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涂层体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载银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Ag,HA/Ag)复合涂层,并探讨其体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 采用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于钛合金(Ti-6Al-4V)基体表面制备HA/Ag复合涂层(银质量百分比为3%).HA/Ag复合涂层及HA涂层分别于2%TBS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液培养2、4、7 d后取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涂层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况,计算生物被膜细菌密度及活菌百分比;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生物被膜微观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及急性溶血实验评价涂层生物相容性. 结果 培养2 d,HA/Ag复合涂层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厚度与HA涂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7 d,均较HA涂层明显减小(P<0.01).生物被膜细菌密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培养2、4、7 d,两种涂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7 d,HA/Ag复合涂层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活菌百分比均较HA涂层明显减小(P<0.01).MTT法测定示两种涂层材料毒性分级均为0级,急性溶血实验示HA/Ag复合涂层及HA涂层材料溶血率分别为0.19%及0.12%. 结论 HA/Ag复合涂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抗菌作用,无明显细胞毒性和红细胞破坏性,可用于骨科金属植入材料表面提高其骨整合及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具有抗菌性等生物活性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并优化生产工艺,使材料具有更理想的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方法 采用混合溶解、乳化发泡、缩醛固定、烘干固化、去酸去醛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采用观察测量、重量法、力学测试、细菌培养法检测10组材料的孔径、孔隙率、力学性能及抗菌性.结果 研制材料的孔径约增大0.267 mm、孔隙率约增大7%,弹性约增强0.120 MPa,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性,抗菌强度随壳聚糖的含量增加而增强.结论 研制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更为理想,并具有抗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制备新型钛基材料过程中,纳米银颗粒载入反应时间对其体外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等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聚合作用以多巴胺在纳米孔钛表面构建聚多巴胺(PDA)膜层,通过调节纳米银颗粒载入反应时间(15 min,30 min,60 min),得到不同纳米银颗粒浓度的聚多巴胺修饰钛。利用扫描电镜(SEM)、细胞黏附、细胞毒性及杀菌率等检测方法,对载不同纳米银颗粒浓度的聚多巴胺修饰钛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评价。结果 载入纳米银反应时间为30 min的钛基材料较其他反应时间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细胞黏附能力、较低的细胞毒性和满意的抗菌性能。结论 通过调整纳米银沉积反应时间,可调节材料表面银离子释放量,可得到既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又有较强抗菌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多孔钛。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银(Ag)作为抗菌剂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Ag抗菌涂层,初步探讨其体内抗菌及成骨性能。方法采用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在不锈钢外固定螺钉表面制备HA及HA/Ag抗菌涂层(Ag质量百分比为3%)。取成年雄性比格犬18只,体重15~20 kg,制备犬右后肢胫骨骨折模型。根据植入螺钉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于胫骨截骨平面远端植入HA/Ag涂层螺钉2枚(实验组,n=18),近端植入HA涂层螺钉2枚(对照组,n=1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沾染螺钉伤口,通过伤口分级、X线片观察及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钉道感染及涂层螺钉-骨界面情况。结果对照组伤口随时间延长感染程度加重(χ2=13.492,P=0.001),实验组无明显变化(χ2=0.208,P=0.901);术后1、2、3周实验组伤口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两组涂层螺钉表面均有细菌黏附,对照组以绿色活细菌为主,实验组以红色死细菌为主。术后6周硬组织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对照组涂层螺钉与骨组织之间形成一明显透明带,实验组涂层螺钉与骨组织之间无明显间隙。对照组和实验组骨结合率分别为76.23%±15.54%和93.42%±5.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3,P=0.000)。扫描电镜观察示实验组涂层与骨组织间结合紧密,对照组涂层与骨组织间存有明显空隙。结论 HA/Ag涂层螺钉具有良好的抗菌及成骨性能,能起到预防外固定支架螺钉钉道感染和松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并构建一种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磷酸银(Ag3PO4)/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涂层,用于植入物手术中快速杀灭细菌,预防术后感染。方法 使用离子交换法制备GO/Ag3PO4复合材料,并在生物钛(Ti)片上依次沉积CS和GO/Ag3PO4复合材料,制备Ti-GO/Ag3PO4/CS材料。对材料的形貌、物相、光热和光催化性能、抗菌能力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行表征。结果 使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GO/Ag3PO4复合材料,通过形貌物相测试证明了GO/Ag3PO4的异质结构,Ag3PO4和GO形成的异质结构使带隙从1.79 e V降低到1.39 e V,可以被808 nm近红外光激发。光热、光催化实验表明GO/Ag3PO4/CS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光热和光动力性能;体外抗菌实验表明,GO/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钛合金表面聚合氨基阳离子纳米薄膜并初步评价其抗菌性能。方法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技术(Plasma)使烯丙胺单体于钛合金材料表面引发聚合,制备带表面涂层的钛合金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水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表面亲水性,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体外抗菌实验测试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在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置入带涂层的钛合金螺钉,观察体内抗菌实验效果。结果采用Plasma方法制备的带涂层的钛合金样品表面散在颗粒样聚合物,水接触角由不带涂层的对照组的100.3°±3.4°下降至13.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光电子能谱仪显示氮(N)元素含量由对照组的2.75%提高至11.80%。体外抗菌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涂层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6.1±3.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7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涂层组螺钉周围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结论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可以在钛合金表面成功制备聚合氨基阳离子纳米薄膜,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为聚合阳离子进一步的抗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碘化钾制备碘涂层钛板的可行性,并验证其抗菌性能。方法以碘化钾作为电解液,使用电泳沉积法将碘负载到钛板表面,制备出碘涂层钛板。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观察碘涂层钛板的表面征象和成分结构。实验分组:对照组是经过预处理但未行载碘的钛板,共10块;实验组是经过预处理后再行载碘的碘涂层钛板,根据电解液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1000 mg/L、2000 mg/L、4000 mg/L组,每组各10块。使用1×106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碘涂层钛板外观呈灰色,表面可均匀覆盖一层平整、无塌陷的涂层,电镜下见其表面可形成碘涂层,局部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陷凹。对照组、1000 mg/L组、2000 mg/L组、4000 mg/L组的钛板碘含量分别为0、5.10、10.32、15.05 mass%;其体外抗菌菌落计数分别为56.00±5.09、21.40±2.76、9.10±2.51和2.00±1.88,4组之间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钾作为电解液,使用电泳沉积法可成功制备出碘含量稳定、涂层分布均匀的碘涂层钛板。体外抗菌实验证明碘涂层钛板的抗菌性能强于未载碘钛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 TiO2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titania and Ag containing 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TiO2-Ag-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通过观察含不同Ag+浓度的TiO2-Ag-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及Ag+释放特性,探讨其用于填充慢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常压共溶法合成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A1(材料A1),并在其基础上制备Ag+含量分别为0.22wt%、0.64wt%,TiO2含量均为2.35wt%的TiO2-Ag-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A2、A3(材料A2、A3)。将材料A2、A3分别浸泡于50mL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于1、3、7、14、21、49d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Ag+浓度。采用抑菌圈实验、菌落数实验检测材料A2、A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抗黏附效果;并以材料A1作对照。结果在SBF中浸泡1、3d材料A2、A3的Ag+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圈实验显示材料A2、A3第1天时对2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最大,其中材料A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40±2.88)mm及(9.40±1.14)mm,材料A3分别为(23.60±1.14)mm及(18.80±0.84)mm;同种细菌间2种材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随时间增加抑菌圈直径缩小,材料A2、A3产生的抑菌圈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中持续时间分别为15、33d和9、24d;材料A1无抑菌圈产生。菌落数实验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材料A1接触后继续生长繁殖,抗菌率为0;与材料A2、A3接触后生长显著减缓,抗菌率分别为89.74%±3.62%、94.18%±2.05%及78.65%±5.64%、85.96%±2.50%,同种细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材料A1表面有大量细菌黏附,呈团块状或线状分布;材料A2、A3表面黏附细菌明显较少,呈散在分布。结论 TiO2-Ag-nHA/PA66复合骨填充材料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在SBF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磨砂、酸蚀、碱热复合处理的钛合金(Ti)表面对成骨样细胞(MG63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 以2×104或1×10/孔将MG63细胞分别接种于A组(光滑纯Ti表面),B组(磨砂、酸蚀处理表面)和C组(磨砂、酸蚀、碱热复合处理表面).对3组试样的MG63细胞的贴壁率、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检测,用扫描电镜(SEM)对共培养后试样表面MG63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MG63细胞在A、B、C组的增殖率[吸光度(A)值]分别为0.752±0.080、0.614±0.020、0.567±0.062,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ALP活性分别为0.450±0.014、0.465±0.012、0.510±0.036,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细胞贴壁率高于A、B组(P<0.05);SEM可见C组试样表面MG63细胞贴附、伸展状态好于A、B组.结论 经磨砂、酸蚀、碱热复合处理的Ti表面对MG63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氯生涂层医用抗菌聚丙烯网片的制作,研究其药物的控释性能以及网片上载前后性能。
方法:以三氯生为抗菌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载体,应用溶剂蒸发法,制成三氯生涂层医用抗菌聚丙烯网片。将网片分为A,B,C,D 4组,A,B,C组为三氯生涂层医用抗菌聚丙烯网片实验组,D为对照组。在电镜下观察4组网片的超微结构;测定抗菌网片不同时段的抑菌圈直径;采用浸泡法测定实验前后网片在不同时间段释放药物的抑菌效果;测定实验前后网片在横向和纵向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结果:实验组网片涂层表面均匀光滑,在生理盐水中能持续释放7 d,在1,3,5,7 d实验组抑菌圈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网片在不同张力下的横向及纵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溶剂蒸发法制备的三氯生涂层医用抗菌聚丙烯网片具有药物控释性能和明显抗菌性能,而其生物力学性能在实验前后基本不变,为临床处理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人工补片感染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和途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含纳米银的胶原蛋白-明胶支架材料通过静电吸附层黏连蛋白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制备纳米银-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以不含纳米银的胶原蛋白支架为对照组.将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将实验组材料和对照组材料分别与层黏连蛋白复合后分组修复兔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30 d通过电生理学、形态学观察和荧光金逆行示踪实验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层黏连蛋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均匀地贴附在实验组支架内表面.兔坐骨神经桥接术后30 d,甲苯胺蓝及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在再生神经纤维数量、神经髓鞘厚度以及被荧光金逆行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电生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坐骨神经电位波幅分别为(0.70±0.44)、(0.58±0.37)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0.012);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0.7±2.1)、(36.6±4.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31).结论 纳米银-胶原蛋白-明胶通过静电引力对层黏连蛋白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而吸附层黏连蛋白的纳米银-胶原蛋白-明胶支架对成年兔坐骨神经10 mm缺损具有较快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锌-2银-0.4镁(Zn-2Ag-0.4Mg)多孔合金支架并研究该支架的体外相容性、成骨性及抗菌性能。方法 实验采用纯银和纯镁在Ar+2%六氟化硫(SF6)保护、650℃条件下,熔炼成为锌-2银-0.4镁多孔合金,分为锌组、锌银组、锌银镁组、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测试细胞毒性。采用鬼笔环肽法进行细胞骨架染色,采用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测量检验其成骨性能,并采用金葡菌共培养的模式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 比较对照组、锌组、锌银组、锌银镁组体外相容性、成骨性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锌银镁合金组细胞毒性最低,细胞骨架染色、细胞迁移实验、ALP表达水平更高,茜素红染色矿化面积比率更高,体外抗菌测试更好。结论 镁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成骨性能,银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两种元素的加入提高了纯锌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特性。因此,锌银镁合金有望成为骨科种植体新的选择材料,特别是在骨缺损修复领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置入物表面仿生矿化微纳拓扑结构载碘涂层的抗菌与成骨性能。方法首先, 在钛合金(Ti6Al4V)片表面通过碱热反应构建钛酸氢钠的纤维网状结构, 标记为碱蚀(AT)组;然后, 在改良模拟体液中仿生矿化形成高比表面积的微纳拓扑结构, 标记为碱蚀后仿生矿化(AT-CaP)组;最后, 负载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构建新型抗菌骨整合涂层, 标记为碱蚀后仿生矿化载碘(AT-CaP-PVPI)组。每组3次平行实验, 在涂层表面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貌和数量, 检测其体外抗菌性能。取15只SD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3组(n=5):AT组、AT-CaP组、AT-CaP-PVPI组, 在大鼠股骨下端髓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 分别置入经AT、AT-CaP及AT-CaP-PVPI涂层处理的钛棒。比较3组大鼠术后4周股骨置入物表面的成骨状态、新生骨量体积比及骨小梁数目等。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AT组和AT-CaP组涂层表面细菌保持其固有的椭圆球形或圆球形, 细菌处于良好的存活状态;而AT-CaP-PVPI组涂层表面细菌出现膜变形凹陷, 有些细菌已经完全破裂、溶解, 大量细菌死亡。体内实验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具有长效药物缓释效果的骨科抗菌植入材料表面涂层.方法 采用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沉积硅灰石涂层.一组试样在浓度为重量百分率5%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泡24 h获得载银硅灰石涂层,另一组试样通过与装载庆大霉素的胶原溶液发生接枝反应制得载庆大霉素硅灰石涂层.两种涂层的性能通过抗菌剂体外溶液释放实验、抗会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实验和成骨细胞接触培养毒性实验进行表征.结果 成功制备载银与载庆大霉素硅灰石涂层.载银硅灰石涂层均匀释放银离子达50 d;涂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可维持40 d以上.载庆大霉素硅灰石涂层呈爆发性释放庆大霉素,涂层抗会黄色葡葡球菌能力可以维持18 d.两种涂层均不影响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增殖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表达.结论 载银硅灰石涂层与载庆大霉素硅厌石涂层相比,抗菌剂释放较均匀、抗菌时效较长,更具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疼痛是包皮环切术后常见问题,为了探讨包皮术后疼痛缓解的新方法,我们对纳米银抗菌敷料缓解包皮环切术后疼痛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方法:泌尿外科门诊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不应用止痛药物或其他止痛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术后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深圳市爱杰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覆盖伤口,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术后使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敷料。术后第1、2、3、5、7天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根据改良数字疼痛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各临床因素对痛觉评分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完成临床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应用止痛药物或其他止痛方法。患者平均年龄为(31.13±13.9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及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发现:第1、2、3、5天,试验组的平均痛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种、体重指数与痛觉评分无关,只有使用不同敷料对术后疼痛程度有影响。结论: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可明显缓解包皮环切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米银涂层可吸收缝合线的近期抗炎疗效。方法采用化学涂层法将纳米银颗粒涂层在普通可吸收缝合线(Vicryl suture,4-0,Polyglactin 910)表面,制备纳米银涂层线。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3组:普通可吸收线、抗菌可吸收线和纳米银涂层可吸收线。在小鼠回肠制备肠切开模型后,分别采用上述3组缝线行单层间断端端吻合。术后7天取材吻合口处肠管组织标本,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化和半定量分析显示纳米银涂层可吸收线组吻合口处IL-6和TNF-α表达最少,普通可吸收线组IL-6和TNF-α表达最多(普通、抗菌和纳米银涂层可吸收线IL-6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25±0.03、0.19±0.02、0.10±0.02,F=41.378,P=0.000;TNF-α光密度值分别为0.39±0.04,0.29±0.03,0.13±0.02,F=77.885,P=0.000)。PCNA标志物染色显示纳米银涂层线组吻合口内增殖细胞数量最多[(48.0±7.6)个,(83.5±14.2)个,(126.5±13.2)个,F=42.857,P=0.000]。结论纳米银涂层可吸收线用于肠切除肠吻合之后,吻合口处炎症反应轻微,组织细胞增生和修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夫西地酸对烧伤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观察夫西地酸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比较夫西地酸乳膏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表皮葡萄球菌(Sep)、铜绿假单胞菌(Pae)、大肠杆菌(Eco)的体外抗菌活性。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4月就诊的84例小面积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药物使用直至两组创面上皮化愈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周创面愈合率、疼痛程度、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体外实验中夫西地酸乳膏对MRSA、Sau、Sep的抑菌圈均大于磺胺嘧啶银软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3次用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周创面愈合率、使用药物前及使用药物后2~3?d、5~6?d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载不同浓度银离子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小鼠前成骨细胞株体外毒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CHA与AgNO3及NaC l复合,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备载银CHA,通过扫描电镜和背散射电子探针研究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了银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采用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鉴定了材料表面上的元素成分和物相组成,并采用MTT法评价了材料对小鼠前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载银CHA表面上的银颗粒呈散点分布。材料表面上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a、P、Ag、C、O,且随着AgNO3浓度的升高,材料表明上的银颗粒晶体数量和Ag含量随之增加。载银材料的物相组分主要有CaCO3和羟基磷灰石,并含有少量的Ag2O、AgO和Ag3PO4。当AgNO3浓度≤1×10-4mol/L时,材料对小鼠前成骨细胞无毒性作用。结论负载银离子后的CHA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发生变化,且载银浓度小于1×10-4mol/L的材料对小鼠前成骨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9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免疫细胞因子、生活质量、皮肤生理指标及症状。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痤疮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12周,两组患儿皮损评分、面部脂溢评分、面部含水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皮损评分、面部脂溢评分、面部含水量比较存在分组及时间效应(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明胶复合纤维,体外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支架的表面形貌,考察纺丝溶液浓度、黏度以及壳聚糖/明胶质量比对纤维直径和结构的影响。将人成纤维细胞接种在纤维支架表面,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在支架表面的形态。结果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壳聚糖-明胶复合纤维均匀、光滑,无珠状结构,纤维平均直径为600 nm~1.6μm。随着纺丝溶液浓度和黏度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大;随着壳聚糖/明胶质量比增加,纤维直径也随之增大。成纤维细胞在复合纤维支架上生长良好,增殖快,并且保持较好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壳聚糖-明胶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