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我科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髂腹股沟入路治疗12例不伴后壁骨折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4~70岁,平均(46.4±15.1)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术前3D打印骨盆模型、模拟手术并预弯钢板。术后以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0~245 min,术中出血量600~1600 mL,自体血回输300~800 mL。随访0.5~2.5年,平均(1.5±0.7)年,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评估,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髋关节功能评估:优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5.0%。结论3D打印技术可辅助髂腹股沟入路精准个性化复位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疗效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86-2289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患者8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Stoppa入路组和髂腹股沟入路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显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oppa入路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 d Matta影像学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oppa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髂腹股沟入路组为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骨盆骨折的复杂髋臼骨折,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均效果显著,但前者手术暴露简单,对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符合现代骨科手术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丁昊邵显昊杨强李卡李建民李振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7):822-827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应用LARS韧带和3D打印假体进行桡侧半腕关节重建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21年3月12例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联合应用LARS韧带和3D打印假体行桡侧半腕关节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41.8岁。左侧8例,右侧4例。骨巨细胞瘤10例,骨肉瘤2例。病程1~20个月,平均8.1个月。记录患者截骨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采用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以与健侧上肢握力的百分比表示患肢握力,并测量腕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包括背伸、屈曲、桡偏、尺偏;影像学随访观察腕关节骨-假体界面上的骨长入及骨整合情况;记录腕关节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截骨长度5.0~10.5 cm,平均6.8 cm;手术时间180~250 min,平均213.8 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平均61.7 m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52个月,平均30.8个月。影像学随访示所有患者均可观察到骨-假体界面上的骨长入及骨整合现象,并逐渐实现生物固定。随访期间腕关节稳定性、运动功能及活动范围良好,无关节炎、半脱位、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等。末次随访时Mayo评分和MSTS评分分别为(82.1±5.4)、(27.5±1.5)分,较术前(48.8±13.5)、(16.4±1.4)分均显著改善(t=-10.761,P<0.001;t=-26.600,P<0.001)。患侧握力达健侧握力的59%~88%,平均70.5%。腕关节ROM分别为:背伸55°~80°,平均65.42°;屈曲35°~60°,平均44.58°;桡偏10°~25°,平均17.92°;尺偏10°~25°,平均18.33°。结论 联合应用LARS韧带和3D打印假体是桡骨远端肿瘤切除术后重建骨骼及关节缺损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改善腕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腕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介绍3D打印髋臼导板辅助骨盆肿瘤切除后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18例骨盆肿瘤患者采用3D打印髋臼导板辅助骨盆肿瘤切除后重建。按术前影像明确骨盆内异常信号范围,判断肿瘤大小、侵犯程度及范围,以3D打印技术打印1∶1实物模型,进行手术模拟,确定切除与重建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导板。实际手术中,按术前方案,并在导板引导下施行肿瘤切除与骨盆重建。[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随访期间18例患者均存活,无因病死亡病例。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5]由术前(12.6±2.0)分,显著增加至出院时(18.6±1.2)分,末次随访时(2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旋转中心距正中线距离、臼前倾角和外展角的患侧与健侧差值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局部无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切除及重建中应用3D打印髋臼导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价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选取1例男性右侧髂骨巨大软骨肉瘤患者,拟行半骨盆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术前行CT和MRI检查,利用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判断髂骨周围肿瘤侵袭范围,确定外科边缘及截骨平面,根据截骨后骨盆缺损范围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立患者骨盆有限元模型,经过有限元分析后利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钛合金骨盆假体.在Abaqus软件中对已建立的3D打印骨盆假体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测量骨盆假体的yon Mises应力、相对位移和整个有限元模型的应力集中点. 结果 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的最大yon Mises应力为25.29 MPa,远小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950 MPa).应力集中区域为假体与骶骨连接钉孔附近.患者术后3个月逐渐弃拐行走,术后半年假体情况稳定,患者活动正常. 结论 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可满足生物力学要求,计算结果与患者术后随访结果一致,该方法可为3D打印骨科内置物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12—2018-12诊治36例的骨盆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18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腹直肌外侧入路组),18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组)。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7~32)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术中出现1例髂外静脉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血管栓塞,2例腹股沟疝。与髂腹股沟入路组比,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充分显露四边体骨折,便于骨折复位及钢板置入,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3D打印全骶骨假体在全骶骨切除患者腰-髂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全骶骨切除术的42例患者资料。根据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假体重建组(14例)采用3D打印全骶骨假体重建,联合重建组(19例)采用包含前方椎体重建的联合重建方案,脊柱骨盆(SPF)重建组(9例)采用单纯SPF重建。比较三组患者的腰-髂稳定性(疼痛及运动功能评分)、内置物生存情况(内置物失败率及生存期)、手术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3.6±14.2个月。假体重建组手术平均耗时394.6±12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50.0±1711.4ml,共2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3例患者无需拐杖等辅助行走,12例患者无需使用止痛药。共4例患者发生影像学内置物失败,其中2例需行二次手术,1例因严重疼痛并伴有肿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术中因假体与周围骨融合牢固而未取出假体;1例因严重疼痛及运动功能明显受损接受二次手术取出假体。假体重建组平均内置物生存期为49.3(95%CI 40.8~5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2-12诊治的40例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及Majeed评分,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Majeed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5%(19/20)和100%(20/20)。观察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股外侧皮神经麻痹1例;对照组切口皮下脂肪液化2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3例,深静脉血栓1例。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9):844-847
[目的]探讨3D打印四肢关节肿瘤假体在四肢大关节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新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关节骨肿瘤患者共6例,全部患者术前都对兴趣区域行CT扫描(层厚为1.0mm),获得平面图像信息,再通过三维重建,得到DICOM格式数据,将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中,编辑三维立体模型,在模型上确定截骨部位,并设计与剩余骨组织匹配的内置物假体,包括钛合金假体的孔径、密度及孔隙度,新的韧带附丽点。随访时利用国际骨骼肌肉肿瘤保肢(MSTS)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5个月,平均13.2个月,术后经X线片证实剩余骨组织与肿瘤型假体匹配良好,未见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6例患者仍存活,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最后一次随访时MSTS得分为17~28分,平均25.7分,其中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83.3%。[结论]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确定精确截骨范围,设计个体化关节假体,调整钛合金假体的孔径、密度及孔隙度,在假体上设计个体化韧带附丽点,使之接近正常生理解剖,术后关节功能良好,为治疗四肢关节骨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联合的髂腹股沟和K-L入路治疗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侧髂腹股沟联合后侧的K-L入路切开复位,重建带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采用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和d′Aubigne-Postel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80~495(322.6±85.4)min,术中出血量400~5000(1402.0±908.4)ml,输血400~4000(1104.0±663.0)ml。其中9例采用自体血回输,输血量119~750(322.3±206.8)ml。根据Matta骨折复位标准:完全解剖复位23例,满意复位2例。24例得到12~61(32±15.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Brooker Ⅲ型异位骨化和股骨头坏死各2例。改良Harris评分74~120(112.5±15.1)分。根据d′Aubigne-Postel标准: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1例。结论采用经髂腹股沟和髋关节后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构建包含肌肉韧带的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析钉棒假体生物力学性能,并结合临床应用评价钉棒假体半骨盆Ⅰ+Ⅱ+Ⅲ区重建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2020年12月21例行半骨盆恶性肿瘤(Ⅰ+Ⅱ+Ⅲ区)切除、钉棒假体重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6~64岁,平均39.2岁。肿瘤类型:软骨肉瘤9例,骨肉瘤7例,尤文肉瘤3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2例;根据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分期:ⅡB期19例,Ⅲ期2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HHS)和MSTS评分分别为(54.4±3.1)、(14.1±2.0)分。术中15例病灶行广泛性切除,5例边缘性切除,1例病灶内切除。取1例患者术后CT图像,采用Mimics23Suite和3-matic软件建立患者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同时采用镜像操作获取正常骨盆三维实体模型。继而将两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2020R1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于肌肉构建前后分析双脚站立位的生物力学性能。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HHS评分和MSTS评分行术后功能评估,同时影像学复查局部复发及转... 相似文献
14.
15.
刘伟健王佰川胡宏志浦飞飞刘建湘吴强张志才张英泽邵增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7):811-816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中使用3D打印截骨导板与个性化假体进行保膝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9月—2018年10月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与个性化假体进行保留关节面的肿瘤切除重建术治疗的12例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7~59岁,中位年龄44.5岁。骨肉瘤11例、纤维肉瘤1例,均为EnnekingⅡB期。肿瘤与关节面距离为5.5~8.2 cm,平均6.94 cm。术后观察患者切口愈合、肿瘤复发、有无假体周围骨折及无菌性松动等情况,使用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并测定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66个月,平均54.5个月。截骨长度为14~26 cm,平均22.08 cm。除2例患者出现切口浅表感染,未发生累及假体的深部感染,无患者因假体感染行翻修手术。随访期间2例发生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总无病生存率为58.3%。2例患者因肺转移死亡,患者总生存率为83.3%。1例患者因局部复发截肢,1例假体断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无菌性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总假体生存率为83.3%。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获得了满意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达95°~125°,平均110°;2例患儿因疼痛无法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恢复不理想,分别为50°和75°。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可接受的下肢功能,MSTS评分为26~30分,平均28分;患者均可不拄拐独立行走。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与个性化假体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可以保留关节面,患者可获得良好肢体功能,减少假体无菌性松动风险,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在脊柱肿瘤切除术后采用3D打印假体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6月,对5例脊柱肿瘤患者行肿瘤彻底切除后,采用3D打印假体植入辅助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男4例,女1例;年龄27~71岁,平均50.4岁.病程3~24个月,平均9.5个月.原发肿瘤3例,转移瘤2例.肿瘤侵犯G61例、T62例、T... 相似文献
17.
姚运峰薛晨曦孙一松詹俊峰荆珏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12):1512-1517
目的比较改良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分别联合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6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34例(A组),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28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X线片复查,参照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关节炎、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各2例K-L切口发生脂肪液化,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无医源性损伤发生。术后56例患者获随访,A组30例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31.8个月;B组26例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30.2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A组获优9例、良16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B组获优7例、良14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为8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3,P=0.724)。X线片复查示,A组骨折达解剖复位23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B组分别为20、5、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1,P=0.991)。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106)。随访期间A组出现明显骨关节炎改变5例、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B组分别为4、2、1例,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髋臼骨折部位和类型,合理选择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或Stoppa入路,再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均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牛晓辉金韬徐海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7):790-795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医疗领域尤其是骨科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由于骨肿瘤患者发病部位及病情个体差异大,传统手术切除和重建难度较大。基于3D打印技术可以制备三维模型,清晰展现疾病解剖部位情况,使术者充分了解局部情况并制定合理手术计划,同时对于复杂手术还可以进行术前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部位、大小,进一步设计制备个性化假体,在适配性方面可能更有优势。本文在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基础上,对3D打印技术在肢体骨肿瘤手术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卑明健赵春鹏刘刚肖鸿鹄顾航宇曹奇勇杨明辉吴新宝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3):254-259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7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的5例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81、86、77、91、87岁;左侧1例,右侧4例。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2型1例,C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5、6、10、5、7 d。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1∶1模型定制具有大转子钩、环扎线缆通道及类骨小梁微孔结构的个体化钢板、患侧股骨与关节假体,虚拟术中操作并制定手术计划。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5例患者术后分别获12、7、10、3、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浅表及假体深部感染。5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8、1.7、2.3、2.0、3.3 h,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31、30、38、27、30 cm,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00、300、300、500、600 mL,住院时间分别为8、9、15、14、11 d。4例患者术中输血,输血量分别为300、900、150、1050 mL。1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因心脏疾病而死亡;1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因脑梗死出现对侧肢体活动不利,术后7个月因再发脑梗死而死亡。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6、77、69分。所有患者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肩胛骨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到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骨外科收治的6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年龄17~59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行)改良Judet入路手术,研究组(33例)行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改良Judet入路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指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6±16)min]、术中出血量[(263±19)mL]及术中透视次数[(4.2±0.9)次]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45±24)min、(342±35)mL、(8.5±2.1)次](P<0.001);两组患者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1.8)vs(8.6±2.0)个月](P>0.05);研究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医患射线暴露风险,提升术后肩关节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