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胃肠功能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营养参数[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肠道菌群指标(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肠杆菌)、血清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并统计患者恢复情况与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PA、ALB、TR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肠球菌、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M、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可调节SAP患者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同时可促进肠道屏障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中扮演的角色。方法选取30例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精神科的老年(≥60岁)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16Sr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对两组大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进行绝对定量。结果观察组粪便中双歧杆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拟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肠道拟杆菌/乳酸杆菌与拟杆菌/双歧杆菌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乳酸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紊乱、肠道菌群比例失调等现象,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余娜  卢葵花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55-1056
【目的】了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IBS患者35例,健康志愿者36例,取当日首次定量大便作活性菌培养、检测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1,0.05),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P〈0.01),肠道定值抗力(CR)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Bs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制剂对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7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自然排便法,观察组采用自然排便法加口服益生菌制剂,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肠道菌群检测结果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肠道菌群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生菌制剂可改善Miles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IBS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给予综合治疗;选择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IBS及不同亚型患者、对照组肠道菌群及体液免疫指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肠杆菌菌群数量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数量及B/E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型(IBS-C)组治疗前拟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组治疗前肠杆菌菌群数量高于对照组,乳酸杆菌菌群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不同亚型治疗前患者IgA水平高于对照组,IBS-D组治疗前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肠杆菌与IgA存在正相关关系(r=0.613,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B/E比值与IgA存在负相关关系(r=-0.521、-0.597、-0.637,P<0.05),其余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IgA水平异常,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另外不同亚型IBS有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及益生菌制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30例NEC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并分析两组儿童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患儿分为A组及B组;A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奥曲肽治疗,B组患儿仅采用奥曲肽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的肠道细菌优势菌属条带相似度接近100%。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呈下降趋势。经1周治疗,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A、B两组患儿的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真杆菌菌落数均有所升高(P0.05),且A组患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真杆菌菌落数明显高于B组。结论 NEC患儿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呈下降趋势,可通过采用益生菌制剂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歧三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0.42 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0.84 g/次,3次/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明显增多,且多于对照组,同时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及类杆菌明显减少,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较大剂量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70-377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血糖和血脂水平,粪便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和D-乳酸的含量和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以及肠杆菌、肠球菌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GLU、TC、TG和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拟杆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粪便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D-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调节肠道菌群可影响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肠道菌群状况以及双歧杆菌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健康人群、活动期UC(AUC)以及缓解期UC(RUC)患者体内菌群状况,每组100例。将AUC组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50例;RUC组随机分为C和D组;A、C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D组给予活性双歧杆菌治疗,比较4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AUC组患者与RUC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球状梭菌、拟杆菌的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UC组患者与RUC组患者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菌落数显著低于RUC组患者,AUC组患者的大肠埃希菌菌落数明显高于RU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菌落数显著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大肠埃希菌的菌落数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D组患者,C组患者大肠埃希菌的菌落数显著高于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组织学疗效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较健康人群有很大变化,有益菌明显减少,服用活性双歧杆菌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菌群的平衡,改善治疗效果。因此,结肠炎患者肠道内菌群平衡与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阳性的216例H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UBT,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肠道菌群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Hp根除率为85.19%,观察组为95.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为6.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明显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明显减少,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计数比值明显降低,而观察组均无异常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使Hp根除率提高,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有助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氨、肠道菌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氨、粪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氨、粪氨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增长、肠球菌、肠杆菌、梭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增长,肠球菌、肠杆菌、梭菌菌落减少(P 0. 05),且各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生菌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氨、粪氨水平,且益菌得到增长,致病菌菌落数减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72-3974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肠道菌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儿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两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FN-γ、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4、IL-10、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湿疹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减小复发风险,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先兆流产急诊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急诊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率、保胎成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均明显低于同组健康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8.28%(57/58)明显高于对照组87.93%(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1.38%(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先兆流产急诊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素食人群与非素食人群肠道菌群分布,探讨饮食习惯与人体肠道菌群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素食者纳入研究组,50例非素食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粪便标本,测定粪便标本pH值,使用经典的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粪便标本的细菌总数及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结果研究组粪便标本pH值低于对照组粪便标本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菌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肠道益生菌数量的角度来看,非素食饮食更有利于健康,素食人群可通过服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或适量增加蛋奶制品的摄入来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老年病科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心通脉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道益生菌数量及肠道致病菌数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主症及兼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大肠杆菌、真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增加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艾文君  高影 《医学临床研究》2022,(10):1486-1488
【目的】探讨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两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简易社会应对量表(SCSQ)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变化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P<0.05)。两组治疗前SDS、HAMD、MoCA、SCS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S、HAMD、SCSQ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MoCA、SCS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DS、HAMD、SCSQ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oCA、SCSQ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抗抑郁效果,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散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克替醇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PGE2、PGRN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的70.4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0,P=0.035<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水培养阴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AST、PGR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PGE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LT、TBIL、AST、PGRN水平低于对照组,Alb、PG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1/44),低于对照组的6.82%(3/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609)。【结论】拉克替醇散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能加快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调控血清PGE2、PGRN水平可能是两种药物联合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8),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8),观察2组患者肝硬化疗效、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肝硬化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需氧菌、厌氧菌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可优化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感染婴幼儿与健康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差异,探讨益生菌在轮状病毒感染时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15例0~3岁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组)及15份健康婴幼儿(健康对照组)的粪标本,根据16Sr DNA基因序列设计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梭菌、梭杆菌属的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7种细菌的在健康组及患儿组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轮状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轮状病毒感染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菌、梭杆菌属数量明显少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婴儿肠道菌群有影响,临床治疗应注意婴儿肠道菌群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免疫系统相关因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绝经后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水平,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分析骨免疫系统RANKL/RANK/OPG相关因子、肠道菌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响,评价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分析骨免疫系统RANKL/RANK/OPG相关因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ANKL水平、大肠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OPG水平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1)。骨免疫系统RANKL/RANK/OPG相关因子、肠道菌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联合诊断的AUC为0.912。RANKL、大肠杆菌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独立危险因素,OPG、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独立保护因素(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RANKL水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r=-0.594、-0.579,P<0.01),与大肠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1);OPG水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601、0.581,P<0.01),与大肠杆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r=-0.613,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免疫系统RANKL/RANK/OPG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临床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治疗骨质疏松,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