牙根弯曲情况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经CBCT三维重建后,54例病例均清晰的显示了埋伏中切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牙根弯曲情况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CBCT检查能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对上颌埋伏阻生的诊断,治疗设计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陆奔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2):142-145
评估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患者正畸矫治后埋伏牙发生及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21例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查阅锥形束CT及X线图像。其中113例发现埋伏牙,按照是否出现牙根吸收分为牙根吸收组(51例)和牙根未吸收组(62例)。调取资料,包括性别、初诊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埋伏牙位置、近远中分区、是否拔牙、正畸治疗时间、埋伏牙发生个数等。统计上述指标情况,分析正畸矫治后埋伏牙牙根吸收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 1021例患者中埋伏牙113例(11.07%);牙根吸收组平均年龄、2~4区占比均低于牙根未吸收组(P <0.05);牙根吸收组拔牙率、正畸治疗时间>2年占比均高于牙根未吸收组(P <0.05);两组性别、平均体质量指数、埋伏牙位置、病变位置、埋伏牙发生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结果显示,高龄、近远中分区(0~1区)、拔牙、正畸治疗时间>2年均为正畸矫治后埋伏牙牙根吸收的高危因素(P <0.05)。结论 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正畸矫治后埋伏牙牙根吸收与年龄、近远中分区、拔牙、正畸治疗时间有关,对于高危因素患者,临床应给予重视,采用早期干预措施,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用于埋伏牙及错位牙牵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单侧发生的埋伏牙及错位牙患者,通过微种植体支抗提供牵引力,将患牙移动到牙列中,并观察牙根吸收情况。结果:埋伏牙及错位牙在微种植体支抗提供的牵引力作用下,均移动至牙列中,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较好;5例患牙牙根发生轻度吸收,15例牙根未见吸收。结论:将微种植体用作埋伏牙及错位牙矫治过程中的牵引支抗,是矫正该类错牙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螺纹式种植体联合正畸治疗先天缺失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笔者医院口腔门诊治疗的100例先天缺失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种植组(n=50,螺纹式种植体治疗)和联合组(n=50,螺纹式种植体加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缺失牙种植成功率、咀嚼效能及患者对牙体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1年的缺失牙种植成功率分别为92.00%、88.00%,均明显高于种植组的76.00%、70.00%;治疗后6个月、1年,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种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性、舒适性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种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缺失牙实施螺纹式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可明显提高缺失牙的种植成功率及咀嚼效能,有效提升患者对牙体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发病率、病因及治疗结果,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 随机抽取的1000例患者中确诊29例为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年龄为7~23岁,平均11.1岁.埋伏牙总数32枚,骨内埋伏有22枚,骨外埋伏10枚.对临床发病率、病因、埋伏阻生的位置和方向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男∶女为1.0∶ 1.2,骨内埋伏阻生与骨外之比为11∶5.有65%的患者存在上颌中切牙萌出间隙不足,但是属于中重度拥挤的仅占15%.埋伏牙自身形态和位置异常的发病率高达7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正畸牵引导萌术、自体牙移植以及拔除阻生牙.结论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主要发病原因是牙齿形态和位置异常所致.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后,大部分埋伏阻生的恒上颌中切牙治疗结果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文  王燕  宋玲  张春艳  吴鸿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41-1543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方法在正畸矫正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7~12岁,平均10.5岁。对每个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将扫描所得DICOM格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结果设计矫正计划,进行正畸治疗。结果:根据三维重建获得信息,有2例患者进行恒牙拔除,4例患者扩大间隙后等待中切牙自行萌出,12例患者进行开窗手术后固定正畸牵引导萌。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对临床治疗能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对于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诊断、设计、治疗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颌前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面部软组织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上颌前牵引早期矫正上颌发育不足产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后的例貌美学改变.方法选取19例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的生长发育期患者,男9例,女10例,年龄8-13岁,平均10.5岁,所有病例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口内戴用上颌全基托式活动矫治器,口外采用面具式牵引架进行上颌前牵引矫治,矫正前牙反(牙合),至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矫治完成.测量比较矫治前后软组织美学指标的改变.结果前牵引矫治后,软组织面角减小2.4°,H角变小3.65°,上唇沟点前移3.45mm,上唇缘点前移2.85mm,Pgs-VL距离显著减小1.70mm,下面高增加2.95mm,矫治后上唇前移,颏部后下移.下唇位置改变不大.结论上颌前牵引可使Ⅲ类凹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后缩的上唇治疗后均显著前移,颏部后下移动,使侧貌更协调美观.  相似文献   

15.
年轻恒前牙冠折后即刻冠修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1例(29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实例,讨论外伤冠折牙的即刻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9颗年轻恒前牙冠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术。术后即刻或1周内采用断冠再接、直接树脂修复、活动义齿对缺损牙行临时冠修复,缺损牙修复后经过至少1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冠折的年轻恒前牙经过相应的牙髓治疗与冠修复治疗,绝大多数患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在尽可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的同时,即刻冠修复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闭合式牵引矫治技术用于上前牙埋伏阻生牵引矫治的效果及美观性。方法:纳入笔者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择期拟行闭合式牵引矫治术治疗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采用开放式牵引矫治术治疗的上前牙埋伏阻生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时长(牵引萌出时间、正畸治疗时间),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咀嚼疼痛评分)、牙齿美观评分(白色美观评分、红色美观评分),并观察牵引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牵引萌出时间、正畸治疗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与对照组(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咀嚼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咀嚼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红色美学评分、治疗后白色美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色美学评分...  相似文献   

17.
病例 患者男,28岁,因右侧上颌缺牙就诊。病史:上颌右侧牙齿曾于幼年拔除,未修复。口内检查:右上尖牙缺失,上颌中切牙之间见锥形多生牙,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牵引成骨矫治(附112例临床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常规正颌外科难以矫治的七类复杂牙颌面畸形112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其中22例采用德国生产的牵引器,其余均采用作研制的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而不同,上颌骨牵引距离7-20mm,下颌骨12-46mm,3例合并局部慢性感染,导致部分新骨吸收,另3例因牵引器故障,下颌骨下缘骨折等原因另行手术处理完成牵引,其余106例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的成骨及牙颌面畸形矫治效果。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涛  张静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9):104-107
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研究组给予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颅侧位片指标及上气道间隙。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7%(P<0.05);两组治疗后SNA、SNB、Ptm-A、Y轴角、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NB、FH-MP、SN-PP、U1-SN、L1-MP、ANS-Me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NS-R均高于治疗前,SPL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PNS-R、PAS、V-LPW、SP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可有效扩大上气道间隙上部,缩小下部,维持上下颌骨与牙列稳定,疗效确切,在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联合多曲方丝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年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9例,年龄16.2~18.8岁,采用上颌快速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技术配合颌间牵引调整咬合关系,纠正下颌及中线偏斜。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正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矢状方向上,SNA增大(1.4±1.7)°,SNB减少(0.7±0.9)°,ANB增加(2.1±0.9)°,颌骨前后向不协调减轻;U1-SN,L1-MP矫治前后分别增加(2.7±3.7)°和减少(5.4±2.9)°,前牙覆盖减少(3.8±1.0)mm。(2)垂直方向上,MP-SN和MP-FH分别增加(1.9±2.0)°和(1.1±2.6)°,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矫治前后Maz—Maz’增加(2.6±2.8)mm,Um-Um’增加(6.2±5.9)mm,后者矫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矫治前后,ACd-Me和ACd-Go分别减少(3.7±2.1)mm和(2.8±1.6)mm;ManDP-MSL和Me-MSL分别减少(3.8±2.3)mm和(3.6±2.5)mm,矫治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多曲方丝技术可以有效地矫治年轻成人轻、中度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纠正异常咬合关系,改善颜面部不对称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